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段炼

作品数:10 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共中央党校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政治法律
  • 4篇历史地理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7篇民主
  • 6篇中国共产党
  • 6篇主义
  • 6篇共产党
  • 6篇国共
  • 4篇主义理论
  • 3篇新民主主义
  • 3篇新民主主义理...
  • 3篇战争
  • 3篇政治
  • 3篇西方民主
  • 3篇民主主义
  • 3篇抗日
  • 3篇抗日战争
  • 2篇新中国
  • 2篇新中国建立
  • 2篇政治理论
  • 2篇中国特色社会...
  • 2篇社会主义
  • 2篇特色社会主义

机构

  • 10篇中共中央党校

作者

  • 10篇段炼
  • 3篇李君如

传媒

  • 1篇中国特色社会...
  • 1篇山西师大学报...
  • 1篇河北师范大学...
  • 1篇郑州大学学报...
  • 1篇求索
  • 1篇党的文献
  • 1篇党史研究与教...
  • 1篇南京航空航天...

年份

  • 4篇2011
  • 3篇2010
  • 3篇2009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从革命型到建设型的民主模式转换——新中国建立以来中国共产党民主政治理论发展历程(1949-2002)
胡锦涛在中共十七大政治报告中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可以说,民主政治理论是中国共产党民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指导民主政治建设,对经济社会建设也产生深远影响。新中国建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
段炼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民主政治理论
从革命型到建设型的民主模式转换
胡锦涛在中共十七大政治报告中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可以说,民主政治理论是中国共产党民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指导民主政治建设,对经济社会建设也产生深远影响。新中国建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
段炼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民主政治理论
文献传递
1956年中共领导人对资本主义民主态度的两次转变
2010年
1956年苏共二十大后,毛泽东等中共领导人鉴于苏联民主建设的沉重教训,在"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指导方针下,转变了对资本主义民主的态度,试图将其表现形式和本质分开,并借鉴前者有益成果。他们扩大对立面"唱对台戏",改革新闻宣传,推动"双百"方针实行,这都是初步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尝试。由于理论认识存在教条化倾向,很难科学区分资本主义民主的表现形式和本质,加上对国内外局势变动的反应过于敏感,中共领导人在匈牙利事件后态度再次转变,对资本主义民主由部分肯定转向全面否定,很快终止理论和实践探索。
段炼
关键词:资本主义民主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对西方民主的借鉴
2009年
1941年下半年苏德战争、太平洋战争相继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展开,中国抗日战争也进入到中后期。在这个新阶段,中国内外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国际上,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最终形成,美、英等西方大国开始大量对华援助,逐渐加深了他们在华政治影响;国内,城市中、小资产阶级政治团体不断成立,威胁到国民党的统治,这些团体大都亲近西方民主,不赞成苏联的社会制度。为更好地领导抗日战争,中国共产党对西方民主的某些原则、制度和实践加以借鉴,使之成为适合中国国情、富于战斗力的政治武器,以反对国民党"一党专政",争取广大人民支持,从而丰富、发展了新民主主义理论。
李君如段炼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西方民主新民主主义理论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共产党对资本主义民主的再认识
2011年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共产党按照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精神,重新认识资本主义民主。在理论与实践发展的推动下,自由、平等、法制化理念的合理价值被肯定,促使国家注重自由、平等精神,加快民主法制化建设;同时任期制、公务员制、选举制、质询制等制度设计也被借鉴,以改变领导制度的缺陷。对资本主义民主再认识是改革开放以来,科学回答"什么是资本主义,如何利用和借鉴资本主义"问题的主要内容之一,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经验,也是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线索。
段炼
关键词:资本主义民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农村“三反”运动的进程及其特点
2011年
当"三反"运动在城市各机关和军队顺利进行时,在农村却先后三次推迟,1952年6月才全面展开,当年年底完全纳入到整党活动中。与城市、军队的运动相比,农村"三反"运动在经历阶段、领导人认识、战略部署、运动方法、实际收效等方面都不同。造成差异的原因除了农村现实条件外,更根本的在于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使得适用于城市的政治运动方法难以在农村通行。作为"三反"运动领导人,毛泽东尊重实际、重视调查研究,果断纠正失误,体现了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的实事求是精神。
段炼
关键词:实事求是
抗日战争中后期中国共产党对西方民主的借鉴被引量:1
2009年
抗日战争中后期,中国共产党根据国内外形势发生的重大变化,对西方民主的某些原则、制度大胆加以借鉴,一方面采取务实态度,肯定西方民主的有益价值;另一方面在人权立法、多党竞争、政权开放等方面借鉴了西方民主的制度设计,使之成为适合中国国情、富于战斗力的政治武器,以反对国民党"一党专政"、争取广大人民支持。这些实践活动丰富、发展了新民主主义理论,有效地打开了中共在国内大中城市和国际社会上的工作局面,扩大了党的影响力,并有力地推动了抗日战争和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的胜利。
李君如段炼
关键词:抗日战争中国共产党西方民主新民主主义理论
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苏联如何评价中国的改革开放被引量:1
2010年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苏联始终密切注意中国局势变动,作出许多评价。评价以1981年为界,之前批评性内容占主流,之后客观性内容逐渐增多。苏联的评价涉及毛泽东思想历史地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社会性质,中国对内政策走向,对外战略变化等四个方面,总体认为中国脱离"极左",在"实用主义"指导下和帝国主义"结盟",一步步走向"极右"。苏联自认为掌握社会主义的根本规律,不承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出改革开放不可能成功,失去了借鉴中国经验的历史机遇。在苏联已经解体,中国改革开放走过而立之年时,历史警示依然发人深省。
段炼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抗日战争中后期中国共产党对西方民主的借鉴被引量:1
2009年
1941年下半年苏德战争、太平洋战争相继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展开,中国抗日战争也进入到中后期。在这个新阶段,中国内外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国际上,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最终形成,美国、英国等西方大国开始大量对华援助,逐渐加深了他们在华的政治影响;国内,城市中、小资产阶级政治团体不断成立,威胁到国民党的统治,这些团体大都亲近西方民主,不赞成苏联的社会制度。为更好地领导抗日战争,中国共产党对西方民主的某些原则、制度和实践加以借鉴,使之成为适合中国国情、富于战斗力的政治武器,以反对国民党"一党专政"、争取广大人民支持,从而丰富、发展了新民主主义理论。
李君如段炼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西方民主新民主主义理论
“文革”前西方传媒对中国政治局势的观察
2010年
1966年中国公开批判"三家村","文革"风雨即将到来。西方通讯社、报社纷纷进行报道、分析,观察中国政治局势,他们对中国极度缺乏了解,往往只从权力斗争角度出发,进行主观猜测。在第一个阶段,西方媒体主要认为中国内部矛盾已经显现,政治动荡即将来临,并对"文革"的性质提出各自观点,讨论了"文革"对中美关系的影响。在第二个阶段,西方传媒高度关注中共党内高层动态,猜测下一步发展;开始全面、深入地研究"文革"。第三阶段,"文革"形势已经急转直下,西方传媒却估计运动已经渡过最高潮,即将收尾,对《十六条》作出了错误解释。八届十一中全会后"文革"全面爆发,完全出乎西方传媒的预料。
段炼
关键词:西方传媒政治形势权力斗争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