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二峰
- 作品数:10 被引量:21H指数:2
- 供职机构:山西省肿瘤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内镜下放射状切开治疗难治性食管胃吻合口良性狭窄效果观察
- 2022年
- 目的探讨经内镜下放射状切开治疗难治性食管胃肠吻合口良性狭窄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山西省肿瘤医院2017年6月至2021年9月收治的41例难治性食管胃吻合口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 患者均在内镜下行放射状切开术, 观察手术前后吻合口直径变化、吞咽困难改善情况、营养状况改善情况及术中、术后出血、穿孔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41例患者接受放射状切开治疗, 35例在治疗1~5次后吻合口直径、吞咽困难及营养状况均明显改善, 无并发症;5例经多次治疗后吻合口仍在1周内回缩至治疗前, 并形成明显瘢痕;1例在第1次治疗中出血较多(≥100 ml), 终止治疗。22例(53.6%)吻合口直径扩大至>1.4 cm, 13例(31.7%)吻合口直径扩大至0.6~1.4 cm;35例(85.4%)5周内吞咽困难明显改善;1例(2.4%)发生出血(≥100 ml)。结论内镜下放射状切开治疗难治性食管胃肠吻合口良性狭窄可能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 郭斌樊宇芳李二峰张文斌王峰
- 关键词:食管肿瘤吻合口狭窄内镜
- 联动成像技术在诊断胃黏膜高级别上皮内瘤变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2
- 2019年
- 为探讨联动成像技术(LCI)对胃黏膜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检出率的影响,采用白光技术和LCI两种模式规范胃镜摄片,由低年资组和髙年资组两组内镜医师阅片并判断病变情况。两组医师在LCI下对胃黏膜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检出率均高于白光模式;在白光模式下高年资组胃黏膜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检出率高于低年资组,而在LCI下低年资组与高年资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明采用LCI观察不仅可提高内镜医师对胃黏膜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检出率,还可缩小低年资内镜医师与高年资内镜医师在诊断胃黏膜高级别上皮内瘤变之间的差距。
- 陈海华卢俊会张文斌段斌李二峰张丽彬樊宇芳王峰郭斌陈星
- 关键词: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成像技术胃黏膜内镜医师检出率低年资
- 内镜超声在消化道黏膜下肿瘤诊断与治疗价值研究被引量:2
- 2015年
- 消化道黏膜下肿瘤是一种常见的内镜检查疾病,通过内镜虽然比较容易发现病变,但是却难以判断肿瘤来源与性质[1]。进行普通胃镜检查常常会因为过小和过浅的取材而导致无法进行可靠的确诊,从而使大多数的患者只能进行内镜的定期随访或是外科切除手术进行治疗。近几年,随着医学科技的不断发展,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中超声内镜的应用范围逐渐扩大,在黏膜下肿瘤的诊断与治疗过程中采用超声内镜的情况也越来越多[2]。为此,
- 王峰张文斌郭斌李二峰
- 关键词:消化道黏膜黏膜下肿瘤内镜超声外科切除胃肠道平滑肌瘤
- 小探头超声内镜在结直肠侧向发育型肿瘤浸润深度评估中的应用
- 2024年
- 目的分析小探头超声内镜评估结直肠侧向发育型肿瘤(LST)黏膜下层浸润的准确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2021年8月就诊于该院内镜中心拟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的213例结直肠LST患者(共268处病灶)的临床资料。总结结直肠LST的临床病理特征和小探头超声内镜检查结果,分析超声内镜检查准确率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小探头超声内镜评估准确率为93.28%,不同病变表面形态的小探头超声内镜评估准确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结节混合型和假凹陷型病变是影响小探头超声内镜评估准确率的危险因素。结论结直肠LST是一种特殊的肿瘤,小探头超声内镜评估其浸润深度,具有较高的准确率。病变表面形态是影响小探头超声内镜评估准确率的危险因素,当病变为结节混合型和假凹陷型时,易影响其评估准确率。
- 李二峰张全卯
- 关键词:结直肠超声内镜
- 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联合美沙拉嗪灌肠液治疗慢性放射性直肠炎的效果及安全性
- 2024年
- 目的探讨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联合美沙拉嗪灌肠液治疗慢性放射性直肠炎伴出血患者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山西省肿瘤医院收治的82例慢性放射性直肠炎伴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44例,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联合美沙拉嗪灌肠液保留灌肠)和对照组(38例,0.9%NaCl溶液20 ml+凝血酶1000 U联合美沙拉嗪灌肠液保留灌肠)。比较治疗1个月后两组的临床疗效、直肠镜评分、实验室指标[C反应蛋白(CRP)、血红蛋白(Hb)]及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病种分类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3.18%(41/44)比76.32%(29/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4,P=0.031)。观察组肠道损伤程度、肛门疼痛、肉眼血便程度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治疗1个月后CR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Hb水平均高于治疗前(均P<0.001),但两组间治疗前及治疗1个月后CRP、Hb水平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联合美沙拉嗪灌肠液治疗慢性放射性直肠炎伴出血的效果较好,能够改善患者便血、腹泻、贫血等症状,提高生命质量,且安全性较高。
- 张丽彬张文斌郭斌李二峰
- 关键词:直肠炎氩等离子凝固术美沙拉嗪灌肠
-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对结直肠侧向发育型肿瘤疗效观察被引量:2
- 2020年
- 结直肠侧向发育型肿瘤(laterally spreading tumors,LST)为一类直径>10 mm的浅表平坦隆起型病变,沿肠腔侧向生长而非垂直生长;具有较高的恶变潜能,容易发生黏膜下浸润,与结直肠癌关系密切[1]。LST根据表面形态分为颗粒型和非颗粒型;颗粒型分为颗粒均一型和结节混合型,非颗粒型分为扁平隆起型和假凹陷型。
- 李二峰张文斌樊宇芳庞静张丽彬陈海华王峰郭斌陈星
- 关键词: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凹陷型隆起型黏膜下
- 胃底腺息肉237例内镜及病理特征分析被引量:2
- 2018年
- 近年来在临床中发现胃底腺息肉(FGPs)发生率在逐年升高,日常工作中,发现胃息肉时很多内镜医师采取与结肠息肉几乎相同的处理原则,钳除或电切,尽可能去除息肉而以免后患;但是胃底腺息肉个体小、数目多、多集中胃体、治疗后容易复发等自身的特殊性给患者及家属心理和经济上带来很大压力,为此本文对我院胃镜检查发现的胃底腺息肉237例进行总结和分析,结合检测激素系列六项,以帮助临床医师更好地认识并处理及预防FGPs复发。
- 张全卯樊宇芳李二峰
- 关键词:结肠息肉内镜医师病理特征临床医师胃镜检查
- 内镜下双置管法治疗食管胃吻合口瘘效果观察被引量:5
- 2021年
- 目的观察内镜下双置管法治疗食管胃吻合口瘘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山西省肿瘤医院2016年6月至2019年6月87例食管癌或贲门癌术后发生食管胃吻合口瘘患者的资料,患者均在内镜下置入瘘腔引流管至瘘口,置入三腔营养管至空肠。术后观察患者瘘口情况及转归。结果87例患者均成功置入瘘腔引流管及三腔营养管,双管置入后,瘘口最终均闭合。瘘腔引流管留置中位时间为15 d(11-19 d),三腔空肠营养管留置中位时间为19 d(15-23 d)。87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咽部不适或疼痛,但均可耐受,无死亡患者。结论内镜下双置管法治疗食管癌或贲门癌术后食管胃吻合口瘘效果较好。
- 郭斌樊宇芳李二峰张文斌王峰
- 关键词:消化系统肿瘤吻合口瘘
- 新型超覆膜金属支架治疗难治性食管胃吻合口狭窄的研究被引量:8
- 2018年
- 目的评价新型超覆膜金属支架治疗难治性食管胃吻合口狭窄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经内镜下反复扩张效果较差的22例难治性食管胃吻合口良性狭窄的患者,内镜下置入直径为16 mm或18 mm新型超覆膜金属支架,对比支架置入前后患者吞咽困难改善情况、体力状况评分,同时观察在支架置入3个月期间,胸痛、支架移位、肉芽组织增生、溃疡及出血等支架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22例患者均成功置入支架,在支架置入一周后患者吞咽困难情况明显改善(P<0.05),吞咽困难缓解率为100%,患者胸痛评分较前明显提高(P<0.05)。在支架留置期间,移位发生率为13.6%(3/22),肉芽组织增生发生率为22.7%(5/22),溃疡发生率为18.2%(4/22),出血倾向发生率为4.55%(1/22),所有患者在支架留置3个月后均顺利取出,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支架取出后再狭窄发生率为13.6%(3/22)。结论新型超覆膜食管支架治疗难治性食管胃吻合口狭窄是安全有效的,支架置入期间应密切随访,预防并发症。
- 张文斌郭斌陈星王峰李二峰
- 关键词:食管良性狭窄自膨式金属支架并发症
- 结直肠侧向发育型肿瘤切除后病理诊断升级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预测模型构建
- 2024年
- 目的探讨结直肠侧向发育型肿瘤(LST)切除后病理诊断升级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6月至2022年12月山西省肿瘤医院收治的256例LST患者(297个病灶)的临床资料,作为建模组;收集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收治的125例LST患者(129个病灶),作为外部验证组。将建模组病灶根据内镜下钳夹活体组织检查术(EFB)取样标本与LST切除后组织的病理诊断对比结果将病灶分为病理无差异组和病理升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体重指数、切除前癌胚抗原水平、饮酒史、吸烟史、结直肠癌家族史、是否合并基础疾病等临床资料,以及病灶长径、病灶表面形态特征、病灶部位等内镜下特征。统计学方法采用卡方检验,切除后病理诊断升级的危险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将独立危险因素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绘制该模型预测建模组内部抽样和外部验证组LST病灶切除后病理诊断升级的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以曲线下面积评价预测模型的应用价值。结果病理升级组中有结直肠癌家族史的患者占比高于病理无差异组[38.7%(12/31)比22.2%(50/2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4,P=0.045)。病理升级组与病理无差异组的LST病灶大小[长径≥2 cm者分别占63.9%(23/36)和44.4%(116/261)]、表面形态特征[扁平隆起型分别占8.3%(3/36)和22.6%(59/261),颗粒均一型分别占11.1%(4/36)和28.0%(73/261),结节混合型分别占44.4%(6/36)和24.9%(65/261),假凹陷型分别占36.1%(13/36)和24.5%(64/261)]、病灶部位[远端结肠分别占22.2%(8/36)和33.3%(87/261),近端结肠分别占16.7%(6/36)和28.7%(75/261),直肠分别占61.1%(22/36)和37.9%(99/261)]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80、12.62、7.08,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有结直肠癌家族史[OR=2.211,95%置信区间(95%CI)1.005~4.861,P=0.049]、病灶长径≥2 cm(OR=2.212,95%CI 1.074~4.555,P=0.031)、结节混合型(
- 李二峰庞婧张丽彬张文斌王峰郭斌
- 关键词:活体组织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