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旺
- 作品数:8 被引量:14H指数:2
- 供职机构:四川省水产学校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四种重金属对中华倒刺鲃的急性毒性被引量:4
- 2005年
- 在常温静水条件下,进行了硫酸铜、硫酸镉、醋酸铅和氯化汞对中华倒刺鲃鱼苗的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四种药物依次对中华倒刺鲃鱼苗的96hLC50分别为0.28mg·L^-1、0.42mg·L^-1、2.11mg·L^-1、0.40mg·L^-1.其安全浓度分别为:O.0280mg·L^-1、0.0211mg·L^-1、0.0248mg·L^-1、O.00400mg·L^-1。
- 陈昌明周兰任旺
- 关键词:中华倒刺鲃急性毒性急性毒性试验氯化汞
- 华鲮的成鱼养殖试验研究
- 2007年
- 探讨了华鲮的池塘成鱼养殖模式、放养规格及放养密度与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在养殖过程中,与放养大规格鱼种的养殖模式相比,采取放养4~5cm鱼种一次性育成成鱼的养殖模式效果更佳,放养密度为75 000尾/hm^2时,在所有试验组中单产最高,经济效益最好;而采取前种模式养殖,在放养规格为26.3g/尾、放养密度为22 500尾/hm^2时,获得的单产较高,经济效益也较好。
- 贺红川任旺
- 关键词:华鲮成鱼养殖养殖模式放养密度
- 壳聚糖对黄颡鱼生长及非特异性免疫机能的影响被引量:8
- 2013年
- 本研究探讨了饲料中添加不同浓度壳聚糖对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生长性能和非特异性免疫机能的影响。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对照组)、25、50和100 mg/kg的壳聚糖配成4种试验饲料,在水温(22.0±2.0)℃下,分别饲喂平均体重约为7.5 g的黄颡鱼42 d。结果表明,添加25 mg/kg壳聚糖的试验组,其增重率、特定生长率、血清酸性磷酸酶活性、碱性磷酸酶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溶菌酶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饵料系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其余组同对照间差异不显著(P>0.05)。因此,在黄颡鱼饲料中添加适量的壳聚糖(25 mg/kg)能显著改善其生长性能和增强其非特异性免疫功能。
- 李丽鹃龚全权可艳任旺李锐谢光美吴国忠
- 关键词:壳聚糖黄颡鱼非特异性免疫
- 岩原鲤池塘成鱼养殖技术研究
- 2009年
- 在池塘中将岩原鲤大规格鱼种养殖成尾均重为300g/尾的商品鱼,养殖周期为一年,通过试验得到了岩原鲤池塘成鱼养殖合适的放养规格、放养密度、产量、成活率及饵料系数等技术数据。
- 李锐任旺贺红川
- 关键词:岩原鲤池塘成鱼养殖
- 白甲成鱼养殖技术研究
- 2007年
- 池塘养殖白甲成鱼,放养45g,尾以上的规格鱼种养殖一年,个体均重达500g以上,存活率达到92%以上,平均毛产量为543.6kg/667m^2,平均净产量为485.9kg/667m^2,最高毛产量达615.8kg/667m^2,最高净产量达543.1kg/667m^2;水库网箱养殖白甲成鱼,平均产量为58962.8kg/667m^2,最高产量达64632.3kg/667m^2。
- 任旺刘仕举贺红川曾世洪
- 关键词:养殖技术水产品饲料水库网箱存活率
- 壳聚糖和益生菌对黄颡鱼生长性能及非特异性免疫机能的影响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探讨饲料中添加不同浓度瑞康3号(壳聚糖和益生菌的混合物)对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生长性能和非特异性免疫机能的影响。[方法]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对照组)、300、600和1 500 mg/kg的瑞康3号,在水温(22.0±2.0)℃下,分别饲喂平均体重为(7.5±1.0)g的黄颡鱼42 d。测定黄颡鱼生长性能和非特异性免疫活性等指标。[结果]添加瑞康3号后,可提高黄颡鱼增重率、特定生长率、血清酸性磷酸酶活性、碱性磷酸酶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溶菌酶活性,降低饵料系数;其中,300 mg/kg的添加量效果最佳。[结论]在黄颡鱼饲料中添加适量壳聚糖和益生菌的混合物(300 mg/kg)能显著改善其生长性能和增强其非特异性免疫功能。
- 李丽鹃龚全权可艳任旺李锐谢光美吴国忠
- 关键词:壳聚糖益生菌黄颡鱼非特异性免疫
- 华鲮苗种培育试验
- 2006年
- 贺红川任旺
- 关键词:苗种培育华鲮放养密度野鲮亚科养殖周期鲤形目
- 岩原鲤苗种培育试验
- 2008年
- 2004~2007四年内分别进行了池塘培育岩原鲤夏花和鱼种试验。均采用单养模式。试验结果表明:夏花培育以每667胛放养水花鱼苗2万尾~4万尾效果最好,30天左右可养成3cm--4cm规格(夏花),其成活率可达86%以上:鱼种培育,以每667肝放养夏花3000尾~10000尾效果最好,养殖180天,其平均规格可达32g/尾以上,产量较高,成活率可达82%以上。岩原鲤鱼苗的开口饵料为轮虫,在全长3cm前,食物以水中的浮游动物为主,吞食:2cm-4cm为食性转化阶段,转为摄食底栖动物和有机腐屑,对人工配合饲料也具有较高的喜食性。岩原鲤抗病力较强。在做好预防工作的前提下,几年的苗种培育过程中未出现大的病害。
- 贺红川任旺
- 关键词:岩原鲤池塘苗种培育放养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