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雪明
- 作品数:12 被引量:49H指数:5
- 供职机构:浙江省立同德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联合带蒂肌瓣移植术治疗慢性难治性脓胸15例被引量:2
- 2020年
- 慢性脓胸通过开窗引流、胸膜剥脱术、胸廓成形术、介入封堵等治疗可以取得比较理想的效果,但临床上仍有一些患者因存在不易被彻底清除的巨大脓腔,也可能合并胸膜支气管瘘、胸壁窦道、残留骨和软骨等坏死组织,从而导致局部感染不易控制而难以彻底根治。笔者应用联合带蒂肌瓣移植术治疗慢性难治性脓胸15例。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2019年10月浙江省立同德医院收治的应用联合带蒂肌瓣移植术治疗的慢性难治性脓胸15例,男14例,女1例,年龄40~83(66.38±11.24)岁;位于右侧8例,左侧7例;发生脓胸的原因:肺癌根治术后6例,包裹性胸腔积液引流后3例,外伤性血胸开胸止血、肺部囊肿术后各2例,支气管扩张、冠心病手术后各1例.
- 辛顺心何忠良沈立锋张春陈国兴何雪明刘志军伍勇勇
- 关键词:慢性脓胸带蒂肌瓣外科手术
- 支气管胸膜瘘合并难治性脓胸个体化综合治疗分析被引量:5
- 2020年
- 目的总结和分析支气管胸膜瘘合并难治性脓胸个体化综合治疗的方法和疗效。方法2015年7月—2019年11月共收治支气管胸膜瘘合并难治性脓胸患者12例,其中男性10例,女性2例;年龄23~78岁,平均(60.75±15.05)岁。初始手术为非小细胞肺癌4例,肺部良性疾病4例,包裹性胸腔积液3例,恶性胸腺瘤肺转移1例。胸膜瘘发生后,采取经脓胸引流控制感染和介入封堵瘘口治疗;病情基本稳定后,行肌瓣移植术填塞脓腔等综合措施,并根据病情进行个体化治疗。结果全组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在平均17.45个月的随访中,1例患者因肿瘤转移死亡;1例复发小脓腔;其余10例无支气管胸膜瘘和脓胸复发,肌瓣存活,复查胸部CT/MRI显示脓腔被彻底填塞。结论对支气管胸膜瘘合并难治性脓胸患者采取个体化综合治疗措施,能达到彻底根治的目的,成功率高,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 何忠良沈立锋徐卫华刘志军陈国兴何雪明伍勇勇辛顺心
- 关键词:支气管胸膜瘘个体化
- 双源CT后处理技术在肋骨骨折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6
- 2015年
- 目的:比较正位及肋骨双斜位DR摄影及双源CT 结合三维重建技术在肋骨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肋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DR行肋骨正位及双斜位摄片及双源CT后处理重建技术,对比两者差异。结果80例患者中,DR肋骨双斜位片共发现明确肋骨骨折135根,检出率为61.08%,86根肋骨骨折未能显示,漏诊率为38.91%,肋软骨不能显示,漏诊率为100.00%。双源CT扫描显示80例全部221根肋骨骨折,肋软骨检出12根。两者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231、76.532,均P<0.01)。结论双源CT扫描成为诊断复杂和难于发现的肋骨骨折提供了新的手段,提高了肋骨骨折诊断的准确率。
- 何雪明杨光钊
- 关键词:肋骨骨折
- 胸腔镜探查及联合小切口辅助治疗多发肋骨骨折的体会被引量:4
- 2018年
- 目的探讨胸腔镜探查联合小切口辅助对多发肋骨骨折内固定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8月至2018年2月间我科收治的严重胸部钝性伤行手术内固定病人共32例,所有患者均于伤后一周内在胸腔镜下探查,并辅助予8 cm左右的小切口,选用镍钛记忆合金肋骨环抱器固定肋骨,重塑胸壁的结构及稳定性,同时记录与手术相关数据指标。结果 3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胸腔探查+肋骨内固定手术,平均肋骨固定数5.6根(4~11根),平均手术时间为126 min(86~180 min),术中平均出血量:130 mL(100~250 mL),术后平均拔管时间3 d(2~5 d),术后平均住院时间:8.5 d(6~15 d),术后平均随访6月,2例患者出现胸壁慢性疼痛,无死亡及其他严重并发症患者。结论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治疗严重多发肋骨骨折安全、有效,它能使内固定手术更加微创化,促进患者快速康复。
- 伍勇勇何雪明何忠良陈国兴刘志军辛顺心王延宁
- 关键词:胸腔镜肋骨内固定连枷胸
- 闭合性颈段气管断裂伤的诊断及治疗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总结1例闭合性颈段气管断裂伤的诊治经验,进一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诊疗水平。方法患者,男性,41岁。颈部被钢板撞击伤后出现高度皮下气肿、呼吸困难,皮下排气后症状改善不明显,紧急行颈胸部CT检查发现高度皮下和纵隔气肿、颈部气管不连续,考虑气管断裂伤,在急诊手术中发现气管1~2环间全断离,伴软骨骨折、周围软组织损伤,行气管断端吻合、低位气管切开术。结果术后恢复顺利,2周后拔除气管套管,病人呼吸、进食正常,但出现声音嘶哑,喉镜检查发现声带固定,半年后复查胸部CT气管断端吻合口无狭窄,因声音嘶哑未改善行双侧声带切除和气管切开术,带气管套管至今2年余。结论闭合性颈段气管断裂伤可能引起气道梗阻而窒息死亡,救治成功的关键是确保气道通畅、早期做出正确诊断和及时重建断裂气管,气管吻合术能取得满意的疗效。
- 何忠良陈国兴何雪明刘志军辛顺心伍勇勇王延宁
- 关键词:闭合伤颈部损伤气管断裂修补术气管切开术
- 游离股外侧肌皮瓣移植术治疗慢性脓胸和胸壁窦道疗效分析被引量:9
- 2019年
- 目的评价游离股外侧肌皮瓣移植术治疗顽固性慢性脓胸和胸壁窦道的疗效。方法于2012年9月至2016年3月对5例顽固性慢性脓胸和胸壁窦道患者采用游离股外侧肌皮瓣移植术治疗,通过显微外科技术将患者的游离肌皮瓣旋股外侧血管降支与胸背或颈横血管间断吻合给肌皮瓣提供血供,术后予抗感染、抗痉挛、抗凝等治疗,观察皮瓣成活、创面愈合及脓胸、窦道消失情况。结果术后游离肌皮瓣均成活,随访(20.04±6.20)个月,均未见原疾病复发,胸部CT或MRI显示脓胸和窦道消失,游离肌皮瓣活性良好。结论应用游离股外侧肌皮瓣移植术治疗顽固性慢性脓胸和胸壁窦道是一种可供选择的有效方法,近中期临床疗效满意。
- 刘志军何忠良沈立峰郭峭峰张春陈国兴何雪明
- 关键词:脓胸胸壁窦道股外侧肌外科皮瓣
- 术前CT引导Hook-wire定位下胸腔镜肺小结节切除28例分析被引量:13
- 2017年
- 目的探讨术前CT引导带钩钢丝针(Hook-wire)定位在胸腔镜肺小结节切除术中的疗效。方法选择28例肺小结节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在术前30min作CT引导下Hook-wire定位,再行全胸腔镜探查肺部病灶并作楔形切除,然后根据术中快速冷冻切片检查结果决定下一步术式。记录Hook-wire定位情况的相关指标、术前及术中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本组28例患者(各1枚结节)术中病理诊断为恶性病变19枚,良性病变9枚;结节大小为(8±5)mm,结节距胸膜垂直距离为(8±4)mm;CT引导下Hook-wire定位时间为(16.5±5.2)min,进针深度为(63±12)mm。24例患者定位针准确定位于结节中,定位操作过程中出现气胸者4例,均不需要急诊行胸腔穿刺治疗。手术均顺利,术中出血量30~500(150±50)ml;术后发生胸腔积液2例,其中1例患者1周后才拔除胸管。术后病理诊断:浸润性腺癌8枚、微浸润癌2枚、原位癌5枚、不典型腺瘤样增生4枚、慢性炎症3枚、炎性肉芽肿2枚、错构瘤1枚、结核1枚和平滑肌瘤病2枚。结论 CT引导下Hook-wire定位在胸腔镜下肺小结节切除术具有可行性良好、安全性较高、并发症少等优点,能有效减少腔镜手术操作难度和时间。
- 伍勇勇何雪明何忠良宣浩军陈国兴刘志军杨光钊
- 关键词:术前定位胸腔镜手术肺小结节
- 游离股外侧肌皮瓣移植术治疗术后顽固性慢性脓胸被引量:1
- 2020年
- 2015年5月至2019年9月应用游离股外侧肌皮瓣移植术治疗7例顽固性慢性脓胸,其中男5例,女2例;年龄23~70岁,平均(66.38±11.24)岁.脓胸均为胸部外科手术后并发症,右侧6例,左侧1例.术中取游离股外侧肌皮瓣填塞脓腔,显微镜下行旋股外侧动脉降支动脉、静脉与胸背动、静脉间断缝合,以提供该组织瓣的血供.术后游离肌皮瓣成活6例,失活1例.术后随访(26.5±18.2)个月,1例恶性胸腺瘤转移复发,术后半年死亡;其他6例均肌瓣成活,脓腔填塞良好,无脓胸复发,无胸闷等不适.肌瓣供区愈合良好,下肢功能无明显影响.游离股外侧肌皮瓣移植术能有效填塞脓胸残腔,不改变胸廓外形,不影响下肢功能,适用于含有巨大脓腔、无法使用带蒂和其他游离肌皮瓣的术后慢性脓胸,近、中期疗效满意,是一种可供选择的理想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 何忠良刘志军沈立锋张春陈国兴何雪明伍勇勇辛顺心
- 关键词:皮瓣移植术下肢功能慢性脓胸股外侧肌游离肌皮瓣恶性胸腺瘤
- 股外侧肌肌瓣移植治疗巨大脓胸三例被引量:4
- 2018年
- 目的探讨股外侧肌肌瓣移植填塞治疗巨大脓胸的临床疗效。方法2015年5月至12月,采用股外侧肌肌瓣移植填塞死腔治疗巨大脓胸3例,其中单侧股外侧肌移植2例,双侧股外侧肌串联移植1例。修复脓腔大小分别为12.4cm×5.1cm×6.4cm、11.8cm×6.9cm×5.6cm和14.4cm×7.6cm×9.4cm。结果随访23~29个月,肌瓣全部成活,脓腔填塞良好,无脓胸复发,无胸闷等不适,肌瓣供区愈合良好,下肢功能无明显影响。结论股外侧肌体积大,肌肉组织血供丰富,能有效填塞巨大脓胸形成的死腔,且不改变胸廓外形,是治疗脓胸的理想方法。对脓胸死腔巨大的年轻患者,单侧股外侧肌不足以充分填塞时,可采用双侧股外侧肌串联移植的方式进行填充。
- 沈立锋郭峭峰何忠良林炳远刘亦杨黄凯何雪明翟利峰张春
- 关键词:股外侧肌肌瓣脓胸
-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对大鼠离体心脏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滞留率的影响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观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对大鼠离体心脏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滞留率的影响。方法取20只雄性SD大鼠,腹腔注射麻醉无菌条件下取股骨和胫骨,用DMEM培养基缓慢冲洗骨髓腔,离心收集细胞,接种到DMEM培养基原代培养,取传代3代后的BMSCs。另取100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灌注BMSCs组、正常灌注BMSCs+VEGF组、缺血再灌注BMSCs组、缺血再灌注BMSCs+VEGF组,每组25只。正常灌注BMSCs组大鼠建立心脏离体灌注模型,灌注1×106/mL BMSCs细胞1mL,停2min后重新灌注,于5、10、30、60、120min时间点收集从心脏流出的灌注液,每个时间点5只。正常灌注BMSCs+VEGF组大鼠灌注BMSCs前预先向心脏注入浓度1000μmol/L的VEGF 1mL,其他实验步骤与正常灌注BMSCs组相同。缺血再灌注BMSCs组大鼠建立心脏离体灌注模型,待心脏稳定搏动15min后,关闭灌注系统使心肌缺血30min,建立缺血再灌注模型,其他实验步骤与正常灌注BMSCs组相同。应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各组大鼠高体心脏不同时间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滞留率。结果正常灌注BMSCs组大鼠5、15、30、60、120min时间点之间平均BMSCs滞留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缺血再灌注BMSCs组大鼠5、15、30、60、120min时间点平均BMSCs滞留率均高于正常灌注BMSCs组[(36.96±4.79)%比(16.32±3.84)%、(35.88±4.76)%比(14.02±5.23)%、(28.05±3.46)%比(12.48±3.46)%、(27.04±6.35)%比(12.42±3.61)%、(27.06±5.84)%比(12.42±3.49)%,P均<0.05];与正常灌注BMSCs+VEGF组比较,缺血再灌注BMSCs+VEGF组平均BMSCs滞留率明显增加[(41.46±5.88)%比(19.38±4.66)%、(37.82±5.74)比(19.54±5.11)%、(32.82±3.53)比(16.68±2.64)%、(33.24±6.19)比(16.06±2.12)%、(31.60±3.24)比(15.60±2.00)%,P均<0.05);正常灌注BMSCs+VEGF组与正常灌注BMSCs组同时间点平均BMSCs滞留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缺血再灌注BMSCs+VEGF组与缺血再灌注BMSCs组同时间点平均BMSCs滞留率
- 王佶胡权腾何忠良朱成楚何雪明辛顺心伍勇勇
-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