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子君
- 作品数:18 被引量:5H指数:1
- 供职机构:潍坊工程职业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文化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马克思关于生产劳动的理论
- 2013年
- 马克思在批判继承前人关于生产劳动理论的基础上,揭示了资本主义方式中生产劳动的本质,为其创立科学劳动价值论和揭露剩余价值的源泉奠定了的基础,也为我们今天分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生产劳动提供了方法论。
- 陈子君
- 一种思政教育用思政知识宣传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思政教育用思政知识宣传装置,包括移动固定装置、控制装置和旋转宣传装置,所述移动固定装置、控制装置和旋转宣传装置从下往上依次连接。本实用新型涉及宣传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是提供了一种通过移动固定装置的使用,...
- 周玉锋刘万韬陈子君
- 文献传递
- 高职“基础”课考核评价体系和方式方法的创新被引量:1
- 2019年
- 高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的重要课程。高职院校应当坚持从高职生的客观实际出发,在知、行统一,多元评价主体互动,形成性评价为主、终结性评价为辅等原则的指导下,加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考核评价体系和方式方法的创新性研究,构建符合高职生特点的考核评价体系和方式方法。这对于推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课堂教学变革、激发学生学习动力、促进学生发展有重大意义。
- 陈子君王烨
- 关键词:高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考核评价体系
- 中国茶文化在思想品德养成中的作用被引量:1
- 2018年
- 对于思想品德培养来说,思想理念更多需要通过具体的实践行为来体验和感受,所以,完善实践体验机制极其必要。对于我国茶文化体系来说,其中所具有的多样理论性,乃至生动具体的实践色彩,恰恰也是当前思想品德养成时,能够借鉴的重要内涵。本文拟从思想品德培养的背景认知入手,结合中国茶文化体系的价值内涵理解,从而探究中国茶文化在思想品德养成中的具体作用,并且尝试性提出思想品德养成过程中的中国茶文化应用策略。
- 陈子君王烨
- 关键词:中国茶文化思想品德
- 论社会主义改革的自觉性、科学性和永续性的实现
- 2013年
- 社会主义改革与以往社会制度中的改革不同,它具有自觉性、科学性和永续性特点,要实现社会主义改革的自觉性、科学性和永续性,就必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
- 陈子君周璐
- 关键词:社会主义改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 高职院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考核方式创新性研究
- 2019年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在高职院校中是较为重要的科目之一,能够提升高职学生的道德修养,并帮助高职学生增加法律知识。现阶段我国大部分高职院校中《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受到传统教育观念影响,在对高职学生考核方面比较单一,难以促进高职学生健康成长。本文基于此进行分析,并提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考核方式创新策略,以此满足现代社会发展,培养具有良好道德修养人才。
- 王烨陈子君
- 关键词:高职院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 马克思主义视域下的普世价值
- 2013年
- 人类的普世价值决不是资产阶级学者所兜售的“普世价值”,人类的普世价值反映着全人类的共同需要并以全人类的共同需要为评价标准,它融合于世界上各国家、各民族追求的特殊价值中并通过这些特殊价值的追求表现出来,离开了这些特殊价值追求,人类的普世价值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基础,它随着人类实践方式的改变、实践水平的提高而提高,是具体的、历史的。
- 陈子君
-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普世价值
- 国外治理腐败措施借鉴
- 2012年
- 腐败在不同的时期和国度,其表现形式和程度是不同的,但实质上都是掌握公共权力资源的公职人员,为了谋取私利而滥用公共权力。正是因为世界各国的腐败在本质上有其相同性,根据我国的国情,适当借鉴国外反腐败实践的成功经验,对我们当前的预防、惩治腐败来说是极为重要的。
- 周玉锋陈子君
- 关键词:反腐败
- 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可能与现实
- 2012年
- 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是人类不断追求的社会理想,但只有在社会主义社会下才具有可能性和现实性。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决定了只有在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着社会和谐的可能性和现实性。要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必须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前提下,坚持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走符合本国国情的建设道路。
- 陈子君周玉锋
- 关键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 以“五个认同”为载体推进高校思政中民族团结教育的开展被引量:3
- 2019年
- 国家的长治久安离不开各民族的团结一心,高校作为高素质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需肩负起人才培养的重责,加强民族团结教育不仅仅是高校思政教育的基本任务,也是新时期党和国家对其提出的根本要求。各民族在团结的思想上保持高度的一致性与认同感才有助于民族大团结关系的构建,因此高校民族团结教育工作的开展需要把握"五个认同",以其为载体来增强民族命运共同体意识,进一步助推民族大团结,维护祖国和谐安定。
- 陈子君
- 关键词:高校思政教育民族团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