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公望

作品数:8 被引量:28H指数:3
供职机构:杭州行政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经济管理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农村
  • 2篇新兴产业
  • 2篇旅游
  • 2篇旅游业
  • 1篇新兴产业发展
  • 1篇学者
  • 1篇增收
  • 1篇宅基
  • 1篇宅基地
  • 1篇战略路径选择
  • 1篇人类历史
  • 1篇双刃剑
  • 1篇双刃剑效应
  • 1篇双重差分
  • 1篇田园
  • 1篇农村妇女
  • 1篇农村妇女劳动...
  • 1篇农村宅基地
  • 1篇农家乐
  • 1篇农民

机构

  • 8篇杭州行政学院
  • 1篇浙江旅游职业...

作者

  • 8篇张公望
  • 3篇朱明芬
  • 1篇姚海琴

传媒

  • 1篇农村经济与科...
  • 1篇浙江农业科学
  • 1篇党政干部学刊
  • 1篇湖州师范学院...
  • 1篇浙江农业学报
  • 1篇中国土地
  • 1篇管理观察
  • 1篇中国商论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06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网络交友现象的正负效应及应对措施被引量:3
2006年
张公望
关键词:网络交友互联网络人类历史专家学者负面效应
浙江民宿产业发展中的四大偏离与完善对策被引量:2
2017年
在浙江民宿产业飞速发展的同时,已出现了诸多偏离民宿本义的现象,如偏离"农"的味道、"家"的温馨、"乐"的情趣、"业"的规范,等等。针对这些偏离,需要紧扣"农"的内核,回归"乡"的本色;扶持"原住民"自营,回归民宿"居家"体验;突显"个性化"特色,实现"跨界式"发展;建立"硬制度"约束,恪尽"守夜人"职责。
张公望朱明芬
关键词:民宿
农村妇女劳动力新型非农就业研究被引量:1
2018年
作者认为农村地区非农就业是农村妇女的新型就业趋势,本文对妇女农家乐经营业主的个人特征、工作经历、家庭特征、就业特征、就业稳定性和就业动机等六方面的变量进行了统计和分析,认为农家乐经营就业稳定较好,大大地促进了本地农村妇女劳动力的就业参与等。
姚海琴张公望
关键词:农村妇女劳动力旅游业
农村新兴产业对旅游业经营模式的影响分析被引量:1
2017年
农业科技水平逐步提高,创新的农业现代化经营模式促使了农村新兴产业犹如雨后春笋般地快速发展,成为了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新方向,对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起到了推动作用。旅游业作为农村经济的一个重要方面,随着近年来农村新兴产业的出现和不断发展,使旅游业的经营模式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本文主要对农村新兴产业对旅游业经营模式的影响进行简单分析,探索旅游业在农村新兴产业不断发展的背景下的应对方法,保证旅游业与农村新兴产业得到稳步发展,实现共赢。
张公望
关键词:农村新兴产业
引导民营企业参与乡村振兴战略的路径选择与对策思路被引量:3
2021年
如果把乡村振兴的战略机遇与民营经济的雄厚实力和投资意愿有机整合在一起,势必有助于化解“小农户”与大市场,“空心化”与逆城市化等系列乡村发展的矛盾困惑。事实上,目前我国已有一批民营企业投身于乡村振兴战略,据对江浙沪500家民营企业的访谈,仅有7.6%的企业参与其中,大部分民营企业对参与乡村振兴仍有顾虑,对此,需要各级政府出台针对性政策予以破解。
张公望
关键词:民营企业战略路径选择
破解田园综合体建设的用地瓶颈——以浙江省鲁家田园综合体为例被引量:10
2018年
鲁家田园综合体位于浙江省安吉县递铺街道鲁家村,全村共有13个自然村、面积16.7平方公里。2017年,鲁家村被整体纳入田园综合体试点村建设后,以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导向,将全村规划为"一心、二环、四区"格局,即一个旅客中心、二条观光车环线、四大农业功能区,目前已完成招商20多亿元。
朱明芬张公望
关键词:建设用地指标家庭农场
杭州农村新兴产业发展现状与提升对策探讨被引量:2
2017年
对近年来杭州农村新兴产业发展现状进行调查,总结农村新兴产业发展的类型与特征,提出产业层次低、要素瓶颈多、区域不均衡、集聚度不高等问题,已明显制约了这些产业的融合发展和升级发展。在此基础上,提出提升对策,即深化制度改革,破除要素瓶颈;培育产业公地,推进跨界融合;实施宏观引领,优化产业业态;创新发展方式,提升竞争核心。
张公望
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与农民增收——基于6个试点县(市、区)面板数据的双重差分分析被引量:6
2020年
以6个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县(市、区)的885户农户面板数据为基础,采用倾向评分匹配法和双重差分法,分别以农民年人均收入和农民年人均财产性收入作为被解释变量,分析在固定年份效应和固定农户效应前提下的宅基地制度改革对促进农民增收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宅基地制度改革能促进农民年人均财产性收入增长,但对促进农民年人均收入增长没有显著影响。因此,要通过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来促进农民增收,需要重点聚焦如何提高农民财产性收入。建议推进城镇化,引进市场机制,配套相关改革措施。
张公望朱明芬
关键词:农民增收双重差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