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云云
- 作品数:5 被引量:52H指数:2
- 供职机构:温州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浙江省重点科技创新团队项目浙江省高校重大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主观调节幅度测量方法在不同方法、不同终点判断标准间的重复性
- 目的:通过比较改良移近法、负镜片法两种主观方法,分别以视标首次出现持续模糊、不能辨认视标为标准测量调节幅度,以确定主观测量方法在不同方法、不同标准间的重复性。
- 张川川陈云云金婉卿Drobe Bj(o)rn陈浩
- 进展性近视与正视儿童眼调节功能特征比较被引量:8
- 2019年
- 目的:比较儿童进展性近视眼与正视眼的调节功能特征,探讨调节对近视的潜在影响。方法:病例对照研究。选择2015年12月至2016年5月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就诊的68例儿童,进展性近视组[(等效球镜度(SE)≤-0.75D)]与正视组(+0.50D≥SE≥-0.50D)各34例,测量内容包括主观调节幅度、远距调节灵活度及调节刺激-反应曲线(ASRC)。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2组间调节功能的差异。结果:正视组、进展性近视组SE分别为(0.18±0.28)D、(-2.88±1.03)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72,P<0.001)。进展性近视组的主观调节幅度低于正视组(t=-2.22,P=0.03)。2组间的远距调节灵活度与ASRC斜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82,P=0.41;t=1.58,P=0.12)。进展性近视组和正视组在0~6D调节刺激范围的调节滞后面积分别为(7.35±1.54)D^2、(6.48±1.05)D^2(t=2.74,P=0.01);且在不同调节刺激水平下(1、2、3、4、5D),进展性近视比正视眼的调节滞后量大(t=2.40、2.78、2.79、2.49、2.12,P<0.05)。而进展性近视组在6D刺激水平的调节滞后量比正视组稍高,但差异无统计意义(t=1.83,P=0.07)。结论:儿童进展性近视眼的调节反应特征与正视眼不完全一致,其中进展性近视眼的调节滞后量高于正视眼,提示调节滞后可能在近视发生中具有一定的作用。
- 陈云云丁程璐张川川保金华Bjorn Drobe陈浩
- 关键词:儿童正视
- 不同矫正方式对儿童近视控制的效果被引量:43
- 2014年
- 目的比较中国近视儿童配戴单光框架眼镜(SV)、角膜塑形镜、RGPCL以及渐变多焦点眼镜(PAL)2年后眼轴及屈光度变化,评估不同矫正方式对儿童近视的控制效果。方法前瞻性非随机临床对照研究。104例近视儿童人选,年龄9-15岁,近视度-O.50-4.50D,散光低于-2.00D,分别选择SV(21例)、角膜塑形镜(24例)、RGPCL(30例)和PAL(29例)作为矫正方式,随访2年,进行睫状肌麻痹验光、ZeissIOLMaster测量眼轴、MedmontE300角膜地形图测量角膜形态等检查。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卡方检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对数据进行检验。结果戴镜前,4组的年龄、角膜曲率值、眼轴长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等效球镜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920,P〈0.01),其中RGPCL组等效球镜度均值为(-3.04±0.79)D,高于其他3组。2年后,各组眼轴均有明显增长(F=315.912,P〈0.01),SV组、角膜塑形镜组、RGPCL组和PAL组分别增长了(0.57±0.23)mm、(0.31±-0.20)mm、(0.51±0.30)mm和(0.61±0.27)mm。4组眼轴的增长量在随访时间与不同矫正方式间的交互作用、不同矫正方式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4.175,F2=6.599,P均〈0.01),角膜塑形镜组眼轴增长量最小,SV、RGPCL、PAL 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V、RGPCL、PAL组近视度随着时间均有增长(肚121.840,P〈0.01),分别增长了(-1.23±0.64)D,(-0.82_+0.69)D和(-1.12±0.53)D。3组的屈光度增高量在随访时间与不同矫正方式问的交互作用、不同矫正方式问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E=1.300,R=2.987,P均〉0.05)。结论临床常用的4种矫正方式SV、PAL、RGPCL及角膜塑形镜对儿童近视的控制及延缓作用以角膜塑形镜效果最佳,其他三者之间无差异。
- 姜珺陈云云吴戈保金华毛欣杰吕帆
- 关键词:角膜塑形术接触镜硬性透气性
- 高近附加设计多焦软性角膜接触镜与角膜塑形镜对近视儿童调节的影响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比较高近附加设计多焦软性角膜接触镜(多焦软镜)和角膜塑形镜(OK镜)对近视儿童调节的影响。方法纳入30例近视儿童,依次配戴单焦软性角膜接触镜(单焦软镜)、多焦软镜、OK镜。分别在不同矫正状态(OK镜矫正1个月后裸眼检查)测量角膜形态、3 D和6 D调节刺激下的调节反应及调节微波动。结果在3 D、6 D调节刺激下,配戴多焦软镜产生的调节反应均低于单焦软镜(3 D,F=5.94,P<0.01;6 D,F=4.81,P<0.05),但近似于OK镜(P>0.05);配戴多焦软镜产生的调节微波动大于OK镜和单焦软镜(3 D,F=7.51,P<0.01;6 D,F=4.81,P<0.05),而配戴OK镜与单焦软镜的调节微波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近附加设计多焦软镜的调节反应与OK镜接近,但调节微波动高于OK镜,为近视防控机制研究进一步探索提供思路和依据。
- 陈云云陈云云李雪黄莹莹李雪保金华
- 关键词:角膜塑形镜
- 不同环境近视眼视觉质量与高阶像差间关系
- 目的:探讨在明、暗环境下近视眼视觉质量与高阶像差之间的关系,同时分别比较两种视觉质量、成像质量评估指标。
方法:对123例123眼受试者右眼(男52名,女71名,年龄17岁-47岁,平均为26.20±6.22岁...
- 陈云云
- 关键词:近视眼视觉质量对比度视力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