方清明
- 作品数:7 被引量:27H指数:3
- 供职机构:暨南大学文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更多>>
- 《现代汉语词典》“动、名兼类”计量考察被引量:4
- 2010年
- 文章简要评述学界关于动、名兼类标准的讨论,提出动、名兼类切实可行的判断标准,进而在封闭语料环境下,在定量分析的基础上,对《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947例动、名兼类进行了具体而详尽的分析,另外还详细讨论了动、名兼类内部各种构成方式。
- 方清明
- 关键词:《现代汉语词典》词性标注《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
- “经过”与“通过”的多角度辨析被引量:1
- 2009年
- 这组近义词客观上存在的众多差异导致了学界目前的研究没能抓住辨析的重点。本文首先对二者的词性和用法进行了细致分类与统计,进而认为它们最主要的用法是:"后接处所成分"和充当"介词",此时,它们最主要的差异表现在语义方面。当它们同为动词"后接处所成分"时,"经过"有"路过"之义,呈现出"非空间穿透性"语义特征;而"通过"则有"穿过"之义,呈现出"空间穿透性"语义特征。当它们同为"介词"时,"经过"强调"过程性、结果性"语义特征,而"通过"则强调"媒介性、手段性、目的性"语义特征.最后总结了它们的各种差异。
- 方清明
- 关键词:辨析介词
- “因为P而Q”与“为了P而Q”多角度辨异——兼论“为P而Q”被引量:2
- 2010年
- "因为P而Q"与"为了P而Q"两个格式可以从原因与目的、已然与未然、静态与动态、客观与主观、P和Q的构成等五个方面来区分,进而可以利用以上差异和外加的两条标记规律、三个语用倾向对"为P而Q"功能扭结现象作出进一步分化。
- 方清明
- 汉语“拆用”现象刍议被引量:5
- 2009年
- 语言单位的表达机制应有两种,一种以"整合"为主,另一种以"拆用"为主。后者是一种极其普遍但相对没有得到很好研究的语言现象。依据对象的不同,"拆用"可分为"拆字、拆词、成语拆用、惯用语拆用"等。"拆词"是拆用现象当中最常见的一种,表现手段丰富,不应囿于传统的研究视域。依据"是否具有积极修辞作用","拆词"可分为"修辞拆词"与"一般拆词",这是功能分类。依据是否利用格式,"拆词"可分为"格式拆词"和"非格式拆词"两大类,这是形式分类。格式拆词可进一步分为"否定格式"拆词和"肯定格式"拆词两种。非格式拆词则主要讨论一般合成词的拆用。
- 方清明
- 现代汉语名名复合形式的认知语义研究
- 本论文在前贤的基础上以认知语言学(认知语义学、认知隐喻学、认知语法学等)、认知心理学、语义语法学等理论为指导,对现代汉语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名名复合形式进行了较有创意的研究。在全面综观相关文献、建立专用语料库的基础上,...
- 方清明
- 关键词:名词语义
- 文献传递
- 北方方言能性述补结构带宾语的语序类型考察——以部分方言点为例被引量:3
- 2011年
- 汉语中北方方言能性述补结构的肯定式通常与普通话的不同,表现为不用"得"而用"了",北方方言能性述补结构带宾语的语序类型也与普通话具有很大差异,不像普通话的能性述补结构的宾语置于整个结构之后,而是插入结构中。通过与普通话中能性述补结构带宾语的语序类型情况比较,发现北方方言能性述补结构带宾语的语序类型至少有三种。通过历时的追溯,揭示了北方方言能性述补结构带宾语的乙种类型中的补语"了"经历了一个由动词语法化为没有实在意义的补语标志的历程。
- 方清明孙利萍
- 关键词:北方方言语序类型
- 副词“干脆”的用法分析被引量:2
- 2009年
- 文章在充分占有语料的基础上对“干脆”作一全面的考察。语义方面,“干脆”表示当事人面对一个针对性事件,做出一种果决性选择行为。由于语境的不同,果决性有时表现为消极的极端性与无奈性;有时表现为积极的彻底性与有效性。篇章位置方面,“干脆”句总处于相关选择项的末项位置,且“干脆”有时具有篇章衔接功能。“干脆”的后续成分丰富,这些成分必须具有主观处置义,主要谓语必须是动词性的而不能是形容词的,且必须是具有主观处置义的自主动词。
- 方清明
- 关键词:干脆副词语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