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翟振芳

作品数:12 被引量:59H指数:5
供职机构:合肥市气象局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气象局科研基金中国清洁发展机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0篇天文地球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降水
  • 2篇能见度
  • 2篇旱涝
  • 1篇大雾
  • 1篇低能见度
  • 1篇订正
  • 1篇汛期
  • 1篇汛期旱涝
  • 1篇英文
  • 1篇预警
  • 1篇预警指标
  • 1篇中尺度
  • 1篇中尺度对流
  • 1篇中尺度对流系...
  • 1篇闪电
  • 1篇闪电定位
  • 1篇释用
  • 1篇评分
  • 1篇气候
  • 1篇气候预测

机构

  • 10篇合肥市气象局
  • 3篇安徽省气象局
  • 2篇安徽省合肥市...
  • 2篇安徽省公共气...
  • 1篇南京大学
  • 1篇江苏省气象科...
  • 1篇中国气象局
  • 1篇安徽省气候中...
  • 1篇安徽省气象信...
  • 1篇河南省气象局

作者

  • 12篇翟振芳
  • 5篇方茸
  • 5篇邓斌
  • 5篇陈健
  • 3篇张平
  • 2篇周后福
  • 2篇张建军
  • 1篇申彦波
  • 1篇何冬燕
  • 1篇卢燕宇
  • 1篇杜晓宾
  • 1篇刘承晓
  • 1篇田红
  • 1篇冯妍
  • 1篇徐光柱
  • 1篇黄向荣
  • 1篇翟菁
  • 1篇程云生
  • 1篇周文鳞
  • 1篇邱康俊

传媒

  • 2篇气象科技
  • 2篇大气与环境光...
  • 1篇太阳能学报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Agricu...
  • 1篇气象与环境学...
  • 1篇暴雨灾害
  • 1篇成都信息工程...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1
  • 1篇2019
  • 3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2
  • 2篇2008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安徽省夏季降水区域特征被引量:6
2012年
用R型因子分析的方法对1957—2000年安徽省16个测站的夏季降水资料进行研究,应用因子荷载点聚图将观测站点进行区域划分,找出每个区域内的代表观测站,统计各分区夏季降水特征、夏季降水长期趋势变化、区域旱涝特征及年代际变化。结果表明:安徽省夏季降水可以划分为3个区。其中砀山、滁州和宁国可以分别作为它们的标准站。研究指出,40多年3个区的夏季降水特征差别较大:1区夏季降水量最少,2区居中,3区最多,其中6月3个区差别最明显;1区、2区夏季降水量长期趋势变化不明显,而3区表现为明显的正趋势变化;2区是降水异常的多发区,更容易发生干旱与洪涝;1区中在1957—1970年和1991—2000年旱涝较频繁,而在2区和3区中,旱、涝频数随时间变化总体趋势是从旱向涝转变的。
陈健杜晓宾方茸翟振芳邓斌
关键词:R型因子分析夏季降水
安徽省ECMWF数值模式降水预报性能的检验被引量:31
2017年
为了了解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uropean Centre for Medium-range Weather Forecasts,ECMWF)数值模式对安徽地区降水预报的性能,提高订正技巧,本文应用风险评分(Threat Score,TS)、预报偏差(BIAS)和去除随机事件后的公平T评分(Equitable Threat Score,ETS)及真实技巧评分(True Skill Statistic,TSS)等方法,对2012年1月至2015年3月安徽省ECMWF数值模式降水场预报资料进行检验。结果表明:ECMWF模式对安徽地区降水的预报性能总体较稳定,年际变化幅度较小。安徽省降水预报的ETS评分总体呈南高北低的空间分布特征,所有气象站降水均存在预报过度的现象。降水预报分级检验表明,小雨量级降水预报评分明显高于其他量级降水,但预报偏差较大,预报过度现象严重;ECMWF模式对72 h时效内的暴雨量级降水预报技巧较小,对于72 h时效后的暴雨量级降水基本没有预报能力。季节降水预报的检验表明,春季、秋季和冬季的48 h时效内晴雨预报的准确率为88%以上,订正空间较小;夏季各时效及春季、秋季和冬季168 h时效以上降水预报的空报率超过60%,可以适度订正;秋季较其他季节降水预报的漏报率略高,尤其是120 h时效以上降水的预报需关注。四季均存在降水预报过度的现象,尤以夏季最突出。ECMWF模式对安徽省降水量为0.1—0.7 mm的格点降水预报空报率较高,订正后可以明显提升预报技巧,但增加了一定漏报风险。
翟振芳魏春璇邓斌纪元
关键词:ECMWF模式降水TS评分
2011—2015年安徽省高速公路低能见度变化特征被引量:7
2017年
利用2011—2015年安徽省高速公路自动气象观测站观测的能见度资料,分析了安徽省低能见度年、日变化及其与降水的关系,结果表明:受降雨影响,大别山区和皖南山区部分站点低能见度出现频率最高时段在汛期(5—9月),其他地区主要出现在10月和11月。低能见度出现时间存在明显日变化,夜间出现频率高于白天,19:00以后开始逐渐增多,日出前后达到最大,之后迅速减少。7—8月的13:00—17:00出现与降水相关的低能见度频率较高。不同季节里,各站低能见度出现最多的时间和频率存在一定差异,春季和秋季最低能见度主要出现在日出前后,冬季主要出现在夜间到日出之前,夏季江淮之间北部和淮北地区主要出现在日出前后,江淮之间南部到江南在一天各时间段内出现频率较为均匀。
刘承晓刘承晓翟振芳翟振芳
关键词:能见度降水
合肥“4·30”冰雹天气的多源资料分析
2023年
2021年4月30日夜间,合肥出现大范围冰雹天气,冰雹最大直径约3 cm。为研究这次冰雹天气的形成机制,利用常规观测资料、自动气象站、多普勒天气雷达、风廓线雷达、葵花8卫星和ERA5再分析资料,对此次冰雹天气的环流背景、环境条件和中尺度系统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冰雹天气发生在深厚的东北冷涡背景下,地面午后增温,中层东北冷涡携带冷空气南下,温度直减率加大,中低层垂直风切变加大,均为强对流天气的发生提供了有利的热力和动力条件。降雹云团由数个分散的对流云合并,冰雹发生于TBB低于-52℃强对流核附近。垂直累积液态水跃增时间较地面降雹时间提前了22 min。边界层强垂直风切变和1200 m高度的风向不连续线,有利于触发新的对流单体。
范裕祥魏春璇陈健刘汉武李欣翟振芳
关键词:冰雹中尺度对流系统
合肥市大雾时空特征与细网格资料的预报释用被引量:1
2015年
选取合肥市近50年年平均大雾日数、近10年逐日大雾观测资料,分析了该市大雾时空特征;并利用ECMWF细网格预报场资料对该市秋冬季发生的大雾过程进行预报释用。结果表明:合肥市大雾有缓慢的线性增加趋势,大雾异常年占比20%;出雾时段91%在早晨04:00~10:00,辐射雾占比为94%;11月、1月,大雾和浓雾天气出现频数均最多;大雾天气冬半年多于夏半年,但12月份雾天反而较少;肥西观测站大雾和浓雾天气出现频数均最多;温度、湿度、风速和云量等气象要素条件指标与辐射雾生成具有较好的对应关系。
陈健周后福方茸黄向荣翟振芳
关键词:大雾细网格释用
FY-4A星地面太阳辐射产品检验与订正——以安徽省为例被引量:5
2021年
基于FY-4A星反演的地面太阳入射总辐射(以下简称反演总辐照度)、云检测产品,合肥和屯溪站地面观测总辐照度(以下简称观测总辐照度)、地面相对湿度、水平能见度数据,在对比不同时间尺度反演和观测总辐照度异同的基础上,分析可能导致反演偏差的相关气象因素,进而对反演总辐照度进行订正,结果表明:反演与观测总辐射均表现出中午高早晚低,夏季高冬季低的特点,反演总辐照度整体较观测偏高约200 W/m^(2);逐小时数据对比中,两者绝对偏差在上午和下午各有一个峰值,而相对偏差在中午前后较低,早晚相对较高;逐日和逐月数据上绝对偏差在多数情况下与平均偏差接近,相对偏差整体上冬季高于夏季;反演总辐照度与观测值逐小时和逐日变化上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但该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受天气状况的影响;分析发现,地面相对湿度、水平能见度和FY-4A中云检测产品与反演偏差关系密切;按观测总辐照度进行分档,分段消除系统偏差再进行订正,可明显提高订正效果,经多元线性回归订正方法对合肥和屯溪逐时数据进行订正后两站反演总辐照度与观测值之间绝对偏差分别为60.85和58.11 W/m^(2),相对偏差为15.44%和15.02%,订正后反演总辐照度与观测值的相关关系得到进一步提升,相关系数分别为0.94和0.96;利用多元线性回归对反演的日平均总辐照度进行订正后,与观测值之间的平均相对偏差分别为11.75%和10.93%。
王传辉申彦波翟振芳邱康俊
关键词:卫星数据反演订正
合肥市雷暴活动规律分析(英文)
2015年
[目的]深入了解合肥市雷暴活动的特征,对合肥市防雷减灾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方法]根据合肥地区1981~2010年常规地面观测资料与2010~2013年闪电定位仪资料,用统计方法对雷暴日数的时空变化进行分析,总结合肥市雷暴分布规律。[结果]合肥市年均雷暴日空间分布上呈现南多北少,年变化分布极度不均;雷暴日数有明显的季、月变化,夏季为雷暴高发期,雷暴日月变化呈单峰型,最大值出现在7月;合肥市总闪和负闪的年变化呈典型的单峰分布特征,闪电的高发期集中在7~8月,其中8月最为突出;各月闪电最大强度跨度范围较大,其中7月份最为突出;12:00~21:00时属于强闪电高发时段;分析两种资料得出的分布规律有所差异的原因,常规雷暴观测资料的人为因素的影响及闪电定位仪资料误判,对观测数据质量带来很大影响。[结论]此闪电定位仪需要结合长期人工观测资料对其探测效率进行研究。
邓斌宣继海周文麟翟振芳
关键词:雷暴闪电定位
基于SVD的合肥地区汛期旱涝气候预测研究应用
方茸周后福张建军翟振芳张平翟菁冯妍陈健魏春璇程云生夏玲娣徐光柱
基于江淮分水岭地区逐年汛期降水资料,考虑到500hPa高度和太平洋海温是影响华东地区汛期降水最重要的因素,利用SVD技术方法,在前期北半球500hPa高度场和太平洋海温场中分别找出影响合肥汛期降水的关键区和关键时段;在汛...
关键词:
关键词:汛期气候预测
合肥市近55年的旱涝演变规律
2008年
将合肥市近55年的年、汛期以及四季的降水量资料处理成相对应的Z指数序列,并由此分析合肥市年、汛期以及四季旱涝出现的频率,采用最大熵谱分析和小波分析方法,研究了合肥市年、汛期以及四季的旱与涝演变规律。结果表明,合肥市年、汛期以及四季旱与涝的发生频率均在30%以上,年、汛期、夏、秋季节旱多于涝,冬、春季节涝明显多干旱,合肥市旱涝灾害比较频繁。合肥市年、汛期以及四季的旱涝具有明显的年际变化特征,同时年、汛期以及夏、秋季节的年代际变化特征亦很显著,但是冬春季节则为5~6年的周期所取代。近年来合肥市的旱涝变化趋势是:对于春季而言,在各个时间尺度上均处于偏涝阶段,年、汛期以及夏秋冬季节在长时间尺度上处于偏涝阶段,在较短时间尺度上则处于干旱时期。并诊断出合肥市年、汛期以及四季在不同时间尺度上的旱涝转换突变年。
方茸张建军翟振芳张平陈健魏春璇邓斌
关键词:旱涝Z指数最大熵谱小波分析
巢湖湖面对流性大风特征分析
湖面对流性大风与陆地大风是截然不同两种类型的局部环流,对巢湖航运、交通旅游、渔业等带来较大的影响.本文分析了巢湖水上平台2014~2015年的大风资料,归纳出巢湖水面特有的对流性大风的月、季节变化特征,并对其进行诊断分析...
邓斌周文鳞翟振芳宣继海
关键词:预警指标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