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夏光

作品数:10 被引量:40H指数:4
供职机构:国家环境保护局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环境科学与工...
  • 4篇经济管理

主题

  • 4篇环境保护
  • 2篇代理制度
  • 2篇市场化
  • 2篇气候
  • 2篇气候变化
  • 2篇权益
  • 2篇环境权
  • 2篇环境权益
  • 2篇场化
  • 1篇要义
  • 1篇政府
  • 1篇政治
  • 1篇政治背景
  • 1篇中国人口
  • 1篇人口
  • 1篇生态
  • 1篇生态可持续
  • 1篇生态可持续性
  • 1篇示范区
  • 1篇试验区

机构

  • 10篇国家环境保护...

作者

  • 10篇夏光
  • 1篇秦虹

传媒

  • 2篇上海环境科学
  • 2篇管理世界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环境保护
  • 1篇科技导报
  • 1篇环境科学研究
  • 1篇中国国情国力
  • 1篇中国工业经济...

年份

  • 1篇1998
  • 1篇1995
  • 3篇1994
  • 3篇1993
  • 1篇1991
  • 1篇1989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环境污染——企业行为及其经济机制被引量:1
1989年
以往的环境政策研究,似存在这样一种倾向,即,人们着力于污染控制政策本身和实施这些政策所需的措施细节的研究。
秦虹夏光
关键词:企业环境污染经济机制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中的联合履约
1995年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中的联合履约夏光(国家环境保护局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北京100035)本文是从制度分析的角度对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中的联合履约作的一个理论分析。之所以选取理论的而非实证的分析角度,是因为①联合履约至今为止仍基本上是一项理论...
夏光
关键词:环境科学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通向持续发展的道路被引量:4
1994年
持续发展的提出近二十年来,人们终于认识到环境问题的产生和加剧是与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或发展战略密切相关的,不变革这种传统模式本身,单靠对环境问题采取事后补救性的治理,环境问题是永远不可能得到根本解决的。因此,人们为寻求一种建立在环境和自然资源可承受基础上的人类长期发展的战略或模式,进行了长期的探索,先后提出了'有机增长'、'全面发展'、'同步发展'、
夏光
关键词:经济发展
全球环境与发展问题的政治背景及要义
1993年
从80年代后半期以来,世界局势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化,原有的两极格局被打破,世界出现了向多极化方向发展的新趋势。一些过去在两极状态下长期被掩盖或被忽视的地区性政治矛盾、经济摩擦和民族冲突等问题变得复杂和突出起来,某些地区很不安宁。人类社会长期面临的和平与安全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夏光
关键词:全球环境
生态可持续性工业发展述评被引量:14
1993年
自18世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社会发展进程大大加快,创造了以巨大物质财富为主要特征的现代文明。但是,伴随着这一过程,也出现了环境污染、沙漠蔓延、森林锐减、物种灭绝等一系列严重的环境问题。因此,人们在回顾和评价人类工业化历程的时候,是怀着亦喜亦忧的心情的,喜的是工业革命和工业化极大地增进了人类自身的福利,忧的是人类会不会不由自由地陷入工业化不利后果的灭顶之灾之中?
夏光
关键词:环境保护
通向可持续发展的可行之路──关于建立可持续发展试验区的设想被引量:3
1998年
夏光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试验区示范区
环境保护的经济手段及其政策被引量:5
1994年
一、经济手段在市场经济下环境管理中的作用 越是发展市场经济,越要加强政府在环境保护方面的宏观调控作用,这是市场经济的发展历史和我国10多年来改革开放历程所提供的经验。事实上,越是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越是有完善的环境保护法律,政府在环境保护方面越具有权威性。今天来看政府的这种环境保护职能,不仅要从保护环境的目的来认识,还要从维护公正的市场竞争秩序,催化市场经济成长的角度来看待。 市场经济下,要更多地运用经济手段,主要有以下原因:一是市场经济是一种让经济活动主体依据一定的市场信号,自主作出决策的制度,这样才能保持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活力。
夏光
关键词:环境保护经济手段环境管理
环境权益及其市场化代理制度被引量:6
1994年
提出了一个以新制度经济学方法分析环境问题及其控制方式的理论模型,并据此提出了当前环境保护工作实现制度创新的思考,其逻辑思路是:由环境资源的稀缺性引起的用于满足人类生存需要和生产需要这两种环境功能之间的矛盾,外化为人类生存性和生产性两型环境权益的冲突;解决这个冲突的两种制度安排─市场和政府─都存在着各自的“失灵”,因此,需要设计和实施一种使两者结合起来的更高形式的制度安排,途径之一是建立和实施以“法律框架、公众参与、代理公司”为要素的“环境权益之市场化代理制度”。当前我国环境保护工作正面临着这种制度创新的契机。
夏光
关键词:环境权益政府环境保护
中国人口——环境关系及所受气候变化的影响
1991年
我国历来是个人口大国。在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人口已达5.4亿。此后,又经历了50年代和60年代两次人口增长高峰:到1990年7月,达到了11.6亿,占世界总人口的22%左右。我国也是一个自然环境大国。陆地面积(包括内陆水域)约为960万平方公里,占全球陆地面积的6.44%,居世界第三位。地形地貌多种多样。山地约占33%,丘陵占10%,高原占26%,盆地占19%,平原占12%。海岸线长达1.84万公里。我国人口与环境之间,有着比较多样和特殊的关系。这些关系,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人口与自然环境之间进行双向选择的结果。
夏光
关键词:人口气候变化
论环境权益的市场化代理制度被引量:7
1993年
本文试图用新制度经济学的有关范畴来构筑一个分析环境问题及其控制方式演进过程的理论模型,并据此提出当前环境保护工作制度创新的初步思路。 一、环境功能的内在矛盾外化为两种环境权益的冲突 环境作为一种自然资源,对于人类具有多方面的功能,在我们的分析中,把它抽象为两项基本功能:第一,满足人类基本生存和生理需要的功能,如使人呼吸到清新的空气、饮用洁净的水、享用安静的居住空间等,我们称之为“生存性功能”;第二。
夏光
关键词:环境保护市场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