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强

作品数:76 被引量:443H指数:11
供职机构:南京林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基础研究计划江苏省“青蓝工程”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建筑科学机械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1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53篇交通运输工程
  • 7篇机械工程
  • 6篇建筑科学
  • 6篇文化科学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电子电信

主题

  • 32篇沥青
  • 19篇混合料
  • 16篇沥青混合
  • 16篇沥青混合料
  • 11篇道路工程
  • 11篇路工
  • 11篇路面
  • 7篇沥青路
  • 7篇沥青路面
  • 6篇教学
  • 6篇公路
  • 5篇碎石
  • 5篇冷再生
  • 5篇路用
  • 4篇有限元
  • 4篇水泥稳定
  • 4篇土木
  • 4篇泡沫沥青
  • 4篇路用性能
  • 4篇客车

机构

  • 41篇南京林业大学
  • 18篇东南大学
  • 10篇交通部公路科...
  • 7篇江苏北极星交...
  • 6篇交通运输部
  • 4篇长安大学
  • 3篇交通运输部公...
  • 2篇哈尔滨工业大...
  • 2篇天津市市政工...
  • 2篇无锡地铁集团...
  • 1篇东北大学
  • 1篇湖南大学
  • 1篇南京航空航天...
  • 1篇西安建筑科技...
  • 1篇中国兵器科学...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安徽省交通规...
  • 1篇吉林省公路管...
  • 1篇苏州市市政工...
  • 1篇北京建达道桥...

作者

  • 67篇李强
  • 15篇马翔
  • 10篇李国芬
  • 7篇倪富健
  • 4篇王宏畅
  • 4篇赵侃
  • 3篇申福林
  • 3篇张国胜
  • 2篇谢旭良
  • 2篇胡亚风
  • 2篇黄凯健
  • 2篇赵康
  • 2篇罗桑
  • 2篇王鹏飞
  • 2篇赵曜
  • 2篇沈毅
  • 2篇马松林
  • 2篇李峥
  • 2篇张帅
  • 2篇刘建农

传媒

  • 9篇公路交通科技...
  • 7篇公路交通科技
  • 5篇教育教学论坛
  • 4篇铁道科学与工...
  • 4篇公路工程
  • 3篇东南大学学报...
  • 3篇建筑材料学报
  • 3篇林业工程学报
  • 2篇交通运输工程...
  • 2篇科学技术与工...
  • 2篇江苏大学学报...
  • 2篇Journa...
  • 1篇汽车技术
  • 1篇森林工程
  • 1篇公路
  • 1篇武汉理工大学...
  • 1篇武汉理工大学...
  • 1篇化工进展
  • 1篇客车技术
  • 1篇实验室研究与...

年份

  • 4篇2024
  • 2篇2023
  • 5篇2022
  • 2篇2021
  • 4篇2020
  • 3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7
  • 4篇2016
  • 3篇2015
  • 10篇2014
  • 5篇2013
  • 5篇2012
  • 3篇2011
  • 4篇2010
  • 2篇2008
  • 2篇2006
  • 1篇2005
  • 3篇2004
  • 1篇2003
7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旧料对沥青混合料力学特性的影响被引量:12
2015年
为了更精细地分析旧料对沥青混合料性能的影响,将旧料采用4.75 mm的筛网热筛分为粗、细两个部分,通过掺加不同比例的粗、细旧料组成6种级配的沥青混合料进行间接拉伸模量试验和劈裂强度试验,采用不同荷载频率的间接拉伸劲度模量、冻融前后的劈裂强度、破坏应变、黏韧性指数等指标评价了旧料对沥青混合料力学特性的影响。研究表明:低频率下的劲度模量、黏韧性指标、冻融前后的劈裂强度比可以作为掺加旧料沥青混合料力学特性的评价指标;旧料中与沥青混合料力学特性存在相关性的主要是旧沥青含量,旧沥青含量越高,沥青混合料拉伸劲度模量越大,黏韧性指数越小,冻融前后的劈裂强度比越小,力学特性越差。
马翔倪安琪李强
关键词:道路工程旧沥青混合料力学特性
沥青路面冷再生混合料疲劳性能被引量:46
2004年
通过劈裂拉伸和控制应力的方式对再生混合料的疲劳性能进行了室内试验研究,总结了疲劳方程和疲劳曲线,分析了温度对疲劳性能的影响,并与相似试验条件下一般水泥稳定类材料的疲劳规律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随温度降低再生混合料的疲劳阻抗提高了,同时其疲劳寿命对应力水平的敏感程度也有所增强,在高应力水平下其具有比一般水泥稳定类材料更为优越的疲劳性能。
李强马松林王鹏飞
关键词:道路工程沥青路面冷再生温度
基于西部路域生态工程效果评价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被引量:2
2012年
西部路域生态工程效果评价信息管理系通过对我国西部地区公路建设情况的调研,在总结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通过详细总结和分析已有路域生态工程效果评估指标的基础上,建立适用于西部路域生态工程效果评估的指标体系及其计算方法,构建路域生态工程效果评估模型,在此基础上,开展了路域生态工程效果评估信息管理系统的研发。
李强沈毅刘永兵管宏伟
关键词:生态工程信息管理系统
从道路交通事故谈公路卧铺客车技术发展
对卧铺客车逃生系统的改进主要是增大通道宽度和安全窗高度,优化卧铺的布置形式等。参照国家标准《中国成年人人体尺寸》(GB/T 10000),在保证乘坐舒适性并满足国家标准《机动车安全运行技术要求》(GB 7258)和《卧铺...
赵侃李强
关键词:卧铺客车道路交通事故逃生系统安全技术
文献传递
土木工程专业课程双语教学模式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以《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路用性能试验检测》为例,从教材选用、课件制作、授课方法和考核方式四个方面对土木工程专业课程的双语教学模式进行探讨,并通过无记名问卷调查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相关结论和体会可供参考。
李强王宏畅李国芬
关键词:土木工程双语教学问卷调查
新工科背景下道路勘测设计课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开展策略被引量:5
2019年
在新工科背景下,从教学内容选择、自主学习环节、教学手段选择、教学效果评价等方面对道路勘测设计课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开展进行了探索,总结归纳了适合翻转课堂实施的策略,有助于完善新的工程教育模式。
李强李国芬马翔黄凯健
关键词:道路勘测设计
基于CT扫描技术的沥青混合料虚拟劈裂试验被引量:7
2020年
为了研究不同类型沥青混合料的抗拉性能,采用Burgers模型表征沥青砂浆的黏弹性能,通过Computer Tomography(CT)扫描技术和有限元方法建立了基于沥青混合料细观结构特征的虚拟劈裂试验模型,并通过室内实测结果进行模型准确性验证。以劈裂劲度模量、拉应力最大值、拉应力平均值、拉应力方差以及应力集中性参数作为评价指标,分析了各细观结构因素对不同类型沥青混合料抗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分别从定性和定量方面证实了建立的沥青混合料虚拟劈裂试验模型具有较好的准确性;与AC-20混合料相比,AC-13混合料表现出更优的抗裂性能和应力分散能力;级配和集料分布特征均对沥青混合料抗裂性能造成影响;采用橡胶沥青或者SBS改性沥青可以显著增强沥青砂浆抗变形能力和沥青混合料抗拉性能;空隙的存在导致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沥青混合料的抗裂性能。因此,在进行虚拟仿真分析时必须准确地表征沥青混合料非均质的细观结构特征,才能有效地反映其宏观力学特性。
李强张卓宇罗桑罗桑
关键词:道路工程沥青混合料抗拉性能数字图像处理CT扫描技术
沥青路面裂缝修补材料技术性能对比研究被引量:19
2013年
通过室内性能试验对5种裂缝修补材料的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抗异物嵌入性、耐腐蚀性、抗老化性、抗剪强度与抗拉强度等技术性能进行了对比研究;同时通过野外实体工程对其实际应用效果进行了验证。室内外研究发现:裂缝修补专用材料的各项技术性能均非常理想,修补效果优良,适用于要求较高的高等级沥青路面裂缝修补;加热施工类材料的各种性能虽不及专用材料,但也处于较理想的水平,适用于低等级沥青路面裂缝修补;常温施工类材料的各种性能与修补效果均较差,仅在紧急抢修、低温或雨后、裂缝潮湿等不利条件下可以使用。
李强倪富健王文达马翔
关键词:沥青路面技术性能
不同级配沥青混合料压实特性与高温性能相关性被引量:8
2015年
为了通过不同级配沥青混合料的压实特性分析其高温稳定性,采用密实度斜率K、密实度能量指数CEI92,CEINini-92,92%密实度对应的旋转次数N92这4个指标研究了普通沥青和改性沥青成型的粗、中、细3种级配共6种沥青混合料的压实特性,并将4个指标值与沥青混合料60℃动态蠕变试验第二阶段的斜率值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级配越粗,密实度能量指数越大,沥青混合料越难压实,但其高温稳定性并一定越好;密实度斜率K与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相关性较好,在沥青混合料级配选择时可选择K值更小的级配,使沥青混合料具有更好的高温性能.
马翔李强葛骁
关键词:道路工程沥青混合料旋转压实压实特性高温性能
再生集料强化方法和掺量对水泥稳定碎石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2
2021年
为了评价再生集料强化方法和掺量的影响,分别采用无侧限抗压强度、劈裂强度、弯拉强度、干缩和温缩试验对水泥稳定碎石的力学性能和收缩性能进行测试。研究结果表明:掺加再生集料可以显著改善水泥稳定碎石的力学性能,但是对其收缩性能和均匀性有不利影响。采用物理磨耗和盐酸浸泡处理再生集料后,水泥稳定碎石的力学强度和收缩性能有所提高;采用有机硅树脂喷涂处理再生集料后,其力学强度几乎不变,然而收缩性能明显改善,接近天然集料水泥稳定碎石的情况。与强化方法相比,再生集料掺量对水泥稳定碎石性能的影响更为显著。再生集料压碎值与水泥稳定碎石力学强度之间并不一定具有很好的相关性。
李强温华梦李国芬李国芬商健林
关键词:水泥稳定碎石再生集料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