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义汉

作品数:17 被引量:198H指数:5
供职机构:上海铁道大学医学院附属甘泉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铁道部科技基金铁道部重点科技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3篇血压
  • 13篇高血压
  • 6篇高血压病
  • 5篇心肌
  • 4篇梗死
  • 3篇原发性
  • 3篇原发性高血压
  • 3篇自发性高血压
  • 3篇自发性高血压...
  • 3篇离散度
  • 3篇卡托普利
  • 3篇基因
  • 3篇高血压大鼠
  • 3篇分子
  • 3篇PAI-1
  • 2篇电图
  • 2篇多态
  • 2篇多态性
  • 2篇心电
  • 2篇心电图

机构

  • 7篇上海交通大学...
  • 7篇上海铁道大学...
  • 6篇上海铁道大学
  • 2篇北京铁路局
  • 1篇上海第二医科...
  • 1篇卫生部
  • 1篇北京铁路局东...

作者

  • 17篇陈义汉
  • 7篇龚兰生
  • 6篇徐文渊
  • 5篇宋艳丽
  • 4篇车琳
  • 3篇李玉玲
  • 3篇王奇志
  • 2篇徐文渊
  • 2篇吴金莺
  • 1篇宋艳丽
  • 1篇王春明
  • 1篇张启萍
  • 1篇张代富
  • 1篇陈秀丽
  • 1篇顾德官
  • 1篇陈赛娟
  • 1篇徐文俊
  • 1篇蒋金法
  • 1篇陆林
  • 1篇于德华

传媒

  • 4篇铁道医学
  • 3篇中华心血管病...
  • 2篇中国现代医学...
  • 2篇上海铁道大学...
  • 1篇心肺血管病杂...
  • 1篇中国航天工业...
  • 1篇心电学杂志
  • 1篇兰州医学院学...
  • 1篇中华医学遗传...
  • 1篇中国心血管杂...

年份

  • 5篇2000
  • 4篇1999
  • 2篇1998
  • 4篇1997
  • 1篇1996
  • 1篇1995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胸导联U波倒置在前壁急性心肌梗死中的意义
1998年
目的探讨胸导联U波倒置在前壁急性心肌梗死(AMI)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根据入院ECG胸导联上有无U波倒置,将41例首次前壁AMI病例分成A组(n=11)和B组(n=30)。测量住院期间ST段抬高导联数(NST)和异常Q波数目(NQ)、血清肌酸磷酸激酶(CPK)峰值(PCPK)和Kilip心功能分级。结果A组NST、NQ、PCPK和Kilip分级均显著低于B组(NST:3.6±1.57对4.8±1.19,P<0.02;NQ:2.9±1.70对4.3±1.24,P<0.01;PCPK:1505±689IU对2919±1375IU,P<0.005;Kilip分级:1.6±0.69对1.8±0.94,P<0.005)。结论在前壁AMI中。
陈义汉徐文渊张代富徐文俊蒋金法
关键词:心肌梗塞梗塞面积心功能U波倒置
QT离散度被引量:164
1995年
QT离散度陈义汉,龚兰生数十年以前人们就发现QT间期存在导联间的差异,但一直被视为记录伪差所致,而未予重视。1985年Campbell等发现不同导联间QT间期的差异有其规律性,因而提出了QT离散度(QTdispersion)这个概念。然而,直到199...
陈义汉龚兰生
关键词:心电图QT离散度
高血压病易感基因的研究进展
1999年
高血压病是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已经公认,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共同作用,导致高血压病的发病。其中遗传因素,即易感基因可能对高血压病的发生起决定性作用。近10年来,由于分子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理论与技术的开展,对高血压病的病因从基因角度进行分析.使人们了解到高血压病的发病可能为一些易感的基因所致。易感基因是指表达产物参与血压调节的基因。1990年,Yang-Fang TL等首次从分子水平揭示了EH可能的发病机理,认为人类可能存在多种EH易感基因。1992年,Jeunemaitre等提出AGT基因与EH的关系。从此,对EH发病机制的研究逐步引向深入。因此,对易感基因的研究显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阐述高血压病易感基因的研究动态。
李玉玲陈义汉
关键词:高血压病易感基因分子生物学
运动对缺血性心脏病QT离散度的影响
1998年
目的观察运动对缺血性心脏病QT离散度的影响。方法记录标准12导联ECG,分析平板运动试验前后未校正QT离散度(QTd)和心率校正QT离散度(QTcd)。结果运动试验阴性组(n=22)运动试验前后QT离散度无显著性差异(QTd:27.5±9.8ms对29.1±7.5ms,P>0.05;QTcd:32.7±9.4ms对37.9±10.8ms,P>0.05),而运动试验阳性组(n=21)运动试验前后QT离散度存在显著性差异(QTd:30.9±10.4ms对43.5±10.9ms,P<0.005;QTcd:34.7±12.2ms对59.9±15.0ms,P<0.001)。
王春明陈义汉宋艳丽于德华张启萍李元玲
关键词:QT离散度心肌缺血
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心肌重建反应和卡托普利的保护效应
1997年
本研究旨在观察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心肌重建反应以及卡托普利的保护作用.通过称重法计算左室重量指数(LVI);使用测微技术,在HE染色切片上测量心肌细胞横径(TDM);运用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在苦味酸天狼猩红染色切片上检测心肌胶原体积比例(CVF)和心肌血管周围胶原面积与管腔面积比例(PVCA).结果显示:15周龄SHR的LVI、TDM、CVA和PVCA均显著高于相应年龄的Wistar-Kyoto大鼠(WKY),但是,卡托普利(100mg/kg/天)治疗12周后,上述参数恢复正常.提示压力负荷下SHR出现了心肌肥大和心肌纤维化,使心肌结构发生了重建;CAP可以逆转心肌肥大和心肌纤维化,因而改善心肌重建.
陈义汉张代富徐文渊顾德官龚兰生
关键词:自发性高血压卡托普利心肌肥厚心肌纤维化
遗传和环境因素对高血压病患者血浆纤溶酶原活化剂抑制物-1水平的影响被引量:6
1999年
目的 探讨纤维酶原活化剂抑制物-1(PAI-1)基因启动子区4G/5G 多态性,以及环境因素对高血压病患者血浆PAI-1 水平的影响。方法 随机收集240 例高血压病患者(男120 例,女120 例,年龄33~89 岁,平均65 岁),血浆PAI-1 抗原由ELISA 法测得,PAI-1 4G/5G 基因型分析采用等位基因特异性寡核苷酸探针点杂交方法。结果 血浆PAI-1 水平与PAI-1 4G/5G多态性明显相关(P< 0.05),4G/4G 基因型血浆PAI-1 水平最高,4G/5G 次之,5G/5G最低。4G/5G 多态性、糖尿病和甘油三脂(TG)是影响高血压病患者血浆PAI-1 水平的3 个独立因素,而且TG和血浆PAI-1 水平的关系具有基因型依赖性。结论 高血压病患者血浆PAI-1 水平受PAI-1 基因4G/5G 多态性的影响,同时也受环境因素的影响。
宋艳丽徐文渊陈义汉车琳王奇志周晓峰吴金莺
关键词:高血压环境因素PAI-1
高血压大鼠心脏肌凝蛋白重链mRNA表达和卡托普利的作用
1997年
目的:观察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心肌肥厚时心脏α和β-肌凝蛋白重链(α-MHC和β-MHC)mRNA表达和卡托普利的保护作用。方法:15周龄雄性SHR口服卡托普利(100mgkg-1/d)12周(CAP组),同样年龄性别的SHR(SHR组)和Wistar-kyoto大鼠(WKY组)不给药,在同样条件下喂养同样时间,通过称重法计算左室重量指数(LVI),使用测微技术测量心肌细胞横径(TDM),采用Northern印迹技术检测左室α和β-MHCmRNA水平。结果:(1)SHR组LVI和TDM显著高于WKY组;CAP组上述指标显著低于SHR组,而与WKY组无显著差异;(2)SHR组α-MHCmRNA表达明显受抑,β-MHCmRNA表达明显增加;卡托普利抑制α-MHCmRNA水平降低,但不影响β-MHCmRNA水平。结论:高血压肥厚心肌MHC基因出现了异常表达,卡托普利可以防止这种现象的发生。
陈义汉龚兰生陆林陆林陈赛娟
关键词:高血压心脏肌凝蛋白重链MRNA卡托普利
SA基因与原发性高血压的关系
2000年
杨奕清徐文渊陈义汉
关键词:高血压原发性遗传学
AT_1受体基因型和环境因素对高血压病人群脑梗死发生的影响被引量:3
2000年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 1型受体基因 (AT1 R基因 ) A/ C1 1 6 6 多态性与高血压病并发脑梗死的关系 ,评价 AT1 R基因以及 10余种侯选危险因素对高血压病人群脑梗死发生的危险贡献。方法 随机收集高血压病例 2 40例 ,按合并脑梗死的有无分为两组 ,采集临床病史资料 ,留取血标本进行临床生化指标检验和 AT1 R基因分析。基因分析采用 PCR- ASO点杂交法。结果  12 40例病例 AT1 R基因的检测 ,未发现 CC型 ,两种基因型 (AA、AC)频率以及 A、C等位基因频率在高血压患者脑梗死组和非脑梗死组中差异无显著性 (P =0 .2 71,P =0 .2 87) ;2糖尿病、年龄 (≥ 70岁 )、胆固醇 (TC≥ 5 .2 4mm ol/ L )是原发性高血压人群脑梗死发生的三个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AT1 R基因 A / C1 1 6 6 多态性与高血压病人群脑梗死的发生无关 ;糖尿病。
王奇志陈义汉宋艳丽车琳徐文渊
关键词:脑梗塞AT1受体环境因素原发性高血压
Q-T离散度对急性心肌梗死的意义被引量:9
1997年
为了解Q-T离散度对急性心肌梗死的应用价值,测定14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入院3h内标准12导联ECG心率校正Q-T离散度(Q-T_(cd))。结果显示:(1)心源性死亡组与未死亡组,二尖瓣A峰速度与E峰速度比值(A/E)≥1组与A/E<1组或左心室射血分数(EF)≤45%组与EF>45%组的Q-T_(cd)差异均无显著意义(P>0.05);(2)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或心室颤动阳性组的Q-T_(cd)显著高于阴性组(82.6±26.6ms与66.8±33.5ms,P<0.05)。提示:(1)Q-T离散度与心源性死亡、心脏收缩和舒张功能无关,(2)Q-T离散度与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的发生有关,可以作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严重室性心律失常的预测指标。
陈义汉李明洲龚兰生
关键词:Q-T离散度心肌梗死心动过速AMI心电图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