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亚莉
- 作品数:13 被引量:29H指数:3
- 供职机构:四川艺术职业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化科学艺术更多>>
- 豫北地区战国墓研究
- 豫北地区在战国时期属魏国的河内地区,这里多次为古代战场,战争必将导致文化的碰撞,并最终反映到墓葬制度上来。本文通过对豫北地区战国墓的综合研究,结合文献资料,以期对当时的社会历史进程有所揭示。 本文主要分四大章,第一章主要...
- 岳亚莉
- 关键词:战国墓类型学文化因素
- 文献传递
- 略论四川出土的宋代湖州镜被引量:1
- 2016年
- 四川地区出土了大量的宋代铜镜,其中湖州镜存世数量大,分布范围广,年代集中于北宋晚期到南宋中期。成都作为宋代重要的铸镜中心,而四川地区却大量流行湖州镜,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复杂多样的,宋代的四川地区,商品经济发展繁荣,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为铜镜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内需市场,然而由于手工业市场发展的不平衡性,当时该地区的制镜业相对羸弱,铜镜市场的供需失衡为外地铜镜的输入提供了动力。
- 岳亚莉
- 关键词:宋代商品经济
- 由汉墓中的羽人形象看神仙思想
- 2009年
- 在汉墓中经常可以看到双肩生有羽翼、呈飞翔状的人物形象,即所谓的"羽人或仙人"。它们大量地出现在汉墓画像中,不仅起到了一定的装饰作用,更重要的是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思想理念。系统地认识这些变化,将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汉代神仙思想的形成及其演变。
- 岳亚莉
- 关键词:汉墓神仙思想
- 校内生产性实训教学的实践研究——以四川艺术职业学院画框装裱校中厂项目为例
- 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建设对于开展生产性实训教学改革、提升高职人才培养质量、强化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诸多职业院校开展校企合作、深化产教融合的重要切入点。四川艺术职业学院画框装裱校中厂项目在建设过程中,确立...
- 岳亚莉
- 关键词:生产性实训实践教学改革
- 四川出土铜镜概述被引量:6
- 2013年
- 四川地区的出土铜镜从战国至明代的均有发现,各阶段铜镜的时代特征明显,与中原地区发展基本同步。战国时期,四川地区应已初步掌握了铸造铜镜的技术,东汉时期的广汉已是著名的冶铜之地,出现了铸镜业,铸造的铜镜甚至开始向外销售。唐宋时期,铜镜发展最为繁荣、鼎盛;明末清初,随着玻璃镜的普遍使用,青铜镜最终被玻璃镜所取代,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
- 高大伦岳亚莉
- 试论东周图像纹青铜器的特征与背景——以水陆攻战纹铜器为例
- 2020年
- 水陆攻战纹铜器作为东周图像纹青铜器中的重要类别,更能够体现出其“平行分布、二方连续”的构图特征、“模块化”的工艺特征、“程式化”的图像特征。这类青铜器已经脱离了商周礼器的范畴,应该是专门制作用来赏玩的“弄物”,其部分图案可能来源于南方一带,被三晋地区的匠人吸收再创作,反映当时社会生活的现实场景。
- 岳亚莉
- 关键词:东周程式化青铜礼器
- 冀中南地区中小型汉墓浅析
- 2009年
- 本文主要对冀中南地区的中小型汉墓进行初步的整理,依据墓葬形制及随葬器物的具体特征,总结出该地区汉墓的一般发展规律,并对冀中南地区中小型汉墓所反映的历史文化背景做了初步的探讨。
- 岳亚莉
- 关键词:冀中南汉墓
- 文旅融合视角下高职文博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新定位被引量:8
- 2020年
- 在文旅融合发展的新时代背景下,博物馆巧妙地充当了“文化”和“旅游”之间的纽带和桥梁,并已然成为文化旅游的核心地带。博物馆的功能也迎来了新的变化,由原来传统单一的教育、研究、欣赏机构,变为文化和旅游场所,具备了文化资源、旅游资源的双重属性,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挑战。但是,文旅产业、文博事业、博物馆旅游的蓬勃发展与博物馆现有人才体系不能满足日常所需的矛盾日益突出,文博类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向复合型、专业型、创新型转变势在必行。
- 岳亚莉
- 关键词:博物馆高职教育
- 数字时代背景下博物馆展陈交互方式的新思考被引量:8
- 2021年
- 如今,在高新技术领衔的时代背景下,交流与传播变得更加丰富、多元化,数字化技术的发展为博物馆展陈提供了更多的叙事空间和手段,VR/AR技术、三维全景技术、网络云技术、数字化灯光照明技术的运用和交互式的策展理念,拉近了观众与博物馆的距离,促进了博物馆教育功能的有效发挥。从博物馆未来的发展来看,要特别注意避免出现数字化的过度应用和同质化,时刻谨记博物馆及展品本身所肩负的历史与文化使命,用心挖掘、展示藏品信息,传承文化,服务社会。
- 范恩博岳亚莉
- 关键词:数字化博物馆教育
- 四川平武龙州王氏土司墓葬研究被引量:1
- 2020年
- 四川平武龙州王氏土司墓葬的M22应为王鉴夫人薛氏之墓,M12~M16的墓主可能为正德七年(1512年)之后的一位品官之墓,而非简报中推测的王玺之父及其夫人之墓。根据墓葬形制、墓内装饰、出土器物清晰的演进规律可分为早、中、晚三期4组,三期分别对应宣德至天顺年间、弘治到正德年间、正德七年(1512年)以后。依据墓葬中随葬器物出土位置和使用功能的不同,可将其区分为寄托了后人不一样情感的生器和祭器。同时,各墓出土券符类别和形制经历了三期的变化,从延续元代风格的第一期到发展高峰期的第二期再到逐渐简化的第三期,揭示了该地受道教灵宝派的影响较大。更重要的是土司家族普遍采用汉式的丧葬习俗是土司首领主动选择的结果,体现出了汉文化强大的向心力。
- 岳亚莉郑万泉
- 关键词:土司祭器道教丧葬习俗文化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