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杰

作品数:20 被引量:184H指数:9
供职机构: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9篇医药卫生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4篇病毒
  • 13篇脊髓灰质炎
  • 5篇毒株
  • 5篇野毒
  • 4篇野毒株
  • 4篇基因
  • 4篇脊髓灰质炎病...
  • 3篇野病毒
  • 3篇基因型
  • 3篇病毒学
  • 3篇病毒学检测
  • 2篇疫苗
  • 2篇神经毒
  • 2篇神经毒力
  • 2篇无菌性脑膜脑...
  • 2篇脑膜
  • 2篇脑膜脑炎
  • 2篇脑炎
  • 2篇脊髓灰质炎野...
  • 2篇儿童

机构

  • 20篇中国预防医学...
  • 3篇云南省卫生防...
  • 1篇广东省卫生防...
  • 1篇四川省卫生防...
  • 1篇延边大学
  • 1篇日本国际协力...
  • 1篇延边医院

作者

  • 20篇李杰
  • 10篇郑红
  • 9篇张礼璧
  • 8篇方勇
  • 7篇侯晓辉
  • 5篇张礼壁
  • 3篇徐闻
  • 3篇朱宏
  • 2篇宋向东
  • 2篇葛可佑
  • 2篇郑渡平
  • 2篇陆群
  • 2篇陈立
  • 1篇于文涛
  • 1篇谭业颖
  • 1篇陈春明
  • 1篇林永杰
  • 1篇王克安
  • 1篇陈树本
  • 1篇李玉雨

传媒

  • 7篇中国计划免疫
  • 7篇病毒学报
  • 1篇疾病监测
  • 1篇中国学校卫生
  • 1篇预防医学情报...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毒理学杂志

年份

  • 1篇2001
  • 1篇2000
  • 3篇1999
  • 2篇1998
  • 5篇1997
  • 3篇1996
  • 2篇1994
  • 2篇1993
  • 1篇1990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脊髓灰质炎疫苗重组株病毒在我国的循环及其致病性被引量:90
2001年
我国自 1994年 10月以后已无脊髓灰质炎 (脊灰 )本土野病毒引起的病例。现在从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粪便标本中分离到的脊灰病毒都是 3个血清型的疫苗衍生株 ,并以Ⅱ型为主。近几年每年Ⅱ型分离株的数量均多于同年Ⅰ型株加Ⅲ型株之和。 1997~ 1999年从贵州、云南省分离到的Ⅱ型疫苗株中 ,除了疫苗变异株外 ,还发现了不同血清型间的重组株 ,如VP1片段来自SabinⅡ ,而 3D片段分别来自SabinⅢ (S2 ×S3 )和SabinⅠ (S2 ×S1) ,它们的基因序列与脊灰疫苗株SabinⅡ型有差异。能从未服苗儿童的粪便标本中分离到这类毒株 ,表明在外环境中有这类毒株在循环。这些毒株可以致病 ,其致病性与该儿童是否接受了疫苗全程免疫有很大的相关性。重组株的发现提示我们 ,它们在自然环境中已有循环。从贵州省Ⅱ型病例发生时间和区域上看 ,病例有聚集分布的趋势 ,但目前尚处于小范围的循环中 ,其原因与对策有待进一步研究。
张礼璧侯晓辉朱晖郑红叶绪芳徐闻李杰
关键词:脊髓灰质炎病毒
云南省1990~1997年脊髓灰质炎野病毒监测及应用研究被引量:4
1999年
1990年后,云南省逐步开展了脊髓灰质炎(脊灰)病毒学监测,19990~1997年共分离到“株脊灰病毒.对毒株进行了型内鉴定及核苷酸序列分析,并及时根据野毒监测结果开展了针对性的免疫活动。7年的监测及应用研究结果表明:(1)1990~1993年,云南省有脊灰Ⅰ型野病毒的广泛传播和循环;(2)1993年后所采取的常规免疫辅以强化免疫的干预措施具有明显的控制效果;(3)在我国首次监测到输人性脊灰野病毒病例.确定了云南省边境地区和周边地区已成为脊灰高危地区,是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地区和中国今后工作的重点和难点;(4)必须加强边境地区的免疫和监测工作,同时还应加强地区间、国家间和大区间的合作与协调,才能确保全球消灭脊灰目标的实现.
陆林徐闻马云鸿李杰丁峰嵘田炳均罗梅苏俭娉吴燕张皓明李杰
关键词:脊髓灰质炎野病毒免疫儿童
中国脊髓灰质炎Ⅰ型野毒株的PCR-RFLP法分析被引量:10
1994年
近年来我国流行地区分离的脊髓灰质炎病毒多为Ⅰ型野毒。本文报导对我国一些省、自治区防疫站从急性驰缓性麻痹病人粪便中分离的77株Ⅰ型野毒株,经PCR-RFLP法分析结果,发现不同地区分离的野毒株在电泳图像上有明显差异。根据电泳图像所显示的三种酶切条带的数目,可分为14个类型,而且同一省、自治区内不同地区(如新疆),或同一地区不同年份(如广东)的毒株也存在着明显差异。但在某些相邻省份如广东省与海南省,92年流行毒株电泳图像完全一致。说明本法虽不如核酸序列分析精确,但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反映毒株间的差异,有助于说明流行株的亲疏关系,可用于研究毒株的分子流行病学。
张礼壁李杰原稔郑红侯晓辉陆群方勇吉仓广
关键词:脊髓灰质炎病毒RFLP
1996年延边地区无菌性脑膜脑炎病因病毒的分离及初步鉴定被引量:11
1998年
吉林省延边地区1996年6月发生无菌性脑膜脑炎流行,在全地区216万人口中,发病人数约5~6千人,死亡2人,为历史上所罕见。从病人脑脊液和粪便标本中分离到多株病毒,分离率较高(分别达到52.4%和66.7%)。用WHO提供的RIVM肠道病毒组合血清进行中和定型,不能确定型别。RT-PCR结果表明为肠道病毒。病人早期血清特异性IgM抗体阳性率72.0%,证明所分离的病毒为此次无菌性脑膜脑炎暴发流行的病因。此病毒为肠道病毒,有可能是肠道病毒的一个新型别或变异株。
陈立李玉雨郑红李主宣李杰李主宣李杰李英信方勇祝双利李英信
关键词:无菌性脑膜脑炎肠道病毒RT-PCR
养鸡场周围空气污染状况的调查
1990年
饲养场对环境的污染事件可追溯到17世纪,早在1611年英国的某法庭就受理过养猪场气味污染的案例。然而,饲养场严重污染环境,以至形成公害却是近30年的事。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畜产品需要量的增加,促进了畜产业的发展。50年代后,世界各国饲养场规模迅速扩大。
李士田刘景兰谭业颖付京颖尹春凫王华敏王献仁沈四九李杰宋向东徐方
关键词:养鸡场空气污染环境污染调查
中国脊髓灰质炎病毒疫苗株基因特征及其神经毒力的初步观察被引量:12
1997年
中国脊髓灰质炎(脊灰)病毒疫苗株普遍存在基因变异的现象,如重组、点突变等〔1〕。我们选出10株有代表性的变异株,在具有人脊灰病毒受体基因的转基因小鼠PVR-Tg21〔2〕中做毒力分析,发现Sabin1基因型(VP1)与野毒基因型(3D)的重组株显示很强的神经毒力,其PD50inTCID50(简称PD50)值为4.5,而Sabin1标准株的PD50值大于8.0。另外两株Ⅰ型疫苗株只在关键性核苷酸位点发生突变,只在位点525-U发生突变的一株,其PD50值为5.0,另一株在位点480-G及2795-A突变,其PD50值为5.8,均显示较强的神经毒力。一株Sabin2基因型(VP1)与Sabin3基因型(3D)的重组株,其神经毒力(PD50≥5.9)亦明显高于Sabin2标准株(PD50>7.5);而1株Sabin2基因型(VP1)与(Sabin1+Sabin2)基因型(3D)重组株的神经毒力(PD50=7.50)无明显提高。对Ⅲ型疫苗株的神经毒力分析发现,1株Sabin3基因型(VP1)与Non-Sabin基因型(3D)重组株的神经毒力,高于仅在核苷酸位点472-U突变的一株疫苗株。值得提出的是,另一株Ⅲ型疫苗?
李杰米山彻夫张礼壁侯晓辉侯晓辉方勇郑红荻原昭夫
关键词:基因特征神经毒力
非同位素标记探针在脊髓灰质炎病毒型内鉴别中的应用
1993年
以脊髓灰质炎(简称脊灰)病毒Sabin株Ⅰ、Ⅱ、Ⅲ型2500~2600碱基区域(病毒VP1氨基末端)为目的基因片段,人工合成了寡核苷酸引物和探针。以Digoxigenin-11-dUTP代替^(32)P-dATP,建立了Digoxige-11-dUTP末端标记寡核苷酸探针,以及在PCR过程中Digoxigenin-11-dUTP直接掺入扩增产物制备探针的方法,并将探针应用于分离的脊灰野毒株和疫苗相关株的鉴别诊断。Digoxigenin末端标记探针和掺入PCR探针均具有型特异性,用于鉴别我国部分地区分离的脊灰毒株的结果表明,Ⅰ型分离株中90%为野毒株,Ⅱ、Ⅲ型分离株均为疫苗相关株,说明我国近年引起脊灰暴发的仍以Ⅰ型野毒株为主。探针可检测至少10~2~10~3TCID_(50)/ml样品。与同位素标记探针敏感性一致。在PCR过程中直接掺入Digoxigenin标记探针,不需纯化,大大简化了操作步骤,提高了标记效率。Digoxigenin标记探针敏感、特异,对人体无害,不受同位素半衰期影响,可回收反复使用;操作简单,出结果快,易于判断,适合在我国推广使用。
马静雅郑红孙立连李杰谭文杰张礼璧
关键词:脊髓灰质炎病毒
暴发脑膜脑炎流行的新型毒株的全基因序列被引量:5
2000年
吉林省延边地区 1996年 6月发生无菌性脑膜脑炎流行 ,从病人脑脊液和粪便标本中分离到多株病毒 ,血清学实验证明所分离的病毒为此次无菌性脑膜脑炎流行的病因。对其中的 2株病毒 (Yanbian96 83csf和Yanbian96 85csf)测定了全基因核酸序列并做了比较分析。结果所测 2株病毒核酸长度均为 745 6bp[包括 3'端poly(A)尾 ],两者间仅有 13个位点不同 ,同源性达 99 8% ,在进化树上位于同一分支 ,因此两者是同一型病毒。通过在GeneBank上检索比较 ,Yanbian96 83csf和所查到的肠道病毒全基因的同源性小于 77% ,结构区VP1同源性大多数小于6 7% ,仅 3株在 83%左右 ;进化树分析 ,与其它肠道病毒相差甚远 ,仅与 2株Echo4和 1株未定型肠道病毒相近 ;而血清学中和试验不能判定为Echo4型。据此推断 ,此病毒为新基因型肠道病毒。有关该病毒结构与功能的研究正在深入进行。
陈立张礼璧候晓辉李杰
关键词:无菌性脑膜脑炎肠道病毒碱基序列
1996年输入病例Ⅲ型脊髓灰质炎野毒的分子病毒学检测被引量:18
1997年
1996年3月和4月,我国云南省边境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人民医院收治了2名在缅甸勐古镇发病,来我国求治的急性弛缓性麻痹儿童。云南省卫生防疫站分别从2名病儿的粪便标本中分离到Ⅲ型脊髓灰质炎(脊灰)病毒;国家脊灰实验室经用PCR-RFLP法检测,定为脊灰Ⅲ型野毒株,又经核酸序列测定,与SabinⅢ型疫苗株有明显差异,但又有别于我国1995年新疆分离的Ⅲ型脊灰野毒株的序列。初步判定该2株脊灰Ⅲ型野毒株不属于中国本土的野毒株。
张礼璧李杰李杰徐闻郑红朱宏徐闻郑红
关键词:脊髓灰质炎
四川省脊髓灰质炎Ⅰ型野毒株的分子病毒学检测被引量:3
1999年
1991年安岳县和1992年会东县各1例临床诊断为脊髓灰质炎(脊灰)的患者,从其粪便标本中各分离出1株病毒,血清学定型均为脊灰Ⅰ型病毒,经PCR-RFLP(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strictionFragmentLengthPolymorphism assay)法检测,2株病毒与Sabin Ⅰ有明显差异定为Ⅰ型野毒株。又经核酸序列测定,其与Sabin Ⅰ型疫苗株亦有明显的差异,证实为脊灰互型野毒株。结果显示,不同年份、不同地方流行株间的序列有差异。四川省脊灰流行与毒株间核酸序列的差异有关,但我国现行疫苗OPV(OralPolioVaccine)能有效预防我省脊灰,基础兔疫和强化免疫是预防和消灭脊灰的有力武器。
何吉兰李杰孙莉秦明辉
关键词:PCR-RFLP脊髓灰质炎分子病毒学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