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历史地理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2篇旗人
  • 2篇清代
  • 1篇碉楼
  • 1篇选线
  • 1篇选线方法
  • 1篇杂居
  • 1篇世界文化遗产
  • 1篇乾隆
  • 1篇清代中期
  • 1篇文化遗产
  • 1篇文物
  • 1篇街巷
  • 1篇居住
  • 1篇居住状况
  • 1篇开平碉楼
  • 1篇开平碉楼与村...
  • 1篇合院
  • 1篇不可移动文物
  • 1篇传统村落
  • 1篇村落

机构

  • 3篇北京大学
  • 2篇浙江省文物考...

作者

  • 4篇孔中华
  • 2篇阴劼
  • 1篇钟玲
  • 1篇杨雯
  • 1篇傅峥嵘

传媒

  • 1篇规划师
  • 1篇中华文化论坛
  • 1篇满族研究
  • 1篇杭州文博

年份

  • 1篇2020
  • 2篇2016
  • 1篇2015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悠游街巷:清中期北京内城旗人的日常活动--以《闲窗录梦》为例被引量:1
2016年
根据清代日记资料《闲窗录梦》记载的道光九年的活动内容,生成一份时间序列完整的活动日志,借助Arc GIS分析内城普通旗人居民日常活动空间特征,探讨日常活动空间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清中期内城旗人居民不同类型日常活动具有不同的空间分布重心,可分为亲友交往、消费娱乐和经济事务三大片区。城市格局主要影响居民出行方向以及活动空间变化的总体趋势和活动轨迹的密度分布;行为主体自身的因素,诸如居住位置、社会关系网络、兴趣爱好等则决定着居民活动范围的中心、出行的具体方向、活动范围大小以及活动频数的分布。
孔中华张磊
关键词:旗人清代
试论不可移动文物的定名原则和方法——基于浙江省第三次全国不可移动文物普查名录的分析被引量:1
2020年
本文通过综合对比浙江省第三次全国不可移动文物普查名录和浙江省第一至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录,分析不可移动文物命名中普遍存在的重名、名称不统一现象及其原因,指出"地名+文物本体名称"这一命名框架的必要性,尝试归纳不可移动文物定名的基本原则,提出"地名+类型+本体名称"的三段式命名法。
孔中华傅峥嵘
关键词:不可移动文物
清代中期北京内城旗人居住状况的考察与分析——基于乾隆《京城全图》的研究被引量:2
2016年
合院是清代北京最主要的民居形式,合院向大杂院的转变被视为20世纪以来北京传统民居空间格局的最大变化。本文通过识读乾隆《京城全图》院落平面图像,统计房屋和院落数量,结合八旗丁口与住房分配政策,探讨清代北京内城普通旗人的合院居住状况。研究表明:各种规模住宅院落的占地比例与人口的阶层分布不均衡,宅地房屋兼并的严重,合院杂居现象随之产生;在大型院落比例过高的前提下,合院杂居是八旗住房制度的必然产物,底层杂居人口高达八旗总人口的90%。旗人日记《闲窗录梦》呈现的内城旗人居住实例进一步表明了杂居现象在清代中期旗人社会中下层中的普遍性。
孔中华钟玲阴劼
关键词:旗人
基于ArcGIS的传统村落最佳观景路线提取方法——以世界文化遗产:开平碉楼与村落为例被引量:19
2015年
传统村落具有规模较小、景观点数量众多且分散、景观层次丰富和生产与生活性路网发达的特点。采取微观视角下的观景路线选线方法,在已有路网基础上提取最佳观景路线对于传统村落景观的保护与利用具有重要意义。研究以世界文化遗产之开平碉楼与村落为例,探索基于Arc GIS的空间视域选线方法:首先,通过要素提取分析和对象特征分析,建立要素数据库、界定景观的观赏效果,以景观数量多且质量好的点为最佳观景点;其次,综合利用Arc GIS表面、三维、缓冲分析工具在生产与生活性道路上分析各观景点的景观数量和质量,判断最佳观景点;最后,利用网络分析工具选取最佳观景路线。最佳观景点及最佳观景路线的选择有利于优化村落游赏规划、调整遗产保护范围,为遗产区管理和遗产保护提供新的思路。
阴劼杨雯孔中华
关键词:开平碉楼与村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