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小明

作品数:8 被引量:229H指数:4
供职机构: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艺术历史地理经济管理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艺术
  • 2篇历史地理
  • 1篇经济管理
  • 1篇文学

主题

  • 4篇艺术
  • 2篇整体性保护
  • 1篇登高
  • 1篇学术
  • 1篇学术反思
  • 1篇研究范式
  • 1篇遗产研究
  • 1篇艺术构成
  • 1篇艺术渊源
  • 1篇玉皇阁
  • 1篇年画
  • 1篇女性
  • 1篇重阳
  • 1篇重阳节
  • 1篇文化空间
  • 1篇文化遗产
  • 1篇文化遗产保护
  • 1篇门神
  • 1篇民间文化
  • 1篇民间文化遗产

机构

  • 8篇天津大学
  • 1篇天津美术学院
  • 1篇天津市美术中...

作者

  • 8篇王小明
  • 1篇窦良羽
  • 1篇刘鑫

传媒

  • 2篇艺苑
  • 1篇天津大学学报...
  • 1篇美术研究
  • 1篇齐鲁艺苑(山...
  • 1篇西北民族研究
  • 1篇西南民族大学...
  • 1篇民间文化论坛

年份

  • 3篇2014
  • 4篇2013
  • 1篇2012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门画艺术中的女性形象解析被引量:1
2014年
门画是与民俗节日相关,带有装饰性、功用性、精神信仰性的年画,是民间绘画中相对独立的画种。门画艺术以人物形象为主,镇宅武将是最早的门画题材。自宋代门神画流传至清鼎盛时期,门画人物形象增添了象征吉祥富贵的文官、仕女、童子等。其中女性作为门画人物多象征祈子求富、富贵多子的寓意,是独具特色的一类门画题材。将女性作为门画的特殊人物进行分类解析,揭示女性在门画中的角色涵义,从而更好地理解民间审美的观念与意象。
王小明刘鑫
关键词:门神年画女性
传统节日民俗与“文化空间”的整体性保护——以玉皇阁重阳节“登高”情结为例被引量:5
2013年
"文化空间"的意义、性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具有同一性,它是一种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型。传统节日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当代社会具有重要的传承作用。节日文化空间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最为典型、集中、生动的活态表现。社会转型期,传统节日文化空间受到严重冲击,人们的节日情怀日渐淡漠,节日内容变得空洞。这迫切需要社会各界对传统节日文化空间的关注与保护。文章以旧时天津老城玉皇阁重阳节"登高"习俗为例,探讨传统节日文化的精神意义和对"文化空间"的整体性保护。
王小明
关键词:文化空间传统节日重阳节玉皇阁登高
民俗学传统研究范式反思与转换——90年代初到21世纪的民俗学理论
2014年
进入90年代以后,中国民俗学研究的主流是超越民俗传承的具体时空,以民俗事象为中心的研究范式。这一研究范式忽略了作为民间文化传承主体的"人群"在具体的时空坐落中对民间文化的创造与享用。20世纪90年代中期,民俗学界开始反思"传统研究范式"下民间文化存在的问题,强调从时空文化背景和语境中考察民俗学,在田野调查中观察民俗生活与文化传统之间的关系。对民俗学研究范式的转换进行学术梳理,将学术反思过程中出现的新的研究理论进行探讨,从而使民俗学研究符合实际,臻于完善。
王小明
关键词:民俗学研究范式学术反思
口述史给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提供的新视角被引量:21
2012年
把口述史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引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可以使研究者充分收集口述史料,并对其进行整理、归纳、分析、判断、评价,同时将口述史料与可得到的其他文献资料结合起来使用。通过这些史料,研究者不仅可以得到原始的宝贵资料,而且能够填补文献资料中遗产事项真实性、细节性的缺陷。通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口述史访谈这种方式,能更好地把握文化遗产研究的脉络,从而为遗产学的发展提供新思路。
王小明
关键词:口述史民间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论民间审美的自由观念被引量:11
2013年
人是艺术发生的前提,审美性、情感性是艺术发生的必要条件。民间艺术赋予了人性一种超越生命的自由感和真、善、美的道德统一。民间审美观念重视人的存在价值,反映了一个民族在漫长的历史道路上对文化艺术的一种思考和建树,是生命的文化和生活的美化。本文以民间审美情感的自发性、审美主体的自律性、审美想象力的自由等特征来揭示民间审美的核心是民族精神、民族情感、民族凝聚力,民族精神面貌和心理状态的体现,是民族审美观念的集体认同。
王小明
关键词:民间艺术
传统村落价值认定与整体性保护的实践和思考被引量:190
2013年
传统村落是人类文明的根脉,是农耕文化的精萃,也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然而传统村落在"现代化"浪潮中面临着消逝的厄运。从20世纪80年代学术界提出"古村落保护"的概念,到古村落价值认定标准的探索,再到中央四部委传统村落全国性普查的开展,历经20多年,我国传统村落保护实践已进入重要历史阶段,并引发社会各界对传统村落保护的新一轮思考。本文着重古村落"保护的实践历程进行梳理,对传统村落价值认定标准的科学性进行理论分析,探讨新阶段传统村落整体性保护的方法和策略。
王小明
关键词:文化遗产保护传统村落整体性保护
民间门画艺术构成的模式化特征
2014年
门画附着于门的信仰观念,在年画中占有特殊位置,它与其他类年画的主要区别体现在门画与"门"的关系,门画与"户"的联系。从民俗功能上它有别于具有装饰性的"墙贴年画",也不同于用于祭拜的"神像画"。它是农民自娱自乐的民间艺术,没有多少理性的约束。它除去代代口传心授而来的经验和人人遵守的传统观念,其余一切表现便是朴实、天真,又极其生动的乡土艺术。文章主要探讨了民间审美视阈中门画的艺术特性,从构图、造型、色彩、风格等几个方面充分解析门画的艺术构成特征。
王小明
关键词:艺术构成
论明清界画与姑苏版画的艺术渊源被引量:1
2013年
历时百年的界画,是中国建筑画史上的绝响,虽不被历代论画者看重,却是中国人阐释自然,认知世界的重要方式,并在中国绘画史上呈现颇为独特的艺术性。清初,欧洲绘画艺术传入中国,文人画家们吸取了西画技法,焦点几何式的透视画法出现在传统界画中,带来了艺术创作的新风。这一时期在民间画工界,姑苏版画街市楼阁画也运用了明暗和焦点透视法,画面既具有西画风格,也保留了界画的传统。本文试图通过对明清界画和姑苏版画街市楼阁画的历史渊源和绘画表现进行分析,探讨两种绘画形式的共性与差异。
王小明窦良羽
关键词:界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