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琰
- 作品数:23 被引量:6H指数:2
- 供职机构: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青蓝工程”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语言文字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 新时期柳青小说研究述评
- 2020年
- 柳青是我国当代文学史上的一位杰出作家。新时期以来,经过研究者们不懈的努力、踏实的工作、以及严肃认真的研究,柳青小说研究虽然还存在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但值得肯定的是,已经初具规模,且渐趋成熟。本文从新时期柳青小说研究相关专著、新时期柳青小说研究相关论文和新时期柳青小说研究的成绩与不足三个方面,对新时期的柳青小说研究进行了梳理和评述。
- 张琰
- 关键词:小说研究
- 论中国诗歌中“儿童观”的发展与嬗变
- 2019年
- 经历了古代的“无视儿童”“没有儿童”的儿童观,晚清成人社会几乎无异的形成社会儿童作为“民族未来拯救者”符号的儿童观,现代的“儿童本位”观伴随着“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到来得以确立。儿童以其作为人类生命初始阶段独立个体的姿态,第一次同时作为社会的人和独立个体的人被成人社会所发现和认同。“儿童观”作为时代思想精神的内核之一,必然会渗透到成人社会的各种领域,其中作为文学领域重要领地的诗歌就深刻地反映着中国“儿童观”的发展与嬗变。
- 张琰
- 关键词:晚清时期中国诗歌
- 论藤野岩友《巫系文学论》的研究方法与学术成就
- 2018年
- 藤野岩友的《巫系文学论》,以宏大的视域对楚辞进行整体性研究。在纵向研究方面,藤野岩友紧扣楚辞,以"巫系文学"为理论框架,上挂下联,构建起中国文学的源流体系,向上追溯楚辞的源头;向下则归纳整理楚辞对于后代文学的影响。而在横向研究方面,藤野岩友则除了将楚辞与日本同时期或者其他时期、类型相似的文字及文学形式进行微观的关联比较研究之外;更是以楚辞为基点,对整个东西方文化心理进行了宏观的关联比较研究。
- 施仲贞张琰
- 关键词:源流
- 论钱澄之《楚辞屈诂》中的“遗民视角”被引量:1
- 2018年
- 钱澄之的《楚辞屈诂》"遗民视角"下的"屈子情结",既表现在对屈原刚直立身、至情至性的忠正爱国之心的尊崇与显扬,又表现在对竭忠尽智、至死不渝的屈原精神的弘扬。而《楚辞屈诂》"遗民视角"下的"麦秀悲歌",则一方面体现在对于前明弊政、奸邪宦祸的怒斥愤激;另一方面则表现于对故国故土的无限眷恋、感伤和苦痛。
- 张琰
- 关键词:钱澄之
- 以己注骚,以骚注己——论谢济世《离骚解》的“感遇情结”被引量:2
- 2016年
- 谢济世的《离骚解》在清代纷繁的楚辞注疏中不同于其他众多注本,具有强烈的个人风格与个性色彩,始终萦绕着浓郁而独特的"感遇情结",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谢济世"以己注骚",用自己的忠贞之心为独特的注疏视角,所见所得颇具独特创见,既由己推人,断定且坚信凭屈原忠义大节,定不能背君而"去国",并以此作为解读《离骚》的推理前提和论证依据;又"落实"文本注疏,以"现实化"的内容和形式,解读《离骚》"超现实"的想象。另一方面,谢济世"以骚注己",这种解读方式有着特定而深厚的形成机制;"以骚注己"具体表现在谢济世通过注解《离骚》,感怀自身坎坷"身世",表达爱国怀忠情志,并隐喻自身对于现实政治和出路的思索与探求。
- 施仲贞张琰
- 关键词:楚辞《离骚》
- 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SCORE课堂教学模式构建
- 2021年
- 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SCORE课堂教学模式的心理学依据源于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其教育学理论基础则在于当代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所围绕和提倡的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SCORE课堂教学模式的设计原则是推动自主学习和原生态学习;其过程系统是秉持学生本位原则和社会性育人目标,以课前学情解析为教学起点,以设置发布综合性任务的形式,在引导和辅助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探索能力和交流能力。
- 张琰
- 《离骚》与《史记》的自夸倾向
- 2015年
- 文章从屈原和司马迁相似的人生境遇和契合的精神内核两个方面入手,对《离骚》与《史记》进行比较分析,进而探讨两部作品中所共有的自夸倾向及其深层文化机制。
- 张琰
- 关键词:离骚史记司马迁
- 传统与叛逆——论金庸小说中的侠女形象被引量:1
- 2012年
- 爱情是金庸小说中永恒的主题,于是女性自然是构成其爱情主题的半边天。在金庸小说中,侠女人物众多且性格多样,但在她们身上都有鲜明的两重性——"传统"与"叛逆",而将传统与叛逆两者逆巧妙地贯穿起来的就是"情"。
- 张琰
- 关键词:金庸小说侠女叛逆
- 论《战国策》的策士谏言策略
- 2016年
- 《战国策》中的策士为了达到游说目的,在进谏时常采取特殊的谏言策略,往往能取得令人意想不到的成效。《战国策》中策士谏言,多用诈伪之术,混淆视听,蒙蔽对手;善用攻心之法,真情善意,触动对方;再施以行为艺术,辅助谏言,出奇制胜。
- 张琰施仲贞
- 关键词:战国策策士谏言
- “儿童视角”的社会化——论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新诗中的“苦儿”形象
- 2022年
-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新诗中的“儿童视角”是诗人借儿童的双眸来反观现实生活,试图站在孩子的立场展开对社会生活的“观察”和“想象”,其叙述主体的表现形式一般可分为“社会苦儿”形象和“精神苦儿”形象。这样在立足于当时苦难社会的真实状态的基础上,抽去遮蔽了儿童浪漫、幻想的精神特质,剩下更多的是对社会的政治因素的严肃挖掘与反思。
- 张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