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敏强

作品数:16 被引量:5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6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6篇牦牛
  • 10篇大通牦牛
  • 4篇野牦牛
  • 4篇家牦牛
  • 3篇育种
  • 3篇牦牛育种
  • 2篇驯化
  • 2篇月龄
  • 2篇授精
  • 2篇人工授精
  • 2篇留种
  • 2篇公牛
  • 1篇冻精
  • 1篇犊牛
  • 1篇性能研究
  • 1篇杂交
  • 1篇杂交后代
  • 1篇杂种
  • 1篇杂种公牛
  • 1篇乳量

机构

  • 16篇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 16篇王敏强
  • 12篇陆仲璘
  • 10篇阎萍
  • 9篇柏家林
  • 7篇芦志刚
  • 6篇乔存来
  • 6篇贾永红
  • 4篇朱新书
  • 4篇李孔亮
  • 4篇李建明
  • 3篇郭刚
  • 2篇潘丽贞
  • 1篇杨尕旦
  • 1篇杨宗涛
  • 1篇赵龙泉
  • 1篇李继业

传媒

  • 16篇中国草食动物

年份

  • 16篇2005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大通牦牛自繁试验报告
2005年
在牦牛育种过程中,应用低代牛横交理论以F1为0世代自繁,采用有计划的近交(近交系数界于0.03125~0.125),不仅能使新群体在体型、外貌、毛色等外观性状方面快速趋于一致,而且横交牛展现了良好的生产性能和生态适应能力.初生重较家牦牛大2.23 kg,6月龄较家牦牛重14.83 kg,胴体较家牦牛重7.43 kg,越冬保活率较家牦牛高5个百分点.
陆仲璘王敏强芦志刚阎萍贾永红乔存来尹满财潘丽贞
关键词:牦牛育种屠宰试验
大通牦牛的培育——18月龄横交一世代牦牛产肉性能的研究被引量:1
2005年
将现代动物育种方法和经典选育方法相结合,在获得大量F1代(野♂×家♀)牦牛的基础上,组织F1代横交育种群(命为0世代),繁育一世代牦牛.于1994.11.10~15日对一世代18月龄牦牛进行了比较屠宰实验.结果表明,一世代牦牛宰前重较同等饲管条件下的同龄非育种群牦牛重32.77 kg,胴体重、净肉重和优质肉切块重前者较后者分别重14.89、13.86和4.36 kg,差异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准,屠宰率为47.30%.表明牦牛育种工作取得了较大的进展.
陆仲璘王敏强柏家林贾永红芦志刚阎萍杨宗涛赵龙泉殷满才
关键词:牦牛育种产肉性能
大通牦牛产乳性能研究被引量:2
2005年
对肉乳兼用新品群一世代牦牛的产乳性能进行了测定.新品群牦牛日挤乳量1.177 kg±0.16 kg,乳脂率5.20%±0.2g%,120天产乳量212.18 kg±20.18 kg,比家牦牛分别提高0.24和27.59 kg.新品群牦牛泌乳仍具有分期性,排乳速度为0.25 kg/min.
陆仲璘王敏强柏家林
关键词:乳脂率
大通牦牛的培育——核心育种群牦牛外貌体型特征遗传变异的研究
2005年
运用数量遗传学原理分析指出了牦牛角性状是受常染色体上一对呈显、隐性的等位基因控制.就育种群而言,无角母牛中,约有70%的个体角性状的基因型处于Pp杂合状态.作为核心群的遗传特征,其个体的体表主体毛色多为黑灰色;唇、鼻、眼睑多为灰白色;背部多有明晰可辨的、深浅不一的灰色背践;鬐甲略高,胸宽而深,腹大而不下垂,四肢无毛而显高.据此,提出了新品种形成后的体型外貌标准,并对核心群的体型外貌给于总体评分,为加速新品种的形成提供了科学参考资料.
王敏强柏家林陆仲璘阎萍芦志刚
关键词:牦牛体型外貌
大通牦牛的培育——零世代牦公牛选择与培育及其效果的评价
2005年
将现代大家畜育种过程中选育、培育的理论和方法与牦牛饲牧业实践相结合,论述了对用作"肉乳兼用牦牛新品种(群)培育"横交的F1代(0世代)公牛的选择、培育原则及各龄体尺、体重指标与等级划分,指出对留种牦公牛的选择应按四个阶段进行,即初生"试选",0.5岁"初选",1.5岁"复选"和2.5~3.5岁"定选".各阶段留种率分别为90%、70%、50%、和60%.论证了系统的选择、培育在牦牛育种、提高牦牛生产力方面的有效性.
王敏强陆仲璘柏家林阎萍芦志刚
家牦牛及野牦牛杂交后代犊牛组织呼吸代谢和肺组织结构的研究被引量:1
2005年
文章采用瓦氏微量呼吸测压法,对头胎的初生、3月龄和6月龄家牦牛、横交半血野牦牛和半血野牦牛的肝、肾、心和肺脏的组织呼吸代谢强度进行了测定.同时,对试畜肺的组织学和肺泡透射电镜的超微结构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表明:测定牦牛的组织呼吸代谢强度,可以反映其对高原少氧生态环境的适应特性.牦牛肝脏的组织呼吸代谢强度比其它组织高,各组织呼吸代谢强度和时间变化之间的关系符合指数曲线回归方程y=aebt,肝脏的组织呼吸代谢强度可作为牦牛组织呼吸代谢的重要指标之一.横交半血野牦牛各组织呼吸代谢强度显著或极显著低于家牦牛即横交半血野牦牛,有低的组织呼吸代谢率,表明横交半血野牦牛比家牦牛更能适应高原少氧的生态环境.牦牛组织呼吸代谢强度3月龄前弱,3月龄至6月龄随月龄增加而明显增强.肺组织结构研究表明:牦牛肺泡的气-血屏障系统处于开放或半开放状态,是牦牛世代生活在高原少氧生态环境中所形成的独具而完备的组织结构,横交半血野牦牛肺泡直径比家牦牛大,肺泡壁厚度比家牦牛薄,单位肺组织断面上肺泡所占比例和肺细动脉管壁厚度百分数比家牦牛高,这些都有利于横交半血野牦牛在高原少氧条件下增加气体交换的能力.
柏家林陆仲璘王敏强芦志刚贾永红乔存来尹满财潘丽贞
关键词:家牦牛肺组织结构
大通牦牛的培育——一世代牦牛生长模型的研究
2005年
采用"黄金分割法"对一世代肉乳兼用新品群牦牛初生到24月龄体重生长资料进行了Blogistic、Brody、Bertalanffy和Gomportz四种生长模型参数拟合.最后选定用Brody模型描述一定世代新品群牦牛体重生长发育最好.公、母牦牛体重生长模型分别为W=162.424(1-0.9067 e.)-0.2807 m和W=155.603(1-0.9547 e.).这些模型对指导牦牛育种实践具有指导意义.
陆仲璘王敏强柏家林李继业殷满才
大通牦牛的培育——不同类型牦牛抗氧化酶活性测定及其与牦牛强抗逆性关系的研究
2005年
研究了半血野牦牛,横交一世代牦牛及家牦牛血液红细胞中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简称Cu Zn-SOD)、过氧化氢酶(简称CAT)二种抗氧化酶的活性.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半血野牦牛、横交一世代牦牛两种酶的活性均显著或极显薯高于家牦牛,半血野牦牛和横交一世代牦牛之间、同一类型不同性别牦牛之间均无显著差异.并对抗氧化酶活性与牦牛抗逆性之间的关系作了初步探讨.
陆仲璘芦志刚贾永红阎萍王敏强柏家林
关键词:牦牛超氧化物岐化酶过氧化氢酶抗逆性
大通牦牛的培育——一世代新品群牦牛分群鉴定报告
2005年
经过四年的艰苦努力,从4群542头适繁母牦牛,29头成年公牦牛共571头组成的育种核心群(F1×F1横交群)所生的671头母牦牛、515头公牦牛共1186头一世代牦牛中进行了初生、0.5岁和1.5岁三个阶段强度分群鉴定和淘汰选择,获得18月龄理想型横交牛609头,其中特、一级公牦牛70头,特、一、二级母牦牛539头.公、母牦牛的留种率分别为13.65%和80.32%.为进一步加快新品群牦牛向肉、乳兼用方向的育种进程奠定了坚实物质基础.
陆仲璘柏家林王敏强
关键词:分群鉴定评级标准
大通牦牛的培育——3月龄野、家牦牛杂种犊牛生理指标测定
2005年
试验对3月龄半血野牦牛、横交牦牛、家牦牛8项生理指标进行测析.结果表明,3种类型牛犊在体温、心率、呼吸、白细胞分类、血沉值之间差异不显著.公母性别之间也无差异.而红细胞数、血红蛋白含量,半血野牦牛、横交牦牛显著高于家牦牛(P<0.05),说明了野牦牛后代从小自身所具有强有力生理调节机制,比家牦牛具有更强适应高原少氧的恶劣生态环境.
阎萍陆仲璘王敏强贾永红
关键词:生理指标牦牛犊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