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蒋晓红

作品数:6 被引量:31H指数:3
供职机构:江苏省职业病防治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科委社会发展基金江苏省预防医学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乙烯
  • 4篇细胞
  • 4篇氯乙烯
  • 3篇淋巴
  • 3篇淋巴细胞
  • 3篇DNA损伤
  • 2篇鼠肝
  • 2篇鼠肝细胞
  • 2篇外周
  • 2篇外周血
  • 2篇肝细胞
  • 2篇大鼠肝
  • 2篇大鼠肝细胞
  • 1篇电泳
  • 1篇血淋
  • 1篇血淋巴细胞
  • 1篇致癌
  • 1篇致癌作用
  • 1篇致突变
  • 1篇致突变作用

机构

  • 6篇江苏省职业病...

作者

  • 6篇蒋晓红
  • 5篇王民生
  • 1篇阚秀荣
  • 1篇白莹
  • 1篇顾建华

传媒

  • 2篇中国工业医学...
  • 2篇工业卫生与职...
  • 1篇劳动医学
  • 1篇江苏医药

年份

  • 1篇1999
  • 5篇1998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博莱霉素致大鼠外周血淋巴细胞DNA损伤的研究被引量:1
1998年
蒋晓红王民生
关键词:抗癌药博莱霉素外周血淋巴细胞DNA损伤
全文增补中
氯乙烯的致突变及致癌作用被引量:2
1998年
氯乙烯(VinylChloridemonomer,VCM)在常温下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挥发性气体,是生产聚氯乙烯的基础材料。1974年首次报道职业性接触VCM能引起人肝血管肉瘤以来,人们对它的毒性、特别是致癌性进行了研究。VCM的急性毒性主要是麻醉作用,...
蒋晓红王民生
关键词:氯乙烯致突变作用致癌作用
接触氯乙烯对淋巴细胞DNA损伤及微核率的研究被引量:12
1999年
目的 探索低浓度氯乙烯对外周血淋巴细胞DNA 损伤效应。方法 以呼吸带氯乙烯平均浓度低于和高于国家最高容许浓度的作业工人为低浓度组(85 例) 和高浓度组(75 例) , 不接触氯乙烯的100 名健康工人为对照组, 应用单细胞微量凝胶电泳技术和微核试验测定淋巴细胞DNA 的损伤程度。结果 高、低浓度组工人淋巴细胞DNA 平均迁移距离分别为 (48-7 ±8-6)μm 和(34-8 ±5-9) μm ; 微核率分别为8-82 ‰和3-12 ‰, 与对照组相比及高低浓度组之间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 ( P< 0-01) 。结论 接触低浓度氯乙烯可引起淋巴细胞DNA 损伤, 单细胞微量凝胶电泳技术可作为检测低浓度VC 职业危害的早期客观指标。
王民生翟明芬蒋晓红张若阳王湘苏徐德州
关键词:氯乙烯微核SCGE淋巴细胞
成功抢救1例中毒性肺水肿致ARDS的临床体会
1998年
1患者女性,31岁,江苏某县化工厂工人,因6h前生产中急性中毒致昏迷4h由外地急诊转入本所。1998年2月28日晚11时,患者进入生产硫代硫酸钠的反应釜内清除废渣,废渣中含苯胺类聚合物、硫代硫酸钠、氢氧化钠、硫化钠等化学物质。反应釜内空气中缺氧,并有...
阚秀荣白莹刘霞顾建华蒋晓红
关键词:中毒性肺水肿ARDS急救
氯乙烯致大鼠肝细胞DNA损伤的离体实验研究被引量:16
1998年
应用单细胞微量凝胶电泳测试技术(microgelsinglecellelectrophoresisassay,MGE)检测氯乙烯对哺乳动物肝脏细胞(肝实质性细胞和非实质性细胞)DNA损伤情况。结果发现:氯乙烯可致肝实质性细胞DNA损伤,呈剂量-效应关系,对肝非实质性细胞只有在与肝实质性细胞混合培养时才出现一定程度的DNA损伤。本文就肝实质性细胞和非实质性细胞对氯乙烯敏感性差异的原因作了讨论。结果还表明,单细胞微量凝胶电泳技术是一项灵敏的测试动物细胞DNA损伤的方法。
王民生蒋晓红王湘苏徐德洲P.SchmezerR.G.Klein
关键词:氯乙烯DNA损伤肝细胞
氯乙烯致大鼠肝细胞和外周血淋巴细胞DNA损伤的活体实验研究被引量:5
1998年
SD大鼠呼吸道染毒(1900±50)ppm氯乙烯2小时后,以肝脏灌流加酶消化方法获得肝实质性细胞和非实质性细胞,用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外周血淋巴细胞,用单细胞微量凝胶电泳(MGE)技术测定上述细胞DNA损伤情况。结果发现,整体暴露氯乙烯可引起肝实质性和非实质性细胞的DNA损伤,但程度不同,且与体外试验结果相一致。氯乙烯还可引起外周血淋巴细胞DNA损伤。
王民生蒋晓红王湘苏徐德洲P.SchmezerR.G.Klein
关键词:氯乙烯DNA损伤肝细胞淋巴细胞凝胶电泳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