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翠敏

作品数:21 被引量:149H指数:8
供职机构:东南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卫生厅预防医学科研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南京市医学科技发展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篇肝炎
  • 10篇病毒
  • 8篇乙型
  • 7篇妊娠
  • 6篇免疫
  • 6篇肝炎病毒
  • 5篇乙型肝炎
  • 5篇孕妇
  • 5篇妊娠合并
  • 5篇宫内
  • 4篇乙型肝炎病毒
  • 4篇载量
  • 4篇阻断
  • 4篇慢性
  • 4篇免疫失败
  • 4篇母婴
  • 4篇宫内感染
  • 3篇替比夫定治疗
  • 3篇细胞
  • 3篇母婴传播

机构

  • 21篇东南大学
  • 1篇东南大学医学...
  • 1篇江阴市妇幼保...

作者

  • 21篇王翠敏
  • 19篇韩国荣
  • 13篇江红秀
  • 10篇王根菊
  • 5篇丁祎
  • 4篇阚乃颖
  • 2篇吴岷岷
  • 2篇王习习
  • 2篇白淑芬
  • 2篇岳欣
  • 1篇岳欣
  • 1篇曹敏恺
  • 1篇孙梅
  • 1篇王艳
  • 1篇赵伟
  • 1篇季莹

传媒

  • 5篇江苏医药
  • 4篇中华肝脏病杂...
  • 2篇现代妇产科进...
  • 2篇现代医学
  • 1篇职业与健康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中华传染病杂...
  • 1篇中国实用儿科...
  • 1篇东南大学学报...
  • 1篇实用临床医药...
  • 1篇第二十次全国...

年份

  • 1篇2018
  • 3篇2017
  • 2篇2016
  • 5篇2015
  • 2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09
  • 1篇2008
  • 3篇2007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慢性HBV感染孕妇外周血树突状细胞的表型和功能研究
2016年
目的观察慢性HBV感染孕妇外周血树突状细胞(DCs)的表型及功能。方法对20例慢性HBV感染孕妇(A组)外周血来源DCs进行体外培养,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DCs的表面分子HLA-DR、CD80、CD86的表达,并与15例健康孕妇(B组)及15例非孕HBV感染育龄妇女(C组)对比,分析DCs在慢性HBV感染孕妇中的功能特点。结果 A组DCs体外培养细胞数量低于B组(P<0.05),比C组略高,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A组DCs表面分子HLA-DR、CD80、CD86的表达均低于B组(P<0.05),比C组数值均略高,也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慢性HBV感染孕妇与非孕HBV感染育龄妇女一样存在着DCs表型和功能的缺失,但可能由于体内免疫机制的改变,DCs表型和功能较非孕HBV感染育龄妇女有增强的趋势,需进一步扩大研究。
王根菊王翠敏江红秀丁祎周榴韩国荣
关键词:树突状细胞乙型肝炎病毒
妊娠合并重型肝炎的治疗进展被引量:7
2007年
王翠敏韩国荣
关键词:妊娠重型肝炎
不同联合免疫策略对乙型肝炎病毒高载量孕妇所生婴儿抗-HBs水平的影响被引量:14
2015年
目的比较HBeAg阳性且HBVDNA高载量孕妇所生婴儿出生后应用不同剂量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BIG)及乙型肝炎疫苗(HBVac)联合免疫接种后的母婴阻断效果,新生儿抗-HBs水平的差异。方法随机选取2009年至2013年我院产前检查并足月分娩的HBeAg阳性且建卡及临产均HBVDNA〉1×106IU/ml孕妇所生婴儿118例,婴儿出生后抽血检查HBV标志物和HBVDNA定量,据产妇及家属意愿抽血后按注射HBIG及HBVac剂量的不同分为3组:A组:58例,予HBIG200IU及HBVac20ug肌肉注射;B组:35例,予HBIG200IU及HBVac10μg肌肉注射;c组:25例,予HBIG100IU及HBVac20μg肌肉注射,随访至7月龄。婴儿出生至7月龄的HBsAg、抗-HBs、HBeAg、HBVDNA变化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尸〈O.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除去5例官内感染婴儿,113例婴儿免疫接种后均产生抗-HBs。完成HBIG注射后,A、B、c三组1月龄婴儿时抗-HBs滴度分别为(263.56±50.98)mIU/ml、(231.06±74.07)mlU/ral和(99.23±29.82)mlU/ml,C组分别与A、B组比较,t值分别为15.01、8.41,尸值均〈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A、B、C三组7月龄时婴儿抗-HBs滴度分别为(788.10土281.96)mIU/ml、(428.39±347.48)mIU/ml和(708.44±315.69)mIU/ml,B组与A、C组比较,t值分别为5.45、3.19,尸值均〈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HBeAg阳性高病毒载量孕妇所生非宫内感染儿出生后应用HBIG及HBVac免疫接种能获得较好的免疫保护,应用HBIG200IU较100IU,HBVac20μg较10μg更安全可靠。
王翠敏韩国荣江红秀阚乃颖王艳石金美
关键词:婴儿乙型乙型乙型肝炎表面抗体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
HBV宫内感染免疫失败幼儿细胞免疫功能状况初探
2008年
目的研究T淋巴细胞亚群和血清IL-18因子在HBV宫内感染免疫失败幼儿体内的表达,探讨其作用,进一步了解其免疫功能状态。方法选择我院出生并跟踪随访的35例宫内感染免疫失败的幼儿采用流式细胞术及双抗夹心ELISA法分别检测幼儿的T淋巴细胞亚群和血清IL-18水平,并与免疫成功幼儿比较。结果免疫失败组与成功组CD3+绝对计数差异无显著性,P>0.05;CD4+绝对计数、CD4+/CD8+比值免疫失败组明显较对照组低,与成功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8+绝对计数免疫失败组绝对计数高于成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失败组血清IL-18水平明显低于免疫成功组,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免疫失败组T淋巴细胞亚群比例失调,IL-18细胞因子表达低下,提示存在免疫功能异常。
王翠敏韩国荣
关键词:宫内感染免疫失败T淋巴细胞亚群IL-18
妊娠后期拉米夫定抗病毒治疗HBV DNA高载量孕妇的母婴结局分析被引量:9
2012年
目的评价HBV DNA高载量孕妇妊娠后期拉米夫定抗病毒治疗的有效陛、安全性及相关母婴结局。方法选择HBV DNA〉1×10^6拷贝/ml且于妊娠20~34周口服拉米夫定孕妇164例,选择同期未治疗孕妇92例为对照组。所有婴儿出生后接受主、被动联合免疫,观察至7月龄。统计两组孕妇治疗前及分娩前HBV DNA水平、HBV标志物、肝肾功能和血常规,及婴儿出生时、1月龄、7月龄的HBV标志物,比较分析拉米夫定治疗的HBV母婴传播率、治疗应答率、肝功能复常率、不良反应、妊娠合并症及婴儿畸形、发育隋况。计量资料数据组间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者Fisher's精确概率法。结果拉米夫定组160例孕妇分娩前HBVDNA下降对数值〉2log10拷贝/ml,治疗应答率达97.56%(160/164);分娩前拉米夫定组的HBV DNA水平为(3.72±1.78)log10拷贝/ml,明显低于对照组(7.83±0.67)log10拷贝/ml,t=-22.359,P〈0.01。拉米夫定组分娩前肝功能复常率为90.2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5.88%(χ^2=13.349,P〈0.01);HBeAg滴度为(957.73±458.42)S/CO,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296.35±383.14)S/CO,t=-5.410,P〈0.01。出生时,拉米夫定组与对照组婴儿HBV母婴垂直传播率分别为15.24%(25/164)和30.43%(28/92);随访至7月龄,两组婴儿母婴垂直传播率分别为0和8.%(8/92),χ^2=14.721,P〈0.01。拉米夫定组无一例患者因不能耐受拉米夫定而中途退出,也无一例婴儿发生先天畸形。两组在产后出血、孕龄、婴儿陛别比、婴儿体质量及apgar评分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妊娠后期口服拉米夫定能明显降低HBV母婴垂直传播率,促进孕妇肝功能复常,且近期安全陛尚可。
江红秀韩国荣王翠敏季莹
关键词:乙型疾病传播抗病毒药拉米夫定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孕妇产后肝功能的变化被引量:16
2016年
目的观察高病毒载量免疫耐受期的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孕妇产后肝功能指标的变化,探讨分娩对肝功能的影响,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选出2011年1月1日—2014年1月1日在东南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妇产科检查、分娩、产后定期复查的慢性HBV感染孕妇共114例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产后肝功能是否异常分为肝功能正常组69例和肝功能异常组45例,观察产后1、3、6个月时肝功能轻、中、重度异常的发生情况与转归。结果 114例慢性HBV感染孕妇,产后丙氨酸转氨酶(ALT)活力升高的发生率为39.5%(45/114)。肝功能异常组45例,其中ALT轻度异常率为77.8%(35/45),中度异常率为13.3%(6/45),重度异常率为8.9%(4/45)。肝功能正常组和异常组孕妇孕晚期(孕28周以后)ALT和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产后时间的推移,肝功能逐渐趋于复常。肝功能异常组有4例发生中重度肝功能异常(ALT 201.1~599.1 U/L)而出现HBVe抗原(HBe Ag)血清学转阴,自发HBe Ag血清学转阴率为8.89%(4/45)。结论高病毒载量免疫耐受期的慢性HBV感染孕妇产后可发生重度肝功能异常,尤其是孕晚期ALT和AST水平有所升高时,需重视产后肝功能指标的随访,必要时及时干预治疗,以免发生重症肝炎。
王习习韩国荣江红秀王翠敏
关键词:乙型肝炎产后肝功能免疫耐受
乙型肝炎病毒S基因变异、基因型与宫内感染免疫失败的关系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探讨HBV S基因变异、基因型与宫内感染免疫失败的关系。方法选择东南大学附属南京第二医院出生的35例宫内感染免疫失败的幼儿及其母亲,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血清HBV DNA含量;并扩增其HBV S基因序列,测序并通过DNASTAR软件与基因库标准序列比对。结果幼儿及其母亲HBV DNA定量检测结果均〉1×10^6拷贝/mL;幼儿及母亲HBVS基因核苷酸变异率分别为11.4%和17.1%;母婴序列同源性〉99.3%;35对母婴中,23对HBV基因型为C型,血清型为adr亚型,12对为B型,血清型为adw亚型,母婴基因型相同。结论HBV S基因是否变异可能不是高病毒血症患者宫内感染免疫失败的主要因素;基因分型并不能预测和评价新生儿是否发生宫内感染和免疫失败。
王翠敏韩国荣王根菊
关键词:基因型
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阳性孕妇所生婴儿联合免疫接种后乙型肝炎病毒血清学标志物的动态变化被引量:9
2011年
目的观察HBeAg阳性且HBVDNA高载量孕妇所生婴儿用乙型肝炎疫苗联合免疫接种后的母婴阻断效果及HBV血清学标志物的动态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HBeAg阳性且HBVDNA≥10^6拷贝/ml孕妇127例,婴儿出生后即刻及第15天于臀大肌注射高效价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200IU,出生时与第1、6个月于右上臂肌肉注射乙型肝炎疫苗20μg,随访其婴儿至12个月龄。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及荧光定量PCR检测婴儿出生时及第1、7、12个月时的HBV血清学标志物和HBVDNA载量,观察婴儿出生时HBV血清学标志物模式、母婴传播率、疫苗接种后的HBV宫内感染率、抗-HBs阳性保护率及HBV血清学标志物动态变化。结果127例孕妇分娩婴儿均为单胎,出生时29例婴儿HBsAg为阳性,其中11例合并HBVDNA阳性,母婴垂直传播率为22.83%。随访至1个月,10例婴儿合并HBVDNA阳性从而发生HBV宫内感染,表现为HBsAg、HBeAg及抗-HBc均为阳性。2例婴儿HBsAg弱阳性,伴有抗-HBs滴度的产生,后续随访中均转阴,乙型肝炎官内感染率为7.8戳。非宫内感染婴儿出生时HBeAg及抗-HBc阳性率分别为96.58%和98.29%,免疫接种后婴儿HBeAg及抗-HBc逐步转阴,均未产生抗-HBe。非宫内感染婴儿均产生有效乙型肝炎保护性抗体,乙型肝炎疫苗及高效价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联合免疫接种后,婴儿抗-HBs滴度从出生至12个月龄逐步上:F卜,母源性HBeAg滴度逐步下降以至转阴。结论乙型肝炎疫苗联合高效价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免疫接种能明显降低HBV母婴传播,增强婴儿乙型肝炎表面抗原保护性抗体,体内母源性HBeAg及抗-HBc亦随之降低甚至转阴。
江红秀韩国荣王翠敏岳欣王根菊
关键词:乙型疾病传播
替比夫定对HBV高载量孕妇母婴阻断的效果及安全性研究
目的:评价妊娠中晚期应用替比夫定阻断HBeAg+且高病毒载量孕妇母婴传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选择孕20~32周,HBeAg+且HBV DNA>1.0×10copies/mL孕妇,按患者意愿分替比夫定组和对照组,替比夫...
韩国荣赵伟江红秀王根菊岳欣王翠敏阚乃颖吴岷岷
文献传递
替比夫定对乙型肝炎病毒高载量孕妇母婴传播的阻断效果及其安全性被引量:35
2012年
目的评价妊娠中晚期应用替比夫定阻断HBeAg阳性且高病毒载量孕妇母婴传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选择孕20~32周,HBeAg阳性、HBVDNA〉1.0×10^7拷贝/ml孕妇,按患者意愿分替比夫定组和对照组,替比夫定组予替比夫定600mg/d口服抗病毒治疗直至产后4周或产后继续服用,对照组患者不用抗病毒药物,肝功能异常者使用复方甘草酸昔。两组婴儿产后均接受主、被动联合免疫,出生后12h内、15d注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200IU及0、1、6个月注射乙型肝炎疫苗20μg。婴儿7月龄时HBsAg及HBVDNA阳性者为HBV宫内感染。结果共纳入220例孕妇,其中替比夫定组120例,对照组100例。替比夫定治疗者均在美国抗逆转录酶药物妊娠登记处注册。分娩前替比夫定组孕妇HBVDNA、HBeAg、ALT水平下降明显。替比夫定组HBVDNA定量于治疗2周迅速下降,之后缓慢下降直至分娩。至分娩前替比夫定抗病毒孕妇有37例HBVDNA定量转阴,转阴率达31%(37/120),而对照组无一例转阴。随访至7月龄,替比夫定组婴儿HBV宫内感染率为0,显著低于对照组8%(p=0.002)。替比夫定组无一例母儿因不良反应或先天性畸形失访。80例替比夫定治疗者于产后4周停药,随访至产后28周无一例发生严重肝功能损害。两组孕妇产后出血、不良妊娠、剖宫产率及新生儿胎龄、身长、体质量、Ap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HBeAg阳性、HBVDNA高滴度孕妇妊娠中晚期应用替比夫定抗病毒治疗能明显降低母亲外周血HBVDNA定量,阻断HBV母婴传播,且耐受性和安全性良好。
韩国荣江红秀王根菊岳欣王翠敏阚乃颖吴岷岷
关键词:肝炎病毒乙型疾病传播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