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劲新

作品数:13 被引量:59H指数:5
供职机构:广东省中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腰椎
  • 4篇腰椎间盘
  • 4篇椎间盘
  • 3篇腰椎间盘突出
  • 3篇术后
  • 3篇椎间盘突出
  • 3篇椎体
  • 2篇动脉
  • 2篇胸腰段
  • 2篇血肿
  • 2篇腰动脉
  • 2篇腰段
  • 2篇腰椎间盘突出...
  • 2篇应力
  • 2篇栓塞
  • 2篇突出症
  • 2篇椎管
  • 2篇椎管狭窄
  • 2篇椎管狭窄症
  • 2篇椎间孔

机构

  • 13篇广东省中医院
  • 1篇中山大学

作者

  • 13篇张劲新
  • 8篇李勇
  • 8篇鲁尧
  • 4篇吴钊钿
  • 4篇林新源
  • 2篇陈茂水
  • 2篇张博
  • 1篇林爱华
  • 1篇张美容
  • 1篇李永津
  • 1篇孙毅东
  • 1篇鲁尧
  • 1篇刘万鹏
  • 1篇黄瑞玉
  • 1篇叶凌云

传媒

  • 2篇中国脊柱脊髓...
  • 1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实用骨科杂志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广西医学
  • 1篇陕西中医
  • 1篇中国微创外科...
  • 1篇脊柱外科杂志
  • 1篇中国执业药师
  • 1篇中国伤残医学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年份

  • 1篇2024
  • 3篇2020
  • 3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罗哌卡因复合液持续浸润镇痛在腰椎内固定术后的应用效果观察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观察罗哌卡因复合液持续浸润镇痛在腰椎内固定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行后路腰椎内固定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术后采用罗哌卡因复合液持续浸润镇痛,对照组采用静脉镇痛泵镇痛。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清醒即刻、术后3 h、术后6 h、术后12 h、术后24 h、术后48 h及首次下地行康复锻炼后6 h的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比较术后48 h内两组患者阿片类及非甾体类药物用量,观察两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各时间点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 <0. 05)。观察组术后48 h内曲马多注射液及特耐用量均低于对照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均P <0. 05)。结论腰椎后路内固定术后采用罗哌卡因复合液伤口持续浸润镇痛效果确切,可降低患者术后疼痛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并能减少术后止痛药物用量。
张劲新鲁尧张博黄瑞玉李勇邹清丽陈茂水
关键词:腰椎内固定术镇痛
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及对血流变学指标的影响被引量:17
2017年
目的:观察独活寄生汤加减对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治疗效果及对患者血流变的影响。方法:将102例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消炎止痛、营养神经及改善循环药物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辨证采用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全血粘度(高、中切)、纤维蛋白原、红细胞聚集指数指标的改善比对照组更加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腰腿酸痛、腰膝无力两项中医症状积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有效率为92.16%,对照组为70.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独活寄生汤可明显改善退变性腰椎管狭窄患者的临床症状,并降低血粘度,预防血栓形成。
张劲新刘万鹏陈茂水李勇
关键词:血液流变学
夹脊穴联合丹参多酚酸盐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被引量:7
2018年
目的探讨夹脊穴联合丹参多酚酸盐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181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为A、B、C 3组。A组59例给予常规西医联合丹参多酚盐治疗,B组61例给予常规西医联合电针夹脊穴治疗,C组61例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给予丹参多酚盐和电针夹脊穴治疗。观察3组治疗前及治疗7 d后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和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血浆β-内啡肽水平的变化情况,统计评价3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C组腰痛、腿痛VAS评分均明显低于A组和B组(P均<0.05),B组腰痛、腿痛VAS评分均明显低于A组(P均<0.05);C组IL-6水平明显低于A组和B组(P均<0.05),A组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和C组β-内啡肽水平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均<0.05),但B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临床有效率显著高于A组和B组(P均<0.05),B组临床有效率显著高于A组(P<0.05)。结论电针夹脊穴联合丹参多酚酸盐可明显减轻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疼痛程度和炎症反应程度,提高血浆β-内啡肽含量,临床疗效更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鲁尧张劲新林新源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夹脊穴电针丹参多酚酸盐
介入性腰动脉栓塞在治疗椎间孔镜术后腹膜后血肿的应用
目的(Objective):探讨腰动脉栓塞治疗经皮椎间孔镜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transforaminal lumbar discectomy, PELD)术后腹膜后血肿的疗效及安全性。方...
陈荣彬张劲新鲁尧白杰彭力阳Wu zhaotian
关键词:腹膜后血肿腰动脉栓塞
文献传递
经皮靶向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不愈合的临床观察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探讨分析经皮靶向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不愈合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70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不愈合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经皮靶向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和经皮球囊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手术前后VAS改善情况、MacNab评分、骨水泥渗漏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临床疗效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显著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实验组患者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MacNab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骨水泥渗漏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靶向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不愈合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术后疼痛和促进患者功能恢复,降低术中骨水泥渗漏的发生,值得进一步在临床上推广。
张劲新林新源李勇
关键词:骨折不愈合椎体成形术椎体骨折
经椎间孔入路经皮内窥镜下减压术治疗单节段腰椎椎管狭窄症的疗效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5
2020年
腰椎椎管狭窄症发生机制复杂,主要与骨质或纤维组织增生、肥厚导致椎管或神经根管的矢状径缩短,刺激或压迫神经根或马尾神经有关[1]。通过手术对责任节段进行减压是治疗腰椎椎管狭窄症的有效手段,随着脊柱微创技术的进步,经椎间孔入路经皮内窥镜下减压术成为治疗该病的主要微创术式[2]。如何规范手术适应证,保障手术预后是目前临床研究的热点[3]。回顾性分析在本院接受经椎间孔入路经皮内窥镜下减压术治疗的单节段腰椎椎管狭窄症患者临床资料,评估术后疗效并对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吴钊钿张劲新鲁尧张博
关键词:腰椎椎管狭窄
经皮靶向穿刺侧路镜治疗巨大型腰椎间盘突出的疗效分析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讨经皮靶向穿刺侧路镜治疗巨大型腰椎间盘突出的治疗作用.方法:2014年6月~2016年1月,采用经皮靶向穿刺腰椎侧路镜治疗单节段巨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32例.结果:32例获得随访6~12个月.按照VAS疼痛评分法、Oswestry 功能障碍指数(ODI)及改良MacNab 评分标准行临床疗效评定.术前、术后、及术后1、3、6个月腰腿痛VAS评分、ODI 评分经统计学分析显示均有统计学差异(P 〈 0.01).改良MacNab 评分优良率为90.6%.结论:在掌控好手术适应证下,精准的经皮靶向穿刺技术结合腰椎侧路镜治疗单节段HLDH疗效确切,减压彻底、创伤小、恢复快,值得临床推广.
鲁尧李勇张劲新林新源
经皮脊柱内镜腰椎间盘摘除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的临床特点及防治策略
2024年
目的总结经皮脊柱内镜腰椎间盘摘除(percutaneous endoscopic lumbar discectomy,PELD)术后手术部位感染(surgical site infection,SSI)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22年12月11例PELD术后SSI的病例资料。PELD术后均出现剧烈腰背部或下肢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7~9分,平均8.1分。红细胞沉降率(ESR)17~114 mm/h,平均54.4 mm/h,C反应蛋白(CRP)8~151 mg/L,平均56.5 mg/L。MRI均提示术区椎间隙炎症信号改变。PELD术后2~17 d(平均9.5 d)确诊SSI。均采用抗生素治疗(经验性抗生素治疗4例,敏感抗生素7例),其中8例联合手术,包括经皮内镜病灶清除、置管冲洗引流4例,后路病灶清除2例,后路病灶清除联合内固定2例。结果随访14~75个月(平均36.8月)。根据改良MacNab标准,优5例,良4例,可2例。结论PELD术后SSI以发病急、再发剧烈腰背部或下肢疼痛、炎性指标升高及特征性影像学表现为临床特点,规范化的抗生素治疗辅以手术可以取得良好疗效。
陈荣彬潘艺之陈文创鲁尧张劲新吴钊钿李勇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部位感染
Linx法确定腰椎椎间孔镜管道水平角的临床意义
2018年
目的针对腰椎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胡有谷分型I2a/b型腰椎间盘突出症,证实Linx测量法可于术前确定工作管道的水平角。方法回顾自2016年5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胡有谷分型I2a/b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并行腰椎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的35例病例。其中男16例,女19例;年龄25~64岁,平均年龄(45.2±7.21)岁;L4~5节段20例,L5S1节段15例。对比术前、术后的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与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对比术中工作管道水平角与Linx测量法所测预水平角。结果腰椎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术前VAS评分(7.51±1.15)分,术后VAS评分(0.23±0.43)分;术前JOA评分(12.91±3.29)分,术后JOA评分(25.49±1.10)分。术后的VAS与JOA评分均较术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手术节段为L4~5的病例,工作管道的平均预水平角为(16.28±3.19)°,而实际平均水平角为(16.07±4.52)°;手术节段为L5S1的病例,工作管道的平均预水平角为(16.08±2.26)°,而实际平均水平角为(16.25±2.10)°。术中工作管道水平角与Linx测量法所测的预水平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胡有谷分型I2a/b型腰椎间盘突出症,Linx测量法可于术前确定工作管道所需水平角。
林新源李勇鲁尧张劲新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水平角
2013年某中医院骨科病区抗菌药物使用与细菌耐药性分析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调查我院骨科病区抗菌药物的应用及细菌学情况,为提高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水平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骨科病区2013年1-12月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细菌学检查结果及其耐药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各类抗菌药物使用按用药频度(DDDs)排序,前3位分别为头孢菌素类(9 536.4)、青霉素类(613.9)和喹诺酮类(445.0);抗菌药物前3位分别为头孢硫脒(3 036.7)、头孢唑林(2 293.0)、头孢呋辛(1 688.5)。2013年骨科病区送检标本检出的146株细菌中,G-菌100株(68.5%),主要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G+菌31株(21.2%),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真菌15株(10.3%),主要为白色念珠菌。检出菌株中G+菌药物敏感率较高,G-菌和真菌对DDDs排序前列的药物敏感率较低。结论:2013年度我院骨科病区抗菌药物的使用没有导致常见感染菌株出现广泛耐药。骨科病区严格把握抗菌药物使用指征,相对合理的用法用量,是细菌耐药率较低的主要原因;中药的辨证使用是骨科病区细菌耐药率低的可能原因之一。
孙毅东张美容张劲新叶凌云林爱华
关键词:抗菌药物细菌耐药性用药频度骨科病区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