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腰椎
  • 3篇脊柱
  • 2篇低分
  • 2篇低分子
  • 2篇低分子肝素
  • 2篇胸腰椎
  • 2篇胸腰椎骨折
  • 2篇血肿
  • 2篇腰椎骨折
  • 2篇融合术
  • 2篇手术
  • 2篇术后
  • 2篇椎骨
  • 2篇椎体
  • 2篇骨折
  • 2篇分子
  • 2篇肝素
  • 1篇多节段
  • 1篇多节段颈椎
  • 1篇多节段颈椎病

机构

  • 8篇湖北医药学院

作者

  • 8篇曾小军
  • 4篇施永彦
  • 4篇李安军
  • 3篇赵宙
  • 2篇卜志勇
  • 2篇李锦华
  • 2篇王伟
  • 1篇李锐
  • 1篇杨祖清

传媒

  • 2篇海南医学
  • 1篇实用骨科杂志
  • 1篇蚌埠医学院学...
  • 1篇临床外科杂志
  • 1篇中国药物与临...
  • 1篇现代医学
  • 1篇中国骨与关节...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4
  • 5篇2013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枢椎椎弓根钉板结合对侧椎板钉棒固定在寰枢椎及枕颈固定中的应用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探讨后路单侧枢椎椎弓根钉板系统结合对侧枢椎椎板钉棒系统在寰枢关节及枕颈固定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后路单侧椎弓根钉板系统结合对侧枢椎椎板钉棒系统寰枢椎固定及枕颈固定11例,新鲜Ⅱ型齿突骨折5例,陈旧性齿突骨折3例,寰椎枕骨化畸形2例,寰枢椎不稳1例。单侧椎弓根发育狭小者6例,单侧椎动脉优势型2例,一侧椎动脉高跨2例,寰椎枕骨化畸形寰枢关节脱位行钉板系统固定失效后再次手术1例。寰枢椎固定9例,枕颈固定2例,1例难复型寰枢关节脱位行经口咽前路松解+后路复位内固定融合术,术后内固定失效行翻修手术。全部患者行后路寰枢或枕颈固定植骨融合术。比较术前、术后JOA评分变化,术后随访X线片及CT,观察寰枢椎复位及融合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6~32个月,平均16个月。全组患者无一例发生脊髓或椎动脉损伤,寰枢椎得到解剖复位,临床症状得到不同程度改善。术后JOA评分13~16分,平均14.9分,术前、术后JOA评分改善率为76%~92%,平均83%,术后半年复查CT显示均获得骨性融合,未见寰枢椎失稳或复位丢失征象,固定螺钉位置良好。结论单侧枢椎椎弓根钉板系统结合对侧枢椎椎板钉棒系统行寰枢关节及枕颈固定临床疗效可靠,但缺少临床对比研究。
赵宙王伟曾小军
关键词:寰椎枢椎脱位枢椎椎板螺钉
腰椎术后硬膜外血肿致马尾综合征六例临床分析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通过分析6例腰椎术后患者硬膜外血肿形成致马尾综合征的诊治过程,为临床诊治提供诊疗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至2012年1月间腰椎术后经MRI证实有硬膜外血肿形成致马尾综合征患者的诊治资料,分析腰椎术后硬膜外血肿形成致马尾综合征的原因、临床表现、诊断方法、手术时机和预后。结果所有6例患者均行椎管探查、止血和血肿清除术,术后平均随访时间12个月(6~20个月),所有患者的神经功能均获得一定程度的恢复。结论腰椎术后硬膜外血肿形成致马尾综合征是一个严重的手术并发症,术中止血彻底,引流通畅,术后严密观察,及时手术探查是预防和治疗的有效措施。
李安军卜志勇李锦华李锐王伟施永彦曾小军
关键词:腰椎手术马尾综合征神经功能障碍
颈前路减压两种术式治疗二或三节段颈椎病的比较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比较颈前路减压两种术式(椎间盘切除植骨内固定术和椎体次全切植骨内固定术)治疗2或3节段颈椎病的优缺点,以确定哪种术式更适用于治疗2或3节段颈椎病。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6年7月~2011年7月行颈前路减压手术治疗2或3节段颈椎病70例,其中行颈椎间盘切除植骨内固定术(ACDF)者38例,椎体次全切植骨内固定术(ACCF)者32例。结果 ACDF组和ACCF组平均随访(15±5.2)、(13±6.2)个月,平均节段失血量ACDF组少于ACCF组(分别80±18.5 ml和193±67.2 ml,P=0.001);平均节段手术时间ACDF组少于ACCF组(分别61.7±16.9 min和83.4±28.2 min,P=0.026);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分别15.8%和12.5%)和随访期间不良情况发生率(分别5.3%和9.4%),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颈前路手术治疗2或3节段颈椎病,如椎体中部后方无致压物,建议选择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
曾小军施永彦李安军
关键词:多节段颈椎病颈椎前路减压术植骨融合术颈椎间盘切除术椎体次全切除术
低分子肝素预防脊柱手术后血栓栓塞并发症的临床应用被引量:3
2013年
脊柱手术后患者因活动受限等多种原因,容易发生血栓栓塞并发症。大部分关于脊柱手术后血栓栓塞的研究只报道了深静脉血栓形成(LEDVT)和肺栓塞(PE),很少将心肌梗死和脑梗死也纳入血栓栓塞并发症。
曾小军李安军
关键词:血栓栓塞并发症低分子肝素脊柱深静脉血栓形成术后患者
伤椎置钉和跨伤椎固定治疗胸腰椎相邻两椎体骨折的比较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比较"伤椎置钉6钉两棒固定法"和"跨伤椎4钉两棒固定法"治疗胸腰椎相邻两椎体骨折的优缺点,以确定哪种方法更优越。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收治的胸腰椎相邻两椎体骨折的病例共36例。其中伤椎置钉6钉两棒固定者20例(A组),跨伤椎4钉两棒固定者16例(B组)。所有病例术后1年左右取出内固定物,随访18个月以上。比较两组病例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有无差异,比较术后椎体高度矫正率、术后12个月高度及角度矫正丢失率有无差异,比较术后18个月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有无差异。结果两组比较:B组手术时间较短,术中失血量较少,但无统计学意义;术后伤椎高度矫正率无统计学差异,术后12个月矫正丢失率和术后18个月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有统计学差异,B组丢失率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较高。结论两种方法均可有效治疗胸腰椎相邻两椎体骨折,但"伤椎置钉6钉两棒固定法"在减少脊柱畸形矫正率丢失及遗留功能障碍方面优于"跨伤椎4钉两棒固定法"。
曾小军赵宙
关键词:胸腰椎骨折脊柱融合术骨折内固定
自体游离股薄肌腱移植治疗Kuwade Ⅲ型陈旧性跟腱断裂
2013年
目的探讨自体游离股薄肌腱移植治疗KuwadeⅢ型陈旧性跟腱断裂的临床疗效。方法2009年6月至2011年12月,自体游离股薄肌腱移植治疗KuwadeⅢ型陈旧性跟腱断裂18例,术后给予石膏外固定,常规康复治疗,观察伤口愈合情况,测量小腿周径和小腿三头肌跖屈肌力,Amer-Lindholm标准评定踝关节的功能情况。结果所有18例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5个月(7~20个月)。其中2例患者出现切口并发症,经换药后治愈,其余16例患者伤口一期愈合;所有18例患者患肢小腿的最大周径均小于对侧肢体,小腿三头肌肌力弱于对侧肢体,患肢踝关节的活动度与对侧相比,轻度受限,Amer-Lindholm标准评分6例为优,12例为良。结论自体游离股薄肌腱移植治疗陈旧性跟腱断裂的临床疗效确定,值得推广应用。
李安军李锦华卜志勇曾小军杨祖清施永彦
关键词:陈旧性跟腱断裂
脊柱手术后症状性脊柱硬脊膜外血肿的原因与对策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探讨脊柱手术后症状性脊柱硬脊膜外血肿(SSEH)的发生原因及其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脊柱手术后发生SSEH 7例(病例组),选择同一期间、同一医生完成的术后未发生SSEH 30例作为对照组,2组术后均使用低分子肝素,术后发生SSEH 7例,其中有3例联用低分子肝素和低分子右旋糖酐,5例发生于引流管拔除前。比较2组的年龄、手术节段数、术中失血量及血肿清除前后神经功能评分,分析神经功能恢复与血肿压迫时间及血肿清除前神经功能的关系。结果:2组年龄及手术节段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术中失血量明显多于对照组(P<0.01)。神经功能完全恢复与不完全恢复患者血肿压迫时间和血肿清除前感觉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神经功能完全恢复患者运动评分高于不完全恢复患者(P<0.05)。结论:使用抗凝药物不当、术中失血量大、引流不畅是术后硬脊膜外血肿的危险因素。术后硬脊膜外血肿一旦发生,应尽快处理,解除神经压迫。
曾小军
关键词:脊柱疾病脊柱外科手术低分子肝素
过伸按抖复位与垫枕复位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比较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比较过伸按抖复位和垫枕复位法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特点和影像学数据,探讨胸腰椎骨折保守治疗的优越方法。方法:57例胸腰椎骨折患者中,30例(A组)行过伸按抖复位,27例(B组)行垫枕复位,比较两组复位中VAS疼痛评分、复位前后伤椎前缘高度丢失率、伤椎前缘高度矫正率、末次随访JOA评分有无差异。结果:所有病例随访1~1.5年,TLICS评分均≤4分;与B组比较,A组复位中VAS疼痛评分较低,复位操作后伤椎前缘高度丢失率较低,伤椎前缘高度矫正率、末次随访JOA评分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过伸按抖复位法在复位效果、复位中疼痛评分、可操作性及遗留功能障碍等方面均优于垫枕复位法,但应注意把握适应证及操作技巧。
曾小军赵宙施永彦
关键词:胸腰椎骨折保守治疗过伸复位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