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蓝英

作品数:6 被引量:8H指数:2
供职机构:上海海洋大学食品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科技兴农重点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理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2篇生物学
  • 2篇医药卫生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4篇微流控
  • 4篇微流控芯片
  • 4篇副溶血性
  • 4篇副溶血性弧菌
  • 2篇微生物
  • 1篇样品采集
  • 1篇药敏
  • 1篇药敏分析
  • 1篇荧光
  • 1篇荧光显微镜
  • 1篇扫描电镜
  • 1篇生物被膜
  • 1篇生物分析
  • 1篇浓度梯度
  • 1篇微生物气溶胶
  • 1篇微生物细胞
  • 1篇细胞
  • 1篇细胞分离
  • 1篇细菌
  • 1篇细菌耐药

机构

  • 6篇上海海洋大学

作者

  • 6篇蓝英
  • 5篇赵勇
  • 4篇潘迎捷
  • 4篇张炜佳
  • 2篇徐娟
  • 2篇卞晓军
  • 1篇孙晓红
  • 1篇朱永恒
  • 1篇付娇娇
  • 1篇郭卓然
  • 1篇冯博

传媒

  • 1篇食品工业科技
  • 1篇分析测试学报
  • 1篇微生物学杂志
  • 1篇食品与生物技...
  • 1篇中国食品科学...

年份

  • 4篇2016
  • 2篇2015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微流控浓度梯度芯片的研制及其在副溶血性弧菌药敏分析中的应用
本研究以从水产品中分离出来的食源性致病菌副溶血性弧菌(Vibrio Parahemolyticus)为研究对象,以聚二甲氧基硅氧烷(PDMS)、玻片为原材料,采用标准软光刻技术制作了一种浓度梯度型微流控芯片,结合阿尔玛蓝...
徐娟蓝英张炜佳潘迎捷赵勇
关键词:微流控芯片细菌耐药
基于单螺旋微流控芯片的细菌气溶胶的高效富集被引量:4
2016年
设计了一种单螺旋通道的聚二甲基硅氧烷(Poly(dimethylsiloxane),PDMS)微流控芯片,用于副溶血性弧菌气溶胶的快速有效富集。该芯片的特征在于其通道呈螺旋分布,且通道内部含有均匀分布的鱼骨形结构。结果表明,在不同富集时间段内,采用该芯片方法捕获的细菌总数均远高于传统落板法。对于传统落板法无法有效捕获的低浓度样本(10~4CFU/mL)的缺陷,该方法的优势在于:芯片内部的螺旋通道可增大对气溶胶中微生物的离心力;鱼骨形结构的设计增加了待测样品与芯片内壁间的接触几率。此外,以无鱼骨形的螺旋芯片作为对照,验证了鱼骨形结构对于高效富集的意义。此芯片设计巧妙、易于制备、高效便携、富集效果较好,在气溶胶污染严重的水产加工等场所具有较大的应用前景。
蓝英徐娟卞晓军赵勇潘迎捷张炜佳
关键词:副溶血性弧菌
一种用于富集微生物气溶胶的微流控芯片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属于生物分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富集微生物气溶胶的微流控芯片及其制备方法。该芯片采用模塑法以光学透明的聚二甲基硅氧烷为材料,芯片通道由双螺旋型通道结合鱼骨形结构构成,利用螺旋型通道产生离心力增大与管道内壁接触...
张炜佳蓝英卞晓军颜世强赵勇朱永恒
文献传递
应用三种方法观察副溶血性弧菌生物被膜被引量:1
2015年
采用三种方法(结晶紫染色法、荧光显微镜法、扫描电镜法)观察了两株分离自食品中的副溶血性弧菌Vp8和Vp32在4℃条件下的生物被膜形成情况,旨在为进一步研究低温条件下副溶血性弧菌生物被膜提供依据。结果表明:三种观察方法所得结果基本一致,Vp8有大量生物被膜形成,而Vp32几乎没有生物被膜形成。结论:在副溶血性弧菌生物被膜的研究中,各种观察方法各有利弊,可根据不同实验室条件或不同研究需求选择合适的观察方法。
蓝英郭卓然付娇娇潘迎捷赵勇
关键词:副溶血性弧菌生物被膜荧光显微镜扫描电镜
副溶血性弧菌16S rRNA基因序列变异规律分析被引量:1
2016年
通过对副溶血性弧菌16S rRNA基因序列进行深度分析,研究其序列变异特点,为开发新的分型溯源靶点奠定基础。对111株分离自生鲜水产品的副溶血性弧菌16S rRNA基因测序,与GenBank中已有的副溶血性弧菌16S rRNA基因标准序列比对分析,对变异度比较大的序列建立了系统发育树,深入分析了基因的变异规律,并使用ERIC-PCR方法加以验证。不同副溶血性弧菌菌株16S rRNA基因变异主要集中在可变区V1和V2区,50-270 bp的区域内有38个碱基的相似度小于30%,103个碱基的相似度在30%-100%。另外,在V3区和V8区也各有1个碱基有比较明显的差异。副溶血性弧菌16S rRNA基因序列具有一定的变异性,该结果为副溶血性弧菌菌株分型溯源分析提供新的靶点奠定研究基础,同时为其微进化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冯博蓝英孙晓红张炜佳潘迎捷赵勇
关键词:副溶血性弧菌
基于微流控技术的微生物细胞梯度稀释分离方法被引量:2
2016年
随着微流控分析技术的快速发展,集成化的微流控芯片在满足实验高通量的同时,还在微生物细胞分离领域呈现出独特的优势。本研究基于微流控技术,制备了以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玻片为材料的细菌细胞梯度稀释分离芯片。该芯片的核心是通过一系列复杂的梯度网络来实现对细菌悬液的连续稀释,最终被分离的细菌细胞进入通道末端的存储孔内。结果显示,该方法能分离出的最少细菌细胞数低于10个。此芯片平台操作简单、耗时短、成本低,为微生物单细胞研究提供了新的途径。
徐娟蓝英潘迎捷赵勇张炜佳
关键词:微流控芯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