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燕

作品数:17 被引量:71H指数:4
供职机构:昆明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科技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1篇糖尿
  • 11篇糖尿病
  • 8篇2型糖尿
  • 8篇2型糖尿病
  • 5篇糖尿病大鼠
  • 4篇2型糖尿病大...
  • 3篇胰岛
  • 3篇胰岛素
  • 2篇代谢
  • 2篇单核
  • 2篇单核苷酸
  • 2篇单核苷酸多态
  • 2篇单核苷酸多态...
  • 2篇多态
  • 2篇多态性
  • 2篇雪旺细胞
  • 2篇神经病变
  • 2篇受体
  • 2篇糖尿病周围
  • 2篇糖尿病周围神...

机构

  • 15篇昆明医科大学
  • 2篇云南省第一人...

作者

  • 15篇赵燕
  • 11篇杨秋萍
  • 6篇王艳
  • 4篇李会芳
  • 4篇宋滇平
  • 4篇杜思成
  • 3篇谭洪
  • 2篇刘华
  • 2篇张燕
  • 1篇付景云
  • 1篇李红
  • 1篇王玲
  • 1篇赵豫梅
  • 1篇张燕
  • 1篇郭伟昌
  • 1篇张帆
  • 1篇侯艳
  • 1篇李娅

传媒

  • 4篇昆明医科大学...
  • 2篇中国糖尿病杂...
  • 2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国骨质疏松...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中国中医药现...
  • 1篇中外医疗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8
  • 6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2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昆明地区汉族维生素D受体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的相关性
2016年
目的探讨昆明地区汉族人群维生素D受体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昆明地区汉族2型糖尿病患者(DM组)90例及健康对照(NC组)36例.运用PCR-FRLP技术测定维生素D受体Apa I基因多态性,比较各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及不同基因型间相关临床资料.结果 (1)2型糖尿病组与正常组间维生素D受体Apal基因存在多态性,2型糖尿病组中C/A基因型分布频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χ^2=53.432,P〈0.001);(2)2型糖尿病组的年龄、FPG、LDL-C高于正常对照组,25-OHD3、Ca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糖尿病组A/A基因型Scr显著高于其他组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基因型间UA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且C/A基因型最高;(3)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Apa I C/A基因型(OR=1.36,95%CI:0.54-1.71)、年龄(OR=1.09,95%CI:1.03-1.18)为2型糖尿病的危险因素,而25-OHD3(OR=0.84,95%CI:0.73~0.93)可能是T2DM的发生的保护因素.结论 (1)昆明地中VDR Apa I位点C/A基因型与T2DM的发生存在相关性;(3)25-OHD3是T2DM的发生的保护因素,增龄是2型糖尿病的危险因素.
杜思成赵燕刘华杨秋萍
关键词:2型糖尿病维生素D受体基因
利拉鲁肽对2型糖尿病大鼠骨代谢及骨微观结构的影响被引量:8
2016年
目的探讨利拉鲁肽对T2DM大鼠骨代谢和骨微观结构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高脂高糖饮食联合小剂量STZ诱导建立T2DM大鼠模型30只,随机分为利拉鲁肽低剂量干预组(LR-L)、高剂量干预组(LR-H)及T2DM组;另选健康对照组(NC)10只。利拉鲁肽干预4周,检测血清Ⅰ型胶原羟基端肽β降解产物(β-CTX)、Ⅰ型原胶原N端前肽(PINP)、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FGF-23)、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LP)、甲状旁腺素(PTH)、降钙素(CT)、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骨保护素(OPG)、κB受体活化因子配基(RANKL);HE染色制作骨组织病理学切片;IPP 6.0软件进行图像采集测骨小梁参数。结果 LR-L组、LR-H组β-CTX、TRAP和RANKL低于T2DM组,PINP、BALP、OPG和OPG/RANKL水平高于T2DM组;LR-L组、LR-H组骨小梁面积分数(%Tb.Ar)、骨小梁厚度(Tb.Th)和骨小梁数目(Tb.N)高于T2DM组,骨小梁分离度(TB.Sb)低于T2DM组(P<0.05)。结论利拉鲁肽可调节骨代谢指标,增加OPG/RANKL的比例,促进骨形成,抑制骨吸收,改善T2DM大鼠的骨质量。
黄世英付景云李红赵燕李娅杨秋萍
关键词:骨代谢利拉鲁肽
早期胰岛素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在早期使用胰岛素强化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该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78例,其中,男性30例,女性48例,年龄42~79岁,平均(54±6.5)岁。随机将两组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其中,给予观察组患者胰岛素强化治疗,给予对照组患者口服降糖药物进行治疗,并于治疗前,采用胰岛素释放试验检验两组患者在空腹及100 g馒头餐后2 h全血、毛细血管及血浆在糖尿病、糖耐量损害及空腹血糖损害中的各值,并比较经治疗后血糖及C肽水平变化,疗程均为两周,随访6个月。结果经胰岛素释放试验检验后,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全血、毛细血管及血浆值均符合1999年WHO、IDF发布的糖尿病诊断标准,且经治疗后,两组患者均能良好的控制血糖,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hPG)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值均明显下降。较治疗前,两组患者的C肽水平明显升高,且观察组的改善水平要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随访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中仅有11例患者停药后需采用饮食控制及配合运动将空腹及餐后2h血糖均控制在正常范围;对照组的所有患者仍需用口服降糖药物维持治疗。结论早期使用胰岛素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口服降糖药物,能尽快解毒高糖毒性,恢复胰岛B细胞功能,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赵燕王艳
关键词:2型糖尿病
中国2型糖尿病患者持续胰岛素皮下输注与多次胰岛素皮下注射的疗效及对生活质量影响的Meta分析被引量:21
2016年
目的系统评价持续胰岛素皮下输注治疗中国T2DM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检索中文数据库,包括CBM、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从建库至2015年9月已发表的持续胰岛素皮下输注和多次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T2DM的临床疗效对比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按Cochrane系统评价纳入文献质量并提取临床效应指标。采用RevMan 5.3统计学软件进行荟萃分析。I^2值检验各研究间的异质性,采用α=0.05作为检验水准。结果共纳入15个RCT。Meta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比较:(1)新诊断T2DM亚组FPG控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D=-0.07,95%CI:-0.48~0.34,P=0.74);不明确是否为新诊断T2DM亚组FPG控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0.50,95%CI:-0.87^-0.14,P=0.007);总体FPG控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0.31,95%CI:-0.59^-0.04,P=0.02),持续胰岛素皮下输注组FPG降低程度优于多次胰岛素皮下注射组。(2)新诊断T2DM亚组2 hPG控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D=-0.48,95%CI:-1.00~0.03,P=0.07);不明确是否为新诊断T2DM亚组2 hPG控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0.85,95%CI:-1.34^-0.37,P=0.0006);总体2 hPG控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0.68,95%CI:-1.03^-0.32,P=0.0002),表明持续胰岛素皮下输注组2 hPG下降程度大于多次胰岛素皮下注射组。(3)持续胰岛素皮下输注组HbA_1c降低程度大于多次胰岛素皮下注射组(MD=-0.27,95%CI:-0.46^-0.07,P=0.008)。持续胰岛素皮下输注组低血糖发生率低于多次胰岛素皮下注射组(OR=0.26,95%CI:0.17~0.40,P<0.00001)。(4)持续胰岛素皮下输注组生活质量优于多次胰岛素皮下注射组(MD=-17.88,95%CI:-20.71^-15.04,P<0.00001)。结论与多次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比较,持续胰岛素皮下输注治疗能更有效地控制T2DM患者血糖,且安全性好,患者生活质量更高。
侯艳李会芳赵燕杨秋萍
关键词:多次胰岛素皮下注射疗效META分析
Mertk介导NF-κb通路影响雪旺细胞炎症反应的作用
2023年
目的探究Mertk表达水平对大鼠雪旺细胞NF-κb通路的调控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体外培养大鼠雪旺细胞,免疫印迹法检测Mertk在高糖环境雪旺细胞中表达情况。免疫共沉淀法检测内源性Mertk与Ikbkb相互作用。免疫印迹法检测沉默Mertk后雪旺细胞内Ikbkb、P65、肿瘤坏死因子-α表达水平。免疫荧光法检测沉默Mertk后Mertk、Ikbkb、P65蛋白表达。结果Mertk在雪旺细胞中存在表达,且表达量随葡萄糖浓度增加而提高;免疫共沉淀实验表明Mertk与Ikbkb在大鼠雪旺细胞内相互作用;免疫印迹实验显示,将雪旺细胞内Mertk敲减表达后,与对照组相比,Mertk表达水平降低(P<0.05),Ikbkb、P65、TNF-α明显升高(P<0.05);免疫荧光实验显示,沉默后的雪旺细胞内Mertk荧光减弱,Ikbkb、P65荧光增强。结论Mertk表达降低后,可以通过与Ikbkb进行相互作用,介导调控雪旺细胞NF-κb通路,上调P65和炎症因子TNF-α的表达。
付怡丹陈文婷苏晓杨赵燕兰丹凤杨秋萍
关键词:核因子ΚB雪旺氏细胞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GLP-1对2型糖尿病大鼠血清OPG、RANKL及骨密度的影响研究被引量:11
2016年
目的探讨GLP-1类似物利拉鲁肽对糖尿病大鼠血清OPG、RANKL及骨密度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组)、糖尿病组(DM)、利拉鲁肽低剂量组(LR-L)、利拉鲁肽高剂量组(LR-H)。高脂高糖饮食联合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诱导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低剂量组予利拉鲁肽400μg/(kg.d)皮下注射,高剂量组予利拉鲁肽800μg/(kg.d)皮下注射,给药4w后处死大鼠,测血糖、血钙、血磷、碱性磷酸酶、胆固醇、甘油三酯,ELISA法检测OPG、RANK,DXA法检测大鼠骨密度。结果与NC组比较,1 DM组、LR-L组、LR-H组体重均减轻,LR-L组、LR-H组较DM组更轻,但LR-L组与LR-H组间比较无差异;2DM组、LR-L组、LR-H组血糖均升高,LR-L组、LR-H组血糖较DM组低,但LR-L组与LR-H组间比较无差异;3DM、LR-H、LR-L组血清OPG、RANKL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R-L组OPG较DM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R-H组OPG高于DM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R-H与LR-L组RANKL明显低于DM组;4DM组血清OPG/RANKL比值低于NC组,LR-L、LR-H组血清OPG/RANKL较DM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DM组、LR-L、LR-H组大鼠全身及各部位骨密度均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DM组、LR-L组、LR-H组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利拉鲁肽具有降低2型糖尿病大鼠体重、减低血清RANKL、升高血清OPG的作用,但利拉鲁肽治疗后未见骨密度的提高。
赵燕王艳张燕宋滇平杨秋萍
关键词:2型糖尿病骨密度骨保护素
葡萄糖变异参数构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风险预测模型的探讨
2023年
目的 使用葡萄糖变异参数建立2型糖尿病患者重度DPN发生的临床风险预测模型并进行验证,为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2019年4月至2020年5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二科住院治疗且符合纳入标准的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323例的临床资料。据感觉阈值测定结果将患者分为重度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组及非重度组。使用Lasso回归模型筛选重度DPN发生的预测因子,制作列线图使模型可视化,做ROC曲线、校准度曲线、决策曲线评估模型区分度、校准度及辅助模型临床决策。结果 2型糖尿病患者重度DPN发生的显著预测因素为年龄、吸烟、血脂异常、HbA1c、TIR,同时TIR是重度DPN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使用筛选变量建立重度DPN的预测模型。ROC曲线评估模型区分度AUC=0.647(95%CI=0.585~0.708,P <0.05);HL拟合优度检验评估模型拟合度P=0.074。结论 葡萄糖变异参数中的TIR能够作为2型糖尿病患者重度DPN发生的显著预测因子,以TIR为基础建立的临床预测模型准确性尚可;建议患者经模型评估重度DPN发生风险大于20%(评分> 250)即进行积极干预。
张帆郭伟昌谭洪殷和佳彭露萍赵燕李会芳
关键词:2型糖尿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2型糖尿病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的建立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探讨2型糖尿病对大鼠肝脏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NC)组和糖尿病(DM)组,每组各20只。DM组采用腹腔内小剂量链脉菌素(STZ,35 mg/kg)注射联合高糖高脂饮食诱导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成模后,检测大鼠血糖、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肝指数、胰岛素敏感指数(ISI)、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等胰岛素抵抗相关指标,大鼠肝组织HE染色并观察其病理学改变。结果造模成功6、7、8、9、10周后,DM组的体重低于NC组,血糖高于N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M组的TG、TC、ALT、肝指数高于N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AS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造模成功6、10周后,DM组的空腹胰岛素(FINS)、HOMA-IR高于NC组,ISI低于N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光镜下观察到NC组正常肝细胞有序,肝小叶规律正常,细胞质大圆,细胞质均匀,没有脂肪变性和炎症细胞渗透。DM组肝细胞组织不当,脂肪变性和肝细胞水肿,炎症细胞渗透,部分斑点和局部坏死。DM组的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活动度积分(NAS)高于N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剂量腹腔注射对2型糖尿病大鼠结合高糖高脂肪可诱发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
赵燕谭洪李会芳吕琼花杜思成杨秋萍
关键词:2型糖尿病非酒精性脂肪肝胰岛素抵抗指数
ENPP1基因K121Q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ENPP1基因K121Q多态性与中国昆明地区汉族人2型糖尿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在中国昆明地区汉族人群中对88例健康对照者和245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ENPP1基因K121Q多态性进行检测,比较分析2组间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以及相关临床资料;并将所有研究对象按性别分组,比较2组间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结果糖尿病患者中KK基因型184例(75.1%)、KQ+QQ基因型61例(24.9%),K、Q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87.3%和12.7%;正常对照组中KK基因型68例(77.3%)、KQ+QQ基因型20例(22.7%),K、Q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87.5%和12.5%,2组人群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性别分组,男性组和女性组2组间基因型频率分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ENPP1基因K121Q多态性在中国昆明地区汉族人群分布中存在性别差异;未发现ENPP1基因K121Q多态性与中国昆明地区汉族人群2型糖尿病发病的关联性.
王艳赵燕宋滇平杨秋萍
关键词:单核苷酸多态性2型糖尿病
2型糖尿病患者Klotho基因G-395A多态性及其对合并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T2DM)患者Klotho基因G-395A多态性,探讨其对合并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FQ-PCR)技术,分别对205例健康体检者(汉族85例、彝族120例,对照组)、140例T2DM患者(汉族79例、彝族61例,T2DM组)及224例T2DM合并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患者(汉族157例、彝族67例,动脉硬化组)的Klotho基因G-395A多态性进行检测,比较各组汉族、彝族基因型频率、等位基因频率,分析T2DM合并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结果动脉硬化组汉族Klotho基因G-395A位点GA+AA基因型频率高于彝族(P<0.05),其余各组各等位基因及基因型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汉族T2DM患者发生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因素为SBP、TG、LHL、空腹血糖(FPG)、Klotho基因G-395A位点GA+AA基因型(P均<0.05),彝族为TG、LHL、FPG、血肌酐(P均<0.05)。结论 T2DM合并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存在Klotho基因G-395A多态性,Klotho基因G-395A位点GA+AA基因型可能是云南省汉族部分T2DM患者发生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
赵燕宋滇平王艳王玲刘华杨秋萍
关键词:下肢动脉粥样硬化KLOTHO基因彝族汉族单核苷酸多态性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