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钟娟

作品数:12 被引量:80H指数:6
供职机构: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农业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6篇水稻
  • 6篇灌溉
  • 5篇晚稻
  • 5篇
  • 3篇双季稻
  • 3篇双季晚稻
  • 3篇节水
  • 3篇节水灌溉
  • 3篇节水灌溉条件
  • 3篇季稻
  • 3篇灌溉条件
  • 2篇氮肥
  • 2篇施肥
  • 2篇根系
  • 2篇丰源优299
  • 1篇氮肥利用
  • 1篇氮肥利用率
  • 1篇氮肥利用效率
  • 1篇稻草覆盖
  • 1篇稻根

机构

  • 12篇湖南农业大学

作者

  • 12篇傅志强
  • 12篇钟娟
  • 8篇龙文飞
  • 6篇刘依依
  • 4篇龙攀
  • 2篇苏姗
  • 1篇郑华斌
  • 1篇杜清秀
  • 1篇祝志娟
  • 1篇刘莉

传媒

  • 2篇华北农学报
  • 2篇中国农学通报
  • 2篇作物研究
  • 1篇环境科学
  • 1篇农业现代化研...
  • 1篇生态学杂志
  • 1篇作物杂志
  • 1篇农业环境科学...
  • 1篇农学学报

年份

  • 2篇2017
  • 2篇2016
  • 8篇2015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水氮组合模式对双季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被引量:3
2015年
为双季稻栽培提供最优水肥组合模式,通过大田小区试验设置了淹水灌溉和间歇灌溉2种灌溉方式,结合4种施氮水平,研究了不同水肥条件下水稻生长及其产量差异。结果表明,在相同施氮水平下,间歇灌溉水稻植株干物质积累量明显大于淹水灌溉;不同水肥组合下水稻干物质在植株各器官中的分配表现从大到小为籽粒、茎、叶和根;水稻生育后期叶面积指数以间歇灌溉施中氮最高,茎基伤流量以施中氮最高,相同施氮条件下间歇灌溉高于淹水灌溉;早稻光合速率差异不显著,相同施氮水平下间歇灌溉略高于淹水灌溉,水分利用率存在显著差异,以间歇灌溉施中氮最高;晚稻不同处理的光合速率、水分利用率存在显著差异,相同施氮水平下间歇灌溉高于淹水灌溉,以间歇灌溉施中氮最高;早稻产量以淹水灌溉施高氮最高,比间歇灌溉不施氮高出46.0%,差异显著,但比其他施氮处理增幅仅为0.3%-7.1%,差异不显著;晚稻产量处理间差异显著,间歇灌溉高于淹水灌溉,以间歇灌溉施中氮最高,比间歇灌溉不施氮高出49.3%,比其他施氮处理增幅为1.7%-8.6%,差异显著。因此,早稻在雨水充足的前提下淹水灌溉施高氮可获得高产,晚稻以间歇灌溉施中氮为宜。
傅志强刘依依谢天洋钟娟
关键词:水稻灌水氮肥光合速率
水氮组合模式对双季稻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被引量:3
2015年
为给双季稻水肥高效利用调控技术提供支撑,采用水肥耦合方式,设置间歇灌溉和淹水灌溉2种灌溉方式,高氮、中氮、低氮和不施氮4种施肥方式,开展大田试验研究不同水氮组合对双季稻氮积累量和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淹水灌溉下,以施高氮处理的植株氮积累量最高,早稻分别比施中氮、低氮和不施氮高20.8%、22.7%和59.4%,晚稻分别高出13.9%、27.0%、58.6%;间歇灌溉下,早稻以施中氮处理的植株氮积累量最高,分别比施高氮、低氮和不施氮高5.2%、15.8%和59.5%,晚稻以施高氮处理最高,依次比施中氮、低氮和不施氮高1.9%、15.4%、56.3%。水稻植株氮积累量总体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同一灌溉条件下,氮素农学利用率、氮素干物质生产率、氮素稻谷生产率、氮素偏生产力和氮素生理利用率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减少;相同施氮水平下,间歇灌溉的水稻植株氮积累量、氮素农学利用率、氮素生理利用率均要高于淹水灌溉。间歇灌溉有利于提高氮素利用率,促进双季稻节水节肥生产。
傅志强龙攀刘依依谢天洋钟娟龙文飞
关键词:双季稻灌溉施肥方式氮肥利用率
早稻灌浆乳熟期蓄水灌溉对产量及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被引量:1
2015年
为给湖南双季稻区稻田蓄水采用'早水晚用'的节水栽培模式提供理论依据,于早稻灌浆乳熟期起保持稻田不同的灌水深度(10、15、20 cm),通过大田试验探讨不同灌水深度对早稻产量及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水管理相比,灌深水有利于提高光合速率,但降低了结实率和千粒重,使产量减少3.1%~5.7%,但差异不显著;灌深水增加了62.7%~113.6%的CH4累积排放量,减少了63.1%~84.1%的N2O累积排放量,差异显著。各灌水处理中以灌水深10 cm增排量最高,随着灌水深度增加增温潜势降低,各灌水处理的增温潜势超出常规水管理57.2%~96.6%。根据湖南降雨季节分布规律,加高加固田埂后,早稻成熟期蓄积20 cm深水有利于双季稻区晚稻种植和节水。但蓄深水增加了CH4排放,对此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减排措施。
傅志强龙攀刘依依谢天洋龙文飞钟娟
关键词:早稻温室气体
节水灌溉条件下氮密互作对双季晚稻光合特性的影响被引量:6
2016年
为构建水稻高产高效节水栽培技术模式,采用裂区试验设计方法研究了氮密互作对双季晚稻丰源优299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氮密处理水稻叶片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_2浓度和蒸腾速率差异性显著;分蘖盛期光合速率最高;施氮量180 kg/hm^2时分蘖盛期和乳熟期净光合速率最高,分别比其他施氮处理高6.43%~10.01%和3.92%~70.51%;分蘖盛期净光合速率随密度的增加呈现线性降低的趋势,栽植密度30万穴/hm^2较其他处理低5.04%~6.73%,孕穗期和乳熟期净光合速率规律性不明显,抽穗期表现为密度越高净光合速率越强的趋势,低密处理显著低于高密处理,低4.45%~7.97%;动态变化趋势表现为:净光合速率先降低后升高再降低、气孔导度先升高后降低、胞间CO_2浓度先升高后降低再升高、蒸腾速率则呈线性下降;水稻经济产量与水稻生育前期和后期光合作用呈正相关,生育后期表现为极显著相关,与水稻生育中期光合作用呈负相关。因此,通过合理氮密调控,提高水稻生育前期与后期的光合作用,维持生育中期光合作用大小,是提高水稻经济产量的重要途径。
龙文飞傅志强钟娟苏姗李康丽
关键词:节水灌溉光合特性水稻
节水灌溉条件下施肥与密度对双季晚稻‘丰源优299’产量和稻米品质的影响被引量:6
2016年
本试验采用裂区设计对节水灌溉条件下不同施氮量和栽植密度对双季晚稻‘丰源优299’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施氮量的增加,稻米垩白粒率、垩白度和蛋白质含量分别增加8.5%-20.0%、0.8%-1.8%、7.0%-43.4%,胶稠度、直链淀粉含量分别降低5.8%-20.3%、3.7%-6.6%。随着栽植密度的增加,碾米品质和稻米蛋白质含量先增加后降低,垩白粒率、胶稠度及稻米直链淀粉含量有减少的趋势,而垩白度有增加的趋势。施氮量为135 kg/hm2,密度为30万穴/hm2时,增产1.0%-34.7%,为最优的施肥与栽植密度组合。
龙文飞傅志强钟娟
关键词:节水灌溉稻米品质
节水灌溉条件下氮密互作对双季晚稻丰源优299物质生产特性的影响被引量:14
2017年
为明确湖南双季稻区节水灌溉条件下水稻生产适宜的施氮水平和栽植密度,采用裂区试验设计,以施氮量为主区,栽植密度为副区,研究不同氮密处理对晚稻丰源优299物质生产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稻产量随生物量的增加而增加,在水稻生育后期二者呈极显著相关关系;而施氮量对生物量的增加有一定促进作用,密度增加对生物量也有显著提高作用,总体上以低氮高密处理生物量最高。光合势对水稻产量的建成有正向促进作用,而光合势随施氮量和栽植密度的增加呈上升趋势,净同化率对水稻产量的作用不明显。在物质转运方面,水稻产量与穗后干物质积累量呈显著正相关,与茎叶表观输出量、茎叶表观输出率、茎鞘物质转换率及茎鞘物质输出率相关性不大,穗后干物质积累量总体随着施氮量和栽植密度的增加而增加,以施低氮高密处理的穗后干物质积累量最大。水稻产量随叶面积指数的增加呈上升趋势,同时施氮量、栽植密度对叶面积指数呈极显著正相关。水稻产量与叶绿素含量无直接相关性,叶绿素含量随施氮增加有所上升,栽植密度对叶绿素含量无直接影响。水稻产量与根系活力呈正相关关系,施氮量增加明显提高前期根系活力,但后期无明显作用,栽植密度有利于提高根系活力。所以,构建适宜的水稻群体对水稻高产十分重要,研究表明适宜降低施氮量和增加栽植密度能够有效形成水稻高产高效的群体结构,进而促进产量的增加。
龙文飞傅志强钟娟苏姗李康丽
关键词:节水灌溉净同化率
水氮组合模式对双季稻甲烷和氧化亚氮排放的影响被引量:20
2015年
为给双季稻水肥高效利用调控技术提供理论基础,设置间歇灌溉和淹水灌溉两种灌溉方式,高氮、中氮、低氮和不施氮这4种施肥方式,开展大田小区试验,探讨了水氮组合模式对双季稻CH4和N2O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间歇灌溉显著降低了CH4积累排放量,与淹水灌溉相比,早晚稻分别降低13.18~87.90 kg·hm-2和74.48~131.07 kg·hm-2,分别减排了24.4%~67.4%和42.5%~66.5%;但促进了N2O排放,早晚稻的增排量分别为0.03~0.24 kg·hm-2和0.35~1.53 kg·hm-2,分别比淹水灌溉增加6.2%~18.3%和40.2%~80.9%.总体上,间歇灌溉降低了稻田温室气体的增温潜势,其中早稻降低了18.8%~58.6%,晚稻降低34.4%~60.1%,两季综合降低2 388~4 151 kg·hm-2(以CO2eq计),下降41%~54%.通过相关分析发现,土壤CH4排放和土壤溶液Eh显著负相关,和溶液CH4浓度显著正相关.与淹水灌溉相比间歇灌溉模式有利于减排CH4,虽增排了N2O,但增温潜势显著减少.综合来看,间歇灌溉配施中氮更有利于双季稻种植.
傅志强龙攀刘依依钟娟龙文飞
关键词:双季稻间歇灌溉CH4N2O减排
衡阳县双季晚粳稻品种筛选研究被引量:3
2015年
在衡阳县进行品种筛选试验,以考查新引进的20个粳稻品种在当地的适宜性和生产性能,筛选耐低温品种,为晚粳稻在湘南推广种植提供依据。结果表明:与迟熟组对照丰源优299比较,杂粳2号、南粳47、晚粳29、晚粳19、晚粳博5、杂粳5号均有7%以上的增产幅度,与中熟组对照湘丰优9号相比较,杂粳2号、南粳47、晚粳29均有4%以上的增产幅度。综合主要经济性状与抗性表现,杂粳2号、南粳47、晚粳29、晚粳19等品种产量高,生育期适宜,抗性好,适合在衡阳推广种植。
邱启生钟娟傅志强
关键词:水稻粳稻
深水免耕移栽稻草覆盖栽培模式对晚稻温室气体排放及产量的影响被引量:6
2015年
为了全面评价南方双季稻“早水晚用”节水栽培模式的意义,通过大田小区试验研究了晚稻移栽期灌深水+免耕移栽+稻草覆盖节水栽培模式对产量与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栽培相比,在水稻齐穗期,节水栽培模式提高了9.6%~15.2%的光合速率(P〈0.01),但单叶水分利用率降低了13.3%~17.4%(P〈0.01);节水栽培模式降低了每穗总粒数和结实率,导致减产显著(P〈0.05);灌水深20 cm的甲烷排放量较对照减排了6.1%,而灌水深15和10 cm分别增排了6.5%和4.0%,同时灌水深20和15 cm节水模式较对照增排了N2O;灌水深20 cm节水模式的增温潜势和单位产量CO2排放当量均低于常规灌溉。因此,在南方稻区晚稻生产采用“移栽期蓄水深20 cm+免耕移栽+稻草覆盖节”节水栽培模式可以确保晚稻种植,同时减排温室气体,具有良好的经济生态效益。
傅志强刘依依龙攀钟娟龙文飞
关键词:免耕稻草覆盖
不同晚稻品种抗旱性相关指标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为给双季晚稻节水栽培技术体系提供基础依据,在遮雨棚条件下进行晚稻盆栽试验,选取8个晚稻品种进行不同时期水分胁迫处理,比较品种间的叶绿素含量、干物质积累、株高以及叶片脯氨酸含量差异。结果表明,不同水稻品种在不同时期受水分胁迫时,其叶绿素含量、干物质积累、株高存在显著性差异,品种间叶片脯氨酸积累则没有显著性差异。抗旱性相对较强的品种是湘丰优9号,湘丰优103、丰源优272、岳优9113和T优207次之,岳优6135和深优9586是抗旱力相对一般的品种,抗旱能力较差的品种是丰源优299。因此,在易受旱双季稻地区选用抗旱能力强的品种湘丰优9较适宜。
钟娟傅志强
关键词:水稻水分胁迫生长发育抗旱性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