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涵雯

作品数:5 被引量:16H指数:3
供职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业务建设科研专项北京市科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肾脏
  • 3篇肾脏病
  • 3篇糖尿
  • 3篇糖尿病
  • 3篇糖尿病肾脏
  • 3篇糖尿病肾脏病
  • 1篇蛋白尿
  • 1篇源流
  • 1篇证候
  • 1篇散结
  • 1篇散结法
  • 1篇肾功能
  • 1篇肾功能下降
  • 1篇肾络
  • 1篇内热
  • 1篇尿蛋白
  • 1篇皮炎
  • 1篇清热
  • 1篇中医
  • 1篇中医证

机构

  • 5篇北京中医药大...
  • 3篇北京中医药大...

作者

  • 5篇杨涵雯
  • 2篇王耀献
  • 2篇王梦迪
  • 1篇任映
  • 1篇张云璧
  • 1篇孙卫卫
  • 1篇刘玉宁
  • 1篇王蓬文
  • 1篇张乙
  • 1篇陈怡瑾
  • 1篇何文凤

传媒

  • 1篇中国麻风皮肤...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北京中医药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5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糖尿病肾脏病呈少量蛋白尿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肾功能下降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总结糖尿病肾脏病呈少量蛋白尿患者的临床特点,对其肾功能下降的危险因素进行初步分析。方法:基于不同eGFR水平,对141例呈少量蛋白尿DKD患者的一般情况、临床理化指标、中医证候特点进行对比分析,并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对这部分患者肾功能下降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1)在呈少量蛋白尿的DKD患者中,高滤过率组、正常滤过率组、低滤过率组的比例分别为17. 0%、41. 1%、41. 8%,以低滤过率组所占比例最高,其平均年龄、24 h尿蛋白、血尿酸水平显著高于其他两组,eGFR显著低于其他两组。(2)中医证候上,本虚证以气虚证、阴虚证、阳虚证为主,标实证血瘀证、内热证、痰湿证所占比例均较高。低滤过率组阳虚证所占的比例高于其他两组,阴虚证、内热证比例低于其他两组。(3)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有吸烟史、24 h尿蛋白、血尿酸水平较高的患者,更易出现肾功能的下降。结论:肾功能的轻中度下降在呈少量蛋白尿的DKD患者中并不少见,且这部分患者在理化指标、证候表现与其他患者具有一定差异。除性别等非可控因素及吸烟等个人因素的影响外,在临床中应积极防治24 h尿蛋白、血尿酸等影响DKD肾功能进展的可控因素,早期防治疾病进展。
王梦迪刘玉宁王耀献王晓娜闫润泽甘慧芳杨涵雯苗润培
关键词:糖尿病肾脏病
二硝基氯苯致大鼠变应性接触性皮炎模型的构建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构建二硝基氯苯外用致大鼠背部变应性接触性皮炎模型。方法:利用二硝基氯苯作为致敏剂,对大鼠皮肤进行致敏和激发。激发后24 h取材,观察皮肤病理改变,利用ELISA法检测血清IL-4和TNF-α的表达。结果:大鼠背部皮肤激发24 h后,肉眼可见不同程度的红斑、肿胀;组织病理示:表皮、真皮内大量炎症细胞浸润;ELISA结果显示TNF-α水平升高,IL-4水平降低。结论:成功构建二硝基氯苯诱导的大鼠背部ACD模型,弥补了小鼠ACD模型的不足。
何文凤张云璧王蓬文任映张乙陈怡瑾杨涵雯李瑷同
关键词:二硝基氯苯变应性接触性皮炎
基于SLPI探究清热消癥法治疗糖尿病肾脏病相关机制的研究
糖尿病肾脏病(diabetickidney disease,DKD)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已成为我国乃至全世界终末期肾脏病的主要病因。然而DKD起病隐匿,进入临床蛋白尿期后进展迅速,常规治疗难以逆转。因此,DKD的早期发现、...
杨涵雯
关键词:糖尿病肾脏病
FGF-23、α-Klotho蛋白与糖尿病肾脏病中医证候及疾病进展相关性的临床研究
糖尿病肾脏病是糖尿病导致的常见且严重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糖尿病肾脏病起病隐匿,治疗上尚无确切有效的方法,传统实验室检查指标对于病情进展的预测多不敏感,FGF-23(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23)...
杨涵雯
关键词:糖尿病肾脏病中医证候
消癥散结法的源流及临床应用探析被引量:6
2018年
消癥散结法是中医临床的重要治法之一,主要用于治疗"癥瘕""积聚"类病症。随着现代研究技术的发展,中医学对疾病的认识愈加深入,"癥瘕"概念下所涵盖的疾病范围不断扩大,不仅包括表面可见的宏观病症,也逐渐深入到微观领域,消癥散结法所包含的具体治法和药物也不断丰富,消除癥瘕、攻逐坚积,需要综合运用开郁消癥、活血消癥、涤痰消癥、软坚消癥、解毒消癥等法,同时要兼顾正气,扶正以消癥。
王梦迪杨涵雯孙卫卫王耀献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