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余雅玲

作品数:16 被引量:32H指数:3
供职机构:温州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温州市科技局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5篇专利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 1篇机械工程

主题

  • 7篇去细胞
  • 7篇细胞
  • 5篇生物支架
  • 3篇增殖
  • 3篇肾脏
  • 3篇皮瓣
  • 3篇去垢剂
  • 3篇缺损
  • 3篇细胞增殖
  • 3篇肝脏
  • 2篇单叶
  • 2篇药物缓释
  • 2篇指端
  • 2篇微球
  • 2篇细胞裂解
  • 2篇细胞支架
  • 2篇裂解
  • 2篇明胶微球
  • 2篇骨膜
  • 2篇骨细胞

机构

  • 13篇温州医科大学
  • 3篇温州医学院
  • 1篇宁波大学
  • 1篇宁波市第六医...

作者

  • 16篇余雅玲
  • 15篇梅劲
  • 5篇赵丽娜
  • 5篇王志斌
  • 4篇张建色
  • 3篇唐茂林
  • 3篇林刻智
  • 3篇陈纳
  • 2篇王志翊
  • 2篇邵营宽
  • 2篇孟卓
  • 2篇王欣
  • 2篇黎婷
  • 2篇刘晓琳
  • 1篇毛以华
  • 1篇戴开宇
  • 1篇魏鹏
  • 1篇陈薇薇
  • 1篇丁茂超
  • 1篇江俊群

传媒

  • 2篇中华显微外科...
  • 1篇中华整形外科...
  • 1篇解剖学报
  • 1篇中国临床解剖...
  • 1篇温州医学院学...
  • 1篇中华临床医师...
  • 1篇第十二届全军...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5篇2014
  • 3篇2013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去细胞支架介导EPCs归巢大鼠半肾损伤
2016年
目的:观察去细胞支架介导内皮祖细胞归巢大鼠半肾再生的可行性,为细胞移植治疗中去细胞支架材料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14年9月至2015年4月,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体外诱导培养大鼠骨髓单个核细胞;用Triton X-100和SDS 联合灌注法制备大鼠双肾去细胞支架;实验组大鼠予左侧半肾切除后缝合支架,对照组予半肾切除后切缘缝合,术后将体外扩增培养的EPCs进行CM-Dil标记后注入大鼠模型内。观察EPCs在大鼠体内各主要脏器的分布,比较两组不同处理对EPCs归巢的作用。结果在体外诱导培养10 d 的EPCs 可共吞噬表达Dil-acLDL与FITC-UEA-1,能有效的被CM-Dil标记;经过灌注法制备的双肾去细胞支架经HE染色后无明显细胞核残留,且细胞外基质连续,DNA 残留量为(4.9±0.57)μg/g;经标记后的EPCs移植到模型体内后,残留的半肾、支架部位及脾脏中均发现大量标记细胞,且实验组残留半肾中标记的EPCs数量(28.8±3.5)明显比对照组多(1.2±0.8)(P<0.05)。结论去细胞支架介导EPCs移植可有效促进EPCs归巢,为研究干和(或)祖细胞移植治疗组织器官修复再生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方法。
李苗钟陈川刘晓琳余雅玲梅劲王欣章伟文
关键词:内皮祖细胞归巢
组合皮瓣急诊一期修复手部大面积脱套伤被引量:3
2013年
手部合并大面积皮肤软组织脱套伤并皮肤缺损的覆盖,由于面积巨大、功能要求高,临床治疗困难,尤其是合并全手背及手掌的大面积皮肤软组织脱套伤,处理极为棘手[1-3]。传统的腹部双皮瓣包埋术因腹部瘢痕巨大、皮瓣臃肿、断蒂时间长而影响手功能,现已较少使用;采用多组游离皮瓣组合移植,显微技术要求高,手术风险大,供区血管蒂不好匹配,而且对供区组织影响较大[4-5]。近年来,虽然VSD技术+植皮的推广取得一定效果,但存在适应证不宽,创面过大,植皮不容易成活及不耐磨导致肌腱骨骼易外露的缺点。我们在此基础上加以改进,修复了6例手部大面积脱套缺损伤,1例因感染至皮瓣远端部分皮缘小面积坏死,经换药、二期植皮愈合,余5例皮瓣均成活良好。
叶朝辉陈薇薇魏鹏梅劲刘素娜彭晓旭孙镭王林杰余雅玲
关键词:大面积皮肤组合皮瓣手部皮肤缺损
指端缺损修复的治疗进展被引量:13
2013年
在急诊创伤中,手外伤所占的比例在15.0%∽28.6%[1],指端软组织缺损是手外伤的一种常见损伤,对此类损伤治疗原则为尽量保持手指长度,指腹饱满和良好的外形,指腹要有良好的感觉。修复指端软组织缺损的方法很多,现对近年以来相关研究进展作一综述。12一、游离植皮游离植皮是取中厚断层皮片或全厚皮片移植于创面。中厚断层皮片有挛缩及色素沉着的明显缺点,故临床上较多运用全厚皮片修复指端缺损,陆忠辉等[2]运用全厚皮片修复指端缺损26例,指端缺损面积:0.5 cm×0.5 cm∽1.5 cm×1.5 cm,皮片全部成活。皮肤质地、外形、弹性、色泽均良好,供区皮肤愈合良好。
周佳鑫沈华军魏鹏王扬剑陈薇薇梅劲余雅玲唐茂林
关键词:指端软组织缺损缺损修复全厚皮片移植游离植皮皮片修复
联合于骨膜去细胞支架的阿霉素明胶微球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联合于骨膜去细胞支架的阿霉素明胶微球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涉及医药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联合于骨膜去细胞支架的阿霉素明胶微球,具有抑制癌细胞增殖,促进骨组织再生的作用。另外,本发明还提供了联合于骨膜去细胞支...
梅劲陈川余雅玲王欣章伟文
文献传递
在体制备大鼠全肾去细胞支架的程序性分析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通过在体灌注Triton X-100、SDS溶液法制备大鼠全肾去细胞生物支架,并对支架制备过程中的关键步骤进行程序性检测、分析,为制备科学合理的实验用大鼠全肾去细胞生物支架提供基础。方法 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肝素化后直接切取肾脏作为对照组(control组);肝素PBS灌注组(H组);肝素PBS、Triton X-100灌注组(HT组);肝素PBS、Triton X-100、十二烷基硫酸钠(SDS)溶液灌注组(HTS组)。HE、Masson、PAS染色及透射电镜观察各组肾组织病理及超微结构改变,免疫荧光结合4,6-二脒基-2-苯基吲哚(DAPI)观察各组胶原蛋白Ⅳ(collagenⅣ)、层黏连蛋白(LN)、纤维连接蛋白(FN)、硫酸乙酰肝素蛋白多糖2(HSPG2)、弹性蛋白(elastin)及细胞核的表达情况,总DNA测定各组DNA残留浓度。结果 Triton X-100、SDS灌注6h左右制备大鼠肾脏去细胞生物支架。在灌注过程中,肾内细胞和细胞碎片逐渐被清洗,最终变成半透明状。HE、Masson、PAS染色及透射电镜显示连续分布、形态排列类似肾小球、肾小管轮廓结构的网状结构,基膜连续完整。免疫荧光结合DAPI染色结果表明,去细胞过程中细胞外基质中的重要蛋白collagen IV、LN、FN、HSPG2、elastin都较好的得到了保存,细胞核在灌注过程中逐渐减少,直至完全消失;最终残留组织的DNA为4.90μg/g。结论通过合适浓度和灌注比例的Triton X-100、SDS制备大鼠肾脏去细胞生物支架,并对其进行程序性分析,发现能有效清除大鼠肾内所有细胞成分,较完整的保留网络状肾及肾血管细胞外基质结构和成分,是一种简单易行且较为理想的制备实验用全肾生物支架的方法。
赵丽娜余雅玲林刻智邵营宽王志斌陈加俊梅劲唐茂林
关键词:去细胞肾脏细胞外基质化学法灌注法
去细胞肾支架对5/6肾切除大鼠残肾作用的研究
刘晓琳余雅玲李苗钟陈川周嘉统李洲婷唐茂林梅劲
联合于骨膜去细胞支架的阿霉素明胶微球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联合于骨膜去细胞支架的阿霉素明胶微球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涉及医药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联合于骨膜去细胞支架的阿霉素明胶微球,具有抑制癌细胞增殖,促进骨组织再生的作用。另外,本发明还提供了联合于骨膜去细胞支...
梅劲陈川余雅玲王欣章伟文
去细胞输尿管移植至膀胱壁后的再生
2014年
目的:通过去细胞技术,将带一部分膀胱壁的大鼠输尿管去细胞后,移植于另一只鼠膀胱壁上,在不重新种植细胞的情况下,利用机体作为“自体反应器”来重构支架,最终使输尿管再生。方法20只SD大鼠的输尿管经过Triton-x100和SDS去细胞后用去离子水漂洗并经过杀菌,支架经过形态学鉴定后移植入其他鼠中,行膀胱修补术同时远端结扎,经过1、2、3、4周获取移植物进行HE染色,免疫荧光法观察分析。结果移植输尿管被分成3个部分:粘附于膀胱的部分(B)、中间部分(M)、游离端(D)。发现4周后B部分有上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M部分有脂肪细胞,D部分被纤维化并且在4周后仍然无细胞。B部分在1-2周后,上皮细胞出现,4周后,平滑肌细胞出现。结论未播种输尿管在接合区域也能实现再生,并且先出现上皮层后出现肌层。
邵营宽林刻智余雅玲饶志恒李若冰梅劲
关键词:输尿管免疫原性
一种新型肾脏去细胞生物支架的制备方法
一种新型肾脏去细胞生物支架的制备方法,不使用现有的常规使用的对支架结构有破坏作用的离子型去垢剂SDS,而采用含有碳酸钠的Triton-100溶液作为去垢剂,既不会产生离子型去垢剂SDS破坏支架结构的不良作用,且碳酸钠作为...
梅劲张建色王志斌陈纳赵丽娜余雅玲江俊群
文献传递
一种快速去细胞单叶肝脏生物支架的制备方法
一种快速去细胞单叶肝脏生物支架的制备方法,不使用存在对组织移植后易形成血栓和去细胞组织在复细胞化过程中低再植率等问题离子型去垢剂SDS,采用弱碱性的Triton溶液灌注法制备去细胞左外叶肝脏生物支架,Triton溶液中N...
王志斌梅劲陈纳孟卓张建色余雅玲王志翊黎婷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