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林松

作品数:15 被引量:92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矿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矿业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理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11篇矿业工程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理学

主题

  • 7篇煤尘
  • 6篇煤尘爆炸
  • 4篇气体
  • 3篇瓦斯
  • 3篇变质
  • 3篇变质程度
  • 2篇气体分析
  • 2篇自燃
  • 2篇瓦斯爆炸
  • 2篇煤自燃
  • 2篇不同变质程度
  • 1篇地压
  • 1篇点火
  • 1篇点火能量
  • 1篇动力学
  • 1篇烟煤
  • 1篇岩粉
  • 1篇预评价
  • 1篇时空变化特征
  • 1篇事故统计

机构

  • 15篇中国矿业大学
  • 4篇教育部
  • 2篇宿迁南钢金鑫...
  • 1篇河南能源化工...
  • 1篇中国铁路上海...

作者

  • 15篇林松
  • 12篇刘贞堂
  • 7篇张松山
  • 3篇李晓亮
  • 2篇赵恩来
  • 2篇陈栋
  • 1篇李忠辉
  • 1篇刘晓斐
  • 1篇孔彪
  • 1篇张力
  • 1篇张印
  • 1篇洪森
  • 1篇吴俊勇

传媒

  • 4篇工矿自动化
  • 2篇煤炭技术
  • 2篇煤矿安全
  • 1篇中国矿业大学...
  • 1篇爆炸与冲击
  • 1篇煤炭工程
  • 1篇煤炭学报
  • 1篇消防科学与技...

年份

  • 2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7
  • 2篇2016
  • 5篇2015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瓦斯(煤尘)二次爆炸特性及反应动力学机理研究
瓦斯(煤尘)爆炸是最严重的矿井灾害事故之一,且在救灾过程中可能发生二次爆炸,造成事故扩大。研究二次爆炸条件、爆炸特性和机理,对于二次爆炸灾害事故预防极为重要。现有研究多认为二次爆炸的发生原因是瓦斯再次积聚达到爆炸极限,但...
林松
赵庄矿煤层注水治理强矿压预评价研究
2016年
为了评估采用煤层注水治理赵庄矿3号煤层强矿压的效果,开展了煤层注水治理强矿压的预评价研究。对3号煤层试样含水率、吸水率、普氏系数等注水参数进行实验测试,分析3号煤层注水的可行性;测试分析试样浸水前后的抗压强度绝对变化量和变化速率,分析煤层注水卸压预期效果,并提出注水方案。分析结果表明,3号煤层符合注水条件,且浸水后,煤岩样物理性质发生改变,抗压强度大幅度降低,具有较理想的预期卸压效果。
钱继发刘晓斐刘贞堂林松
关键词:煤层注水含水率预评价
水平管道煤尘爆炸残留物时空变化特征被引量:6
2017年
为了研究煤尘爆炸气固态残留物成分差异性及其时空分布规律,利用水平管道煤尘爆炸装置进行了煤尘爆炸实验,收集并分析了气固态残留物类别及特征。研究表明:爆炸后煤尘中灰分显著增加,挥发分和固定碳减少;爆炸前后煤尘的微观形貌特征差别明显,爆炸后煤尘颗粒表面光滑,且产生了颗粒破裂现象,部分颗粒中出现孔洞,少数颗粒呈现薄壳状,颗粒之间出现了粘结现象;煤尘爆炸气体残留物成分主要有氧气、氮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甲烷、乙烯、乙烷、乙炔、丙烷等,爆源点处最低氧气浓度仅为2.52%,一氧化碳浓度达到0.38%~0.68%,距离爆源点越远,氧气浓度越高,碳氧化物气体与烃类气体浓度越低。
刘贞堂林松赵恩来张松山郭汝林
关键词:时空变化特征煤尘
一种可视化瓦斯爆炸双向传播的实验装置及其测试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视化瓦斯爆炸双向传播的实验装置及其测试方法,实验装置包括透明管道、配气装置、爆炸数据采集装置,透明管道包括管道中段、管道左段、管道右段,管道左段、管道右段分别与管道中段两端固定连接,连接处设有BOPP薄...
陈栋林松孙炜辰田嘉伟张力
不同粒径肥煤及其爆炸残留物的爆炸条件和产物分析被引量:3
2020年
采用20 L球形爆炸装置,实验了多种粒径煤尘及其爆炸残留物在不同煤尘浓度及点火能条件下的爆炸反应,分析了粒径对煤尘和固态残留物的爆炸条件(煤尘浓度、点火能量)和爆炸产物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煤尘粒径的增加,煤尘及其固态残留物爆炸需要更严格的爆炸临界条件;相比于点火能量,粒径对爆炸临界条件中的煤尘浓度影响较大;在爆炸临界条件下发生爆炸行为的爆炸产物中,小粒径煤尘及其爆炸残留物的孔洞发育程度及颗粒破碎程度远高于大粒径煤尘及其爆炸残留物,与大粒径及其固态残留物的爆炸产物相对比,小粒径煤尘及其固态残留物的爆炸产物O、Si元素的含量较高,而C元素含量较低。
刘贞堂周西方李晓亮洪森洪森林松
基于20L球形爆炸装置的煤尘爆炸残留物研究被引量:10
2015年
采用20L球形爆炸装置进行煤尘爆炸实验,对3种煤尘在不同质量浓度下的爆炸气固态残留物进行了收集分析.通过对残留物SEM图像的形态特征分析,将残留物分为类原煤颗粒、类球形煤胞和残球形煤胞3类,半定量分析了3种形态残留物在不同质量浓度下的近似比例:在低质量浓度(100g/m3)时,残留物中类原煤颗粒所占比例最少且残留物容易结块,在最佳爆炸质量浓度(300~400g/m3)时类球形及残球形煤胞所占比例较高,高质量浓度(700g/m3)时类原煤颗粒所占比例较高.工业分析显示煤尘爆炸后挥发分、固定碳含量均减少,灰分含量大幅升高,水分含量变化较小,且变化量与煤尘变质程度密切相关.煤尘爆炸残留气体φ(CO),φ(H2)及烃类气体体积分数随煤尘质量浓度升高有上升趋势,φ(CO2)呈先升后降趋势.
刘贞堂张松山李忠辉赵恩来林松郭汝林
关键词:煤尘爆炸气体分析
不同变质程度煤尘爆炸残留气体特征研究
2015年
为分析不同变质程度煤尘爆炸残留气体成分的特征规律,利用水平管道煤尘爆炸实验装置进行了贫瘦煤、肥煤、气煤、长焰煤4种不同变质程度的煤尘爆炸实验,研究了不同变质程度煤尘爆炸后气体残留物含量的差异,并对气体残留物产生机制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对于揭示煤的变质程度与煤尘爆炸气体残留物成分特征的关系以及研究煤尘爆炸机理具有重要意义。
林松刘贞堂郭汝林张松山孔彪
关键词:煤尘爆炸变质程度
煤尘爆炸残留物特征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为了研究煤尘浓度、煤尘粒径以及点火能量对煤尘爆炸后气、固态残留物组分特征的影响,利用20L球形爆炸装置测试系统进行了煤尘爆炸实验,并对爆炸残留物进行了收集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煤尘浓度的增加,气态残留物中CO、H_2、CH_4、C_2H_4、C_2H_6及C_3H_8的体积分数逐渐增大,而CO_2先增大后减小,固态残留物挥发分与固定碳含量逐渐增加,灰分含量逐渐减少;煤尘浓度为100g/m^3时,粒径48~75μm的煤尘爆炸残留气体中CO、CO_2、H_2、CH_4等气体的体积分数达到最大值,煤尘浓度为400g/m^3时,CO、CO_2、H_2、CH_4等气体的体积分数随着煤尘粒径的减小而增大,固态残留物挥发分含量随煤尘粒径减小而逐渐减小,灰分含量逐渐增大;随着点火能量增大,气态残留物中CO、H_2、CH_4、C_2H_6、C_3H_8逐渐升高,固态残留物挥发分与固定碳含量逐渐减小,而灰分含量不断增大。
林松刘贞堂喜润泽张松山吴俊勇
关键词:煤尘爆炸点火能量
采空区内煤自燃气体特征及产生规律分析被引量:17
2019年
针对目前对在模拟逐渐升温的采空区环境条件下不同变质程度煤自燃现象的研究较少的问题,以采集的4种变质程度的焦瘦煤、气肥煤、无烟煤、肥焦煤为例,利用煤自燃模拟系统进行了煤自燃实验,研究在采空区环境条件下煤的燃烧特征及自燃气体的产生规律。实验结果表明,焦瘦煤、气肥煤、无烟煤、肥焦煤自燃时,温度会呈现"S"型上升趋势,前期温度先缓慢积累,而后开始快速升温,最后在300℃时趋于平衡,而后缓慢上升;不同煤样在自燃过程中均会产生碳氢化合物和碳氧化合物等挥发性气体,且生成速率受温度影响,并出现极大值和极小值2个拐点;无烟煤温度上升曲线近似于直线,气体曲线随温度波动不明显;气肥煤和肥焦煤自燃时会产生大量CO和CH4,气肥煤产生CO的速率最快,CO最大体积分数可达8%,肥焦煤产生CH4的速率最快,CH4最大体积分数可达14%,焦瘦煤和无烟煤产生的CO和CO2的体积分数分别在2%和4%左右。
周冬刘贞堂钱继发林松刘冠华
关键词:煤自燃无烟煤气体分析
不同变质程度煤尘爆炸特性对比分析被引量:6
2015年
采用20L球形爆炸装置研究了煤尘浓度、点火能量、煤尘粒径对不同变质程度煤尘爆炸特性的影响,分析了不同变质程度煤尘在相同条件下的爆炸特性差异性。结果表明:浓度为100g/m3时不同变质程度煤尘最大爆炸压力相差较大,700g/m3时差异不大,最佳煤尘浓度下爆炸最大压力与变质程度呈负相关。低变质程度煤尘爆炸最大压力随点火能量增大而增大,高变质程度煤尘爆炸最大压力受低点火能量影响显著,当点火能量增大至8kJ后影响作用减弱。高变质程度煤尘的燃烧持续时间受点火能量影响作用明显,低变质程度煤尘的燃烧持续时间受粒径影响作用明显。
刘贞堂张松山郭汝林耿龙建张印林松
关键词:变质程度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