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小华

作品数:7 被引量:29H指数:3
供职机构:广东省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淋巴
  • 6篇淋巴瘤
  • 3篇扩散
  • 3篇不相干
  • 3篇成像
  • 3篇磁共振
  • 2篇体素
  • 2篇肿瘤
  • 2篇脑淋巴瘤
  • 2篇扩散加权
  • 2篇扩散加权成像
  • 2篇加权成像
  • 2篇磁共振成像
  • 1篇影像
  • 1篇影像学
  • 1篇原发性
  • 1篇原发性肠道淋...
  • 1篇肾肿瘤
  • 1篇综合影像
  • 1篇综合影像学

机构

  • 6篇广东省人民医...
  • 3篇南方医科大学
  • 2篇广东省医学科...

作者

  • 7篇刘小华
  • 6篇张忠林
  • 3篇刘再毅
  • 3篇梁长虹
  • 2篇李文瑜
  • 2篇易晓敏
  • 1篇陈文波
  • 1篇李景雷
  • 1篇刘于宝
  • 1篇王淑侠
  • 1篇孙倩

传媒

  • 2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中国医学计算...
  • 1篇中华放射学杂...

年份

  • 1篇2015
  • 4篇2014
  • 2篇2013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原发性肠道淋巴瘤的多层螺旋CT表现及病理对照分析被引量:11
2014年
目的:探讨原发性肠道淋巴瘤的多层螺旋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1月至2013年8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0例原发性肠道淋巴瘤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结果:单发24例,其中位于小肠8例,回盲部6例,结肠4例,直肠3例,十二指肠2例,肛管1例。多发6例,其中病变位于多个节段小肠3例,位于回盲部、直肠2例,位于多个节段小肠、结肠1例。浸润型16例,肠壁弥漫均匀或不均匀的增厚,受累肠管范围较长,最长约35.6cm。4例可见肠管扩张。肿块型11例,其中8例肿块突向肠腔内生长,3例突向肠腔外生长。多发结节型2例,表现为多个结节突向肠腔内生长。混合型1例。原发性肠道淋巴瘤的并发症少见,仅2例伴有肠梗阻,1例肠套叠,1例肠穿孔。结论:原发性肠道淋巴瘤的多层螺旋CT表现有一定特征,多层螺旋CT对其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刘小华李景雷梁长虹刘再毅刘于宝张忠林
关键词:肠道肿瘤淋巴瘤X线计算机
脑淋巴瘤综合影像学及不典型表现
脑淋巴瘤是相对少见的恶性肿瘤,约占所有颅内肿瘤的1-5%。对放疗和化疗敏感,若影像学能正确诊断,可减少外科手术干预的概率。脑淋巴瘤分为原发性脑淋巴瘤和继发性脑淋巴瘤两种亚型。原发脑淋巴瘤包括两种情况:一是只在脑内发现有淋...
张忠林刘小华
文献传递
DWI中基于单指数与IVIM双指数模型早期预测淋巴瘤疗效效能比较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比较多b值DWI中单指数模型和基于体素内不相干运动(IVIM)的双指数模型早期预测淋巴瘤疗效的价值。方法纳入接受化疗、经病理确诊的淋巴瘤患者22例。患者于治疗前、2个周期化疗后分别进行常规MRI和多b值DWI,根据IVIM双指数模型获得真性扩散系数(D值)、假性扩散系数(D*值)和灌注分数(f值),根据单指数模型获得ADC值。2个周期化疗后根据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评估疗效,分为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稳定(SD)和进展(PD),比较不同疗效组治疗前D、f、D*、ADC值差异,评价D值和ADC值预测疗效效能。结果 CR组49个淋巴结、PR组17个淋巴结、SD组8个淋巴结。CR组和PR组治疗前D值和ADC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SD组治疗前D值和ADC值均低于CR组和PR组(P均<0.05),CR组、PR组和SD组f值和D*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分别以0.48×10-3 mm2/s和0.49×10-3 mm2/s为治疗前D值和ADC值预测较好疗效(CR和PR)阈值,敏感度、特异度和曲线下面积分别为100%、75.76%、0.890和100%、84.85%、0.893,二者预测化疗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086,P=0.931)。结论基于IVIM的双指数模型所获得D值和单指数模型所获得ADC值早期预测淋巴瘤疗效效能均较好,无明显差异。
刘小华张忠林李文瑜梁长虹刘再毅易晓敏
关键词:扩散磁共振成像淋巴瘤
男性肾混合性上皮间质瘤1例被引量:1
2014年
患者男,49岁,主因“体检发现左肾肿物5月余”人院,自述平素无背部酸痛,无尿痛、尿频、尿急及肉眼血尿;否认药物长期应用史。CT:左肾下极类椭圆形肿块,约57mm×38mm,内见点条状高密度影,增强后呈轻度强化(图1A)。静脉肾盂造影(图1B):左肾下组肾盏见局限性充盈缺损。影像学提示:左肾下极肿瘤,考虑为囊性肾细胞癌合并出血。遂行左肾肿物切除术。术后病理诊断(图1C):肾混合性上皮间质瘤(mixedepi-thelial and stromal tumor of the kidney,MESTK)。随访24个月,未见肿瘤复发。
孙倩王淑侠刘小华陈文波张忠林
关键词:肾肿瘤
基于体素内不相干运动的多扩散梯度因子值MR扩散加权成像在淋巴瘤疗效评价中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2
2015年
目的:运用基于体素内不相干运动(IVIM)的多b值DWI,评价淋巴结性淋巴瘤的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11月至2013年11月经病理确诊的淋巴结性淋巴瘤患者22例。患者分别在化疗前、2个化疗周期后进行1.5 T MRI平扫及多b值的DWI扫描,然后计算真性扩散系数(D)、灌注分数(f)、假性扩散系数(D*)值。2个化疗周期后对疗效进行评价,按疗效将淋巴结分为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稳定(SD)、进展(PD)4组。化疗前CR、PR、SD组D、f值的比较用Kruskal-Wallis H检验,两两之间的比较采用Nemenyi法。化疗前CR、PR、SD组D*值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PR组化疗前与化疗后D、f、D*的比较用配对样本t检验。把PR组和CR组合并为一组,作为疗效较好组,把SD组作为疗效较差组。用ROC曲线评估IVIM所得参数对疗效的预测效能。结果22例淋巴瘤患者化疗前进行了MRI平扫及多b值的DWI扫描,21例患者2个化疗周期结束后进行了MRI复查。CR组49个病灶、PR组17个病灶、SD组8个病灶、PD组0个病灶。化疗前CR组、PR组、SD组D值分别为(0.63±0.26)×10-3、(0.57±0.10)×10-3、(0.42±0.04)×10-3mm2/s,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12.944,P=0.002),CR组和PR组D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72,P=0.965),SD组D值低于CR组和PR组(χ2值分别为12.090、10.684,P值分别为0.002、0.005)。化疗前CR、PR、SD组间f值和D*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2.312,P=0.315;F=0.535,P=0.588)。PR组化疗后D值为(1.03±0.37)mm2/s,较化疗前明显升高(t=-4.781,P=0.001);f值化疗后为(9.39±4.52)%,较化疗前明显升高(t=-2.294,P=0.036);D*值为(99.72±42.12)×10-3mm2/s,较前((90.37±45.33)×10-3mm2/s)轻度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79, P=0.570)。根据ROC曲线分析表明,D值的阈值为0.48×10-3mm2/s时,预测效能最佳,敏感
刘小华张忠林李文瑜梁长虹刘再毅易晓敏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淋巴瘤疗效对比研究
脑淋巴瘤的CT、MRI表现
目的:分析脑淋巴瘤的CT、MRI表现特点,提高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月至2013年3月经病理证实的21例脑淋巴瘤患者的CT、MRI的表现,对病变的部位、数目、周围水肿、占位效应、密度,信号、强化方式...
刘小华张忠林
文献传递
基于IVIM模型的多b值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在淋巴瘤的初步研究
目的:本研究旨在运用IVIM双指数模型的多b值MRI DWI成像,对淋巴结性淋巴瘤进行初步研究,并且与单指数模型进行比较。探讨D、f、D*及ADC值的可重复性,便于评估其临床运用的可行性。对IVIM模型测得的D值与单指数...
刘小华
关键词:扩散加权成像淋巴瘤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