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彩云

作品数:2 被引量:11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2篇压裂
  • 1篇压裂水平井
  • 1篇应力敏感
  • 1篇有限导流
  • 1篇摄动
  • 1篇摄动解
  • 1篇水平井
  • 1篇平井
  • 1篇裂缝
  • 1篇井筒
  • 1篇拉普拉斯变换

机构

  • 2篇中国石油天然...
  • 2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石油长庆...

作者

  • 2篇程林松
  • 2篇李彩云
  • 1篇曹仁义
  • 1篇黄世军
  • 1篇贾品
  • 1篇刘红君
  • 1篇杨戬

传媒

  • 1篇西南石油大学...
  • 1篇东北石油大学...

年份

  • 2篇2015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致密气藏压裂倾斜缝压力动态分析被引量:1
2015年
针对致密气藏斜井筒压裂形成的倾斜缝,将裂缝离散为微元,推导了裂缝内部有限导流数值解;采用倾斜板源函数及势叠加原理得到了气藏流动解析解,通过将缝内流动和气藏流动在裂缝面上进行压力及流量耦合,建立了压裂倾斜缝不稳定流动模型。划分了流动阶段,给出了对应的拟压力或拟压力导数解析表达式,分析了储层及压裂参数对压力动态的影响。结果表明:不考虑井筒储存效应时,压裂倾斜缝流动形态分为:裂缝与地层双线性流、地层线性流、早期径向流、拟复合线性流和晚期拟径向流。井筒存储效应产生的井筒续流段会掩盖双线性流。裂缝倾斜角和储层渗透率各向异性对井底压力动态影响时间最长,会一直延续到晚期拟径向流阶段。无因次裂缝导流能力唯一决定了裂缝与地层双线性流和地层线性流的出现与否及持续时间。随着气藏厚度的增大,早期径向流的持续时间增加,拟复合线性流的出现时间推迟。最后,利用苏里格气田一口压裂定向井实例证明了该模型的正确性。
贾品程林松李彩云黄世军刘红君
关键词:有限导流
应力敏感油藏多角度裂缝压裂水平井产量模型被引量:10
2015年
针对目前考虑应力敏感的多角度多段裂缝压裂水平井产量模型研究较少,基于摄动理论,结合源函数,建立拉普拉斯空间下求解压裂水平井产量的半解析方法,与成熟数值模拟软件对比验证模型正确性,绘制并分析应力敏感油藏多角度多段压裂水平井压力和产量动态曲线.结果表明:应力敏感油藏压裂水平井流动形态呈现较为明显的裂缝线性流与系统径向流动形态,而其双对数压力及其导数曲线在系统径向流阶段出现上翘;应力敏感效应减弱了缝间干扰作用,体现在不同裂缝条数与裂缝角度对产量的影响上,因此,裂缝条数等参数的优化需要考虑应力敏感,才能得到更合理的结果.
方思冬程林松李彩云曹仁义杨戬何聪鸽
关键词:应力敏感压裂水平井拉普拉斯变换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