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先云

作品数:9 被引量:32H指数:4
供职机构: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委科技攻关项目上海市科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建筑科学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生物学
  • 1篇建筑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3篇淀山湖
  • 3篇动物群
  • 3篇动物群落
  • 3篇群落
  • 2篇嗅味
  • 2篇水库
  • 2篇群落结构
  • 2篇围隔
  • 2篇围隔实验
  • 2篇浮游
  • 2篇浮游动物
  • 2篇浮游动物群落
  • 2篇颤藻
  • 1篇底栖动物
  • 1篇底栖动物群落
  • 1篇底栖动物群落...
  • 1篇地表水
  • 1篇地表水体
  • 1篇动物群落结构
  • 1篇新记录种

机构

  • 9篇国家工程研究...
  • 4篇上海海洋大学
  • 2篇同济大学
  • 2篇江西理工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上海大学
  • 1篇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 9篇王先云
  • 3篇卢宁
  • 2篇黎雷
  • 2篇陶雪梅
  • 2篇张东
  • 1篇邬长福
  • 1篇陈娇
  • 1篇唐敏康
  • 1篇张玮
  • 1篇张瑞雷
  • 1篇陈亮
  • 1篇胡忠军
  • 1篇白晓慧
  • 1篇刘其根
  • 1篇黄鑫
  • 1篇贺玲
  • 1篇王婷
  • 1篇章永辉
  • 1篇王婷
  • 1篇吴雪飞

传媒

  • 2篇净水技术
  • 1篇环境科学
  • 1篇长江流域资源...
  • 1篇西北植物学报
  • 1篇上海大学学报...
  • 1篇有色金属科学...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鲢鳙放养水平对淀山湖浮游动物群落影响的围隔实验
于2010年5月至10月在淀山湖进行围隔实验,实验设置鲢墉比为1∶1,0:全鳙,3∶1,1;3和空白无鱼五个实验组,每组两个平行,放鱼密度均为80g/m3,以每10天一次的频率采样,分析比较了鲍墉混养对浮游动物群落的影响...
陶雪梅王先云王丽卿郑小燕张玮
关键词:水生态环境浮游动物群落结构
文献传递
青草沙水库颤藻种群变化被引量:5
2015年
该文对青草沙水库建库五年以来不同调度运行阶段颤藻种群时空变化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颤藻在青草沙水库属于非优势种群,表现广温适应性;颤藻主要检出区域随调度运营发生迁移:中上游—全库—中下游;试运营期颤藻检出率最高,稳定运营期检出率明显降低。对所有检出的颤藻样品进行统计分析,发现颤藻不同调度阶段密度试运营期大于稳定运营期大于闭水期,主要密度分布区域发生迁移:中上游(垦区和库首)—中下游(库中库尾),夏冬季节密度(106cells/L)高于春秋季节(105cells/L),高峰出现在冬季。
王先云吴雪飞张东卢宁
关键词:青草沙水库颤藻种群
中国淡水硅藻新记录——偏肿内丝藻兴凯变种被引量:5
2019年
于2016年5月对浙江省仙居国家公园进行藻类多样性调查时,发现了中国淡水硅藻的1个新记录种--偏肿内丝藻兴凯变种[Encyonema ventricosum var.hankensis(Skvortzov) Rodionova&Pomazkina]。该文采用光镜和扫描电镜对偏肿内丝藻兴凯变种浙江种群的形态特征进行了观察和描述,并将其与该种的其他地理种群及内丝藻属其他相似物种的形态特征进行比较,同时讨论了该物种的生境特征。结果表明:(1)偏肿内丝藻兴凯变种壳面均具明显背腹之分,背缘明显拱起,腹缘轻微波曲;端部呈头状至喙状。(2)偏肿内丝藻兴凯变种浙江地理种群在背部中央区域具一孤点,而其兴凯种群对孤点这一特征未有描述。(3)偏肿内丝藻兴凯变种在俄罗斯的兴凯湖和贝加尔湖等地有分布,该种在中国是首次报道。
王婷王婷卢剑轲王先云王先云张瑞雷张瑞雷
关键词:新记录种
光照强度对颤藻、小球藻、铜绿微囊藻的生长影响被引量:3
2016年
该文采用颤藻(Oscillatoria sp)、小球藻(Chlorella)和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为研究对象,通过检测叶绿素浓度(Chl-a)关键指标,考察了两种光照条件下(500、1 000 lux)三种藻类生长的规律。同时,利用SLogistic模型对三种藻生长规律进行拟合分析,为预测水华时期不同特征藻类的生长速率、潜能和规律提供参考。
黄亮邬长福董余王先云李闯铭黎雷陈亮
关键词:颤藻小球藻铜绿微囊藻光照条件
鲢鳙放养水平对淀山湖浮游动物群落影响的围隔实验
于2010年5月至10月在淀山湖进行围隔实验,实验设置鲢墉比为1:1,0:全鳙,3:1,1;3和空白无鱼五个实验组,每组两个平行,放鱼密度均为80g/m,以每10天一次的频率采样,分析比较了鲍墉混养对浮游动物群落的影响。...
陶雪梅王先云王丽卿郑小燕张玮
关键词:淀山湖浮游动物
文献传递
地表水体放线菌分离鉴定与致嗅能力研究被引量:4
2014年
原水中的嗅味是饮用水中嗅味的主要来源之一.从中国南方地区某水库中分离纯化放线菌并进行菌种鉴定及产致嗅物质2-甲基异莰醇(2-MIB)和土臭素(GSM)能力研究.使用膜滤法和高氏一号培养基分离纯化水体中的放线菌.结合菌落菌丝形态特征、碳源利用、菌株生理生化特征及16S rRNA同源性序列分析对从该水库中分离纯化的40株放线菌进行菌种鉴定,结果表明有38株链霉菌、1株气微菌和1株假诺卡氏菌.分别使用高氏一号液体培养基和水库水体对这40株放线菌进行摇床发酵,结合顶空固相微萃取(SPME)和气质联用(GC-MS)方法检测发酵液中致嗅物质2-MIB和GSM含量,发现不同放线菌甚至链霉菌属内不同菌种产生致嗅物质的能力不同,且相差较大.放线菌在液体培养基中产致嗅物质2-MIB和GSM能力并不完全代表在水库中对水体2-MIB和GSM的贡献大小.
陈娇白晓慧卢宁王先云章永辉吴潘成郭心驰
关键词:放线菌嗅味
淀山湖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及其与沉积物碳氮磷的关系被引量:12
2018年
2009~2010年对淀山湖底栖动物和沉积物碳氮磷含量进行了季度调查,探讨了它们之间的关系,并对水环境质量进行了评价。共鉴定底栖动物3门5纲17种,优势种为背蚓虫、寡鳃齿吻沙蚕和河蚬,群落密度以前两者为主(占81.2%),生物量以后两者贡献较大(75.0%)。沉积物有机碳(TOC)、总氮(TN)和总磷(TP)分别为7.91、1.02和0.79 mg/g,两两间均无相关性。多变量分析显示,淀山湖底栖动物群落物种组成无显著空间差异;多配对非参数检验表明,现存量(密度和生物量)、多样性指数(香浓指数H’、辛普森指数D、丰富度指数d、均匀度指数J)和沉积物碳氮磷中,仅总氮含量存在显著空间差异。相关分析显示,现存量与TN显著正相关,多样性与TP显著负相关,且均不与TOC相关。使用底栖动物Carlander、H’和d指数、ABC曲线及沉积物氮磷相关的指标,评价了淀山湖表层底质的环境质量,总体表明该湖处于中度—严重污染程度或中营养—富营养状态。淀山湖底栖动物总密度及寡毛类密度低、多毛类和河蚬占优的结构特征与该湖为近距离经江通海湖泊及其底泥为有机质含量低的粉砂质粘土有关。
刘乐丹王先云陈丽平凡迎春陈松林刘其根胡忠军
关键词:淀山湖底栖动物群落结构水质评价
顶空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检测饮用水源5种典型嗅味物质被引量:2
2015年
利用自动化的顶空固相微萃取装置,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建立水体中5种典型嗅味物质的同步检测方法.萃取样品体积为10 m L,萃取条件为65℃,时间为30 min,萃取预加热时间为5 min,解吸时间为2 min.对于5种典型痕量嗅味物质,具有较好的灵敏度,检测限均低于1.5 ng/L,且浓度为0~1000 ng/L时,线性关系较高,回归系数均较好(R2〉0.98).而自动固相微萃取模式大幅降低传统萃取方法的复杂性.将本方法应用于产嗅藻类检测,结果表明:当藻密度达到3亿/L时,典型嗅味物质2-MIB浓度高达136.78μg/L,同时β-Ionone浓度为1 347.88 ng/L,表明该检测方法能够稳定检测复杂样品中嗅味物质含量.
唐敏康贺玲黎雷王先云卢宁赵来财
关键词:嗅味物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饮用水源藻类
藻团2维投影特征值定量水源水库中优势藻种被引量:1
2020年
2015年3~7月对华东某水源水库开展了藻种类、密度与显微镜检藻团2维投影特征值调查.结果表明,该水库藻种分布的季节性演替规律明显,春季黄藻门的黄丝藻为优势藻种,占比达到78.9%~92.6%.黄丝藻藻团特征明显,2维投影面积与藻密度有较高的相关性(R^2=0.712).采用分类回归树(classification and regression tree,CART)方法开展实际水样中典型藻种(黄丝藻、小环藻和伪鱼腥藻)的统计回归分类,识别率分别达到83%、68%和86%.藻团2维投影特征度量方法结合图像识别技术,有望实现水中藻团的快速识别与特征测量.
苏青青郦春蓉王先云张东黄鑫
关键词:水源水库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