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于秋萍

作品数:7 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沈阳二四五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病理
  • 3篇细胞
  • 3篇临床病理
  • 3篇临床及病理
  • 2篇血管
  • 2篇血管周上皮样
  • 2篇血管周上皮样...
  • 2篇上皮
  • 2篇上皮样
  • 2篇上皮样细胞
  • 2篇肿瘤
  • 2篇组织学
  • 2篇细胞肿瘤
  • 2篇免疫
  • 2篇恶性
  • 2篇分化
  • 2篇PECOMA
  • 2篇病理分析
  • 1篇导管
  • 1篇导管癌

机构

  • 6篇沈阳二四五医...
  • 5篇中国医科大学

作者

  • 6篇于秋萍
  • 5篇齐亚飞
  • 2篇曹薇

传媒

  • 3篇中国现代医生
  • 2篇航空航天医学...
  • 1篇临床医学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21
  • 3篇2015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伴大汗腺分化的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及病理分析
2022年
目的探讨非特殊型乳腺癌中罕见亚型之伴大汗腺分化的癌(ACB)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特点,并与浸润性导管癌(IDC)进行鉴别及病理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沈阳二四五医院、辽阳辽化医院病理科2010年1—12月的手术病例中的24例ACB和24例浸润性导管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组化标记结果,进行病理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ACB平均发病年龄(57.07±10.45)岁,比浸润性导管癌的(50.46±9.18)岁高(P<0.05);ACB的免疫标记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阴性为主,表皮生长因子(HER-2)阴性多见,仅极少数阳性,而浸润性导管癌的ER、PR、HER-2的阳性率明显高于ACB(P<0.05);ACB特征性恒定表达雄激素受体(AR)和GCDFP-15。结论乳腺伴大汗腺分化的癌是乳腺癌中罕见特殊亚型,有特征性的临床病理特征,乳腺病变中伴有大汗腺改变的多为良性,极易漏诊恶性病变,应从细胞形态和组织结构仔细辨别出伴大汗腺分化的癌,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于秋萍张观宇
关键词:浸润性导管癌激素受体特殊亚型
子宫内膜去分化癌6例临床病理特点
2021年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去分化癌的临床特征、病理组织学及免疫表型特点,对其诊断及鉴别诊断,进行综合性分析,加深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2015年1月至2020年6月沈阳二四五医院和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病理科的子宫内膜去分化癌,观察其临床病理特点,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6例子宫内膜去分化癌患者平均年龄(59.83±5.15)岁,镜下见两种肿瘤细胞形态,一种是低级别子宫内膜样腺癌成分,另一种是未分化的圆形、卵圆形类似肉瘤样形态的细胞。免疫组化染色显示,未分化区域Vimentin均(+)、ER、PR均(-),上皮性标记CK(pan)、EMA局灶弱(+),CD56及Syn局部(+),5例P53为野生型,1例为(-,无义突变);低级别子宫内膜样腺癌区域Vimentin均(+)、ER、PR均(+)、CK(+),4例微卫星不稳定:MLH1和MSH2(-)。结论子宫内膜去分化癌是一种罕见类型的子宫原发的恶性上皮性肿瘤,具有特殊的临床病理组织形态特点,加深对该病的认识,可以提高病理诊断准确性,并能指导临床治疗。
于秋萍张观宇齐亚飞
关键词:子宫内膜癌肉瘤未分化癌
卵巢无性细胞瘤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卵巢无性细胞瘤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与鉴别诊断要点。方法对18例卵巢无性细胞瘤进行组织形态学、免疫组化染色观察,结合文献对其临床表现、病理形态特点及鉴别诊断进行分析。结果临床主要症状为下腹包块、腹痛腹胀,肿瘤大体为卵圆形或结节状,平均直径10 cm,包膜完整,粉红至棕褐色,切面实性分叶状,可见出血或坏死。镜下为单一的大细胞排列成巢片、团块状,由含有不同数目淋巴细胞的纤细的结缔组织将其分隔。免疫组化:PLAP和CD117均为膜阳性。结论卵巢无性细胞瘤发病率低,常发生于30岁以下,单纯性无性细胞瘤预后较好,而混合型无性细胞瘤预后差。掌握该肿瘤的特征性组织形态、免疫组化,对鉴别其他卵巢肿瘤有重要帮助。
于秋萍齐亚飞
关键词:卵巢无性细胞瘤病理特征免疫组化
乳腺实性乳头状癌22例临床及病理分析
2021年
目的探讨乳腺实性乳头状癌(SPC)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沈阳二四五医院、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病理科2013年1月至2019年1月的手术病例中22例SPC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组化标记结果,进行病理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22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58~70岁,平均62.4岁,肿物直径2~3.5 cm,平均2.6 cm。组织学特征为瘤细胞圆形、卵圆形,细胞异型性较轻,围绕纤维血管轴心呈放射状、栅栏状分布,排列成实性巢团状。免疫组化结果为22例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均强阳性,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HER-2)阴性,细胞核增殖指数(Ki67)约2%~10%,平均6.5%,一组肌上皮标记高分子量角蛋白(CK5/6)、P63、钙调节蛋白(Calponin),在巢内瘤细胞22例均阴性,巢外周肌上皮有20例阳性,有2例锯齿状,该处阴性。22例Syn、CgA阳性率为32%~88%,平均65.2%,CgA阳性率为34%~85%,平均60.3%。结论SPC是一种特殊类型导管原位癌,较少见,易误诊为非典型增生或普通型低级别导管原位癌,依据巢团外周有无肌上皮,分为原位型及浸润型,常表达神经内分泌标记,临床治疗方案不同,必须诊断明确。
于秋萍齐亚飞
关键词:乳头状病变临床病理学免疫表型
肝恶性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临床及病理分析
2015年
目的探讨肝恶性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PEComa)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及鉴别诊断。方法对3例肝恶性PEComa进行病理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瘤细胞上皮样,弥漫片状、部分小梁状排列,胞质嗜酸,细胞核中-重度异型,有出血坏死。HMB45、SMA(+)。结论肝恶性PEComa十分罕见,易误诊为肝细胞癌或转移性肿瘤,目前尚无明确的肝恶性PEComa的组织学诊断标准。
于秋萍齐亚飞曹薇
关键词:组织学
肝恶性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临床及病理分析
2015年
目的探讨肝恶性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PEComa)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及鉴别诊断。方法对3例肝恶性PEComa进行病理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瘤细胞上皮样,弥漫片状、部分小梁状排列,胞质嗜酸,细胞核中-重度异型,有出血坏死。HMB45、SMA(+)。结论肝恶性PEComa十分罕见,易误诊为肝细胞癌或转移性肿瘤,目前尚无明确的肝恶性PEComa的组织学诊断标准。
于秋萍齐亚飞曹薇
关键词:组织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