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辉

作品数:7 被引量:41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航天更多>>
相关领域:航空宇航科学技术军事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电子电信
  • 1篇军事

主题

  • 3篇航天
  • 2篇美国国防
  • 2篇美国国防部
  • 2篇国防
  • 2篇国防部
  • 2篇DARPA
  • 1篇地球静止轨道
  • 1篇颠覆
  • 1篇颠覆性
  • 1篇氧化二氮
  • 1篇遥操作
  • 1篇遥操作机器人
  • 1篇一氧化二氮
  • 1篇在轨服务
  • 1篇战斗机
  • 1篇中国航天
  • 1篇中继
  • 1篇数据中继
  • 1篇速率
  • 1篇通信

机构

  • 7篇中国航天

作者

  • 7篇李辉
  • 5篇贾平
  • 2篇姚保寅
  • 1篇许红英

传媒

  • 3篇中国航天
  • 3篇国际太空
  • 1篇卫星与网络

年份

  • 4篇2016
  • 3篇2015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DARPA取消“机载发射辅助空间进入”项目简析被引量:2
2016年
2015年11月底,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项目局(DARPA)取消利用改进的F-15战斗机发射小卫星的"机载发射辅助空间进入"(ALASA)项目,主要原因是空中存储单组元液体火箭燃料"一氧化二氮—乙炔"(NA-7)的安全性难以保障。但考虑到DARPA将致力于对NA-7进行安全性测试与认证,ALASA有可能在解决相关安全问题后被重启。
贾平李辉
关键词:DARPAF-15战斗机安全性测试美国国防部一氧化二氮
从EDRS看国外空间激光通信发展被引量:6
2016年
2016年1月30日,"欧洲数据中继系统"(EDRS)(即太空数据高速路)的首个激光通信数据中继有效载荷EDRS-A寄宿在"欧洲通信卫星"(Eutelsat)9B上进入地球静止轨道。EDRS将提供1.8吉比特/秒的通信速率,成为首个商业化运营的高速率空间激光通信系统(图1),标志着空间激光通信从在轨演示验证阶段迈入了工程化应用阶段。
贾平李辉
关键词:空间激光通信数据中继通信速率工程化应用吉比特地球静止轨道
基于微机电系统技术的微推进器发展简析被引量:4
2016年
1发展需求 随着微小卫星技术的发展和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对微推进系统提出了越来越迫切的需求。由于微小卫星具有体积小、质量轻、转动惯量小等特点,为精确实现其轨道调整、引力补偿、位置保持、轨道机动和姿态控制等操作,必须开发出具有高集成度、低功耗、小推力和微冲量等特点的微推进器。
姚保寅李辉许红英孙棕檀
关键词:微推进器微机电系统技术转动惯量
德国轨道任务服务系统发展分析被引量:8
2016年
"德国轨道任务服务"(DEOS)系统旨在演示验证以半自主方式从地面为地球同步轨道上的非合作卫星提供维护、燃料加注和维修故障(非合作、滚转)服务的过程,以及如何清除非合作卫星和轨道碎片。DEOS是对德国此前开展的轻型机械臂、遥操作等在轨服务技术的首次综合在轨演示验证。该系统不仅具有较高的民用航天价值,同时也开启了通向高轨空间对抗能力的大门。本文从DEOS的总体方案和演示验证方案、
贾平刘海印李辉
关键词:遥操作机器人非合作目标在轨服务目标航天器滚转编队飞行
国防颠覆性技术发展及影响分析被引量:3
2015年
颠覆性技术(Disruptive Technology),以往更多地译为破坏性技术与决裂性技术,近年来多译为颠覆性技术,目前尚无统一定义。一般认为,颠覆性技术颠覆了传统技术路线,对原有技术体系和应用系统产生颠覆性效果。在国外积极开展颠覆性技术战略布局和研究的背景下,需要我们积极研究和识别国防颠覆性技术,在相关技术领域超前布局,为新军事革命和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到来做好准备。
孙棕檀李辉贾平姚保寅
关键词:颠覆性国防中国航天技术进步
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管理体制简析被引量:6
2015年
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是美国国防部从事国防技术预先研究的主要机构,主要负责高新技术的研究、开发和应用,所承担的科研项目多为风险高、潜在军事价值大的项目,同时也是投资大,跨军种的中、远期项目。自成立以来,DARPA为美军成功研发了大量先进武器技术,为美国积累了雄厚的科技储备,引领美国乃至世界军民两用高新技术研发的潮流。其高效和专注创新的管理体制具有诸多特点,对我国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李辉孙棕檀
关键词:DARPA国防技术美国国防部
国外3D打印技术在航天领域的应用分析被引量:12
2015年
2014年12月17日,美国商业公司研制的全球首台微重力3D打印机在"国际空间站"依照美国航空航天局从地面发送的设计文件打印出套筒扳手。3D打印机未来有望用于制造"国际空间站"30%以上的备用部件。近年,美、欧、日等国家或组织积极开展了3D打印技术(又称增材制造技术)在航天领域的研究与应用。尽管目前在太空中进行3D打印尚处于试验验证阶段,但已规划与实施的诸多在地面上进行增材制造的项目表明:3D打印技术已在卫星与火箭等航天制造领域显示出重要的发展价值和应用潜力。调查显示,其在航空航天工业领域的应用份额已占全部应用领域的10%以上。
贾平李辉孙棕檀
关键词:航天领域国际空间站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