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蔡剑辉

作品数:11 被引量:55H指数:5
供职机构:温州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温州市科技局科研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直肠
  • 6篇肠癌
  • 5篇直肠癌
  • 5篇结直肠
  • 4篇结直肠癌
  • 3篇切除
  • 3篇肿瘤
  • 3篇基因
  • 2篇预后
  • 2篇安全性
  • 2篇肠肿瘤
  • 1篇单纯性
  • 1篇低位直肠
  • 1篇低位直肠癌
  • 1篇低位直肠癌保...
  • 1篇低氧
  • 1篇低氧诱导
  • 1篇低氧诱导因子
  • 1篇低氧诱导因子...
  • 1篇底物

机构

  • 11篇温州医科大学
  • 1篇浙江省人民医...

作者

  • 11篇蔡剑辉
  • 8篇厉金雷
  • 6篇任约翰
  • 3篇吴祥斌
  • 3篇左志贵
  • 3篇徐昶
  • 2篇宋华羽
  • 1篇倪士昌
  • 1篇夏丽敏

传媒

  • 2篇中国现代医生
  • 1篇中华外科杂志
  • 1篇中华消化杂志
  • 1篇中国慢性病预...
  • 1篇温州医学院学...
  • 1篇中国药物与临...
  • 1篇浙江创伤外科
  • 1篇现代肿瘤医学
  • 1篇医学研究杂志
  • 1篇中华中医药学...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槲皮素调控白细胞介素-6/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蛋白3信号通路在结肠炎性相关结肠癌小鼠模型的机制研究被引量:15
2020年
目的 探究槲皮素调控白细胞介素(IL)-6/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蛋白3(STAT3)信号通路在结肠炎性相关结肠癌小鼠模型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采用氧化偶氮甲烷(AOM)联合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结肠炎性相关的结肠癌小鼠模型,将40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槲皮素低剂量及高剂量组,以30 mg/kg、100 mg/kg槲皮素灌胃处理小鼠,连续灌胃4周,其他组别以0.9%氯化钠注射液替代;观察各组小鼠的一般情况,采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小鼠结肠组织病理变化,TUNEL检测法检测小鼠结肠组织细胞凋亡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小鼠结肠组织中细胞核相关抗原(Ki67)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血清中细胞因子的分泌情况,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结肠组织中信号STAT3的表达。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槲皮素组小鼠体质量、总结肠长度及凋亡细胞数明显增加,肿瘤个数、炎性评分、增殖评分、Ki67的表达、肿瘤坏死因子(TNF)-α、干扰素(IFN)-γ、IL-6、IL-17及STAT3磷酸化水平显著下降(P<0.05),且高剂量组作用效果更显著。结论 槲皮素可能下调IL-6/STAT3信号通路的活性,减少炎性因子水平,阻碍肿瘤细胞的增殖,促进肿瘤细胞的凋亡,从而保护结肠炎性相关结肠癌小鼠组织损伤。
蔡剑辉任约翰厉金雷倪士昌
关键词:槲皮素白细胞介素6信号传导小鼠STAT3
结直肠癌单纯性肺转移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单纯性肺转移患者的生存状况及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为制定有效改善患者预后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5年6月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结直肠癌根治性手术治疗后发生单纯性肺转移的5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详细统计其临床病理资料;并以3年总生存率和3年无病生存率作为预后评估指标,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进行χ~2检验,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结果患者的3年总生存率为75.0%,3年无病生存率为34.6%。3年总生存率及3年无病生存率均与患者的肺门或纵隔淋巴结转移、肺转移瘤最大直径和术前癌胚抗原水平有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肺转移瘤最大直径≥4 cm是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对于高危病例及时做好检查,尽早切除肺转移瘤,方可有效的改善患者预后。
蔡剑辉厉金雷夏丽敏左志贵
关键词:结直肠癌根治性切除预后
LOX基因G473A多态性研究在结直肠癌患者肿瘤风险评估中的应用
2017年
目的研究赖氨酰氧化酶(LOX)基因G473A多态性与结直肠癌易感性的关系,为结直肠癌肿瘤的风险评估提供依据。方法随机选择2010年5月~2014年8月我院收治的200例结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选择同期200例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分别抽取所有研究对象的肘静脉血5 mL和抽取基因组后对LOX基因G473A位点测序,检测各个体LOX基因G473A的基因型。然后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不同LOX基因G473A基因型与结直肠癌患病风险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1)结肠癌组GG、GA、AA基因型患者分别占47.37%(45/95)、41.05%(39/95)、11.58%(11/95)。携带GG基因型个体患结肠癌的风险明显低于GA和AA基因突变型个体(OR=1.71,95%CI=1.01~2.65,P=0.03;OR=3.94,95%CI=1.43~8.96,P=0.00)。(2)直肠癌组GG、GA、AA基因型患者分别占51.43%(54/105)、37.4%(39/105)、11.43%(12/105)。携带GG基因型个体患直肠癌的风险明显低于AA基因突变型个体(OR=3.45,95%CI=1.61~8.03,P=0.00)。(3)结直肠癌组GG、GA、AA基因型患者分别占49.50%(99/200)、39.00%(78/200)、11.50%(23/200)。携带GG基因型个体患结直肠癌的风险明显低于GA和AA基因突变型个体(OR=1.67,95%CI=1.01~2.18,P=0.03;OR=3.68,95%CI=1.81~7.65,P=0.00)。结论 LOX基因G473A多态性与结直肠癌的发病风险有一定关系,行LOX基因G473A多态性检测在结直肠癌风险评估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厉金雷蔡剑辉任约翰左志贵
关键词:赖氨酰氧化酶
经肛门内外括约肌间延伸平面辅助实施全直肠系膜切除术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探讨经肛门内外括约肌问延伸平面辅助实施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2月至2010年4月65例采用经肛直视下在内外括约肌间的延伸平面辅助实施TME并成功保肛的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随访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情况及肿瘤学结果。结果患者平均手术时间(245±42)min,平均出血量(114±76)ml。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术后发生吻合口漏2例,吻合口狭窄13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2例,泌尿道感染1例,切口感染1例。所有标本环周切缘及远切缘皆为阴性。病理分期TNMI期26例,TNMII期17例,TNMm期22例。平均随访时间(48±19)个月,失访10例。远处转移与局部复发共15例,8例死于肿瘤转移复发。局部复发转移3例,分别于术后35、36、52个月发现骶前复发、左侧盆腔淋巴结转移、骶骨转移。无吻合121复发病例。TNMI、Ⅱ、Ⅲ期患者5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100%、93.3%、63.1%,5年累积无病生存率分别为96.2%、83.3%、44.8%。结论经肛门内外括约肌间延伸平面辅助实施TME是解决经腹实施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操作困难的有效技术手段,具有良好的手术安全性和肿瘤根治效果。
徐昶宋华羽吴祥斌蔡剑辉厉金雷
关键词:直肠肿瘤结直肠外科手术预后
直肠下段肛肠疾病患者直肠下段内括约肌部分切除的临床应用价值
2015年
目的评价直肠下段肛肠疾病患者采用直肠下段内括约肌部分切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探讨其临床适用性。方法病例选择从2010年5月至2013年5月于本院就诊的78例直肠下段肛肠疾病患者。简单随机分为试验组39例和对照组3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直肠手术治疗,研究组选择直肠下段内括约肌部分切除术。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相关疼痛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临床疗效和复发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住院时间和相关疼痛评分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7.69%(3/3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5.64%(10/3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2,P<0.05);试验组患者临床疗效和术后复发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直肠下段肛肠疾病在常规术中联合内括约肌部分切除可以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安全性也比较高,有效维持肛门的静息压,减少疾病复发,适合临床长期推广应用。
蔡剑辉
关键词:安全性
直肠癌HIF-1α和COX-2的表达与新辅助放化疗敏感性的相关性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探讨直肠癌组织中HIF-1α和下游调控基因COX-2的表达与新辅助放化疗敏感性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08年4月至2013年3月行新辅助放化疗后行手术治疗的直肠癌患者45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新辅助放化疗前活检组织标本中HIF-1α和COX-2蛋白的表达,用改良Wheeler直肠癌消退分级(mRCRG)体系和T分期降期来评估新辅助放化疗的效果。结果:活检组织中HIF-1α低表达组有50.0%患者在放化疗后肿瘤消退达到mRCRG I级,高表达组仅有16.0%,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活检组织中HIF-1α低表达组在放化疗后T分期降期率为70.0%,高表达组为32.0%,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2表达水平与mRCRG肿瘤消退等级及T分期降期无关(均P>0.05)。直肠癌组织中HIF-1α与COX-2表达呈低度正相关(r=0.36,P<0.05)。结论:直肠癌组织中HIF-1α表达水平与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疗效密切相关,可作为预测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的敏感性指标之一。
徐昶宋华羽左志贵厉金雷蔡剑辉吴祥斌
关键词:低氧诱导因子-1Α环氧合酶-2新辅助放化疗CYCLOOXYGENASE-2
Ras相关的C3肉毒素底物1在结直肠癌中的差异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1
2017年
结直肠癌是消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近年来发病率不断上升,临床主要采用以手术为主、化学治疗和放射治疗为辅的综合治疗,但疗效并不理想。
任约翰蔡剑辉陈澄亮薛迪新陈积贤
关键词:结直肠癌肉毒素底物C3S相RA
抑癌基因Runx3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探讨抑癌基因Runx3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并分析结直肠癌组织中Runx3蛋白与Runx3 mRNA的表达。方法:采用RT-PCR技术检测Runx3基因mRNA的表达;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结直肠癌组织中Runx3蛋白的表达;并采用Kaplan-meier计算生存率曲线,Log-rank检验和Cox模型多因素回归分析法对结直肠癌患者的预后进行分析。结果:结直肠癌组织中Runx3蛋白表达阳性率为36.73%,Runx3 mRNA表达明显低于其配对的正常黏膜组织(0.306±0.126 vs 1.605±0.437,P=0.001,P<0.05);Runx3蛋白及Runx3 mRNA表达与结直肠癌的淋巴结转移、分化程度、临床分期(Ⅰ﹢Ⅱ,Ⅲ﹢Ⅳ)有关(P<0.05);而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大小、远处转移、浸润深度和肿瘤位置无关(P>0.05);Kaplan-meier单因素分析显示,Runx3 mRNA和Runx3蛋白是结直肠癌患者的重要预后因素(P<0.05),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Runx3 mRNA和Runx3蛋白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Runx3低表达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有望成为临床诊治的新靶点,并为结直肠癌的治疗起指导作用。
任约翰蔡剑辉陈积贤
关键词:结直肠癌RUNX3免疫组化
Nras、Braf、Kras、Pik3ca基因突变检测在大肠癌治疗和预后中的临床价值研究被引量:8
2017年
目的研究Nras、Braf、Kras、Pik3ca基因突变与大肠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随机选择我院2010年2月~2013年8月期间收治的240例大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取术后肿瘤组织标本,检测Nras、Braf、Kras、Pik3ca基因突变并分析其与大肠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随访3年,分析Nras、Braf、Kras、Pik3ca基因突变与患者的3年生存率的关系。结果 240例患者Nras、Braf、Kras、Pik3ca基因突变分别占2.50%、7.92%、43.75%、4.17%。Kras突变合并Pik3ca突变占3.75%。Braf突变合并Pik3ca突变占0.42%。Kras突变合并Nras突变1例,占0.42%。Nras基因突变仅与患者的年龄有关(P<0.05)。Braf基因突变仅与患者的肿瘤原发部位、分化程度以及术后是否复发有关(P<0.05)。Kras基因突变仅与患者的年龄和病灶大小有关(P<0.05)。Pik3ca基因突变与患者的肿瘤原发部位、分化程度有关(P<0.05)。Nras、Braf、Kras和Pik3ca基因突变大肠癌患者的3年生存率均低于野生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大肠癌患者行Nras、Braf、Kras、Pik3ca基因突变检测可以为靶向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厉金雷蔡剑辉任约翰徐昶
关键词:大肠癌BRAF基因KRAS基因PIK3CA基因
SCF^(β-TrCP)泛素化降解TFAP4抑制结直肠癌上皮间质转化的分子机制研究
2024年
目的 探究SCF^(β-TrCP)泛素化降解转录因子激活增强子结合蛋白4(transcription factor-activated enhancer-binding protein 4, TFAP4)对结直肠癌上皮间质转化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人结肠腺癌细胞SW480,分别用不同浓度的MLN4924处理24h,然后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内源性TFAP4蛋白水平变化。在MLN4924处理的基础上,加入CHX分别干预不同时间,检测TFAP4的蛋白半衰期和泛素化水平差异。在CHX干预的SW480细胞中过表达带FLAG标签的TrCP-1,探究β-TrCP对TFAP4表达的影响,通过免疫共沉淀(co-immunoprecipitation, Co-IP)实验检测过表达或敲低β-TrCP不是因为影响了其他信号通路而改变TFAP4的水平。将TFAP4上135位的E突变为A,139位的S突变为A,然后在CHX干预的SW480细胞中转染结构域突变的TFAP4,测定TFAP4半衰期和泛素化水平变化。CK1/CK2/GSK3磷酸化关键酶抑制剂对SW480细胞进行干预,Western blot法检测TFAP4水平,随后检测CK2抑制剂对TFAP4泛素化水平的影响,通过划痕实验分析细胞迁移能力,通过Transwell实验分析细胞侵袭能力。结果 TFAP4随着MLN4924处理浓度变化呈剂量依赖式增加,MLN4924处理能够显著延长内源TFAP4蛋白的半衰期,TFAP4和CK2存在相互作用,CK2抑制剂能降低TFAP4泛素化水平,蛋白的半衰期得到明显延长,敲低β-TrCP引起TFAP4的降解受到明显抑制,β-TrCP与TFAP4直接相互作用,并促进其被泛素化,TFAP4中E135A和S139A位点突变延长其半衰期,沉默β-TrCP能促进细胞增殖和迁移。结论 SCF^(β-TrCP)可能通过泛素化修饰降解TFAP4,从而抑制结直肠上皮间质转化的发生,进而抑制肿瘤的浸润、转移,可为结直肠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厉金雷吴祥斌蔡剑辉
关键词:泛素化结直肠癌上皮间质转化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