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瑞芬 作品数:16 被引量:8 H指数:2 供职机构: 内蒙古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软骨黏液样纤维瘤的影像诊断 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 分析软骨黏液样纤维瘤的影像表现特点,提高诊断正确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8例软骨黏液样纤维瘤的X线、CT及MRI表现.结果 8例均发生于长管状骨.X线上病灶为卵圆形偏侧透亮区,边界清楚,边缘硬化,6例内部见粗大纵行骨嵴或粗大网状分隔.CT上病灶为边界清楚、边缘硬化,1例见小点状高密度钙化影.MRI上T1WI为低或中低信号,T2WI上为较高信号,1例病灶边缘有等T1、稍高T2信号影围绕.2例静脉注射钆喷酸葡胺后T1WI扫描病灶呈弥漫强化,其中1例周围见较明显线状强化.结论 软骨黏液样纤维瘤在影像表现上有一定特点,结合X线、CT及MRI可与其他影像表现相似的骨肿瘤进行鉴别. 于静红 陶美丽 张云风 李伟 孙瑞芬关键词:软骨瘤 纤维瘤 磁共振成像 基于PACS的实时动态影像实习及多媒体移动终端教学实践探索 2023年 目的探讨应用PACS制作骨关节病例的实时动态影像在骨关节医学影像实习教学中的效果。方法将我校2017级40名医学影像专业实习生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名。对照组采用传统观片灯阅片实习教学方法,观察组采用PACS现场实时三维可视化及手机终端实习教学,比较两种实习教学方法的吸收效果。结果采用PACS三维可视化技术实习的学生(观察组)观片成绩明显优于传统胶片实习的学生(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实习教学满意度也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PACS的实时动态影像实习及多媒体移动终端教学模式,能加深学生对影像基本病变及常见病、多发病征象的理解记忆,提高实际应用能力,有效避免了学生对传统观片教学的倦怠,提高了影像医学生对实习教学的满意度。 孙瑞芬 于静红 张英霞 石月 钟秀关键词:PACS 教学实践探索 CBL教学法及三维可视化技术在骨关节影像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021年 医学影像科是医院的窗口科室。具有病人量大、病种齐全、涵盖的病例知识多、病人及病例更新快等特点,传统阅片教学已经很难适应现代大学生对大量知识的渴求。如今各大医学院校都在积极进行影像教学改革,如CBL(case-based learning,CBL)是以病例为基础的教学方法,它是基于PACS及HIS进行的CBL教学,可以让学生享受到医院网络信息进步为教学方法带来的革新。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飞速发展,以CT/MRI DICOM图像为基础的三维重建虚拟仿真技术和医学影像存储和传输系统(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PACS)已广泛应用于各大现代化医院影像科,他们联合起来应用可以解决影像教学工作中存在的现行困难[1~5]。 于静红 孙瑞芬 钟秀 李筱贺关键词:CBL 教学法 三维可视化技术 骨关节 影像诊断 教学 骨软骨类肿瘤影像表现与鉴别诊断 目的:总结骨的软骨类肿瘤影像表现,提高诊断水平。 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7月-2016年5月经临床诊治的软骨类肿瘤135例影像学资料,总结其影像表现特点。结果:骨软骨瘤68例,软骨瘤23例,软骨粘液样细胞瘤16例,成软... 于静红 陶美丽 王宗博 孙瑞芬关键词:骨肿瘤 软骨肿瘤 幼童脑干形态学与增龄发育的数字化特征 2024年 背景:既往对脑干研究多集中于成人和胎儿,而对国人幼童脑干的增龄发育特征研究甚少。目的:观测健康幼童脑干发育特征,探究其增龄差异及其与性别间的相关性。方法:2019年1月至2022年4月对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174例2-6岁幼童颅颈部3.0T MRI图像行回顾性研究,测量脑干(含中脑、脑桥、延髓)正中矢状面径线、面积和角度。结果与结论:中脑、脑桥、延髓前后径在2-5岁组,中脑、脑桥、延髓纵径和面积在2-6岁组总体随增龄呈递增趋势,除延髓纵径外均呈正相关(r>0,P<0.05),在2-3岁组、4-5岁组期间处于快速生长发育阶段,这2个年龄组可作为幼童发育重点观测指标;脑桥前后径、纵径、面积和脑干总面积与年龄相关性较强,可作为其脑干发育重点观测指标。 刘亚楠 王星 王星 孙瑞芬 李琨 孙瑞芬 刘宇航 赵磊 郝韵腾 杨洋 张少杰 李志军关键词:脑干 径线 幼童 骨梗死MRI表现分析 目的:探讨骨梗死的MRI表现及特点. 方法:收集2007年7月~2016年5月进行MRI检查并经手术病理或临床随访证实的骨梗死36例,回顾分析其MRI表现并总结其特点. 结果:1.发生部位:36例骨梗死中,男22例,女1... 于静红 孙瑞芬 王宗博 陶美丽关键词:骨梗死 磁共振 儿童颈椎神经弓中心软骨联合形态发育的数字解剖学特征 2025年 背景:随着国内外学者对儿童颈椎相关疾病重视程度的提升,探知不同年龄儿童颈椎形态发育解剖学指标及变化规律的需求不断提高。目的:通过测量1-6岁儿童C_(2)-C_(7)神经弓中心软骨联合解剖学位置指标,探讨及分析儿童不同年龄和椎序间形态发育的变化规律。方法:回顾性收集了省级三甲医院1-6岁儿童正常颈椎CT影像资料160例,按照1周岁为一个年龄组分6组,将连续扫描的颈椎断层影像原始数据导入Mimics 16.0软件中,在二维图像窗口下,选择Measurements测量工具分别在冠状面及横断面上对颈椎C_(2)-C_(7)节段神经弓中心软骨联合的解剖学位置指标进行测量和分析。结果与结论:①C_(2)-C_(7)神经弓中心软骨联合两侧间距离、神经弓中心软骨联合左右侧与横突的距离均随着年龄增长逐渐增大,各颈椎节段椎骨整体发育较神经弓中心软骨联合骨化速度快;②C_(2)-C_(7)神经弓中心软骨联合两侧横断面夹角随年龄增长逐渐增大、神经弓中心软骨联合左右侧与椎体前后缘的夹角均逐渐减小,颈椎节段神经弓中心软骨联合两侧趋于向椎弓部位生长,主要促进椎弓的生长发育;③除C_(7)以外,其他椎段随着颈椎下行神经弓中心软骨联合两侧冠状面夹角变化较小,颈椎的神经弓中心软骨联合更偏向于纵向生长与骨化;④C_(7)的神经弓中心软骨联合位置变化与其余颈椎节段有明显差异;⑤儿童C_(2)-C_(7)神经弓中心软骨联合位置解剖学指标在不同年龄段和不同椎体之间有明显发育规律,且这些规律有助于儿童颈椎疾病的临床诊断与治疗。 伊钰营 孙瑞芬 尹兆正 李磊 张凤珍 李梓瑜 李琨 李琨 任小燕 张少杰关键词:儿童 颈椎 颈椎疾病 形态发育 腰椎黄韧带肥厚骨化的数字化表现 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 通过对腰椎退变黄韧带的数字化重建,为影像诊断和临床手术规划,提供立体直观的形态学依据。方法 收集腰腿痛患者薄层螺旋CT影像资料,在后处理工作站中观察退变黄韧带形态及分布,选取轴位像中黄韧带厚度大于4 mm和/或有钙化患者63例,男31例,女32例,年龄32-80岁。将原始数据导入Mimics16.0软件重建图像,观察其形态、分布。结果 315个腰椎节段中205个节段出现黄韧带肥厚和/或骨化。黄韧带单纯肥厚占总出现节段79.51%,单纯骨化占6.34%,肥厚伴骨化占14.15%。205个节段全部成功建模,肥厚黄韧带建模形态有合页状、不规则片状和柱状;骨化黄韧带建模形态有短柱状、短锥状、不规则片状;肥厚伴骨化黄韧带重建后形态各异。结论 数字化技术重建黄韧带能清楚显示其分布、形态、邻近结构,还可将所建退变黄韧带模型与腰椎骨性模型随意组合、切割,便于立体直观地显示病变细节。 孙瑞芬 于静红 李志军 李筱贺关键词:黄韧带 腰椎 三维重建 计算机体层摄影 Micro-CT分析跟骨内骨小梁分布及结构特征 2024年 背景:跟骨位于足的后下部,受力较大。跟骨外形复杂且不规则,外周有较薄的皮质骨包绕,内部充满大量的骨小梁,探讨骨小梁的微观结构、走行及分布特征有助于提高对跟骨骨折的认识。目的:采用微计算机断层扫描仪(Micro-CT)扫描跟骨标本获得其影像资料,对其内部骨小梁结构进行分析,探讨跟骨内骨小梁的形态、分布及结构特征。方法:采用Micro-CT连续扫描干燥成人跟骨标本,扫描后获得影像图像,将其以DICOM格式存储。导入影像资料到Hiscan Analyzer软件,显示清晰完整的成人跟骨矢状面、冠状面、水平面的图像,逐层观察骨小梁的走行,依据骨小梁走行特点将跟骨矢状面分为6个部分,在以7 mm为标准的相同厚度下,每个部分选择1个49 mm2等面积的兴趣区,三维重建后获得跟骨及骨小梁的立体微观结构,二值化后运用软件计算感兴趣区域内骨小梁的体积分数、表面密度、骨小梁厚度、骨小梁间隙和骨小梁数量参数。结果与结论:①跟骨表面皮质层很薄,内部充满大量骨松质,在Gissane角的骨皮质明显增厚;②跟骨上部的骨小梁体积分数大于跟骨下部前端、中和三角区、跟骨下后部、跟骨结节部、跟骨底部,跟骨结节部的骨小梁体积分数大于跟骨下部前端、中和三角区、跟骨下后部、跟骨底部;跟骨结节部的骨小梁表面密度大于跟骨下部前端、中和三角区、跟骨底部,跟骨上部、跟骨下后部的骨小梁表面密度大于中和三角区;跟骨上部的骨小梁厚度大于跟骨结节部;中和三角区的骨小梁间隙大于跟骨上部、跟骨结节部;跟骨结节部的骨小梁数量大于中和三角区;③中和三角区主要分布杆状骨小梁,骨小梁表面密度最小、体积分数较小、骨小梁间隙最大;该部位骨质较疏松,受到高冲击力时抗压缩能力差,骨小梁最先发生断裂,是易发生骨折的部位。 张凤珍 孙瑞芬 李梓瑜 王星 李琨 李志军 张少杰关键词:MICROCT 跟骨 骨小梁 腰椎黄韧带肥厚骨化的数字化重建模型 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基于CT断层图像重建腰椎肥厚及骨化黄韧带三维数字模型,并对模型进行评估。方法 102例行腰椎螺旋CT扫描的黄韧带肥厚和/或骨化患者,将CT扫描原始数据以DICOM格式导入计算机,应用Mimics 16.0软件分别对腰椎椎体、黄韧带、骨化黄韧带进行阈值分割、区域增长、编辑、三维重建,进行布尔运算、图像组合,建立三维数字模型;测量三维模型上黄韧带厚度,并与CT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102例均成功建立三维模型,整体建模时间平均约30min;三维模型上测量各节段黄韧带最大厚度与CT横断面上测量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Mimics 16.0软件,利用薄层CT扫描数据可快速准确建立腰椎黄韧带肥厚骨化三维数字化模型,为临床手术提供立体、直观的解剖学依据。 于静红 孙瑞芬 张元智 李志军关键词:腰椎 黄韧带 三维重建 MIMICS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