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迪

作品数:17 被引量:23H指数:3
供职机构:内蒙古医科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7篇干细胞
  • 6篇细胞
  • 5篇间充质干细胞
  • 5篇充质干细胞
  • 4篇血小板
  • 4篇血小板裂解液
  • 4篇裂解
  • 3篇间充质
  • 2篇蛋白
  • 2篇选修
  • 2篇选修课
  • 2篇生物学
  • 2篇生物学特性
  • 2篇瘢痕
  • 2篇瘢痕疙瘩
  • 2篇教学
  • 2篇本科
  • 2篇本科生
  • 1篇蛋白酶
  • 1篇动物

机构

  • 14篇内蒙古医科大...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细胞技术有限...

作者

  • 14篇吴迪
  • 8篇吴岩
  • 5篇刘晓峰
  • 4篇张雪梅
  • 2篇李斌
  • 2篇于丽
  • 2篇吕鹏
  • 1篇荣宝山
  • 1篇钱占红
  • 1篇杨宏新
  • 1篇吕鹏

传媒

  • 3篇中国组织工程...
  • 2篇中国解剖学会...
  • 1篇解剖学杂志
  • 1篇临床和实验医...
  • 1篇医学研究杂志
  • 1篇中华损伤与修...
  • 1篇内蒙古医科大...
  • 1篇全国第二十三...

年份

  • 3篇2024
  • 1篇2017
  • 7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TDAG8在脓毒症中的表达研究
目的:脓毒症(Sepsis)是一种危及生命的凶险疾病,大多数脓毒症患者需要进入ICU治疗,是目前危重症患者中首位致死原因.加强对sepsis发病机制的研究,探寻早期诊断及治疗sepsis的途径,对救治脓毒症患者有着相当重...
吴迪
关键词:G蛋白偶联受体炎症因子脓毒症病理生理发病机制
文献传递
不同方法联合放疗治疗薄型瘢痕疙瘩的疗效及对MMPs、HIF-1α、TGF-β1的影响
2024年
目的探讨不同方法联合放疗治疗薄型瘢痕疙瘩的疗效及对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10月至2022年9月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内蒙古自治区肿瘤医院)整形外科收治的胸腹部瘢痕疙瘩患者62例(瘢痕疙瘩数94个),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激光联合放疗(LCR)组(30例,瘢痕疙瘩数47个)、手术联合放疗(SCR)组(32例,瘢痕疙瘩数47个)。LCR组行CO 2点阵LCR,SCR组行SCR。观察两组治疗12个月后临床疗效、复发情况。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12个月后的患者与观察者瘢痕评估量表(POSAS)评分、温哥华瘢痕量表(VSS)评分、瘢痕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HIF-1α、TGF-β1等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结果LCR组总有效率(93.62%)大于SCR组(76.60%),复发率(4.26%)小于SCR组(19.1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个月后,LCR组POSAS、VSS评分分别为(23.96±2.64)、(5.28±0.54)分,均低于SCR组[(33.96±3.59)、(6.55±0.68)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CR组瘢痕组织MMP-2、MMP-9及HIF-1α、TGF-β1表达量分别为111.65±13.55、106.76±12.68、1.24±0.14、1.10±0.12,均低于SCR组(127.96±14.71、121.08±14.33、1.55±0.17、1.22±0.1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38.30%vs.46.8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CR和SCR均可改善薄型瘢痕疙瘩症状,抑制瘢痕疙瘩复发,但LCR的治愈率更高,复发率更低,对瘢痕组织MMPs及HIF-1α、TGF-β1表达抑制作用更强,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荐。
陈向军于丽姚尧吴迪王星李志军
关键词:瘢痕疙瘩基质金属蛋白酶类缺氧诱导因子-1Α亚基
DC-CIK对白血病细胞HL-60杀伤作用的实验研究
研究DC-CIK细胞对早幼粒白血病细胞株HL-60的杀伤作用,为开展临床细胞治疗及肿瘤研究提供实验依据。采集健康人外周血,提取单个核细胞(PBMC),制备DC、CIK与DC-CIK细胞;采用流式细胞术鉴定其免疫表型并分析...
吕鹏吴岩吴迪刘晓峰赛恒张雪梅
文献传递
诱导多能干细胞技术及应用前景被引量:3
2013年
诱导多能干细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iPS)自2006年问世,已成为当今干细胞乃至生命科学领域研究的热点。本文就诱导多能干细胞的研究技术进展、应用前景以及存在的问题作一综述。
吴迪刘晓峰吴岩
关键词:诱导多能干细胞胚胎干细胞细胞治疗疾病模型
血小板裂解液对人间充质干细胞生物学特性的试验研究
研究血小板裂解液对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和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的影响,为临床细胞治疗及再生医学提供科学的实验数据。本实验采集新鲜血液,经冻融获取血小板裂解液;采集健康成人骨髓和脂肪组织,分别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和Ⅰ型胶...
吴迪吴岩赛恒张雪梅
文献传递
荜茇提取物对CCl_(4)诱导大鼠肝纤维化的影响
2024年
目的探究荜茇提取物对四氯化碳(CCl_(4))诱导大鼠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成空白组、模型组、荜茇提取物低剂量组(16.6mg/kg)、荜茇提取物中剂量组(33.3mg/kg)和荜茇提取物高剂量组(66.7mg/kg),每组各12只。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均给予皮下注射50%CCl_(4)-菜籽油溶液干预8周,建立肝纤维化模型。造模的同时给予模型组灌胃0.9%氯化钠溶液,荜茇提取物低、中、高剂量组连续灌胃治疗8周。实验结束后,测定大鼠血清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谷氨酰基转移酶(γ-glutamyltransferase,γ-GT),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苏木精-伊红染色(hematoxylin-eosin staining,HE)、Masson染色观察大鼠肝组织病理变化。提取RNA并采用qPCR技术检测大鼠肝组织中Ⅰ型胶原蛋白(CollagenⅠ)、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α-SMA)、TNF-αmRNA表达水平;提取蛋白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肝组织中CollagenⅠ、α-SMA、TNF-α蛋白表达水平。结果HE染色和Masson染色结果可观察到模型组大鼠肝脏纤维增生明显,大鼠血清中ALT、AST、γ-GT升高,血清中炎性介质TNF-α和IL-6分泌增多,CollagenⅠ、α-SMA和TNF-αmRNA和蛋白表达增高,荜茇提取物可明显改善肝纤维化程度,血清中ALT、AST、γ-GT下降,血清中炎性介质TNF-α和IL-6下降,肝组织中CollagenⅠ、α-SMA、TNF-αmRNA和蛋白水平明显下降。结论荜茇提取物对CCl_(4)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有明显治疗作用,可通过抑制炎性细胞因子TNF-α和IL-6表达,可能通过抑制肝星状细胞激活,从而减少CollagenⅠ和α-SMA合成发挥抗纤维化的药效。
郭梓琪赵丽王如梦吴迪杨勇杨宏新
关键词:四氯化碳肝纤维化肿瘤坏死因子-Α
探究《金匮要略》中小便不利的辨证论治法则
尿液是人体水液代谢产物之一,小便则是水液代谢排出的主要途径,它的生成和排泄与脾的运化,肺的宣发和肃降,肝的疏泄,三焦的通调,以及肾和膀胱的蒸腾、气化作用密切相关,人体一身津液之盈亏,以及肺、脾、肾、膀胱等脏腑功能的正常与...
吴迪荣宝山钱占红
关键词:小便不利中医病机辨证论治《金匮要略》
文献传递
无动物源性成分培养基体外扩增的间充质干细胞被引量:1
2014年
背景:间充质干细胞是组织工程、再生医学和免疫抑制治疗领域重要的种子细胞来源,在体外大量扩增成为其进入临床应用的关键环节。目的:对无动物源性成分培养基体外扩增间充质干细胞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方法:由第一作者应用计算机检索2004年1月至2014年4月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及PubMed数据库,英文检索词为"mesenchymal(stromal)stem cells","animal serum-free media","humanized media","human serum","umbilical cord blood serum","platelet rich plasma","platelet lysate","defined medium",中文检索词为"间充质干细胞、无动物血清培养基、人源性培养基、人血清、脐血清、富血小板血浆、血小板裂解液、化学成分明确无血清培养基",最终保留41篇文献。结果与结论:采用人血清、脐血清、富血小板血浆、血小板裂解液以及化学成分明确无血清培养基等可替代胎牛血清,在体外进行间充质干细胞的大规模扩增培养,但是这些培养基添加剂各有其优势和劣势,所以在大规模、系统地应用于临床治疗前,急需解决的问题就是扩增后的功能有效性与移植安全性。
吴迪武晓云吴岩
关键词:干细胞间充质干细胞脐血清血小板裂解液
血小板裂解液对人间充质干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2015年
背景:血小板裂解液是自体或异体血小板富集物经裂解后获得的产物,不仅去除了残余的细胞结构,降低了免疫原性,而且保留了其中的多种生长因子,有研究表明它可替代传统培养基中的胎牛血清,对间充质干细胞进行体外扩增。目的:观察血小板裂解液对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和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为临床细胞治疗及再生医学提供科学的实验数据。方法:采集新鲜血液,经冻融获取血小板裂解液;采集健康成人骨髓和脂肪组织,分别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和Ⅰ型胶原酶消化法获得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和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对血小板裂解液培养后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和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的细胞形态、细胞表型、分化能力、增殖能力、集落形成能力和细胞因子分泌水平进行检测。结果与结论:应用血小板裂解液在体外成功地培养扩增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和脂肪间充质干细胞,两种细胞的细胞形态、细胞表型、集落形成能力、细胞因子分泌水平、成软骨、成骨和成脂肪分化能力等生物学特性无明显差异。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的累积群倍数高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P<0.05),表明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具有更强的增殖能力,在体外血小板裂解液培养体系下更适宜进行大规模扩增。
吴迪武晓云吴岩
关键词:富血小板血浆间质干细胞骨髓脂肪组织干细胞血小板裂解液脂肪间充质干细胞
本科生选修课创新性教学模式的探讨
<正>将MOOC创新性教学模式应用于本科生选修课教学中,并探讨该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选修课为"干细胞研究进展",对象是270名来自三个不同年级的本科学生,应用MOOC教学模式,在学期末课程结束后对研究对象开展问卷调查收集...
吴岩刘晓峰张雪梅李斌吴迪赛恒吕鹏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