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新利

作品数:4 被引量:24H指数:2
供职机构:广州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新生儿
  • 2篇导管
  • 2篇置入中心静脉...
  • 2篇治疗转归
  • 2篇中心静脉
  • 2篇中心静脉导管
  • 2篇转归
  • 2篇外周
  • 2篇外周置入中心...
  • 2篇经外周置入
  • 2篇经外周置入中...
  • 2篇静脉
  • 2篇静脉导管
  • 1篇新生儿筛查
  • 1篇婴儿
  • 1篇早产
  • 1篇早产儿
  • 1篇早产儿视网膜
  • 1篇早产儿视网膜...
  • 1篇早产儿视网膜...

机构

  • 4篇广州医科大学

作者

  • 4篇张新利
  • 4篇刘海燕
  • 2篇黄翠雯
  • 2篇黄嘉言
  • 2篇林静
  • 2篇郭芳
  • 1篇孙轶
  • 1篇袁莹莹
  • 1篇谭慧琳

传媒

  • 1篇新医学
  • 1篇广东医学
  • 1篇中华实用儿科...

年份

  • 2篇2014
  • 2篇2013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新生儿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特点和治疗转归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探讨新生儿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相关血流感染的临床特点、病原学及转归。方法回顾分析新生儿监护病房83例新生儿PICC置管病例(置管91例次)的临床资料、血培养和导管尖端培养结果,分析其病原菌类别与药物敏感性,探讨治疗转归。结果 91例次置管中,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生5例次(5.5%),确诊败血症为2例次(2.2%),诊断临床败血症3例次(3.3%),细菌定植11例次(12.1%)。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生率为4.3/1 000置管日。结论 PICC技术已经发展为较成熟的临床医疗技术,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率较低,可作为新生儿科常规的治疗技术。
张新利刘海燕黄嘉言黄翠雯林静
关键词:新生儿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用氧及临床合并症与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关系探讨
2014年
目的:探讨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与用氧及临床合并症等的关系。方法对236例胎龄28~36周的早产儿的视网膜进行检查以筛查ROP,并结合是否用氧及临床合并症情况进行分析。结果236例中共筛查出ROP 30例,发病率为12.7%。胎龄28~30周早产儿中氧疗组ROP的发病率(14.1%)高于非氧疗组(4.0%)(P<0.05);胎龄31~33周和胎龄34~36周早产儿中,氧疗组和非氧疗组 ROP 的发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均>0.05)。氧疗组阈值前病变(11.1%)发病率高于非氧疗组(2.0%)(P<0.05)。合并败血症、颅内出血、输血的早产儿ROP发病率较无此类情况者高(分别为26.7% vs.5.3%,13.3% vs.2.9%,40.0% vs.14.1%,P均<0.05);存在呼吸窘迫综合征、使用猪肺磷脂注射液、呼吸暂停、禁食(>7 d)的早产儿ROP发病率与无此类情况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小胎龄、氧疗、败血症、颅内出血、输血等因素可能与早产儿ROP的发生有关,应高度关注此类患儿的视网膜发育状况,针对以上因素采取相关措施,进而降低ROP的发病率。
张新利刘海燕袁莹莹郭芳袁艳冰
关键词: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新生儿筛查
新生儿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临床特点和治疗转归
目的 探讨新生儿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相关血流感染的临床特点、病原学及转归.方法 回顾分析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我院新生儿监护病房(NICU) 83例新生儿PICC置管病例(置管91例次)的临床...
张新利刘海燕黄嘉言黄翠雯林静
目标容量控制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被引量:17
2014年
目的 探讨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联合压力调节(PSV)加目标容量控制通气(TTV)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效果及其并发症.方法 将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53例NRDS患儿分为2组:SIMV+ PSV +TTV组(27例)、辅助/控制通气组(A/C组)(26例).观察各组患儿氧合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SIMV+ PSV+TTV组在机械通气6h时动脉血氧分压/吸入氧体积分数(P/F)(t=9.393,P<0.05)和肺泡-动脉血氧分压比(a/APO2)(t =4.856,P<0.05)即明显优于0h,显示氧合改善较A/C组迅速;且SIMV+ PSV+ TTV组P/F和a/APO2在6h(t =6.132、2.805,P均<0.05)、24 h(t=2.890、2.682,P均<0.05)、72 h(t=3.804、4.053,P均<0.05)时均优于A/C组;SIMV+ PSV+ TTV组患儿气漏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均低于A/C组(t=3.908、4.178,P均<0.05);SIMV+ PSV+ TTV组和A/C组间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34,P>0.05).结论 SIMV+ PSV+ TTV组比A/C组能更迅速地改善NRDS患儿的氧合情况,缩短氧暴露,减少高容量通气导致并发症的发生.
张新利刘海燕孙轶郭芳谭慧琳
关键词:控制通气呼吸窘迫综合征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