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郝建平

作品数:71 被引量:109H指数:5
供职机构:包头师范学院历史文化与管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化科学哲学宗教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63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8篇历史地理
  • 12篇文化科学
  • 6篇哲学宗教
  • 2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 1篇政治法律
  • 1篇文学

主题

  • 16篇汉代
  • 10篇教育
  • 9篇文明
  • 8篇中华文明
  • 5篇司马迁
  • 4篇社会
  • 4篇秦汉
  • 4篇非物质文化
  • 4篇非物质文化遗...
  • 3篇遗产
  • 3篇统治
  • 3篇秦始皇
  • 3篇文化
  • 3篇文化遗产
  • 3篇风尚
  • 2篇道德
  • 2篇道德教育
  • 2篇德教
  • 2篇东汉
  • 2篇学术

机构

  • 56篇包头师范学院
  • 10篇内蒙古科技大...

作者

  • 66篇郝建平
  • 1篇王文龙
  • 1篇赵瑜
  • 1篇任建伟
  • 1篇张俊华
  • 1篇张俊梅
  • 1篇王彩凤

传媒

  • 14篇阴山学刊
  • 5篇渭南师范学院...
  • 5篇咸阳师范学院...
  • 3篇实践(思想理...
  • 3篇黑龙江史志
  • 2篇信阳师范学院...
  • 2篇天府新论
  • 2篇古籍整理研究...
  • 2篇前沿
  • 2篇天水师范学院...
  • 2篇西安财经学院...
  • 2篇河南科技大学...
  • 1篇西南师范大学...
  • 1篇中华文化论坛
  • 1篇北方论丛
  • 1篇内蒙古社会科...
  • 1篇孔子研究
  • 1篇中国史研究动...
  • 1篇江淮论坛
  • 1篇新疆社会科学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2
  • 3篇2020
  • 2篇2019
  • 4篇2018
  • 3篇2017
  • 3篇2016
  • 3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3
  • 7篇2012
  • 3篇2011
  • 7篇2010
  • 4篇2009
  • 3篇2008
  • 1篇2007
  • 3篇2006
  • 6篇2005
  • 4篇2004
  • 1篇2003
7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汉代思想家关于教育对人发展作用的认识被引量:2
2005年
汉代思想家承袭先秦儒家思想,从人性的善与恶角度出发,对教育在人的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达成了这样的共识:绝大多数人有接受教育的可能性和必要性。这就为统治者重视教育、开展教育活动,提供了理论根据。
郝建平
关键词:汉代思想家教育性善性恶儒家思想
近二十年来贾谊思想研究综述
2013年
近二十年来,学术界对贾谊思想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不仅研究内容十分广泛,涉及政治思想、经济思想、哲学思想、教育思想等诸多方面,而且研究的深度也在进一步拓宽。但也存在着不足之处,主要表现为重复研究较多,创新研究较少等方面。
任建伟郝建平
尹湾汉墓简牍研究综述被引量:3
2015年
尹湾汉墓简牍自出土以来,就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开展了多方面的研究,涉及文本,某些篇章、词语考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诸多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
郝建平
汉代尊老养老之风尚及其启示被引量:7
2008年
汉代对待老人由于统治者的高度重视,采取了诸种措施,从制度上予以保障,从而使尊老养老的风尚更加浓厚。这种尊老养老的风尚对当时社会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也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启示意义。
郝建平
关键词:汉代尊老养老风尚
论汉代的尊师风尚被引量:1
2010年
汉代在继承先秦尊师传统的基础上,把尊师传统向前推进了一步,使尊师成为了一种社会风尚。一方面,官学教师的地位较高,政府对这类教师相对尊敬。这些人有官俸可享,有公舍可住,有进一步升迁之机遇。另一方面,在私学教师中,除"名儒世家"、"名师"有被察举征召之机会外,广大普通教师的社会地位则缺乏保障。实际上,汉代尊师更多的是一种民间行为,存在于社会众阶层中,尤其是师生之间。无论是统治阶级的掌权者,还是处于社会低层的劳动人民,都表现出对教诲自己的师长的尊敬和礼貌,这说明在汉代尊师具有普遍的社会性。这种尊师风尚的形成既是先秦尊师理论与实践影响的结果,也是当时众多有识之士大力呼吁、倡导乃至身体力行的结果,同时也与汉代确立的重视教育的文教政策有关。尊重教师,就是肯定教育,重视知识,这种尊师的风尚,成为汉代教育发展的一股强大动力。同时,尊师重道在学术思想上的表现即为严守师法、家法,这就严重地限制了学者主观能动性和聪明才智的发挥,不利于他们开阔眼界,增长知识,这种墨守成规的做法,也使经学步入了僵化的死胡同。
郝建平
关键词:汉代尊师风尚
从汉代女子的婚姻看其社会地位
2011年
汉代女性在婚姻生活中拥有自主权,无论是自主择偶、离婚还是再嫁,都意味着汉代女性并未完全沦为男子的附庸,还能保持相对独立的人格。但男尊女卑的封建社会女性受压迫、受歧视依然严重。汉代女性群体的社会地位在社会历史印痕中受制于其在社会结构中的状况。
张俊华郝建平
关键词:女性社会地位
一部研究秦汉时期家庭法的力作——评《秦汉家庭法研究:以出土简牍为中心》
2020年
家庭法是规定家庭中的夫妻、父母、子女及其他一定范围内亲属身份关系的发生、变化和终止,以及基于上述亲属身份关系而产生的权利义务的法律规范。秦汉时期有关家庭法的法律文书,主要见于《睡虎地秦墓竹简》和《张家山汉墓竹简(二四七号墓)》等简牍材料的相关篇章中。研究秦汉时期的家庭法不仅可以了解当时家庭法的全貌,推动秦汉家庭史和法制史的研究,而且有助于我们更深刻地认识秦汉时期的国家与社会。学界长期以来对秦汉法律史的研究用力不多,而涉及家庭法的研究成果则更是少之又少。贾丽英教授的《秦汉家庭法研究:以出土简牍为中心》(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年)作为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的成果,利用简牍材料在这一领域做了有益的尝试,弥补了此前研究之不足。纵观全书,有以下特点值得肯定。
郝建平
关键词:秦汉时期《睡虎地秦墓竹简》出土简牍国家社科基金家庭史
20世纪80年代以来王符研究述评被引量:1
2018年
20世纪80年代以来,对王符的研究日益成为学界的一个热点问题,不仅研究成果多,而且研究队伍庞大。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作者生平、思想、《潜夫论》文本研究等方面。今后需要进一步加强对王符思想研究的深度挖掘,把王符与前代思想家及同时代的思想家进行对比研究,以及对王符思想所具有的现代价值进行阐释。
郝建平
关键词:《潜夫论》
论文景时期的汉匈关系被引量:2
2005年
文景时期的汉匈关系是和睦相处为主流,武装冲突为支流。这种格局的出现,是由汉匈双方政治、经济等诸多因素所造成的,并对双方社会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郝建平
关键词:文景时期汉匈关系
内蒙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浅析被引量:11
2009年
改革开放以来,内蒙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为内蒙古民族文化的健康发展奠定了基础,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今后要在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宣传教育、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经费投入、建立科学有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机制、尽快出台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规等几个方面做好文章。
郝建平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