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智勇
- 作品数:10 被引量:27H指数:4
- 供职机构:广元市中心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高胆红素血症足月新生儿血清胱抑素C及尿β_2-微球蛋白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被引量:10
- 2013年
- 目的 观察高胆红素血症足月新生儿血清胱抑素C(CysC)及尿β2-微球蛋白(β2-MG)水平变化,探讨高胆红素血症对足月新生儿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广元市中心医院新生儿科住院的患高胆红素血症的足月新生儿70例为研究对象(为高胆红素血症组).再将其按照血清胆红素(TBIL)水平值进一步分为:轻度亚组(n=32),血清TBIL为(220.6~342.0)μmol/L;重度亚组(n=38),TBIL>342.0 μmol/L.按照入院顺序号随机选取同期广元市中心医院分娩的正常足月新生儿(血清未结合胆红素<85.5 μmol/L)为对照组(n=30)(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广元市中心医院人体试验委员会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征得受试对象监护人知情同意,并与监护人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高胆红素血症组及对照组均排除先天畸形、感染及窒息等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组与对照组新生儿性别、孕龄、分娩方式、Apgar评分、出生体重及日龄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全自动生化仪测定血清CysC含量;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测定尿β2-MG含量.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重度亚组新生儿血清CysC、尿β2-MG平均值显著高于轻度亚组新生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轻度亚组血清CysC、尿β2-MG与对照组平均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亚组血清CysC、尿β2-MG与对照组平均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轻度亚组新生儿治疗前后血清CysC、尿β2-M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亚组新生儿治疗前后血清CysC、尿β2-MG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血清TBIL与血清CysC、尿β2-MG存在正相关性,血清CysC与尿β2-MG亦存在正相关性.结论 在患高胆红素血症的足月新生儿中,重度高胆红素血症可造成新�
- 徐玉华赵智勇段玉龙
- 关键词: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Β2-微球蛋白新生儿
- 足月新生儿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与γ-谷氨酰转移酶含量变化及其关系被引量:7
- 2011年
- 目的 探讨足月新生儿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 specific enolase,NSE)与γ-谷氨酰转移酶(γ-glutamyl transferase,γ-GT)含量变化及其关系.方法 选取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本院确诊的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足月新生儿60例为研究埘象,纳入UCB组.将其按照血清未结合胆红素(unconjugated bilirubin,UCB)水平分为轻度UCB组[(220.6~256.5)μmol/L,n=22],中度UCB组[(256.6~342.0)μmol/L,n=30]及重度UCB组(>342.0 μmol/L,n=8).随机选取同期在本院分娩的正常足月新牛儿(血清未结合胆红素<85.5 μmol/L)30例,纳入对照组(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本院人体试验委员会所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分组征得受试对象监护人的知情同意,并与之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UCB组及对照组均排除先天畸形、感染、窒息等新生儿.UCB组与对照组,轻度、中度和重度UCB组新生儿性别、孕龄、分娩方式、Apgar评分、出生体重及日龄等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测定UCB组和对照组新生儿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含量.采用全自动生化仪测定γ-谷氨酰转移酶含量.结果 UCB组新生儿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平均值为(17.54±4.57)μg/L,γ-谷氨酰转移酶平均值为(108.19±21.53)U/L,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7.23±1.64)μg/L,(62.02±14.78)U/L],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与γ-谷氨酰转移酶呈正相关(r=0.7832,P<0.001) γ-谷氨酰转移酶与未结合胆红素水平呈较弱正相关(γ=0.2923,P<0.05)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与未结合胆红素水平呈较弱正相关(r=0.3145,P<0.01).结论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与γ-谷氨酰转移酶可早期敏感判断新生儿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导致的脑损害,可作为对新生儿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临床干预的合理�
- 赵智勇徐玉华吴奇中陈华英贾淑华焦德清侯晓华谭芬华母方户建华
- 关键词:新生儿未结合胆红素Γ-谷氨酰转移酶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 早产儿不同部位静脉留置输液损伤的观察被引量:4
- 2015年
- 在早产儿疾病治疗中,因早产儿住院时间长,需长时间静脉给药,因此静脉留置输液在早产儿得到广泛应用。而静脉留置输液有不同程度的并发症,我们对早产儿常用的腋静脉、四肢浅静脉和头皮静脉留置静脉输液进行了对比观察。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 选择我院NICU病房2013年1—12月需长期(≥7d)静脉输液患儿140例,均为首次住院的早产儿,年龄出生至7d,其中,男72例,女68例。
- 徐玉华赵智勇
- 关键词:早产儿静脉输液
- 窒息新生儿出凝血功能状态的研究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探讨窒息新生儿出凝血功能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检测40例窒息新生儿及16例正常新生儿的PT、APTT、Fg、PLT、AT-Ⅲ、PC、D-D。结果轻度窒息组PT、APTT、Fg、PL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窒息组PT、APTT、Fg、PL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现为PT、APTT延长,PLT、Fg降低;轻度窒息组与重度窒息组APTT-Ⅲ、PC、D-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均表现为AT-Ⅲ、D-D增高,PC降低,重度窒息组较轻度窒息组更为明显(P<0.01)。结论窒息新生儿存在出凝血功能紊乱,表现为以高凝状态为主的Pred-DIC.
- 赵智勇徐玉华王晓玲贾淑华焦德清葛昌玲侯晓华谭芬华母方户建华
- 关键词:窒息蛋白CD-二聚体新生儿
- 新生儿宫内感染68例临床分析被引量:4
- 2009年
- 目的探讨新生儿宫内感染的病因及临床影响,提高对宫内感染的认识。方法对68例新生儿宫内感染病因及临床影响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8例新生儿宫内感染病因以巨细胞病毒最多见(26.47%),其他依次为乙肝病毒(19.11%)、人乳头瘤病毒(16.17%)、衣原体(11.76%)、支原体(8.82%)、单纯疱疹病毒(7.35%)、风疹病毒(4.41%)、淋球菌(2.94%)、梅毒(1.47%)、弓形虫(1.47%)。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易引起胎儿宫内发育不良,先天畸形,分娩异常,脑发育异常甚至死亡等危害。结论新生儿宫内感染病因复杂多样,以病毒感染为主,临床影响大,后果严重,应引起产、儿科医师的高度重视并加强防治工作。
- 王晓玲赵智勇葛昌玲贾淑华焦德清侯晓华母方户建华
- 关键词:宫内感染病原微生物新生儿
-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临床特点及发病影响因素
- 2024年
- 目的:探讨不同胎龄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的临床特点及发病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9月-2023年10月本院出生并接受治疗的368例NEC新生儿为研究对象,本院出生的正常健康新生儿736例为对照组。根据胎龄将新生儿分为早产儿(胎龄<37周)和足月儿(胎龄≥37周),记录基本情况、临床表现以及主要合并症等,分析影响新生儿NEC发病的影响因素。结果:368例NEC患儿中早产儿295例(80.2%)、足月儿73例(19.8%)。两组NEC患儿临床主要表现为腹胀、便血、呕吐和肠鸣音减弱,且NEC患儿中足月儿组腹胀、肠鸣音减弱、肌张力减弱、肠穿孔、腹壁静脉显露的临床表现少于早产儿组,便血、呕吐高于早产儿组(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和输注富含红细胞是早产儿NEC发病危险因素,母乳喂养是早产儿NEC发病保护因素;妊娠期糖尿病、新生儿感染和羊水污染是足月儿NEC发病独立危险因素;新生儿窒息、呼吸衰竭、脓毒症、先天性心脏病为新生儿NEC发病独立危险因素,预防性应用益生菌为NEC发病保护因素(均P<0.05)。结论:NEC多发于早产儿,以腹胀、便血、呕吐和肠鸣音减弱为主要临床表现,不同胎龄新生儿NEC发病因素不同,预防性应用益生菌可降低新生儿NEC风险,而母乳喂养有利于避免早产儿NEC发生。
- 张丽蓉林艾赵智勇张家友
- 关键词: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影响因素
- 早产儿不同部位静脉留置输液损伤的研究
- 赵智勇
- 68例新生儿宫内感染病因及临床影响分析
- 2009年
- 目的:探讨68例宫内感染新生儿的病因及影响因素,从而提高对宫内感染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宫内感染新生儿病因及临床影响进行分析。结果:68例宫内感染新生儿中病因以巨细胞病毒最多见占26.47%。其他依次为乙肝病毒(19.11%),人乳头瘤病毒(16.17%),衣原体(11.76%),支原体(8.82%),单纯疱疹病毒(7.35%),风疹病毒(4.41%),淋球菌(2.94%),梅毒(1.47%),宫形虫(1.47%)。结论:新生儿宫内感染病因复杂多样,以病毒感染为主,临床影响大,后果严重,应引起产、儿科医生高度重视并加强防治工作。
- 王晓玲葛昌玲赵智勇母芳侯晓华
- 关键词:宫内感染病原微生物新生儿
- 窒息新生儿血清心肌酶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探讨血清心肌酶活性对新生儿窒息引起的心肌损害的临床意义。方法将2005年3月~2008年3月收住的57例窒息新生儿分为轻度窒息组、重度窒息组,选26例正常足月新生儿为对照组,分别测定血清中AST,LDH,CK,CK-MB,cTnⅠ的活性并作分析比较。结果窒息患儿心肌酶有改变且随窒息程度的加重而相应升高。轻度窒息组较正常心肌酶明显升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组较轻度组心肌酶亦有明显升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清心肌酶的升高对临床判断窒息后的心肌损害具有一定的临床诊断价值,血清中CK-MB、cTnI在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害中有较高的特异性。
- 王晓玲赵智勇徐玉华谭芬华陈华英贾淑华焦德清葛昌玲侯晓华
- 关键词:心肌损害心肌酶心肌钙蛋白I肌酸激酶同工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