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晨
- 作品数:12 被引量:38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微囊性附属器癌临床病理学分析
- 2023年
- 目的探讨微囊性附属器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免疫表型、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报道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病理科确诊的2例微囊性附属器癌,收集患者临床信息、病理检查及随访资料,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2例患者病变均位于额部,组织学检查见肿瘤位于真皮层,向深部浸润性生长,肿瘤细胞由基底样细胞及鳞状细胞组成,形态温和,呈岛状、条索状或腺管样结构,真皮浅层见大量小的角质囊肿,深部见导管分化结构,局部见神经侵犯。免疫组化染色显示肿瘤细胞表达CK、CK7、CK5、EMA,肿瘤细胞巢周围细胞p63阳性,而中央的细胞阴性,Ki-67增殖指数较低。结论微囊性附属器癌是一种独特的肿瘤实体,具有毛囊和汗腺双向分化,以局部浸润为主,需与圆柱状毛母细胞瘤、汗管瘤、硬斑病样基底细胞癌及鳞状细胞癌等鉴别,治疗常为Mohs显微外科手术。
- 王林茹袁静李淑英宋欣曹晨
- 关键词:P63
- 卵巢重度水肿超声表现二例被引量:1
- 2018年
- 例1患儿女性,12岁,未初潮,2个月前因无明显诱因出现下腹痛,阵发性发作,伴呕吐,于当地医院诊治,考虑淋巴结炎,给予抗感染等治疗,症状好转,1个月后腹痛再次出现,仍于当地医院给予抗感染治疗好转,3d前症状加重给予对症治疗未见好转,转诊解放军总医院。
- 王艳秋汪龙霞李秋洋马旭阳曹晨刘勤
- 关键词:超声表现重度水肿抗感染治疗淋巴结炎对症治疗下腹痛
- 子宫颈基底样鳞癌的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8
- 2019年
- 目的探讨子宫颈基底样鳞癌(BSCC)的临床和病理特点。方法对2013年3月—2018年7月解放军总医院病理科诊断的10例子宫颈BSCC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临床特点:子宫颈BSCC患者的发病年龄为35~69岁,中位年龄51岁,其中5例为绝经后妇女;临床表现多为阴道异常流血(7例)。10例子宫颈BSCC患者中,5例有HPV检查结果者均为HPV阳性,其中3例为高危型HPV阳性(包括2例HPV 16型阳性);10例患者均行阴道镜检查,其中3例为外生结节状肿物,3例为内生浸润型肿物,4例会诊患者的肿物类型不详;临床分期:5例为Ⅰb1期,1例为Ⅱa期,4例会诊患者的临床分期不详。(2)治疗:10例患者中,8例行子宫全切除+双侧附件(或输卵管)切除+盆腔淋巴清扫术,其中6例术后辅以放疗或化疗;2例仅行放、化疗。(3)病理特点:镜下观,子宫颈BSCC由胞质稀少、核深染的基底样细胞构成,肿瘤呈实性巢团状或岛状,细胞异型性明显,核分裂象多见,细胞巢周围的肿瘤细胞呈栅栏状排列,部分细胞巢的中央可见粉刺样坏死。子宫颈BSCC与普通型鳞癌、鳞状上皮内病变混合存在。10例患者中,6例有免疫组化法检测结果,主要表达p16及鳞癌的标志物如p63、细胞角蛋白(CK)5/6、p40蛋白,其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3、3/3、2/2、3/3;少数表达CK7蛋白,其阳性表达率为1/3。(4)预后:随诊时间为1周~64个月,失访2例;8例随访患者中,3例出现髂骨、肺或皮肤的转移,5例随访期内无复发、转移。结论子宫颈BSCC是少见的子宫颈恶性肿瘤,与高危型HPV感染有关,p16蛋白呈阳性表达;治疗与子宫颈鳞癌相似,根据临床分期行手术治疗联合放、化疗的综合治疗。目前认为该病变具有较强的侵袭性,患者预后欠佳。
- 王利群王昀晋薇曹晨马亚琪丁效蕙刘爱军
- 关键词:宫颈肿瘤乳头状瘤病毒感染人乳头瘤病毒16
- 分子标志物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分析被引量:8
- 2015年
- 目的:探讨EGFR、HER-2、P53、ER、Ki-67、PR、VEGF、TopⅡα、PDGFR-β、PDGFR-α十种分子标志物在子宫内膜癌肿瘤细胞中的表达情况。方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研究解放军总医院病理科2010年到2012年199例子宫内膜癌中EGFR、HER-2、P53、ER、Ki-67、PR、VEGF、TopⅡα、PDGFR-β、PDGFR-α十种分子标志物的表达,表达结果使用x2检验进行统计。结果:分子标志物EGFR、HER-2、PDGFR-α在子宫内膜癌肿瘤细胞中的表达与临床手术分期相关;ER、PR在子宫内膜癌肿瘤细胞中的表达与病理分级、临床手术分期及肌层浸润程度均相关。P53、Ki-67、VEGF、TopⅡα、PDGFR-β五个分子标记物与病理分级、临床手术分期及肌层浸润程度无明显相关性。结论:对十种分子标志物在子宫内膜癌肿瘤细胞中的表达分析,以及与病理分级、临床手术分级和肌层浸润程度关系的研究,有助于预测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转移及预后。
- 田侠刘爱军曹晨宋欣
- 关键词:子宫内膜癌分子标志物
- 胰腺上皮样血管肉瘤的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探讨胰腺上皮样血管肉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鉴别诊断要点。方法在光学显微镜下对胰腺上皮样血管肉瘤进行组织学形态观察,并借助免疫组化进一步对血管肉瘤的形态进行分析。结果大体上为灰白色结节状,切面呈灰白色,质地中等,显微镜下组织学表现为肿瘤细胞呈上皮样、多边形,病理性核分裂象多见,弥漫分布,异型性明显,免疫组化显示肿瘤细胞高表达CK、CD31、CD34和Vimentin等,血管和间叶分化,肿瘤高度恶性。结论胰腺上皮样血管肉瘤具有高度侵袭性,转移迅速,预后差,在临床病理诊断中,必须首先与发生于该部位常见的恶性肿瘤如癌、转移癌、恶性黑色素瘤、其他肉瘤等鉴别。
- 曹晨宋欣王利群张凭
- 关键词:血管肉瘤胰腺病理诊断
- 240例性腺外生殖细胞肿瘤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和免疫组化分析被引量:4
- 2022年
- 背景性腺外生殖细胞肿瘤(extragonadal germ cell tumors,EGCT)较为少见,准确诊断该类肿瘤对患者的治疗和预后有重要意义。目的探讨性腺外生殖细胞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组织形态学特点和免疫组织化学表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2月-2016年12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病理科诊断的240例性腺外生殖细胞肿瘤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结果240例性腺外生殖细胞肿瘤患者中男性108例,女性132例。患者中位年龄26岁,其中<18岁57例(23.7%),≥18岁183例(76.3%)。发生部位:纵隔86例(35.8%),中枢神经系统39例(16.3%),骶尾部37例(15.4%),腹部47例(19.6%),其他部位31例(12.9%)。组织学类型:成熟性畸胎瘤172例(71.7%),生殖细胞瘤33例(13.7%),卵黄囊瘤14例(5.8%),混合性生殖细胞肿瘤12例(5.0%),不成熟畸胎瘤5例(2.1%),胚胎性癌3例(1.3%),绒毛膜癌1例(0.4%)。甲胎蛋白(alpha fetoprotein,AFP)在卵黄囊瘤中阳性率为92.8%(13/14),胎盘碱性磷酸酶(placental alkaline phosphatase,PLAP)、CD117、OCT-4在生殖细胞瘤中阳性率为96.7%、90.0%、100%(29/30、18/20、6/6),细胞角蛋白(cytokeratin,CK)在胚胎性癌中呈阳性,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β-HCG)在绒毛膜癌呈阳性。结论性腺外生殖细胞肿瘤少见,青年发病为主,女性偏多,好发于纵隔;组织学特点、免疫表型特点与性腺内生殖细胞肿瘤相类似;生殖细胞瘤是最常见性腺外恶性生殖细胞肿瘤。
- 李金航曹晨封琳王钰锋李菲菲刘爱军
- 关键词:生殖细胞肿瘤恶性生殖细胞肿瘤免疫组化
- 多形性黄色瘤型星形细胞瘤20例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2
- 2019年
- 目的探讨多形性黄色瘤型星形细胞瘤(PXA)的临床病理特点、组织学分类、免疫表型、鉴别诊断及预后情况。方法收集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2005—2017年诊断为PXA患者20例,观察其临床、影像及病理学特征,对其随访,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 20例患者男性11例,女性9例,发病年龄12~58岁,中位年龄21.5岁。临床主要症状为癫■及头痛。影像学检查:囊伴附壁结节型11例,实性为主6例,囊实性2例,囊性病变1例。增强后实性部分、附壁结节及囊壁不同程度强化。组织学表现为细胞的多形性及黄色瘤型星形细胞,可见嗜酸性颗粒小体,间质或血管周围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形成血管周围淋巴细胞"袖套";肿瘤细胞周围网状纤维丰富。6例PXA肿瘤细胞核分裂象≥5个/10HFP,伴有坏死。组织学分级WHOⅡ级PXA 14例,WHOⅢ级PXA 6例。免疫组化染色示所有病例GFAP和S-100(+),WHOⅡ级肿瘤BRAF V600E、CD34阳性率分别为50%(7/14)、78.6%(11/14)。WHOⅢ级肿瘤BRAF V600E、CD34阳性率33.3%(2/6)、50%(3/6)。结论 PXA是一种罕见好发于年轻人的具有特殊临床病理特征的中枢神经系统肿瘤,14例WHOⅡ级患者,3例出现复发,4例死亡,患者生存时间最短2年,最长4年6个月;5例有随访资料的WHOⅢ级PXA生存时间最短6个月,最长2年。PXA具有相对较好的预后,诊断需结合临床资料、影像学改变、病理特点,并需与其他脑肿瘤,如上皮样胶质母细胞瘤等鉴别。
- 邵立伟宋欣曹晨王辅林
- 关键词:病理脑肿瘤BRAF
- 肾集合管癌4例临床及病理特征分析被引量:6
- 2017年
- 目的探讨肾集合管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其鉴别诊断要点。方法收集4例肾集合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手术标本采用HE及免疫组化染色进行病理学观察,同时进行随访,并结合文献复习。结果 4例中男性3例,女性1例;年龄48~76岁;发生于左肾和右肾各2例;临床以血尿、腰痛、消瘦为主要症状;4例均行根治性肾切除术。大体检查4例肿瘤均位于肾髓质,边界不规则,直径4~8.5 cm;镜下见肿瘤细胞呈腺管状或条索状排列,部分呈鞋钉样,细胞核深染,异型性明显,核仁明显,核分裂象多见;间质纤维组织增生明显并伴炎细胞浸润;免疫组化染色显示肿瘤细胞CK7和PAX-8(+),CK20、CK5、p63、GATA-3和S-100(-)。截至随访日期2例已因肿瘤转移而死亡,生存时间为4.5个月和29个月;另2例分别于随访8个月和5个月后失访。结论肾集合管癌是一种少见的肾细胞癌亚型,具高度恶性的生物学行为,预后不良。病理诊断时主要需与内生性浸润性高级别尿路上皮癌相鉴别,明确诊断需依靠仔细检查标本,多取肿瘤与肾盂、肾盏交界处,通过形态学观察有无尿路上皮癌成分来确定,联合使用免疫组化CK7、CK5、p63和CK20染色在二者鉴别时有一定意义。
- 陈鑫郭爱桃田侠曹晨钟燕王海屹刘爱军
- 关键词:集合管癌免疫组化病理诊断
- 肝脏假性淋巴瘤的临床病理学研究及分析
- 2017年
- 目的:探讨肝脏假性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及鉴别诊断。方法:在光学显微镜下对肝脏假性淋巴瘤进行组织学形态观察,并借助免疫组化进一步对其形态进行分析。由于原发于肝脏的假性淋巴瘤极为罕见,故本文将报道一例发生于肝脏的假性淋巴瘤,结合文献探讨其临床病理特点,以提高诊断及鉴别诊断水平。结果:大体上为切面可见灰白结节,结节切面灰白色,质地中等,与周围分界清,周围肝组织灰红质软。显微镜下组织学表现为肝周边淋巴结淋巴组织增生,细胞大小较一致,核圆形,细胞无异型,未见明显核分裂,其中见嗜酸性白细胞浸润及少数异型细胞。免疫组化显示肿瘤细胞表达CD3、CD20及CD30。结论:肝脏假性淋巴瘤为罕见的、良性淋巴组织增生性病变,形态学特征、免疫组化染色在肝假性淋巴瘤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在临床病理实践中,必须首先与常见的发生于该部位恶性肿瘤如霍奇金淋巴瘤肿瘤等鉴别。
- 曹晨王利群田侠陈鑫宋欣
- 关键词:假性淋巴瘤肝脏病理诊断
- 子宫颈腺样基底细胞癌与腺样囊性癌的临床病理特点比较被引量:6
- 2020年
- 目的探讨并比较宫颈腺样基底细胞癌和腺样囊性癌的临床和病理组织学特点,提高临床及病理医师对该类病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水平。方法对2009年3月至2019年4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病理科诊治的9例宫颈腺样基底细胞癌和3例腺样囊性癌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详细复习临床资料,复阅全部病理切片,观察EnVision法免疫组织化学结果,分析其临床病理学特征,电话随诊其预后并查阅相关文献。结果二者均以绝经后妇女多见(发病年龄43~74岁)。腺样基底细胞癌患者临床常无症状,多以体检时宫颈涂片异常就诊,阴道镜检查时常无肿块。而腺样囊性癌患者多以阴道异常出血就诊,阴道镜检查时常有肿块。组织学上两种病变的共同特点为肿瘤呈巢状生长,由基底样肿瘤细胞构成,细胞巢周围常有栅栏状结构。两种病变可以共存,也可与鳞状细胞癌或鳞状上皮内病变混合存在。不同点为腺样基底细胞癌多位于宫颈鳞柱交界区及上皮下,巢团中央伴鳞状分化,或呈双层腺样排列,细胞形态温和,核分裂象偶见,间质反应不明显;而腺样囊性癌细胞巢内肿瘤细胞多呈筛状排列,筛孔内见均质红染及蓝染分泌物,细胞异型性明显,核分裂象易见,有显著的间质反应,其中1例癌巢周围为肉瘤区域。二者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检测多呈阳性,9例腺样基底细胞癌中3例行HPV检测,5例行p16检测,均呈阳性表达;3例腺样囊性癌中2例行HPV检测,3例行p16检测,均呈阳性表达。电话随访截至2019年6月,随访时间2~37个月,9例腺样基底细胞癌中7例未出现复发转移,1例出现肺部毛玻璃样结节,1例术后32个月出现阴道残端复发。腺样囊性癌1例术后8个月出现肺部转移,并于术后2年死亡;另1例随诊6个月无复发、转移;1例失访。结论宫颈腺样囊性癌和腺样基底细胞癌均是来源于宫颈储备细胞的肿瘤,与高危型HPV感染有关�
- 王利群王昀晋薇丁效蕙曹晨马亚琪刘爱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