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皮瓣
  • 5篇外固定
  • 5篇外固定支架
  • 4篇牵张
  • 4篇缺损
  • 4篇外科
  • 3篇延长术
  • 3篇术后
  • 3篇牵张成骨
  • 3篇外科皮瓣
  • 3篇显微血管
  • 3篇骨延长
  • 3篇骨延长术
  • 3篇成骨
  • 2篇动脉
  • 2篇旋股外侧动脉
  • 2篇血管吻合
  • 2篇血栓
  • 2篇血栓形成
  • 2篇植骨

机构

  • 20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20篇贾亚超
  • 15篇康庆林
  • 13篇柴益民
  • 12篇陈红浩
  • 9篇徐佳
  • 5篇王亚洲
  • 3篇文根
  • 3篇汪春阳
  • 2篇曾炳芳
  • 2篇韩培
  • 2篇梁川
  • 1篇唐明杰
  • 1篇成亮
  • 1篇孙玉强
  • 1篇熊飞
  • 1篇陆联松

传媒

  • 5篇中华创伤骨科...
  • 3篇中国矫形外科...
  • 3篇中华显微外科...
  • 1篇解剖学杂志
  • 1篇国际骨科学杂...
  • 1篇骨科临床与研...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1
  • 2篇2018
  • 4篇2017
  • 2篇2016
  • 9篇2015
  • 1篇2014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生物因子促进牵张成骨区骨生成与矿化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5年
牵张成骨(distraction osteogenesis,DO)是一种利用骨痂愈合机制产生新骨的内源性组织工程学技术。随着近几年大量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的深入,牵张成骨在矫正先天性肢体不等长、创伤后遗症,创伤性骨髓炎、肿瘤术后重建等方面展现了广阔的应用前景。如何促进牵张成骨区骨生成与矿化、缩短患者疾病的治疗周期已成为国内外矫形外科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就生物因子促进骨生成与矿化的应用进行综述。
陈红浩康庆林贾亚超王亚洲
关键词:生物因子牵张成骨骨生成骨矿化
胸背动脉-腹壁下动脉-旋股外侧动脉升支联合供应超长皮瓣修复上肢软组织纵长缺损
患者,男,18 岁.右上肢机器挤压伤5h 入院.查体:右上肢肩峰至手背桡侧皮肤及软组织缺损,创面污染严重,面积约85 cm×10cm~85cm×14 cm(图1).桡神经及肱三头肌桡侧半从肱骨中段至肘关节平面缺损,桡动、...
贾亚超康庆林柴益民
微型外固定支架牵张成骨技术治疗手外伤后掌指骨缺损被引量:11
2016年
目的探讨牵张成骨技术治疗手外伤后掌指骨骨缺损以及残指短缩的效果,并介绍外固定支架治疗的优势。方法对2010年6月至2015年12月治疗的16例手外伤后骨缺损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男11例,女5例;年龄20~45岁,平均32.5岁。16例患者共20处掌指骨骨缺损,8例单根掌骨骨缺损,2例同侧第2、3掌骨骨缺损,6例患指残端修整术后指骨短缩(其中拇指4例,示指1例,示指及中指1例)。掌指骨骨缺损1.0~3.1cm,平均1.8cm。在影像增强器的帮助下,采用手背侧切口,安装Orthofix单边延长外固定支架,近端(18指)或远端(2指)截骨延长。结果所有患者术后获9~26个月(平均12.2个月)随访。所有掌骨骨缺损均得以重建,所有短缩指骨均延长至满意的长度,延长区骨痂完全钙化。延长长度1.0~3.1cm,平均1.9cm;延长百分比26%~51%,平均34%;骨延长指数为60.0~87.1d/cm,平均70.9d/cm。按照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评定试用标准中手指总活动度(TAM)评定手部关节活动范围:优13处,良4处,可2处,差1处;优良率为85.0%。结论应用微型外固定支架骨延长与重建治疗掌指骨创伤后骨缺损方法可靠,可以有效地对缺损骨重建以及残指延长,进行早期功能锻炼有助于恢复手指的外观与功能。
陈红浩贾亚超康庆林
关键词:骨延长术骨缺损
内源性内皮祖细胞在显微血管吻合术后损伤血管修复中的作用
贾亚超徐佳汪春阳柴益民
逆行跗外侧皮瓣在拇甲瓣供区修复中的应用
目的:利用拇甲瓣包裹髂骨条是手指再造最常用的方法之一.然而,拇甲瓣供区的修复始终是困扰修复重建外科医师的难题.本文报道利用逆行跗外侧皮瓣修复拇甲瓣供区并评估其临床可行性.方法:自2005 年1 月至2010 年12 月,...
贾亚超康庆林柴益民
序贯式带蒂皮瓣修复足踝部皮肤缺损被引量:12
2015年
目的 探讨序贯式带蒂皮瓣修复足踝部皮肤缺损的效果与手术技术. 方法 2006年1月-2013年12月,采用序贯式带蒂皮瓣修复足踝部皮肤缺损共12例,其中4例伴有跟腱损伤,修复缺损面积4.8cm×3.5 cm ~ 4.0 cm×10.0 cm.序贯式手术包括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移位修复足踝缺损,继发的供区再采用局部菱形带蒂皮瓣修复,不需要额外的植皮手术. 结果 移植的全部皮瓣共24个完全成活,手术时间平均约1h,随访6~16个月,移植皮瓣无臃肿、质地好,无片状的皮肤瘢痕,外形平整自然,无皱褶和色素沉着.踝关节伸屈功能均优于手术前,2例跟腱坏死者在皮瓣移植术后6~8个月再次接受肌腱移位手术,全部患者都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结论 序贯式带蒂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是一种实用的手术方法,节省手术时间,避免了皮瓣供区植皮,修复效果好.
康庆林贾亚超王亚洲徐佳陈红浩龚子凌柴益民曾炳芳
关键词: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穿支皮瓣软组织缺损
吻合与不吻合股前外侧皮神经的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四肢软组织缺损的疗效比较
2023年
目的比较吻合与不吻合股前外侧皮神经的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四肢软组织缺损的疗效,探讨吻合皮神经的必要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9月至2022年3月期间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六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30例四肢软组织缺损患者资料。根据术中是否吻合股前外侧皮神经分为两组:吻合组14例,男7例,女7例;年龄为(46.4±15.2)岁;软组织缺损范围为(22.4±7.3)cm×(8.5±1.3)cm;采用吻合股前外侧皮神经的股前外侧皮瓣进行修复。非吻合组16例,男11例,女5例;年龄为(39.9±15.8)岁;软组织缺损范围为(23.0±6.4)cm×(9.0±2.1)cm;采用股前外侧皮瓣进行修复,不吻合神经。比较两组患者的皮瓣成活情况、Semmes-Weinstein单丝触觉恢复程度及恢复面积、冷热感及两点辨别觉恢复时间等。结果两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30例患者的皮瓣均完全存活,未发生血管危象。吻合组患者Semmes-Weinstein单丝触觉面积恢复到20.0%、50.0%、80.0%时所需时间[(2.5±0.7)、(6.7±1.1)、(11.0±1.2)个月]均显著短于非吻合组患者[(3.6±1.3)、(8.6±1.4)、(15.0±2.2)个月],末次随访时恢复面积[100.0%(100.0%,100.0%)]显著大于非吻合组患者[84.6%(81.7%,89.9%)],冷热感恢复时间[(3.9±0.7)个月]显著短于非吻合组患者[(6.1±1.1)个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吻合组14例患者两点辨别觉恢复时间为(10.4±1.7)个月,非吻合组16例患者中仅7例患者恢复两点辨别觉,恢复时间为(14.7±1.4)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四肢软组织缺损患者,与不吻合皮神经比较,吻合股前外侧皮神经的股前外侧皮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皮瓣的感觉恢复。
Hong Sung Min徐佳贾亚超成亮文根柴益民
关键词:外科皮瓣神经吻合软组织损伤
内固定联合植骨治疗肱骨远端骨不连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评估内固定联合植骨治疗肱骨远端骨折后骨不连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骨科接受钢板内固定联合植骨治疗的48例肱骨远端骨不连患者资料,男31例,女17例;年龄22~49岁,平均35.4岁。所有患者均采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联合自体髂骨植骨进行治疗。术后随访通过临床检查、X线片、Mayo肘关节评分(MEPS)及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AS)评估治疗效果。结果48例患者术后获18~60个月(平均36个月)随访。术后未出现伤口相关并发症。所有患者骨不连在术后3-8个月(平均4.2个月)牢固愈合。末次随访时肘关节屈伸活动范围从术前660提高至101OO前臂旋前、旋后由术前平均(65°,45°)改善至术后(82°,75°)。MEPS评分由术前平均54分上升至82分;其中优26例,良16例,中6例,优良率87.5%。患者肘关节疼痛明显缓解,VAS评分由术前平均4.5分下降至术后1.2分。随访期间无尺神经损伤、异位骨化、内固定松动断裂或关节不稳定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内固定联合植骨治疗肱骨远端骨折后骨不连能够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贾亚超徐佳汪春阳文根韩培柴益民
关键词:肱骨骨折不愈合植骨
应用外固定支架急性短缩成角二期延长治疗小腿复合组织缺损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探讨采用外固定支架急性短缩成角二期延长治疗小腿复合组织缺损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5月至2014年8月采用外固定支架急性短缩成角二期逐渐延长技术治疗6例小腿复合组织缺损患者资料,男5例,女1例;年龄23。65岁,平均38.8岁。骨折按Gustilo分型:ⅢA型2例,ⅢB型4例。其中4例为急诊首诊,2例为外院治疗后转入。在生命体征稳定的基础上,彻底清创,然后根据皮肤缺损的方位折弯,以求最大限度地关闭伤口。4例折弯后创面直接闭合,1例残留创面经换药后愈合,另1例自体皮片移植消除剩余创面。将预构的环形外固定支架安装在折弯的小腿上,待伤口完全愈合后2~3周开始矫正畸形,并通过牵张成组织技术重建组织缺损。结果6例患者创面均顺利愈合,不需实施额外的显微皮瓣或骨移植手术,折弯后重建的软组织区域愈合平整,质地和周围皮肤一致。随访时间为8~24个月,平均16.8个月。平均延长长度为8.0cm,外固定支架佩戴时间平均为17.3个月,骨延长指数为2.3个月/cm,根据Paley骨与功能分级评定肢体功能恢复结果:优2例,良4例。x线片示骨缺损区完全重建,骨愈合良好,下肢机械轴完全恢复。患肢行走负重功能完全恢复。结论采用急性短缩成角二期延长治疗小腿软组织与骨复合缺损不需借助显微皮瓣和骨移植技术,避免了供区并发症,是一种值得尝试的方法,适合急性与亚急性开放性损伤的快速处理。
康庆林徐佳贾亚超陈红浩陆联松柴益民
关键词:外固定器骨延长术ILIZAROV技术
胸腺素β4介导牵张成骨区骨生成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2016年
目的探讨胸腺素B4对大鼠牵张成骨区骨生成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A、B、C3组。分别于左股骨行截骨术外固定建立牵张成骨模型,牵张期结束时A组不予处理,B组于牵张成骨区注射磷酸盐缓冲液,C组于牵张成骨区注射等量胸腺素B4。术后第22、29、43天分别处死大鼠,取材行X线、Micr-CT、HE染色、免疫组化染色检测牵张成骨区的骨生成情况,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相关基因的转录水平。结果X线检测显示C组术后第22、29、43天成骨优于A、B组。Micro-CT检测显示C组术后第22、29、43天取材标本骨体积、骨矿化密度、骨体积分数高于A、B组,C组术后第43天骨表面体积分数小于A、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E染色显示C组局部毛细血管密度明显高于A、B组。免疫组化染色显示c组成骨区毛细血管密度增多以及成骨细胞在截骨断端募集,均高于A、B组。RT—PCR检测C组第22天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OsterixmRNA的转录水平高于A、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牵张成骨区局部应用外源性胸腺素B4可促进成骨区新生血管形成与骨生成,可能与牵张成骨区eNOS、Osterix的表达增高有关。
陈红浩贾亚超康庆林梁川柴益民
关键词:胸腺素骨延长术骨生成牵张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