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东艳

作品数:19 被引量:7H指数:2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河南省软科学研究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4篇文学

主题

  • 10篇杜甫
  • 3篇杜甫诗
  • 3篇杜甫诗歌
  • 3篇诗歌
  • 2篇王夫之
  • 2篇翁方纲
  • 1篇艺术
  • 1篇艺术特色
  • 1篇渔洋
  • 1篇诗学
  • 1篇诗旨
  • 1篇手法
  • 1篇瘦马
  • 1篇书学
  • 1篇题材
  • 1篇题材内容
  • 1篇排律
  • 1篇清代
  • 1篇自画像
  • 1篇王渔洋

机构

  • 13篇郑州成功财经...
  • 6篇苏州大学

作者

  • 14篇张东艳
  • 4篇韩成武

传媒

  • 3篇天水师范学院...
  • 2篇山西师大学报...
  • 1篇中国文学研究
  • 1篇郑州大学学报...
  • 1篇江西社会科学
  • 1篇宁夏大学学报...
  • 1篇南都学坛(南...
  • 1篇现代语文(上...

年份

  • 2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4篇2013
  • 1篇2012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清代杜诗批评的新变——以翁方纲为中心
2017年
翁方纲是清代重要的杜诗学家,又是乾嘉年间"四大书家"之一。他深谙诗歌和书法艺术的相通之理,在书学视域下观照杜甫诗歌,首次大量借鉴书学术语批评杜诗:以自然天成、质厚古朴论杜诗的艺术风格;以向背、虚实等论杜诗的章法结构;以圆笔、勒笔、提空之笔等论杜诗的艺术技巧。这种独具特色的杜诗批评理论系统,对于清代杜诗学批评方法的创新有重要意义,体现出乾嘉年间杜诗学与书学交融的新特色。
张东艳
关键词:翁方纲书学诗学
王夫之非杜批评析辨
王夫之从政治背景、诗学背景和其诗学观出发提出了迥异于前人的非杜批评:一、批判杜甫其人"摆忠孝为局面","不知其果忧否也";二、反对"诗史说",批判杜甫乃"风雅罪魁";三、批判杜诗"诞于言志";四、批判杜诗的表现方式:"和...
张东艳
关键词:王夫之
文献传递
杜甫排律体制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杜甫排律是排律体诗的巅峰,他把初唐时期诞生的这种诗体艺术推向极致。从声律、韵律、对仗、结构四个方面对杜甫排律的体制进行研究,可以发现杜甫的排律体制有以下特点:(一)在声律上,入蜀之前偶有以三平尾对三仄尾,入蜀之后则不复出现;重视拗救,一联中如果出句拗,则于对句救之;存在大量三仄尾句;严守粘对规则。(二)在韵律上,严格使用平声韵,在总计1708个韵字中仅有5个韵字出韵、1个韵字重韵;使用韵部覆盖面广而又有所偏重;有相对稳定的韵字群;韵数皆为偶数。(三)在对仗上,五排首联对仗较为常见,七排则无;对仗种类、句式节奏、句法结构多样化;邻联间的对仗种类、句式节奏、句法结构绝少雷同。(四)在结构上,长篇排律段落分明,情思主线贯通首尾;在两段之间安排具有过渡功能的联语,使前后内容平稳转换。杜甫以其卓越的创作实践,为排律在声律、韵律、对仗、结构诸方面确立了体制,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韩成武张东艳
关键词:杜甫排律
“渔洋不喜少陵”说探论——兼论王渔洋的杜诗批评
2018年
王渔洋是清初的"典范诗人",以倡导"神韵说"著称,世皆传其不喜少陵。渔洋以辨体论杜,颠覆了杜诗的全面经典地位。通过选诗,区分"杜格"与"唐音"。在诗歌艺术上,肯定杜诗之真和含蓄之美以及杜甫对题画诗的开创之功,批评杜诗的俚俗、以文为诗、语言直露和冗长。渔洋早年批评杜甫之人格,晚年高度肯定杜甫的忠君爱国。渔洋虽不宗法杜诗,却很重视杜诗,这恰恰证明杜诗不可撼动的典范地位。
张东艳
关键词:王渔洋杜甫杜甫诗歌
杜诗二首诗旨辨析
2014年
杜甫《病柏》、《对雨》二诗的诗旨,古今注家每每曲解。《病柏》诗通过描写一棵巨大柏树的荣而后凋,艺术地概括了唐王朝由盛转衰的历史变迁,寄托了杜甫沉痛的忧国之思。《对雨》诗先写唐军与吐蕃的苦战,写军事形势的危急,后写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乃是代宗对吐蕃抱有幻想,以为它能尊甥舅之礼,从而放松了戒备,全诗落脚在对代宗的批判上。
韩成武张东艳
关键词:诗旨辨析
杜甫河南诗研究
<正>与杜甫的长安诗、陇右诗、成都诗和夔州诗研究相比,杜甫河南诗的研究则相对薄弱。虽然学界对名篇'三吏'、'三别'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但缺乏对杜甫河南诗的全面考察和整体把握。本文拟从杜甫河南诗的题材内容和艺术特色两方面进行...
张东艳
文献传递
王士禛杜诗批评析辨被引量:1
2018年
王士禛作为清初诗坛宗主,从神韵说的美学立场出发批评杜甫诗歌。以"正变"论杜诗,杜诗由集大成的经典被削弱为五古长篇和七古的典范,王维的五古、七古和七律则成为"正宗"。以"神韵"论杜诗的艺术成就,肯定杜诗之真和古雅含蓄之美以及杜甫对题画诗题材的创始之功;批评杜诗之俚俗、以文为诗、直露写实和冗长。从"典范"角度论王安石和黄庭坚对杜诗的接受,认为杜诗作为宋代诗歌典范的理由在清初已不合时宜,黄庭坚学杜而不似杜,在杜甫之外自成一体,旨在表达其在唐宋诗之争中的宗宋立场。
张东艳
关键词:杜甫杜甫诗歌
杜甫的文艺思想与实践被引量:2
2013年
杜甫的文艺思想包括:强调作家创作心态的自由,反对外力的干预;以"瘦硬"、"雄劲"的审美取向,来求得作品的生动气韵;主张作品思想和艺术并重,刻苦追求"佳句"、"诗律"的精致;强调作家的学识修养和虚心学习他人的重要意义。杜甫的创作实践,完美地落实了他的文艺思想主张。他始终保持着自由的创作心态,作品充满真情至性;他的诗歌风格于沉郁顿挫之中兼具瘦硬、雄劲之特征,以凌云健笔歌咏质地瘦硬、雄劲的景物与事物,使作品气韵生动;他以"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刻苦精神创作了众多的警句、佳句,这些诗句流传千载,具有永世不灭的光辉;他"读书破万卷",诗中大量遣用历史典故,表现出渊博的文化修养,虚心向前辈和同时代诗人学习,而无文人相轻的习气。这些使他成为"集大成"的诗人。
韩成武张东艳
关键词:杜甫文艺思想
杜甫河南诗研究
与杜甫的长安诗、陇右诗、成都诗和夔州诗研究相比,杜甫河南诗的研究则相对薄弱。虽然学界对名篇"三吏"、"三别"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但缺乏对杜甫河南诗的全面考察和整体把握。本文拟从杜甫河南诗的题材内容和艺术特色两方面进行探讨。...
张东艳
翁方纲《杜诗附记》探微
2017年
翁方纲不仅是清代四大诗学之一"肌理说"的创始人,更是清代一位重要的杜诗学家,他不满于前人注杜和王士禛对杜诗的贬抑,为探求诗之本质,评点杜诗几十年成《杜诗附记》二十卷。《杜诗附记》的内容主要包括三方面:第一,考订杜诗的编年和异文;第二,分析杜诗之"法",包括正本探原之法和穷形尽变之法,即义理和文理;义理方面,认为杜诗体现了温柔敦厚的诗教观;文理方面,分析了杜诗的字法、韵法、句法、章法的独到之处;第三,修正前人看法,提出自己新的见解。
张东艳
关键词:杜甫翁方纲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