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方

作品数:183 被引量:445H指数:11
供职机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航空宇航科学技术化学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12篇期刊文章
  • 66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4篇航空宇航科学...
  • 48篇化学工程
  • 35篇动力工程及工...
  • 2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2篇理学
  • 10篇建筑科学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天文地球
  • 1篇电子电信
  • 1篇电气工程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51篇燃烧
  • 50篇电去离子
  • 33篇大涡模拟
  • 32篇湍流
  • 31篇水处理
  • 31篇离子
  • 31篇离子交换
  • 25篇电渗析
  • 25篇渗析
  • 25篇湍流燃烧
  • 24篇膜技术
  • 23篇电再生
  • 21篇离子交换树脂
  • 21篇交换树脂
  • 20篇燃烧室
  • 15篇废水
  • 14篇燃烧模型
  • 14篇混床
  • 12篇湍流燃烧模型
  • 11篇煤油

机构

  • 121篇清华大学
  • 72篇北京航空航天...
  • 11篇北京航空航天...
  • 3篇南京航空航天...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中国航空发动...
  • 1篇北京应用物理...
  • 1篇江苏工业学院
  • 1篇四川大学
  • 1篇天津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国燃气涡轮...
  • 1篇江苏石油化工...
  • 1篇内蒙古科技大...
  • 1篇北京系统工程...
  • 1篇南安普顿大学
  • 1篇北京动力机械...
  • 1篇中国航发沈阳...
  • 1篇锦州市炉排厂
  • 1篇北京华清燃气...

作者

  • 179篇王方
  • 32篇金捷
  • 26篇黄勇
  • 25篇周力行
  • 15篇许春晓
  • 11篇王方
  • 5篇张学智
  • 4篇李敏
  • 4篇张玉芳
  • 3篇吴垚锃
  • 3篇黄夏
  • 3篇徐浩鹏
  • 3篇帅石金
  • 3篇王建昕
  • 3篇胡砾元
  • 3篇王家骅
  • 3篇苗辉
  • 3篇邓甜
  • 3篇胡斌
  • 3篇王雄辉

传媒

  • 14篇工程热物理学...
  • 13篇航空动力学报
  • 12篇工业水处理
  • 12篇推进技术
  • 9篇燃烧科学与技...
  • 4篇工业用水与废...
  • 4篇清华大学学报...
  • 3篇热能动力工程
  • 3篇膜科学与技术
  • 3篇北京航空航天...
  • 3篇航空发动机
  • 3篇中国工程热物...
  • 2篇化工学报
  • 2篇冶金能源
  • 2篇航空学报
  • 2篇当代化工
  • 2篇中国锅炉压力...
  • 2篇中国特种设备...
  • 2篇2007年燃...
  • 2篇中国工程热物...

年份

  • 1篇2024
  • 8篇2023
  • 5篇2022
  • 5篇2021
  • 3篇2020
  • 5篇2019
  • 2篇2018
  • 6篇2017
  • 5篇2016
  • 5篇2015
  • 3篇2014
  • 3篇2013
  • 9篇2012
  • 5篇2011
  • 12篇2010
  • 7篇2009
  • 19篇2008
  • 13篇2007
  • 15篇2006
  • 9篇2005
18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壁温对氢燃料超燃燃烧室流动特性的影响研究被引量:2
2020年
为了研究超燃燃烧室壁面换热与超声速燃烧之间的关系,运用FLUENT软件,采用RNG k-ε湍流模型、有限速率/涡耗散燃烧模型、密度基AUSM+隐式算法对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的双模态燃烧室模型开展三维冷态和热态流场计算,模拟条件来流马赫数为2.05,总温T_t为1870.9K,分别模拟了壁面温度为500K,700K,900K,1300K以及绝热条件下的超燃燃烧室的燃烧场。燃烧室壁面压力数值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壁面温度为500K,700K,900K,1300K和绝热时,平均误差分别为8.89%,5.78%,14.41%,13.97%,16.53%。通过对比分析发现:随着壁面温度的降低,壁面压力趋势大致不变,但壁面压力值降低,同时壁面压力的压升起始点大幅后移;燃烧所产生的激波串逐渐向燃烧室下游移动,激波串结构发生改变,但激波串前端均为X形激波;燃烧室内马赫数有所升高;燃烧场高温区域面积减小;燃烧室燃烧模态由亚燃模态逐渐向超燃模态转换。
林旭阳金捷王方邢竞文高东硕
关键词:氢燃料壁面温度壁面压力流场结构
液雾燃烧大涡模拟的应用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10年
液雾燃烧数值模拟在能源、交通、化工冶金和航天航空等工程中有广泛的应用,近年来,大涡模拟研究尤其受到重视,不仅在基础研究领域中,而且在朝着工程应用方向发展,特别是在内燃机燃烧室和燃气轮机燃烧室液雾燃烧数值模拟中的应用。目前液雾燃烧大涡模拟被认为是工程上最有应用前途的CFD数值模拟方法,可以显示流动和燃烧发展的动态过程,而且其统计结果比雷诺平均模拟(RANS)的更精确。但是还存在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主要是亚网格模型和模拟结果的详细实验检验。本文就此领域的研究进展,包括作者最近的研究,进行了简要的评述,讨论了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周力行李科王方宋金瓯
关键词:液雾燃烧大涡模拟内燃机燃气轮机
多组分液滴自然对流厚交换层蒸发模型及其检验
2019年
为发展多组分液体燃料高温蒸发模型,首先以零扩散和无限扩散概念为基础,拓展考虑自然对流的厚交换层高温蒸发模型到多组分液体燃料,提出多组分NC-TEL模型。其次,采用挂滴法对正庚烷-乙醇、正癸烷-乙醇、RP-3航空煤油-乙醇三种混合燃料的单液滴在高温静止和强迫对流条件下的蒸发特性进行实验研究。实验结果显示:混合液滴蒸发速率随温度升高而显著增大,温度越高组分构成比例对液滴蒸发率的影响越明显;本文实验条件下,对流环境对于液滴蒸发的促进作用并不明显。最后,用实验数据检验蒸发模型。模型对比结果显示:总体上,NC-TEL模型优于R-M模型,高温段预测精度平均提升了8%~35%;低温段,零扩散NC-TEL模型与实验结果吻合程度较好,而无限扩散NC-TEL模型与实验结果相比误差略大;高温段,对于正庚烷-乙醇混合燃料液滴,NC-TEL模型预测较为准确,而对于正癸烷/RP-3航空煤油-乙醇混合燃料液滴,NC-TEL模型预测值则偏低,可能的原因是微爆现象和Marangoni现象。
王方刘睿李敏李敏金捷
关键词:混合燃料自然对流
不可压湍流反应流直接模拟和RANS二阶矩燃烧模型检验
用谱方法对三维槽道不可压湍流反应流动进行了直接模拟,并用直接模拟数据库对关联量精确输运方程中各项的贡献进行统计,发现产生项和耗散项起重要作用。用直接模拟数据库对RANS模拟中的二阶矩(SOM)湍流燃烧模型进行检验,发现扩...
王方周力行许春晓黄勇
关键词:不可压缩流燃烧模型
文献传递
TPDF-ASOM复合湍流燃烧模型及其检验
2023年
先进航空发动机燃烧室设计要求对湍流火焰精确控制,现有模拟方法需提高精度和效率。输运概率密度函数(TPDF)湍流燃烧模型精度高,代数二阶矩(ASOM)湍流燃烧模型计算成本低,类比离散涡模拟思想,基于Da数将湍流燃烧场区分“高精度”和“低成本”2个区域,在输运方程框架下采用随机场TPDF(高精度)和ASOM(低成本)方法重构TPDF-ASOM复合湍流燃烧模型,以提高模拟的整体精度和效率。在大涡模拟(LES)-TPDF程序平台创建ASOM并进一步实现TPDF-ASOM复合湍流燃烧模型,用Flame D实验数据检验所建模型和方法。结果表明:所建模型的预测结果与实验值接近,而且能够兼顾精度和计算效率。
王方杨子峥韩宇轩金捷
单液滴蒸发测试及数据处理方法研究进展
2020年
在航空发动机燃烧室中的航空煤油雾化成液滴后蒸发燃烧,单液滴蒸发特性不但是燃烧室设计参数之一也是两相湍流燃烧模型组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液体燃料液滴蒸发特性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对单液滴蒸发测试及数据处理方法进行总结,综述了国内外不同测试条件下的液滴蒸发试验装置设计、基本原理与操作步骤;对比了传统与新型液滴温度测量方法及液滴成像方法;分析了不同液滴图像处理方法的优缺点,最后总结了造成液滴蒸发试验误差的主要因素为仪器误差、液滴尺寸换算误差、挂丝方式生成的误差、挂丝带来的误差、图像测量误差。重力场、环境温度、环境压力及来流速度对液滴直径和液滴温度变化的影响分析,以及随着测试技术的发展所应用的多种先进测试方法和技术,为单液滴蒸发试验装置的设计、测试技术的研究提供参考,为液滴蒸发试验开辟了新的研究思路。
王方武召阳任杰高涵金捷
关键词:图像处理航空煤油燃烧室航空发动机
混床离子交换树脂电再生过程解析
离子交换树脂电再生(Electroregeneration of ion-exchange resin,缩写为EIR)是一种电化学再生树脂的方法,是用纯水代替酸、碱使失效离子交换树脂再生的绿色环保高新技术.由于这项发明的...
王方
关键词:混床离子交换树脂
文献传递
开发工业炉窑燃用的生物质工业型煤被引量:3
1998年
推广工业炉窑燃用工业型煤是我国防治煤烟型大气污染和节约能源的重要措施。扼要介绍了工业型煤中的最新产品生物质工业型煤,从燃烧工业型煤角度讨论了生物质工业型煤所具有的优异燃烧性能及其它特性。最后论及生物质工业型煤压制生产中关键设备GXM600-45工业型煤高压成型机。
王方
关键词:工业炉窑燃烧工业型煤生物质
混床离子交换树脂静态电再生实验研究
<正> 在不同的电压和电流下,进行了10余次EDI净水设备失效电再生试验。Ionpure EDI净水设备失效后的电再生典型曲线如图1所示(电压150V;电流5A)。从图1可知,在再生延续时间约为120min(图上与此相应...
王方杨斌斌杨建永侯普
文献传递
回收无机氨氮废水用集成膜技术的研究进展
首次提出用电去离子膜技术处理高浓度无机氨氮废水。介绍了近年来用反渗透、电渗析和电去离子等膜技术及其集成膜技术用于回收无机氨氮废水的进展,分析了在这种工程应用中各种膜技术的特点。该废水系统实现闭路循环,同时回收纯水和无机铵...
Wang Fang王方
关键词:集成膜技术回收利用工程应用
文献传递
共18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