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婷

作品数:8 被引量:40H指数:5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化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吉林省科技厅青年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理学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液相色谱
  • 3篇色谱
  • 3篇相色谱
  • 3篇高效液相
  • 3篇高效液相色谱
  • 2篇液相
  • 2篇接枝
  • 2篇接枝率
  • 2篇RP-HPL...
  • 2篇RP-HPL...
  • 1篇新化合物
  • 1篇形共聚物
  • 1篇液相色谱法
  • 1篇皂苷
  • 1篇质量比
  • 1篇三九胃泰
  • 1篇三九胃泰颗粒
  • 1篇色谱法
  • 1篇梳形共聚物
  • 1篇水溶

机构

  • 8篇吉林大学
  • 2篇中国药品生物...
  • 1篇吉林省中医药...

作者

  • 8篇孙婷
  • 6篇金永日
  • 6篇李绪文
  • 3篇时晓磊
  • 3篇杨洁
  • 2篇孙洪峰
  • 2篇李亚鹏
  • 2篇杨伯涵
  • 2篇王静媛
  • 2篇魏巍
  • 2篇姚华
  • 2篇李兰杰
  • 2篇马双成
  • 2篇李昆
  • 1篇杨瑞杰
  • 1篇王加付
  • 1篇金银花
  • 1篇孟新蕾
  • 1篇孙媛
  • 1篇王哲

传媒

  • 2篇高分子学报
  • 2篇吉林大学学报...
  • 1篇高等学校化学...
  • 1篇药物分析杂志
  • 1篇波谱学杂志
  • 1篇中国社区医师...

年份

  • 3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3种单酯型乌头碱的NMR研究被引量:9
2010年
利用3种双酯型乌头碱(乌头碱、新乌头碱、次乌头碱)经水解得到3种单酯型乌头碱,即苯甲酰乌头碱(化合物1)、苯甲酰新乌头碱(化合物2)、苯甲酰次乌头碱(化合物3).应用1D和2DNMR(包括1H-1H COSY、HMQC和HMBC)对这3种化合物的结构进行了分析,纠正了文献对化合物1和化合物2的归属错误,对化合物3的1H和13C化学位移进行了全归属.
魏巍李绪文杨瑞杰时晓磊孙洪峰孙婷马双成金永日
关键词:NMR
两亲性梳形共聚物PASP-Na-g-DDA的合成及接枝率对其水溶液胶束性质的影响被引量:6
2011年
天冬氨酸自身缩聚产物聚琥珀酰亚胺(PSI)与十二胺(DDA)发生氨解反应,该氨解产物在碱性条件下水解,制得了一种两亲性梳形共聚物PASP-Na-g-DDA.通过改变DDA与PSI的比例,合成了一系列不同接枝率的两亲性梳形共聚物.用核磁共振(1H-NMR)及凝胶渗透色谱(GPC)对共聚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随着疏水链段DDA在共聚物中比例的增加,分子量逐渐增加.研究了亲疏水比例对其水溶液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只有当疏水链段含量达到33.3%以上时聚合物才能形成胶束,并测试了此时聚合物的临界胶束浓度(CMC)值为1.259×10-3 mg/mL;用动态光散射(DLS)检测到,当DDA比例增加时,聚合物胶束的流体力学直径从136 nm减小到97 nm;用透射电镜(TEM)观察到胶束呈均匀球形.
孙婷杨伯涵李昆李亚鹏王静媛
关键词:接枝率水溶液
两亲性壳聚糖衍生物的制备及其包覆量子点被引量:11
2012年
以天然壳聚糖为功能性高分子的骨架,通过西弗碱还原法,以正辛醛和端醛基聚乙二醇单甲基醚(mPEG aldehyde,mPEG-ald)修饰壳聚糖,制备了具有亲疏水性质的N-辛基化-N-mPEG化壳聚糖衍生物(N-octyl-N-mPEG-chitosan,OPEGC),并且以此两亲性壳聚糖衍生物包覆量子点制备了水溶性聚合物量子点纳米粒子.用FTIR、1H-NMR对壳聚糖衍生物进行了结构表征.制备的水溶性胶束,用动态光散射(DLS)测试其流体力学直径与分布,研究了烷基链接枝比率对粒径大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烷基链接枝率越高,聚合物胶束粒径越小.以芘为分子探针,通过荧光光谱法测定了壳聚糖衍生物的临界胶束浓度(CMC)为2.032×10-2mg/mL,并对水溶性聚合物量子点纳米粒子进行了紫外、荧光及形貌表征,结果表明得到了荧光发射产率高的聚合物量子点纳米粒子,且尺寸均一、水溶性好.
李昆孙婷孙媛杨伯涵孟新蕾李亚鹏王静媛
关键词:聚乙二醇壳聚糖接枝率量子点
RP-HPLC法测定千金子中3种千金二萜醇酯的含量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对千金子中千金子素L1(化合物Ⅰ)、千金子素L2(化合物Ⅱ)和千金子素L3(化合物Ⅲ)3种千金二萜醇酯进行含量测定。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使用Prevail-C18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75∶25),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280nm,柱温25℃。结果:化合物Ⅰ、Ⅱ、Ⅲ进样量均在0.1~4.0μg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分别为0.9998,0.9999,0.9996;平均回收率(n=6)分别为97.9%(RSD为1.5%),100.9%(RSD为1.5%),99.6%(RSD为1.2%)。结论:本方法能够准确测定千金子中化合物Ⅰ、Ⅱ、Ⅲ3种千金二萜醇酯的含量。
孙洪峰刘桂英孙婷魏巍周洪玉李绪文马双成金永日
关键词:千金子反相高效液相色谱
HPLC-ELSD法测定珠子参根茎中新化合物24(R)-珠子参苷R_1的质量比
2014年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法(HPLC-ELSD)测定珠子参根茎中新化合物24(R)-珠子参苷 R1的质量浓度.色谱条件为:Aglilent Zorbax SB-C18(ODS,4.6 mm ×250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V(甲醇)∶V(水)=58∶42,流速1.0 mL/min,柱温25℃,载气压力1.94×105 Pa,漂移管温度85℃,撞击器关闭,进样量20μL.结果表明:在0.40-20.0μg内,24(R)-珠子参苷R1线性关系较好,r=0.9993(n=6);24(R)-珠子参苷 R1的平均回收率为98.7%,RSD=1.28%(n=6).
王加付彭绍李兰杰杨洁孙婷李绪文金永日时晓磊
关键词:质量比
密闭式微波降解法促进常见人参皂苷向稀有人参皂苷转化的规律被引量:11
2014年
采用密闭微波技术对7种常见人参皂苷单体(Rb1,Rb2,Rb3,Rc,Rd,Re和Rg1)进行降解,通过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并与相同条件下非微波降解物对比,研究了密闭微波降解人参皂苷的产物在化学结构及组成上的变化规律,以期快速、高效地制备生物活性高的稀有人参皂苷.结果表明,密闭式微波降解法能够使常见人参皂苷基本降解完全,而相同条件下非微波降解法则基本不发生降解.原人参二醇型人参皂苷易水解掉C20位糖,并发生C20位构型变化,生成20(R)-Rg3和20(S)-Rg3,其中20-(R)为优势构型,C20位羟基进一步脱水产生稀有人参皂苷Rk1和Rg5.同时,20(S/R)-Rg3失去C3位的1分子葡萄糖转化为20(S/R)-Rh2,C20位羟基再进一步脱水生成了Rk2和Rh3.此外,人参皂苷C20位所连的糖种类与构型影响了降解产物中各稀有皂苷的组成与比例,但7种原人参二醇型人参皂苷密闭式微波降解产物中Rg5含量均为最高.密闭式微波降解对原三醇型人参皂苷的转化作用与原二醇型人参皂苷具有相似的规律,人参皂苷Re和Rg1的密闭式微波降解产物中Rh4含量均为最高.本文结果进一步说明在相同的降解条件下,密闭式微波降解法的降解效率远高于高温高压非微波降解法,密闭式微波降解可明显促进常见人参皂苷向稀有人参皂苷转化,因此采用密闭微波技术对常见人参皂苷进行降解可以大量获得稀有人参皂苷.
姚华金永日杨洁李兰杰孙婷时晓磊李绪文
关键词:微波降解高效液相色谱
RP-HPLC-DAD法测定陈皮中3种多甲氧基黄酮的质量分数被引量:5
2014年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DAD),建立同时测定陈皮中3,5,6,7,8,3′,4′-七甲氧基黄酮、8-羟基-3,5,6,7,3′,4′-六甲氧基黄酮和5-羟基-3,6,7,8,3′,4′-六甲氧基黄酮质量分数的定量分析法,并采用 Cosmosil C18-Ar-Ⅱ(4.6 mm ×250 mm,5μm )色谱柱, V (乙腈)∶V (ρ(醋酸)=0.2%)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58 nm,柱温25℃.结果表明:3,5,6,7,8,3′,4′-七甲氧基黄酮的线性范围为0.01~10.0μg (r 2=0.9992),平均回收率为99.7%,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50%;8-羟基-3,5,6,7,3′,4′-六甲氧基黄酮的线性范围为0.05~10.0μg (r 2=0.9994),平均回收率为101.8%, RSD为2.0%;5-羟基-3,6,7,8,3′,4′-六甲氧基黄酮的线性范围为0.025~5.0μg (r 2=0.9998),平均回收率为100.2%,RSD为1.7%.
杨洁孙婷姚华王哲金银花李绪文金永日
关键词:陈皮高效液相色谱法
RP-HPLC法测定三九胃泰颗粒中两种黄酮类成分的含量
2008年
目的:对三九胃泰颗粒中的2种主要黄酮类成分5,7,3’,4’-四甲氧基黄酮(Ⅰ)和5,7,3’,4’,5’-五甲氧基黄酮(Ⅱ)进行含量测定。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使用ZORBAX Extend C18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梯度洗脱(0~18分钟为35:65,19~22分钟为0:100),流速1.2ml/分,检测波长337nm,柱温25℃。结果:化合物Ⅰ、Ⅱ进样量在0.4~4.0μg范围内均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均为0.9999(N=6);化合物Ⅰ、Ⅱ的平均回收率(N=6)分别为100.6%和102.6%,RSD分别为1.02%和1.09%。结论:本方法能够准确地测定三九胃泰颗粒中的2种主要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其测定结果可为三九胃泰颗粒质量控制提供新的依据。
闫江红马彦冬孙婷桂明玉金永日李绪文李清民
关键词:三九胃泰颗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