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青青
- 作品数:22 被引量:234H指数:8
- 供职机构:昆明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云南省卫生科技计划项目云南省科技厅科技计划项目云南省卫生科技内设研究机构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肱动脉峰流速和下腔静脉内径变异率评估容量反应性的研究
- 目的 探讨肱动脉峰流速变异率(ΔVpeakbrach)、下腔静脉呼吸变异率(VIVC)对重症患者容量反应性判断的准确性和可行性.方法 选取2013 年6 月至2014 年12 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43 例...
- 朱炜华万林骏黄青青万晓红王刚苏美仙廖庚进
- 比较不同剂量罗库溴铵用于关腹的临床疗效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评价全麻下行腹部手术关腹时追加不同剂量罗库溴铵对手术肌松的影响.方法择期全凭静脉麻醉下行开腹手术患者90例,ASA分级Ⅰ~Ⅱ级,随机分为A、B、C 3组,分别于关腹时追加1ED95(0.3mg/kg)、0.5ED95(0.15 mg/kg)、0.2 ED95(0.06 mg/kg)的罗库溴铵量,记录给药后TOF值恢复至25%、75%、90%时间、患者睁眼的时间、抬头>5 s的时间、拔出气管导管的时间、拔管后上呼吸道梗阻及手术医生对关腹时肌松满意度评分等指标.结果 3组患者关腹前的TOF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A、B组比较,C组给药后TOF值明显延长(P<0.05),给药后TOF恢复25%、75%、90%的时间点,C组比A、B组明显缩短(P<0.01);与A、B组比较,C组给药后至患者睁眼的时间、抬头>5 s的时间、气管拔管的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拔管后A、B、C 3组分别有8、4、0例患者在2 h内发生上呼吸道梗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肌松满意评分3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腹时给予0.2倍的ED95罗库溴铵可以产生有效的临床肌松作用,无明显不良反应.
- 廖飞屈启才黄青青陶建平思永玉
- 关键词:罗库溴铵关腹残余肌松
- 舒芬太尼对机械通气重症患者的镇痛镇静作用被引量:36
- 2016年
- 【摘要】目的比较舒芬太尼与芬太尼在外科患者机械通气期间的镇痛效果,探讨其合理使用剂量及加用镇静药物的情况。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选择2013年4月至2015年3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外科术后(除外神经外科术后)机械通气12~72h的重症患者600例。将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分别使用舒芬太尼、芬太尼进行镇痛治疗,每组300例。两组患者初始镇痛剂量分别为舒芬太尼5μg/h、芬太尼50μg/h,并调整镇痛药物剂量;镇痛目标为术后疼痛评分(Prince—Henry评分)0~1分,Richmond躁动一镇静评分(RASS)-1~0分。如果患者出现躁动,则分别给予负荷剂量舒芬太尼5μg或芬太尼50μg,5min后症状无改善则静脉推注丙泊酚1mg/kg。观察两组患者镇痛药物使用剂量、加用丙泊酚的比例及剂量,并记录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使用舒芬太尼镇痛患者维持镇痛目标的平均剂量为(0.07±0.02)μ·kg^-1·h-1,使用芬太尼者平均剂量为(0.67±0.12)μg·kg^-1·h^-1;两组患者均在夜间加用丙泊酚40~60mg/h,且舒芬太尼组加用丙泊酚比例略低于芬太尼组(25.7%比28.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按年龄进行亚组分析发现,≥80岁患者舒芬太尼或芬太尼的平均镇痛剂量较70-79岁、60~69岁和〈60岁者小,但并未达到统计学意义。舒芬太尼组和芬太尼组分别有11例(3.7%)和21例(7.0%)患者出现呼吸抑制,但未达到统计学差异(P=0.069);两组患者镇痛过程中血流动力学稳定,且无一例因躁动意外拔管。结论使用(0.07±0.02)μg·kg^-1·h^-1较小剂量舒芬太尼即可实现外科术后机械通气患者的满意镇痛,但需要加用40~60mg/h小剂量丙泊酚以改善焦虑、睡眠的患者比例稍低于芬太尼。
- 岳锦熙黄青青苏美仙万林骏李晖刘欧亚吴海涛
- 关键词:舒芬太尼芬太尼镇痛机械通气
- 镇痛镇静评估方法的局限与进步被引量:8
- 2017年
- 由于自身疾病的特点以及多种不利因素的影响,ICU患者通常处于各种强烈的应激状态之中,为了有效地控制这些不良的应激反应,应用镇痛、镇静方法已成为治疗常规。然而研究证实,镇静过度或者镇静不足都会带来诸多不良的结果,如机械通气时间延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发生风险增高以及谵妄发生率、ICU病死率增加等。因此,如何有效地管理好ICU患者的镇痛镇静,除镇痛镇静策略上的改进外,对镇痛镇静深度做到实时、准确的评估尤为重要。本文将对目前临床上常用的镇痛镇静评估方法各自的特点及优缺点做简要阐述。
- 李晖黄青青
- 关键词:镇痛
- 目标导向液体治疗对失血性休克犬输液量及肺水通道蛋白1、5的影响
- 2014年
- 目的探讨目标导向液体治疗(goal-directed fluid therapy,GDFT)对失血性休克犬输液量及肺水通道蛋白(Aquaporins,AQP)1、5表达的影响.方法 32只比格犬随机分为4组(每组8只):假手术组(S组),目标导向液体治疗组(G组),中心静脉压指导输液组(C组)及定量输液组(Q组).G组、C组和Q组建立失血性休克模型并维持休克状态60 min,随后分别采用GDFT、定量输液和中心静脉压指导的输液方案行液体复苏并观察4h.复苏液体乳酸林格氏液与羟乙基淀粉的输液比例为1:1.实验结束后,记录复苏4 h的输液量及尿量;测定肺组织的湿/干重量比(W/D);通过RT-PCR及Western-blot检测肺组织AQP1和AQP5的表达.结果 G组的输液量及尿量多于Q组和C组(P<0.05);G组肺组织的W/D高于S组、Q组和C组(P<0.05);G组肺组织AQP1和AQP5的表达和S组、Q组及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目标导向液体治疗会造成失血性休克犬的输液量增加,但不影响肺组织水通道蛋白1、5的表达.
- 陶建平韩洋黄青青史曼杨家驹思永玉万林骏苏美仙
- 关键词:失血性休克水通道蛋白
- 妊娠晚期合并重症甲流救治成功1例被引量:1
- 2019年
- 妊娠妇女是甲型流感病毒(甲流)易感人群,一旦感染重症甲流病死率较高.昆明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重症医学科于2018年12月16日收治1例妊娠晚期(孕1产0,孕30+2周)合并重症甲流患者,该患者在吸入氧浓度(FiO2)1.00、呼气末正压(PEEP)15 cmH2O(1 cmH2O=0.098 kPa)、潮气量4~6 mL/kg支持下,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仅能维持在0.85左右,不具备手术条件.经抗感染、机械通气、免疫调理、肠内营养支持、肝素抗凝预防静脉血栓、血流动力学监测下液体负平衡、保肝等器官功能支持治疗,最终母婴得到成功救治,报告救治过程,以期为此类疾病的临床诊治提供一定的参考.
- 张瑞凌岳锦熙朱炜华刘欧亚杜玲黄青青马润玫万林骏
- 关键词:妊娠晚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 舒芬太尼对机械通气患者镇静镇痛作用的研究
- 目的 比较舒芬太尼与芬太尼在外科患者机械通气期间的镇痛镇静效果,探索其合理的剂量和在镇痛完善基础上镇静药物的使用情况.方法 600 例术后行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使用舒芬太尼、芬太尼进行镇痛治疗,在镇痛维持期间焦...
- 岳锦熙黄青青苏美仙万林骏李晖刘欧亚吴海涛
- 创伤性凝血病的诊断和监测
- 2024年
- 创伤性凝血病(TIC)是严重创伤大失血进展为早期复杂的凝血功能紊乱。目前TIC的诊断没有统一标准,然而在严重TIC早期,机体不能有效止血而导致弥漫性微血管出血,不得不对患者实施生命支持治疗。与先天性单因子缺乏造成的出血紊乱不同,TIC凝血功能紊乱是多因素导致的,血液中所有凝血成分(包括凝血酶原激活物以及抗凝、纤溶和抗纤溶成分等)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不足。TIC患者入住急诊科后大失血持续,成分输血和多器官功能不全的发生增多,与止血完善的患者相比病死率增加4倍。因此在24 h内进行早期止血和纠正休克的低灌注至关重要,在整个临床治疗过程中贯穿了低凝到高凝和TIC晚期可能发生血栓并发症危险的考量。
- 黄青青
- 关键词:创伤性凝血病凝血酶原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 肝脏切除围手术期凝血和纤溶分子标志物变化规律的研究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 结合常规凝血检测指标与凝血和纤溶分子标志物凝血酶原激活片段1+2(F1+2)、纤溶酶(PLA)、纤溶酶-α2抗纤溶酶复合物(PAP)、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观察肝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凝血和纤溶功能的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研究,选择2019年9月1日至2020年11月30日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行肝切除术的7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患者的各项临床资料、手术过程中常规凝血指标如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s)、D-二聚体(DD)、抗凝血酶Ⅲ(ATⅢ)及特异性凝血和纤溶分子标志物如F1+2、PAP、PLA、PAI-1水平变化情况,术中失血量、氨甲环酸使用情况及术后住院时间等.结果 肝切除术患者术前凝血异常以ATⅢ降低最为常见,术后进一步显著降低;术毕和术后1 d时PT、APTT、DD、FDPs较术前明显升高.FIB在术毕时较术前明显下降(g/L:2.0±0.6比3.7±1.5,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毕时FIB低与术前FIB水平低、术前肝功能分级高、术中出血量多相关〔优势比(OR)值分别为27.326、0.001、0.986,P值分别为0.002、0.023、0.008〕.患者术前F1+2、PLA、PAP、PAI-1均高于参考范围〔F1+2(nmol/L):644.1±126.1,PLA(μg/L):3612.7±573.4,PAP(ng/L):246.5±41.1,PAI-1(ng/L):797.7±139.8〕,围手术期变化无统计学意义.共有53例(占70.7%)患者术中使用氨甲环酸,术毕时未使用氨甲环酸的对照组22例患者FDPs、DD均较使用氨甲环酸组高〔FDPs(mg/L):5.5(2.4,13.1)比2.7(1.6,4.3),DD(mg/L):1.8(0.7,4.1)比1.0(0.6,2.1),均P<0.05〕,两组间凝血和纤溶分子标志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肝脏切除术患者术后凝血和纤溶活性都增强,并未表现出低凝状态;FIB在术后降低显著,与术前FIB低、术中出血量多、肝功能下降有关,因此肝脏切除术围手术期应加强FIB监测,术后出血需及时补充FIB;术中使用氨�
- 岳锦熙万晓红万林骏黄青青毛海
- 关键词:肝切除术凝血纤溶酶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1氨甲环酸
- 360例危重孕产妇ICU救治分析被引量:3
- 2022年
- 目的分析重症医学科收治的危重孕产妇临床特点及其转归,为重症产科亚专业建设提供临床经验。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19年12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危重孕产妇的临床资料。总结孕产妇转入重症监护病房(ICU)的主要原因、孕产妇死亡原因、器官支持措施等。结果研究期间,本院产科共收治39567例孕产妇,转入ICU 360例,平均ICU转入率0.91%;2016年起,产科收治人数、转入ICU人数及ICU转入率均明显增加。ICU收治孕产妇平均年龄(30.9±5.7)岁,平均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为7(4,10)分,平均ICU住院时间为1(1,2)d;平均呼吸机使用时间为9.0(3.0,17.5)h。ICU孕产妇最主要的分娩方式为剖宫产(占84.72%);48例(占13.33%)行子宫切除,其中42例(占87.5%)因产后出血行子宫切除。孕产妇转入ICU的前3位病因为产后大出血〔36.94%(133/360)〕、妊娠期高血压疾病〔21.67%(78/360)〕、妊娠合并心脏病〔15.00%(54/360)〕。因产后大出血转入ICU的产妇的首位出血原因为胎盘异常〔63.98%(103/161)〕,其次为宫缩乏力〔28.57%(46/161)〕;产后24 h平均失血量为(4019±2327)mL,因产后大出血而切除子宫的产妇逐年减少。研究期间共有2例产妇死亡,为间接产科死亡;3例自动转出(预计死亡),其中1例为间接产科死亡,2例为直接产科死亡;ICU孕产妇病死率为1.39%(5/360)。结论孕产妇转入ICU的主要原因为产后大出血和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产后大出血的首要原因为胎盘因素;间接产科死亡超过直接产科死亡,主要是妊娠合并心脏病及重症肺炎导致的死亡;ICU已成为救治危重孕产妇的重要阵地以及降低孕产妇病死率的重要保障。
- 岳锦熙黄青青任宗芳杨阳段玉珊陈艳万林骏
- 关键词:孕产妇产后大出血妊娠期高血压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