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针灸
  • 2篇针刺
  • 2篇手法
  • 2篇古代针灸
  • 1篇带下病
  • 1篇电热针
  • 1篇电热针治疗
  • 1篇虚寒
  • 1篇虚寒型
  • 1篇虚证
  • 1篇穴法
  • 1篇穴位
  • 1篇穴位疗法
  • 1篇阳虚
  • 1篇阳虚证
  • 1篇阴阳
  • 1篇阴阳失调
  • 1篇应激
  • 1篇远道刺
  • 1篇针刺手法

机构

  • 6篇北京中医药大...
  • 2篇北京针灸骨伤...
  • 1篇北京针灸骨伤...
  • 1篇长庚大学

作者

  • 8篇王岱
  • 1篇任彦红
  • 1篇夏玉卿
  • 1篇冯春祥
  • 1篇熊云
  • 1篇孙茂峰

传媒

  • 6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中国针灸
  • 1篇中医杂志

年份

  • 1篇2001
  • 1篇1997
  • 1篇1996
  • 2篇1995
  • 3篇1994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穴位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之浅见被引量:2
2001年
从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发病机理探讨单纯使用穴位疗法是否具有可行性及其可行的范围。在回顾了近几年来的文献之后 ,提出了以下的结论 :可以依据病患的情况 ,选用文中所述之高显效率的穴位疗法。不属于寒湿阻络型之患者 ,则须结合牵引或手法等治疗方式以便能够更全面且更为根本地解决问题 ,在施以综合疗法的患者之疼痛无法缓解或是患者之神经方面的症状有所加重时 (如肌力持续下降或二便控制失常 ) ,则须考虑让患者接受手术治疗。
林鑫烈孙茂峰王岱
关键词:颈椎病穴位疗法牵引术正骨手法
针灸学科学体系的新模式——评介《现代针灸学概论》被引量:2
1996年
《现代针灸学概论》系袁其伦大夫20多年潜心钻研编著,于1990年12月由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重庆分社出版发行。作者不仅搜集大量的针灸科研文献,而且在探索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针灸学科学体系新模式方面提出了卓越的见解。
王岱
关键词:现代针灸学经络本质生理应激古代针灸交感神经系统
头皮针提插动留综合手法治疗缺血性中风偏瘫临床对比观察被引量:22
1997年
头皮针“提插动留”综合手法是导师王岱教授、冯春祥教授在临床中常用于治疗中风偏瘫的一种独特的针刺手法,笔者于1992~1996年间,运用这一针刺手法对100例缺血性中风患者进行了临床观察,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病例全部来自北京军区总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病人,均为已脱离危险期、病情较稳定的急性中风患者。其中男性57例,女性43例;
任彦红王岱冯春祥
关键词:脑缺血中风后遗症偏瘫
穴位性能和针刺手法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1995年
针刺穴位对机体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性能: 1.整体性——针灸能疏通经络,宣导气血,调和阴阳,扶正祛邪,对全身产生治疗影响。日本灸家泽田先生特别推崇整体疗法。他认为任何疾病都是由于五脏六腑不调和引起的,因此不论任何疾病只要调整五脏六腑,则疾病自然治愈。
王岱
关键词:针刺手法补泻手法配穴法针感针刺足三里古代针灸
电热针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观察被引量:7
1994年
将42例脾胃虚寒型慢性萎缩性胃炎随机分为电热针组(18例)、毫针组(11例)、西药组(13例),各治疗3个疗程。其中电热针组症状疗效为94.44%,胃镜疗效为83.33%,病理疗效和总疗效均为77.78%,并发现电热针组总疗效高于毫针组(P<0.05)和西药组(P<0.005)。提示电热针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有肯定的疗效。
熊云夏玉卿王岱
关键词:电热针
中医辨证的程序与思维方法
1994年
辨证论治是中医诊疗体系的特点与精华。所谓辨证,就是识别疾病的征候;论治,就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与方法。辨证和论治是诊治疾病过程中不可分割的两个部分。辨证是决定治疗的前提和依据;论治是治疗疾病的手段和方法。从收集有关患者发病的各种论据,到分析并作出正确的诊断和治疗,都必须保持辨证论治的完整性和理法方药(穴)的一致性。
王岱
关键词:中医辨证学辨证分析阴阳失调辨证方法正气不足恶心呕吐
古代刺法廿六种被引量:3
1994年
《灵枢经》中记载刺法的篇幅很多,其中最有代表性的论述,首推官针篇所载的廿六种刺法。这些丰富多彩的刺法,反映了我国古代针刺技术的成熟程度,并为后世刺法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现依据原文,结合个人的学习心得与临床体会,将廿六种刺法分别介绍如下:
王岱
关键词:刺法远道刺傍针刺输刺合谷刺阿是穴
古代妇人病证针灸取穴处方特点探讨被引量:1
1995年
针灸治疗妇人病证有着久远的历史,据现存史料分析,在战国时就已开始应用。《三国志·华佗传》中曾记载华佗针药并用治疗李将军之妻胎死不下之案例。东汉张仲景《金匮要略》则记述了“妇人伤胎怀身,腹满不得小便……刺劳宫及关元,小便微利则愈”,此为针灸配穴治疗妇人病证的最早记录。晋隋唐时期,《针灸甲乙经》
毛群晖王岱
关键词:妇人病三阴交针灸取穴带下病腧穴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