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毛朋
- 作品数:16 被引量:12H指数:3
- 供职机构:岭南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文学经济管理更多>>
- 港式中文语序问题略论被引量:6
- 2013年
- 语序是汉语重要的语法表达手段。港式中文的语序有不同于通用中文之处。港式中文的连词"并"引导的分句可以带上主语,"并且"可以位于分句主语之后,"过""了"等体标记加在连动结构的前一个动词之后,这些语序变化反映了港式中文与通用中文焦点的差异。受英语影响,港式中文出现了定语后置的现象,有些后置定语造成了句子理解的困难,有些则解决了定语过长妨碍听者理解的问题,且保持了句子焦点的一致。受粤方言影响,港式中文将通用中文状语位置的"多""少"放置于动词之后做补语,这是因为粤方言做补语的量度形容词语义上可以指向宾语。语序与词语的功能和语法意义密切相关,港式中文"其实"具有舒缓语气、转换话题的功能,这是其语序变化所致。
- 田小琳马毛朋
- 关键词:港式中文语序
- 论段玉裁的“上入声多转而为去声,平声多转为仄声”--兼论声调源于韵尾假说
- 2021年
- 除了“古无去声之说”外,段玉裁还有一项关于上古汉语声调的重要论述,即“上人声多转而为去声,平声多转为仄声”。本文通过分析《六书音均表•诗经韵分十七部表》中韵字的上、中古调类差异指出,段氏实际认为上古平、上、人三声均可转人中古平、上、去、人四声,而上、人转为去,平转为仄则是对上、中古声调总体演变趋势的概括。此夕卜,本文比较了段玉裁与唐作藩先生上古调类归属的异同,探究了段氏判断某字与中古异调的根据。本文还指出,汉语声调源于韵尾的假说,在解释段氏概括出的上、中古不同调类的转化现象时遇到了逻辑困难,该假说有待继续完善。
- 刘鸿雁马毛朋
- 关键词:段玉裁
- 香港人普通话朗读中的陈述句、疑问句语调偏误分析
- 2009年
- 该文分析了香港人普通话朗读中的陈述句和疑问句语调的偏误现象。研究发现,在朗读时,香港人陈述句语调主要存在音域过宽或过窄及音域未随发音进程缩小的现象;疑问句则是常常误将重音放在最后一个语音短语之前的短语之上。在教学中,可引导学生自然地控制音高和重音来解决上述问题。
- 马毛朋
- 关键词:语调音域重音
- 上古汉语前置音的语音性质
- 2014年
- 上古汉语的语素音位学研究中,学者们一般认为,词根前的前置音的语音性质为辅音。有学者为前置音构拟了次要音节,这一构拟改变了一个汉字代表一个音节的一般看法,是上古音研究的一大变化。本文从次要音节的性质、来源、方言中分音词与次要音节的关系等几个方面讨论了"次要音节说"根据,讨论结果表明,次要音节的证据尚不充分,上古汉语前置音的语音性质仍应确定为辅音。
- 马毛朋
- 关键词:语音性质
- 港式中文词类现象举隅被引量:4
- 2015年
- 汉语实词的某些小类和虚词所包含词语的数量是有限的。港式中文的这些封闭词类中出现了一些通用中文所没有的词语,这些词语或承继自古汉语,或源自粤语和英文。有些通用中文和港式中文的共用词,在二者中出现的频率差别较大,前者较少使用的具有书面语色彩的词语,在后者当中没有这种色彩,为常用词。由于组合能力和出现的句法环境的变化,有些通用词在港式中文里具有了不同的词性。
- 田小琳马毛朋
- 关键词:港式中文词类
- 港式中文连词调查报告被引量:7
- 2012年
- 港式中文是通用中文在香港地区的变体。港式中文的连词在句法功能、表达的语义关系和语用等方面与通用中文有所不同。句法功能的差异主要体现在所连结的语法单位的性质上;由于句法功能不同,其所表达的语义关系也相应地有异于通用中文。语用方面主要是使用频率和语体色彩的差异。此外,港式中文还有一些特有的连词及搭配格式。港式中文连词的这些特点,有些是受英语、粤方言影响的结果,有些承继自古汉语,还有些属于语言自身的创新。
- 马毛朋
- 关键词:港式中文连词句法功能语义关系语用差异
- 上古音影母音值之检讨
- 2009年
- 潘悟云先生以译音、异文假借、亲属语等材料为据,认为上古汉语语音系统中影母应构拟为小舌塞音,但潘先生的这些材料仍有重新检讨的余地。上述材料重新分析的结果表明,将上古音影母构拟为小舌塞音的理由是不充分的。
- 马毛朋
- 港式中文程度副词简论被引量:2
- 2014年
- 港式中文使用一些特有的程度副词,这些副词有些借自粤语,有些用法受到英语的影响,有些则是流行文化在语言中的反映。港式中文与通用中文共用的程度副词当中,有些存在用法上的差异。此外,港式中文程度副词修饰名词这种结构的使用也比通用中文更加广泛。
- 马毛朋
- 关键词:港式中文程度副词
- “古四声不同今韵”与上古汉语韵尾构拟问题
- 2020年
- 除调型、调值外,上古与中古汉语声调的差异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调类,比如上古汉语的声调就有三调、五调之说;一是每个字的具体归类,比如有些字中古是去声,上古属于平声。这两类差异,段玉裁称之为“古四声不同今韵”。各家构拟在反映古今调类总体差异方面,均言之成理。在古今异调字问题上,高本汉等学者的构拟体系缺乏解释力,但可以容纳对异调字的不同处理;而持声调源于韵尾假说诸家的构拟,则陷入逻辑困境,如何解释异调字从上古到中古的演变过程,是该假说面对的一个难题。
- 刘鸿雁马毛朋
- 关键词:韵尾构拟
- 港式中文“因应”语法化过程研究
- 2020年
- 通用中文的“因应”是动词,港式中文的“因应”可用作介词。这一用法承自早期现代汉语。港式中文“因应”从动词发展出介词用法的历程,与汉语介词语法化的一般机制和过程是一致的。语体色彩和使用频率的差异是“因应”这一古汉语词在通用中文和港式中文形成不同发展路径的原因。由于“因应”常常出现在句首,引出句子的话题,受“因为”等的类推作用影响,进一步变成了连词。类似的词语还有“面对”“针对”等。
- 刘鸿雁马毛朋
- 关键词:港式中文因应语法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