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世权

作品数:9 被引量:26H指数:3
供职机构:武汉工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交通运输工程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金属学及工艺
  • 3篇一般工业技术
  • 2篇机械工程
  • 2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3篇
  • 2篇等温
  • 2篇等温淬火
  • 2篇等温淬火球铁
  • 2篇汽车
  • 2篇球墨
  • 2篇球墨铸铁
  • 2篇球铁
  • 2篇铸铁
  • 2篇铝合金
  • 2篇合金
  • 2篇淬火
  • 1篇代用品
  • 1篇等淬球铁
  • 1篇低碳钢
  • 1篇新市场
  • 1篇冶金学
  • 1篇异种钢
  • 1篇异种钢焊接
  • 1篇异种钢焊接工...

机构

  • 7篇武汉工学院
  • 2篇武汉理工大学

作者

  • 9篇周世权
  • 4篇沈豫立
  • 3篇程晓敏
  • 1篇王从祥
  • 1篇吴丰顺
  • 1篇赵卫
  • 1篇高翔
  • 1篇叶卫平
  • 1篇吴军
  • 1篇彭振国

传媒

  • 3篇武汉工学院学...
  • 2篇热加工工艺
  • 1篇轻合金加工技...
  • 1篇金属热处理
  • 1篇机械工程材料
  • 1篇’94秋季中...

年份

  • 1篇1995
  • 4篇1994
  • 2篇1993
  • 1篇1991
  • 1篇1990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铝材在汽车中应用的新进展(开发铝材新品种·扩大铝材新用途·拓宽铝材新市场系列文章之十七)被引量:7
1994年
本文从提高汽车效率,降低油耗(节能)和减少排放(环境保护)的观,支出发,论述了减轻汽车重量的必然性。通过分析日、美等国近10年来汽车铝材化的速度及效果,指出汽车铝材化的现实性。预测在未来10年中世界汽车铝材化率将平均边到15~20%,将使发动机输出功率提高20%左右和降低油耗15~20%。汽车铝材化可能的零部件是车身板件、热交换器、车轮、横梁、进气和排气门、转向节、传动轴、半轴、差速器箱、活塞、连杆、摇臂等。除常规铝合金外,铝基复合材料会较多地应用于发动机零件和轴类零件中。急冷凝固的铝基微晶也将会在汽车活塞、连杆、汽缸套、气门挺杆和汽车空调设备的压缩机叶片、转子等滑动部件上得到应用。
周世权王从祥沈豫立程晓敏赵卫
关键词:汽车工业铝合金节能
等温淬火球铁的研究及应用被引量:1
1991年
作者研究了等温淬火球铁的成分、组织、性能及热处理工艺间的关系。得出了CuMo系和CuNiMo系两种球铁的最佳合金成分、热处理工艺规范和最佳组织与性能,并通过概率统计研究了这种材料性能的稳定性。经中间生产试验,已成功地把这种材料应用到拖拉机末端传动齿轮的生产上,取代了20CrMnTi渗碳钢,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周世权王丛祥赵伯璠
关键词:球墨铸铁等温淬火齿轮
异种钢焊接工艺的研究被引量:1
1994年
本文研究了不同焊接工艺对 A3钢与1cr18Ni9Ti 钢焊接接头的组织与性能的影响。并指出采用小电流(低的线能量),不预热(层间温度小于150℃)、多层焊和较高的铬含量的焊条材料,可以减少近 A3钢侧(A+M)区宽度,得到5%左右δ-铁素体和奥氏体的双相焊缝组织,从而提高焊缝的抗热裂性能和接头的冷弯性能。
周世权吴军丁振兵范天佑
关键词:异种金属焊接焊缝
分级等温淬火球墨铸铁的组织与性能被引量:11
1993年
研究了球铁经900℃奥氏体化后,在230℃(盐浴中)和25℃(油中)第一级等温淬火,325℃第二级(可控气氛炉中)等温淬火的组织与性能。发现经分级等温淬火后,球铁中贝氏体铁素体条束充分细化。230℃第一级等温淬火,时间在8~10min内,并经325℃×1.5h第二级等温淬火后,仍能获得细条束状的贝氏体组织。两种分级等温淬火工艺都能使球铁硬度达到HRC43,比325℃直接盐浴等温淬火提高5~6HRC。所以,分级等温是使球铁充分强化的有效手段,也为不用盐炉生产奥—贝球铁开劈了广阔的前景。
周世权
关键词:球墨铸铁
铝-钢复合板在加热过程中界面和性能的稳定性被引量:4
1993年
研究了铝-钢复合板在650C以下加热后铝/钢界面的组织变化及其复合板的冷弯性能。结果表明,在500C以下加热界面基本无化合物生成,而在500~650C之间加热界面上生成FeAl(β_(2n))金属间化合物,以锯齿状向钢侧生长,生长的动力学为。当l^(β_(2n))>30~40 μm时复合板的弯曲角快速减小,l^(β_(2n))>50μm后弯曲角减小到40°以下,因此铝-钢复合板加热温度不要超过500C,以防止界面化合物的生成,保证铝-钢复合板有良好的变形性能。
周世权沈豫立刘龙江马中杰杨卫平
关键词:冷弯
汽车用热交换器以铝代铜问题的研究被引量:1
1994年
本文讨论了以铝代铜制造汽车用热交换器的必要性、可行性、效益与市场前景。其结论是肯定的。
沈豫立吴丰顺叶卫平高翔周世权程晓敏
关键词:汽车材料铝合金代用品铜合金
等温淬火球铁组织与性能间的关系被引量:1
1990年
本文研究了等温淬火球(ADI)的组织与性能之间的关系,热处理工艺对组织形态的影响。用贝氏体束间的残余奥氏体(A_(r-f))与大块的残余奥氏体(A_(r-b)的比值作为组织指标,发现当比值y=10左右时,等淬球铁有较佳的综合机械性能。降低等温温度可大大提高y值,使强度提高,但是由于残余奥氏体量也减少,从而对塑韧性不利,特别是残余奥氏体量小于25%,并出现下贝氏体后。块状残余奥氏体是非碳饱和的奥氏体,在一定条件下(温度、应力与应变),将发生非回火马氏体转变,导致脆性增加。等温淬火球铁在较佳的组织条件下,也有好的低温性能,残余奥氏体非常稳定。
周世权
关键词:淬火等淬球铁
钢-铝模型凝固焊焊接冶金学研究
周世权彭振国
关键词:冶金学
低碳钢与固态铝的相互作用
1995年
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铝/钢界面反应的热力学与动力学,并将理论分析与实验结果进行对比,得出在低于655℃时,铝/钢界面反应方程为:Al+FeFeAl(β_2),β_2相的长大受铝在β_2中的扩散所控制。能谱分析及X-射线衍射都证实β_2相在界面附近的存在。实验结果与理论分析基本一致,对铝/钢复合材料的制备和热压力加工工艺等将有理论指导意义。
周世权程晓敏沈豫立
关键词:低碳钢相互作用复合材料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