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大刚

作品数:4 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昆明医科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单发
  • 1篇多发
  • 1篇多发性
  • 1篇乳腺
  • 1篇乳腺癌
  • 1篇乳腺癌细胞
  • 1篇酸含量
  • 1篇肿瘤
  • 1篇注射剂
  • 1篇泮托拉唑
  • 1篇泮托拉唑钠
  • 1篇脱氧
  • 1篇脱氧核糖
  • 1篇细胞
  • 1篇腺癌
  • 1篇腺癌细胞
  • 1篇免疫
  • 1篇免疫组化
  • 1篇核酸含量
  • 1篇核糖

机构

  • 3篇昆明医科大学

作者

  • 3篇刘大刚
  • 2篇朱惠荣
  • 1篇杨芳
  • 1篇周静
  • 1篇王珩
  • 1篇梁月琴
  • 1篇倪海燕
  • 1篇王丽琼
  • 1篇李燕华

传媒

  • 2篇云南医药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4
  • 1篇2013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四种基因在单发和多发性膀胱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p16、p21、p53和上皮细胞膜抗原(EMA)在单发性和多发性膀胱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收集临床正常、单发和多发性膀胱癌标本,通过免疫组化法检测膀胱癌组织中相关基因的蛋白表达和定位分布。结果与正常膀胱黏膜上皮相比,p16和p53蛋白定位于细胞核,随着膀胱癌恶性程度的升高和侵袭程度的增加,p16蛋白表达明显下降,而p53表达明显升高(P<0.05)。p21蛋白定位于细胞膜,高分化膀胱癌的p21蛋白表达低于低分化膀胱癌(P<0.05);多发性膀胱癌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单发性(P<0.05)。EMA主要表达于细胞浆,随着肿瘤分级和(或)分期的增加,阳性细胞数逐渐减少(P<0.05),在单发和多发性膀胱癌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16、p53、p21和EMA在膀胱癌组织中不同水平的表达与膀胱癌的分级/分期密切相关,对膀胱癌相关基因的检测有助于膀胱癌的临床诊断、预后判断和治疗方法的选择。
刘大刚王丽琼朱惠荣杨芳
关键词:膀胱肿瘤免疫组化
乳腺癌细胞中脱氧核糖核酸含量与ER及PR表达之间的关系
2013年
目的探讨乳腺癌细胞中脱氧核糖核酸(DNA)含量与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之间的相互关系及意义。方法从104例乳腺癌中筛选出符合DNA检测和免疫标记标准的病例35例,并对该组进行乳腺癌细胞中DNA含量、ER、PR表达的研究。结果该组乳腺癌病例发病年龄29~84岁,平均56.5岁,占104例乳腺癌3.36%。形态上,ER及PR免疫组化染色阳性结果主要为肿瘤细胞核着黄褐色,但也有部分胞浆着色,在35例肿瘤组织中,19例ER阳性,阳性率54.28%。14例PR阳性,阳性率40.0%。其中各型乳腺癌的阳性及DNA含量测定可根据本文表1~2明示。结论本研究结果发现,乳腺癌ER和PR的阳性率与肿瘤组织的分化程度,组织学分级和临床分期之间无明显差异,说明ER和PR阳性表达与肿瘤的形态学结构无明显相关,只是表明该肿瘤具有激素依赖性特征。同时研究结果表明检测DNA含量是预知肿瘤预后的一种独立的有效的方法。
刘大刚倪海燕周静唐太英
关键词:乳腺癌ERPR
变色后泮托拉唑钠注射剂安全性考察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观察变色后泮托拉唑钠注射剂安全性。方法采用给药部位刺激性试验、毒性试验、过敏性试验、溶血性试验,观察后变色的泮托拉唑钠注射剂安全。结果除毒性试验明确显示试验兔大剂量注射变色的泮托拉唑注射剂后会导致肝肾损伤或死亡,其余试验未见明显异常。结论大剂量输入变色的泮托拉唑钠注射剂有一定危害性,但微量输入未见明显异常。
梁月琴李仲昆王崇静李燕华朱惠荣刘大刚王珩
关键词:安全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