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3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4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2篇病毒
  • 8篇鸡病
  • 7篇传染
  • 7篇传染性
  • 6篇鸡传染性
  • 6篇鸡传染性法氏...
  • 6篇鸡传染性法氏...
  • 6篇法氏囊
  • 6篇法氏囊病
  • 6篇传染性法氏囊
  • 6篇传染性法氏囊...
  • 5篇猪场
  • 5篇模化
  • 5篇规模化
  • 4篇规模化猪场
  • 4篇防制
  • 4篇IBD
  • 3篇疫病
  • 3篇原体
  • 3篇支原体

机构

  • 34篇四川省畜牧兽...
  • 1篇江苏省农业厅
  • 1篇四川养麝研究...

作者

  • 34篇杨晓梅
  • 20篇张道永
  • 20篇林毅
  • 20篇李力
  • 20篇王泽洲
  • 13篇刘万钧
  • 9篇王文贵
  • 6篇邓小东
  • 3篇张先惠
  • 3篇曾惠
  • 2篇陈登杰
  • 2篇王泽州
  • 1篇李秋波
  • 1篇胡诚隆
  • 1篇张先慧
  • 1篇阚成志

传媒

  • 14篇四川畜牧兽医
  • 5篇四川农业科技
  • 4篇中国兽医学报
  • 3篇中国兽医科技
  • 3篇中国预防兽医...
  • 1篇中国畜禽传染...
  • 1篇中国兽医杂志
  • 1篇养猪
  • 1篇四川畜禽

年份

  • 1篇2006
  • 2篇2000
  • 2篇1999
  • 2篇1998
  • 8篇1997
  • 6篇1996
  • 2篇1995
  • 2篇1994
  • 3篇1993
  • 2篇1991
  • 1篇1990
  • 3篇1989
3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从动物分离的绿脓杆菌的血清学分型被引量:6
1996年
从奶牛、鸡、猪、羊、兔、黑熊、长臂猿、大熊猫、麝等19种动物的2512份病料中分得绿脓杆菌794株,属中国(CHN)1~12型的有498株,以Ⅰ、Ⅲ、Ⅴ、Ⅵ、Ⅷ、Ⅺ型居多;属国际抗原分型系统(IATS)的296株,为Ⅲ、、、、型。其中从大熊猫、长臂猿、麝、黑熊中分离的绿脓杆菌属IATSⅢ型。分离菌对丁胺卡那霉素、庆大霉素高度敏感,对托布拉霉素、卡那霉素、新霉素、利福平、链霉素、土霉素等呈中度敏感,对红霉素、青霉素、先锋霉素、林可霉素等不敏感。用试制的兔源、羊源和猪源高免血清进行紧急预防或早期治疗。
张道永王文贵林毅王泽洲杨晓梅李力
关键词:动物绿脓杆菌血清型药敏试验
四川地区鸡毒支原体的分离鉴定及血清学定型被引量:4
1999年
在成都、重庆等10个市、地、县,从患有慢性呼吸道疾病的鸡场采集108份样品,分离的27个菌株,经L型细菌检验,理化特性鉴定,符合支原体的生物学特性。通过血清学鉴定(生长抑制试验),证实分离的支原体与鸡毒支原体国际代表株S6为同一血清型。人工复制试验结果,表明分离的鸡毒支原体SMG-1和SMG-2具有高致病性。
张道永王文贵林毅王泽洲李力杨晓梅张九明
关键词:鸡毒支原体慢性呼吸道病
规模化猪场4种猪瘟免疫程序的免疫效果比较被引量:33
2000年
采用Dot ELISA检测猪瘟母源抗体消长规律和 4种猪瘟免疫程序的免疫效果。结果 ,在 7、14、2 1、2 8和 3 5日龄时 ,猪瘟母源抗体阳性率分别为 80 .0 %、60 .0 %、3 3 .3 %、13 .4%和 6.7% ,其抗体效价几何平均值 (GMT)分别为 1∶88、1∶69、1∶5 9、1∶40和 1∶3 5。 4种免疫程序的猪瘟抗体检测结果为 ,超前一次免疫和超前二次免疫 2倍量猪瘟单价苗 ,在 6月龄时 ,其抗体阳性率分别为 85 %和 80 % ,GMT分别为 1∶10 5和 1∶85。 2 0日龄首免 2倍量猪瘟单价苗后 ,60日龄二免 2倍量猪瘟 猪肺疫 猪丹毒三联苗 ,在 60日龄和 6月龄时 ,抗体阳性率分别为 90 .0 %和 87.0 % ,GMT分别为1∶13 5和 1∶10 3。 2 8日龄首免猪瘟单价苗 ,70日龄加免三联苗 ,免疫 1和 2头份组在 65日龄时 ,阳性率分别为 78.0 %和92 .0 % ,6月龄时分别为 73 .0 %和 86.0 %。结果表明 ,免疫 2头份比 1头份的效果好 ,4种免疫程序的效果都较理想。
林毅冯金传张道永杨晓梅邓小东李力张先慧
关键词:猪瘟免疫程序抗体检测免疫剂量
四川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流行病学调查病毒核酸电泳分析及防制技术研究
王泽洲严玉宝林毅杨晓梅张道永
该项成果通过对省内十多个地市60多个县,380多个养鸡场(户)首次进行大面积、全面系统的流行病学调查,基本摸清了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在四川省的流行规律和特点,丰富了IBD流行病学内容,为防治该病提供了依据;从四川病...
关键词:
关键词:流行病学调查传染性法氏囊病
从混合感染沙门氏菌的雏鸭中分离鸭肝炎病毒
1993年
从四川某县混合感染沙门氏菌的雏鸭病料中分离到病毒,通过鸡胚中和试验确定为鸭肝炎Ⅰ型病毒。
刘万钧杨晓梅陈锡全王泽洲李力
关键词:鸡病雏鸡沙门氏菌鸭肝炎病毒
鸡减蛋综合征病毒血凝特性和在鸭胚中繁殖规律的研究被引量:1
1996年
EDS病毒CH—1分离株能凝集鸡、鸭和鹅等禽类的红细胞,但不能凝集兔、小白鼠和人O型血红细胞。该病毒的血凝特性对缓冲液种类和浓度无严格要求。可耐受56℃24小时,但80℃作用30分钟,则几乎完全丧失血凝活性。1.0%胰酶和0.5%β—巯基乙醇对病毒血凝活性无明显影响,用0.1~0.4%甲醛37℃作用24小时血凝活性无变化,而0.5~1.0%甲醛处理后,病毒血凝价下降4~7个滴度。病毒反复冻融6次对血凝特性无影响。EDS病毒接种10日龄鸭胚后24小时就可检测到病毒的血凝滴度(2^(3.2))、96~120小时病毒在鸭胚液中的血凝滴度达到高峰(HA>2^(14)),此时胚液量也最大。病毒在鸭胚尿囊液和尿囊膜中的血凝滴度最高,其次是羊水,胚体中血凝滴度最低。
林毅张道永王泽洲杨晓梅冯金传
关键词:减蛋综合症EDS病毒血凝特性鸭胚繁殖
不同药物对雏鸡白痢病的效果观察
1989年
雏鸡白痢是严重危害雏鸡成活的主因素之一。随着养鸡业的发展,鸡群数目的不断扩大,以及当前一般种鸡群白痢净化度不高,环境污染严重和病原菌对某些抗菌药物产生耐药性等因素的影响,雏鸡白痢又明显的上升。
杨晓梅徐春元董静
关键词:药物雏鸡白痢病
“兔病毒性出血症”、A型魏氏梭菌联苗的研究被引量:3
1989年
“兔病毒性出血症”(“兔瘟”)、A型魏氏梭菌病是严重威胁养兔业发展的传染病。为了控制这两种病的流行,减少防疫次数和群众负担,我们在现有疫苗的基础上,进行了联苗的研究。从1987年至1988年,先后制备联苗近6万 ml,提供生产使用,取得了良好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陈锡全刘万钧杨晓梅李力
关键词:兔瘟病A型魏氏梭菌
猪生殖与呼吸系统综合症
1998年
猪生殖与呼吸系统综合症@杨晓梅¥四川省畜牧兽医研究所猪生殖与呼吸系统综合症杨晓梅(四川省畜牧兽医研究所成都610066)猪生殖与呼吸系统综合症是一种危害极大、传播迅速的高度传染性疾病。该病自1987年在美国首次报道后,在短短几年中就迅速传播到世界各地。近两...
杨晓梅
关键词:猪病生殖呼吸综合症病原学流行病学
免疫酶组化间接法诊断猪流行性腹泻的研究被引量:1
1994年
建立了免疫酶组化间接法诊断猪流行性腹泻的方法。该法特异性好,简便快速,不需特殊仪器设备,普通显微镜或肉眼即可判定结果,利于基层使用。
刘万钧陈锡全杨晓梅
关键词:流行性腹泻腹泻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